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作文模拟题:审题指导+立意参考+范文_第1页
2024年高考作文模拟题:审题指导+立意参考+范文_第2页
2024年高考作文模拟题:审题指导+立意参考+范文_第3页
2024年高考作文模拟题:审题指导+立意参考+范文_第4页
2024年高考作文模拟题:审题指导+立意参考+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题

【模拟文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方式,甚至时间,所以你是自由的;但你又必须穿越这片

沙漠,走向你的目的地,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材料给出了一个情境“穿越沙漠”,并在对比中分别展现了穿越沙漠这一任务过程的自

由与不自由性。众所周知,沙漠渺茫无际、鲜有人烟、环境恶劣、不宜生存,而在沙漠中行

走,我们往往会感觉到单调、无聊、乏味,这就像我们人生中有时候会经历的某一阶段困境,

或者日复一日的沉闷和无趣。这是每个人都必须穿越的生命历程。所以材料中“穿越沙漠”

的深层隐喻,就是走过人生或发展的困境,如人生中碰到的坎坷、苦难、挫折等等;或突破

人生的局限性,如现代人碰到的各种冲突,必须要面对的矛盾和无奈等等。这些困境与局限

性必须突破,就像人困于沙漠中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材料才说我们是不自由的。

但是,选择用怎样的方式、心态穿越沙漠,走出困境,却是我们可以有所选择或改变的。

比如可以徒步走或借助骆驼走,可以孤身一人走或结伴而行,可以边走边欣赏、边走边思考、

边走边感悟,也可以诗意地有情趣地行走或者坚定地带有信仰地行走……所以,材料前半句

指出对于选择穿越的道路和方式(做事的路径、方式和工具,行走的姿态、心态等),每个

人都具有选择的权利。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分析出材料的整体逻辑关系:因为“必须穿越”一一很多事是必须

要去做的,不可缺少,需要直面,无法逃避,不具有选择性,所以我们“不自由”一一受限

制、受束缚,是一种枷锁,受到控制和摆布,带有强制性,表现为绝对服从。但是,在必须

穿越沙漠的不自由中,可以自由选择穿越的姿态(不受拘束,不存在限制和阻碍;完全由自

己掌握,不受他人摆布;可以自我支配,凭借独立意志而行动,并为自身的行为负责),或

积极或消极的各种姿态和方式,当然,由此达成的人生境界是完全不同的。总而言之,在相

对的自由和不自由中,要论述人生的姿态和方式,这个才是重点。

写作时,要注意在“自由”与“限制”中找到平衡点。这就需要人生的大智慧,既然在

通往“自由”的过程中,必须穿越“沙漠”,受到“限制”与阻碍,这就是对我们的考验,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正确看待与调节好“自由”与“限制”的关系,在二者中找到平衡点,

进而为实现“自由”做好准备和“突围”。比如,可以说面对必须穿越的沙漠,“借力”也

不失为一种正确选择。既然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可以选择,在为了自由的征途中,我们只

要是正当、恰当的穿越沙漠的方式,这样的选择就是科学的、合理的。或者反向出发,说明

“限制”是为了更好的“自由”。即论述不自由是为自由做铺垫,是为了更好、更大、更多

的自由。比如,科学家为了更新、更好的发明创造,他们不得不深居简出,甚至要与亲人、

朋友分离,这是不自由的,但他们因此突破了自我,获得了成功,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为

了更充分的自由一一造福国人,实现梦想和抱负,这难道不是最完美的自由吗?此外,也可

以从积极乐观的角度看待“不自由”,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自由”与“不自由”两者的关系,

比如可借助贝多芬所说的:“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由此分析得出,

一切的磨砺与限制和不自由,都是成就自由的前奏和序曲,是自由的铺垫。

【立意参考】

1.自由的真谛在于可选择性。

2.任重而道远,且行且珍惜。

3.守规矩才会有“真正的自由”。

【优秀范文】

牢记肩负的责任

当你穿越沙漠时,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看起来是自由的;然而,

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必须对你的生命负责,必须牢记你的责任,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因

此说,自由与不自由是相对而言的,自由的前提则必须是牢记你的责任。

人生本没有绝对的自由,因为我们承担着太多的责任。毕淑敏说“我”是由无数星辰日

月草木山川的精华汇聚而成的,对于生我养我的父母来说,“我”是他们不可重复的孤本;

对于相濡以沫的伴侣来说,“我”是与他(她)搅拌在一起的颜色;对于我们养育的子女来

说,“我”是他们至高至尊的唯------“我很重要”。

“我”为什么重要?因为无论是作为父母、伴侣还是子女,“我”都有一份难以推卸的

责任。因为有了一份责任,所以“我”要珍爱自己的生命,要尽到自己的义务,所以“我”

