第8课 《时间的脚印 》课件(共32张)_第1页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课件(共32张)_第2页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课件(共32张)_第3页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课件(共32张)_第4页
第8课 《时间的脚印 》课件(共32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时间的脚印说明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朱自清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晋)陶渊明《杂诗》陶世龙:

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著有《打开地下宝库的钥匙》《我们居住的星球》《变幻多彩的地球》《谈天说地》《时间的脚印》等科普读物。了解作者“时间的脚印”是指时间逝去后留下的痕迹。在生活中,人们通过日晷、滴漏、钟表、日历等记录时间。在大自然中,也保存着许多种时间的记录,躺在山野里的岩石,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理解题目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训练默读文章和概括课文要点的能力。2.了解本文借用诗歌增强说明效果的特点,掌握运用拟人、打比方等形象说明事物的方法。3.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启迪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重点)(重点)学习目标踪迹

装置

浑浊山麓

龟裂楔形文字沙砾

帷幕海枯石烂zōngzhìzhuóxiēlìwéilùjūnkū读准字音腐shí()粗cāo()蚀糙写对字形1.踪迹:2.海枯石烂:3.腐蚀:行动所留的痕迹。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粹,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①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②使人在坏的思想、行为、环境等因素影响下逐渐变质堕落。(本文用①义项)词语释义4.山麓:5.粗糙:6.龟裂:7.刨刮:山坡与周围平地相接的部分。(质料)不精细,不光滑。裂开许多缝子。刮平。问题1:岩石运动的过程是怎样的?阅读课文第6—21段,圈画中心句、关键词等,以结构图的形式呈现你的学习成果。课文精析搬运破坏沉积新生岩石运动的过程风吹雨打日晒霜寒酸类的腐蚀水的破坏空气的破坏生物的破坏人类的破坏……

碎石砂砾泥土泥沙沉积重压胶结新生排列改变岩石的厚度及生成顺序记下了时间的踪迹,这是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一种方式。岩石的结构岩石颜色不同化石地质学古生物学反映地壳的运动反映气候的变化记录地球历史发展过程记保录留时历间史的的流痕逝迹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思考:岩石是怎样记录下时间的脚印的?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1.岩石记录了地壳的活动;2.岩石记录了气候的变化;3.岩石记录了古代生物状况;4.岩石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5.岩石记录了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人类是怎样根据化石来认识地球的发展历史的?根据不同类型的化石去思考。三叶虫化石——“寒武纪”——海洋宽广大树木化石——“石炭纪”——温暖潮湿长毛兽化石——“第四纪”——气候寒冷问题2:阅读第30—31段,思考:读懂岩石记录时间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当然,读懂这些记录要比认识甲骨文、钟鼎文或者楔形文字更困难些。但是,不管有多么困难,我们总有办法来读懂它。而在读懂以后,不仅使我们增加了知识,而且还非常有助于我们去找寻地下的宝藏。“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石头的历史,便有可能踏着历史的脚步,一步一步地走向地下的宝库。”这正是研究“时间的脚印”的意义,研究岩石留下的地球变迁痕迹的意义。这样的“石头记”,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宝书,可以引导我们寻找“地下宝藏”,为人类造福。问题3:阅读文章第28段,思考:本段连用三个事例说明化石记录时间的奥秘,是否显得冗余?第28段连用三个事例的作用:1.让深奥的地质学和古生物学概念变得浅显易懂。2.按照时代由远到近的顺序进行说明,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3.不同段落的相关事例,前后呼应,相互关联。总结:文章中运用大量事例说明事物的科学道理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幽默拉近距离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品析语言问题1:作者引用高士其的小诗是否恰当,为什么?时间伯伯,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你走过历史的每一个时代。

——高士其《时间伯伯》引出本文说明的话题——时间,用第二人称“你”称呼时间,把时间亲切的称为“伯伯”,拉近和读者之间的距离。时间伯伯,你是最伟大的旅行家,你从不犹豫你的脚步,你走过历史的每一个时代。——高士其《时间伯伯》这首诗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时间比喻成旅行家,赋予时间人的动作、状态等,生动形象地写出时间的流逝,语气纯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问题2:本文的语言不只有说明文语言的科学准确,还有生动形象、幽默含蓄的特点。这些生动形象、幽默含蓄的语句,生动科学地说明事物的特征,使文章读起来亲切有味。请同学们在文中圈画三处,进行批注。示例: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批注:

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刮风沙对岩石的破坏,比喻成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科学准确地说明了刮风沙对岩石的破坏之大,语言生动形象,拉近和读者之间的距离。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批注:这里运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科学准确地说明了狂风、洪水、冰河对于岩石搬运的影响,把岩石搬运形容成旅行,生动形象,富有趣味,给读者留下鲜明强烈的印象。生动幽默科学准确含蓄表述科学准确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引用诗句运用修辞反用成语含蓄表述生动形象幽默风趣

科学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拉近对象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文章以“时间的脚印”为标题,有何作用?(说明文标题作用)说时间有脚印是拟人,把时间比成脚印是比喻,本文标题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抽象的时间,具体化、形象化,更能吸引读者,使读者产生阅读兴趣。岩石记录了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