在享受生命自由的同时便拥有了一份不自由。

行走在自由与不自由间的不仅是个人,集体、地方、民族、国家也同样如此。一个地方

资源丰富,它拥有开采、开发的自由,采用何等方式发展经济,用什么办法让地方富有,让

一方百姓过上好日子,那是地方的自由。但同时你必须服从国家这一大局的利益,必须符合

整体的利益,不能因为地方的发展而损害了其他地方的利益,不能因为一地的发展而影响了

其他地方的发展。还要符合国家、民族的长远的利益,要给子孙留下一点资源,不能破坏生

态的发展,要给子孙留下一片蓝天和净土。

所有的能与不能,自由与不自由,都是源于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一个国家,如果想要图发展、图富强,造福百姓,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永远是值得提

倡的,因为每个国家都拥有发展、进步的自由。但前提是必须同时尊重和爱护其他国家与民

族的自由,不能为了自己的发展而损害他国的利益,更不能进行侵略与杀戮。就比如日本为

T自己民族或者说少数人的利益而悍然发动侵华战争,从而使中国人民蒙受了一场巨大灾难

和空前浩劫。因此,历史必将严惩军国主义,日本也必然因为他无度的自由导致最后的不自

由,陷入孤立无援的处境。

行走在沙漠中,人们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这只是选择的自由;但必须穿越

这片沙漠,必须对各自的生命负责,这是人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无法回避的责任,所以,

人不可能毫无限制地获得自由。

可见,无论人们拥有怎样的自由,都必须牢记肩负的责任。

02

第二题

【模拟文题】

矫若惊龙,飘若浮云的草书仍不失章法结构;铁骑突出、莺语泉流的弦歌仍不脱调性乐

律。车有轨,度有衡,物有道……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规矩”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试题材料所展示的一系列现象都颇具启发性。从书法要有章法结构,到音乐不能脱离调

性乐律,再到车有轨,度有衡,物有道,这里的“章法结构”“调性乐律”“轨”“衡”“道”

都可以理解为“准则”“限制”“底线”等。这都是我们在自然界或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同

时也启发我们万事万物如此,做人亦如此。在此基础上,试题写作导引中明确指出本次的写

作主题一一“规则”。“规则”一词既可以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和章程”,

也可以指“规律,法则”。总的来说,材料意在强调、肯定“规则”的重要性。但若全面思

考,也可以发现,对于“规则”的理解可以存在正反两方面。我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现实

生活中存在着因不考虑实际情况而死板地遵守规则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如旧社会的秩序(规

则),新时期阻碍社会发展的条条框框(规则)等;但同样也存在着因破坏规则而给人们带

来的更多的痛苦和灾难,轻一点的如高铁霸座,严重些的如酒驾车祸等各类违规现象。

因此,写作时,可以直接开门见山,强调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对此可结合材料,说

明我们想要获得自由,就必须要遵守规则来守护住最后一道防线。当然,也可以逐层深入,

先分析规则的含义,规则最早的意思是准绳,测量物体方圆之用;然后引申出做人做事的标

准和规则。规则从小的方面来看,可以指规章制度;从大的方面来看,可以指法律法规。接

着分析规则的意义,规则一旦形成,就具有了相应的约束力,对人的行为规范起到一定的约

束作用。人有了规则,行为步向正轨;社会有了规则,可以良性运转;国家有了规则,方能

长治久安。最后,对规则的思考要辩证地看待,科学合理的规则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不合

理的规则恰恰相反,会导致不好的结果。而且,规则不是一旦形成就永不更改,永远正确;

规则虽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立意参考】

1.积极的规则需要我们遵守。

2.规则与自由同行,现实与梦想齐飞。

3.守护规则,释放自由。

4.在规则里品尝自由,在自由中完善规则。

【优秀范文】

于规则间沐浴自由之光

规则是维系草书的那支笔,因为它的控制,草书才能在矫若惊龙,飘若浮云的飘逸中不

失章法结构,而不是成为一团乱麻;自由是弦歌的波澜起伏,因为调性乐律的限制,才能悦

耳动听。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建立在规则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在合理规则保护

下,我们尽情沐浴着自由之光。

规则约束实现真正的自由。《淮南子》中云:“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

规则引导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社会和谐有序。严守国法,包拯无私刑奸佞,保持清明;遵

守军纪,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稳定军心;合理的规则限制,让人收获便利与自由。红绿灯、

交通法规让我们各行其道,自由出行;校规校纪保障学生安心学习,思想驰骋。只有在规则

规范的前提下,才能充分拥抱享受自由,带着镣铐跳出最美的舞蹈。

诚然,规则的事无巨细与面面俱到会限制生活,禁锢拘束同样会扼杀甚至葬送我们的想

象力,但遵守规则并不是要求我们墨守成规,荒诞专制的规则必须被打破。

自由之上,规则守护。自由是根植于人类天性中的原始欲望与基本诉求,人类对自由的

追寻从未止步,孟德斯鸠说“自由是在法律许可范围内任意行事的权利。”重庆公交车坠江

事件令人震惊,女乘客与司机随意发泄自由的怒火,忽视了乘客“安全第一”的规则,二人

激烈争执,带来全体乘客丧命的悲惨结局。无独有偶,在八达岭野生动物园,游客追求自由,

不顾猛兽区严禁下车之规定,擅自下车,导致一死一伤的惨剧。试想,若没有法律法规,社

会将动荡不安,人类会丧失理性;若缺少老师和家长的限制,又有多少孩子误入歧途!可见,

追求自由,绝非崇尚“自由主义”,勿让披着自由外衣的“乱花”“迷人眼”,我们应始终

胸怀理性的准绳,规范自我言行。

规则与自由相辅相成。面对诗词曲赋的固定章法,文学家自由创作,“删繁就简三秋树,

标新立异二月花”,造就唐诗宋词元曲争奇斗妍,百花齐放。反过来,自由又可完善规则,

韩愈柳宗元等发起古文运动,推翻声律词藻限制,反对骈俪文风,力主文以载道,树立文学

作品应“言之有物”的新规范。规则与自由的统一创立了璀璨夺目的华夏文明。

规则是社会有序与环境稳定的有力保障,自由则是创造与进步的不竭之源。在规则保护

伞下,自由方能一展长翼,振翅苍穹。

03

第三题

【模拟文题】

有学者认为,《西游记》里所呈现的孙悟空的成长史,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孙悟空

“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完全无拘无束的“自由”,但随着这种“自由”发展到极

致,他被压在了五指山下。戴上金箍,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看似脱离了个人的绝对自由,然

而也正是孙悟空收敛心性,走向“成人”一一最终成佛的道路。

“自由”“约束”和“成人”,是成长中的青年人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他们一方面渴望

个体拥有更多的自由,一方面又随时要去面对来自社会的种种规范和约束,另一方面又在奋

斗的历程中渴求快速成长。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己第二单元的课文和生活

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孙悟空西天取经的过程,是他从“自在”走向“成人”的过程,也是他逐渐摆脱兽性,

意识到人类社会的种种规则,磨练自身,不断获得人性的过程。从材料中对孙悟空经历的阐

述,我们可以看出,材料对“自在”与“成人”并不是一视同仁的。完全无拘无束的自在,

让孙悟空失去了自由。而脱离了个人绝对自由,收敛个性,遵守规则后,他却最终得以立地

成佛。由此推至人类社会,对于青少年的“成人”与“自在”来说,如果我们追求一味的安

逸自在,自由闲适,每个人都不去上学、不去工作、不去为了理想辛苦打拼,那么我们始终

是那个无知的顽童,我们的社会也将面临崩溃。而正是在我们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有了必要

的约束,那些胡乱生长的生命才有了努力的方向,才有了向阳的决心和毅力,整个社会才变

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材料意在引导考生对个人自由与社会规则进行思辨性的讨论,而且这个讨论要结合自身

的成长历程以及二单元的课文来进行,引用儒道墨家相关句子,阐发相关思想,展开具体写

作。

论述时要对“自由”与“束缚”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辨性讨论,既要肯定人性对“自由”

追求的必然和可贵,也要反对一味追求绝对的自由;既要提倡“收敛”过于张扬的个性、心

性,遵守必要的规则,也要警惕被规则束缚头脑,丧失创新的能力和突破自我的勇气。论证

过程中,可引用课文的相关内容,如“克己复礼为仁”“从心所欲不逾矩”“没有规矩不成

方圆”等。最后,联系现实再次强调中心论点,自由与规则相结合,达到平衡之态,行稳发

展之路。

【立意参考】

1.扬自由之舟,收约束之帆,促成人之航。

2.怀自由守规则,你我共成长。

3.自由有界,方能成长。

4.规则与自由同行,现实与梦想齐飞。

【优秀范文】

怀自由守规则,你我共成长

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于“自由”之中,更觉束缚重重;于规则之中,方觉万物

可待。在规则中找寻心灵的自由,在规则中觅得成人的康庄大道。孙悟空是自由,他“超出

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最后却被压在五指山下。当代青年更应知,于固有的规则中响应

时代的号召,于繁忙的尘世中探求自由的生长,方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于成人之路添抹光彩。

自由是生命经久不息的源泉。星河灿灿,梦想熠熠。

成人之路需秉持心灵的自由。风会记得每朵花香,凡来尘往,莫不如此。因为心灵深处

渴望自由,所以有了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生活,有了王维“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的恬淡,有了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洒脱。君不见,历

史长河滚滚东流,途中多少风景镌刻下心灵的芳香。即使不能“天高任鸟飞”,但是于人生

的诗意中他们觅得了一条名为“归隐”的成人之路。于自然中实现了别样的成功,与腐朽的

官场挥手告别,拥抱了心灵的向往,成就了千古诗韵。

规则是漫漫人生之路的坚守。清风朗朗,光辉灼灼。

成人之路需秉持时代的规则。毛泽东曾言:“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只有自律的人才能

脱颖而出。”规则是幸福生活的最佳保障,没有规则,就没有如今的国泰民安。“风清则

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君不见,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共产党员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携手人民,书写时代的华章;君不见,嫦娥飞天,玉兔捣药的神话在日新月

异的今天已然成为现实;君不见,一代又一代青年,努力拼搏,在规则下如点点繁星照亮

一方。我辈青年应知:任何价值都需要建立在秩序的基础之上,没有规则,就如同树木失

去了源泉,终将被干旱吞没。

规则与自由兼具,于成人之路唱响世间的绝唱。

泰戈尔曾说:“生命之河在它的一条岸边享有自由,在另一条岸边就会受到约束。”在

规则中心怀对自由的渴望,像在内心深处种下一朵花,随着雨水和光照,一点一点开出世上

最美的姿态。“克己复礼为仁”,怀着对规则的敬畏自我约束,在自我约束中追寻自由,就

像一条奔涌的河流,在规则的怀抱中“无拘无束”地流淌。秀水泱泱,大潮磅磅,成人之路

磨砺重重,你我共同面对;时代之路艰辛万苦,你我共同迈步;未来之路无比辉煌,你我共

守规则与自由。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古之学者怀家国之大爱,修君子之品

行;今之青年应像前人学习,怀自由之心灵,守社会之规则。愿我辈青年蓬勃向上,朝气满

满,于成人之路踏出康庄大道。

04

第四题

【模拟文题】

“如果一种植物不按它的自然本性生长,那么它就只有死亡。”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

中引用梭罗的话,道出了植物生长要遵循“本性”的道理,有人认为我们在为人处世时也应

遵循“本性”。

《孟子》中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告诉我们为人处世要遵从“规矩”。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材料第一段借梭罗的话道出了植物生长要遵循“本性”这一事实,由此引出“我们在为

人处世时也应遵循本性”这一论断。材料第二段借《孟子》中的话告诉我们为人处世要遵从

“规矩”。

从中可以提炼出两大关键词:“本性”与“规矩”。材料引导我们要正确认识遵循“本

性”与遵从“规矩”的关系:一方面,人们的禀赋和生活环境不同,每个人有自己的个性和

追求,有自己为人处世的方式,在合情、合理、合法的前提下,人们应该遵循“本性”;另

一方面,人是社会中的人,不能一味地遵循“本性”而不守“规矩”,不能忽视他人的感受

和集体的利益,不能漠视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公序良俗,不能做出出格甚至违法乱纪的事。

因此,遵循“本性”和遵守“规则”并不是二选一的关系,而是对立统一、相互融合的关系。

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遵循“本性”和遵守“规则”的关系,二者各自

的重要性,一味遵从“本性”或固守“规则”的危害,如何正确对待“本性”与“规则”等

角度展开具体论证。在论述“遵循'本性'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时,可以从个人成长、

社会发展等角度切入展开论证,使论证更深入。在论述“如何正确对待‘本性'与‘规则’”

时,考生可从不同角度辩证分析,如顺应本性,需以遵守规矩为前提;本性则不能因规矩的

存在就被扼杀;本性和规矩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才能成就美好未来。

【立意参考】

1.在“规矩”下遵循“本性”。

2.遵循“本性”与遵从“规矩”不是对立的。

3.遵循“本性”活出自我,遵从“规矩”脚踏实地。

【优秀范文】

让“本性”与“规矩”和谐共舞

梭罗云:“如果一种植物不按它的自然本性生长,那么它就只有死亡。”人生来便带着

独特的本性,如同每朵花朵都有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