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_第1页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_第2页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_第3页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_第4页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课件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欧洲文化的形成第4课目标导航课程标准素养解读核心概念1.了解古代欧洲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2.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1.时空观念:了解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中古西欧文化和拜占庭、俄罗斯文化的兴起及发展历程。2.史料实证:了解罗马法的内涵和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3.家国情怀:感悟文化的多样性。中古时期公民法和万民法欧洲骑士文学市民文学时空坐标知识点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知识梳理自主学习1.古典希腊文化领域成就哲学(1)古希腊哲学产生于希腊人对

和人生意义等自然和社会问题的知识追求,古希腊哲学家力图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2)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后世称为“三大哲人”。苏格拉底致力于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柏拉图创建的“学园”将哲学和数学知识融会贯通,为欧几里得的《

》奠定了基础。亚里士多德是一位“

的学者”,对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宇宙起源苏格拉底几何原本百科全书式文学(1)《

》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2)戏剧是古典时代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

是这一时期戏剧的杰出代表雕塑米隆的《

》是人物雕塑的典范建筑艺术雅典卫城的

是建筑艺术的代表史学(1)古希腊是欧洲史学的源头(2)希罗多德的《

》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3)修昔底德的《

》是西方史学的经典之作荷马史诗悲剧喜剧掷铁饼者帕特农神庙历史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思维点拨古希腊文化与古罗马文化的关系古希腊文化是古罗马文化的源头。罗马法是罗马人在继承古希腊人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法律瑰宝;在古罗马的建筑成就中也可以看到古希腊文化的影子。古希腊、罗马创造的灿烂的古代文化,对欧洲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2.古罗马文化《十二铜表法》时间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内容包括

、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多个方面评价(1)是古罗马第一部

法(2)以维护

的财产利益为核心(3)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

,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成为后来

的基础(4)罗马法体系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对后世欧洲国家的

产生了深远影响债务法成文贵族和富人契约行为公民法法律制度文学卢克莱修、

和维吉尔是古罗马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史学李维的《罗马史》和塔西佗的《

》代表了古罗马史学的最高成就建筑万神殿、大竞技场等是古罗马建筑风格的代表历法凯撒时期制定的

后经修订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西塞罗编年史儒略历问题思考

古希腊艺术与古罗马艺术有何区别?提示区别:古希腊在艺术的追求上是一种“自然”的完美主义和人本主义精神;而古罗马则是体现个人英雄主义与民粹主义。概念阐释《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只是使法律内容的形式从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它虽然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权力,但其内容仍然维护贵族的既得利益,实质上是奴隶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工具。主题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合作探究重点突破【名家论史】

古罗马艺术的特色材料在艺术作品的创作方面,作品多以君主、贵族政客为题材,带有明显的贵族气息,刻画的人物面部表情多严峻、矜持,力求表现君王的神圣和威武之势。在古罗马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很难看到像古希腊艺术作品中那种丰富的想象力,以及表现力量和动态美的风格。古罗马时代的文学作品在内容的表现上,也偏重于粉饰太平、为帝王歌功颂德。——摘编自杨凤霞《史海探微》解读古罗马艺术具有浓重的贵族政治、皇权政治的特色。【史料探究】

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材料一古希腊文化的特点(1)材料一两幅图片反映了古代希腊神话的突出特点是什么?体现了古希腊文化怎样的特征?提示特点:众神的人格化。特征:古希腊文化人文主义色彩浓厚。图一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王宙斯图二古代希腊神话中的诸神雕塑材料二古罗马法律的特色在古巴比伦和古罗马,法官对同一案件的判决会大相径庭。(2)以今日之见,你觉得材料二中哪种判决较合理?说出你的理由。提示判决二合理。判决一依据“同态复仇”将乙之子处死,不如判决二重视人的基本权利。此外,判决一在断案时也不如判决二那样重视证据。以今日的眼光来看,依据理性的原则更加符合法治精神。深化拓展历史解释——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地位、特点及对欧洲文化的影响(1)地位:古希腊、罗马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头,打下了欧洲文化的底色。(2)特点:人文主义是古希腊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古希腊文化在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大放异彩;古罗马承前启后,在继承古希腊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独具一格的文化,最重要的是把法治精神灌输到古典文化中,进一步发展了古典文化。深化拓展(3)对欧洲文化的影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近现代西方文化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古希腊、罗马文化是西欧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文化根源和要素之一,雅典的民主政治所倡导的民主原则和宽泛的自由精神是欧洲民主和自由的基础和滥觞。罗马法对欧洲的法学思想和法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2023·德州高二期中)古希腊文化把关注的目光从遥远的宇宙转向了多变的人生,文学创作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创新,出现了田园诗、科普诗;在艺术创作上,由神庙建筑转向象征权力与财富的宫殿、公共建筑物和纪念碑。据此可知,古希腊文化A.具有现实主义色彩B.突出世俗性和大众化C.强调社会等级秩序D.带有神秘主义的倾向迁移运用√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古希腊文化关注的目光回归现实,具有现实主义色彩,故A项正确;材料中只有“田园诗、科普诗”突出世俗性和大众化,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强调社会等级秩序,排除C项;古希腊文化更多关注人、关注现实,而不是神秘主义,排除D项。2.(2023·南京高二周测)公元前1世纪中期,凯撒命人以古埃及的太阳历为蓝本制定了儒略历。1582年,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主持修订儒略历,制定了格列高利历,这就是现今世界各国通用的公历。这种现象表明A.古埃及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历法的国家B.罗马文化是对希腊文化的复制和再现C.世界文明在传承交融基础上不断进步D.埃及的太阳历是世界上最科学的历法√儒略历以太阳历为蓝本,格列高利历是在儒略历基础上的继承发展,这体现了世界文明在传承交融基础上的进步,C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表述绝对,排除。知识点二中古西欧文化知识梳理自主学习法兰克王国基督教文化背景(1)西罗马帝国灭亡和日耳曼民族南下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地区建立了

等封建国家。(2)496年,法兰克国王

皈依基督教,赋予基督教会多项特权。(3)756年,加洛林王朝君主

将罗马周围地区交给教皇统治,建立“

”,并使教会介入世俗权力克洛维丕平教皇国基督教文化特点(1)

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两者互相利用,竞争共存。(2)

成为西欧普遍的文化符号,基督教会控制着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3)基督教文化的载体是阐述教义的《

》以及研究教义的_____文学艺术

在中古西欧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反映了封建时代和城市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影响它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哲学、法律和科学知识传统,为后来的

和科学革命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王权教权基督教信仰圣经神学骑士文学市民文学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概念阐释欧洲骑士文学是欧洲封建骑士的产物,反映了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歌唱现世生活和爱情、歌唱骑士的冒险,同时也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还掺杂着一些奇异故事。问题思考如何理解“基督教会控制着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提示

基督教影响了中古时期欧洲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教会开办学校,主要讲授宗教内容。人们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基督教会都要介入,几乎所有的节日都与基督教有关。合作探究重点突破主题二中古西欧文化的特点【名家论史】

西欧中世纪文学材料中世纪的文学以教会文学为主体。文学的作者以基督教的教士居多。教会倡导的文学作品的内容几乎全部来源于《圣经》,严格地讲,是对《圣经》有关内容的演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性。——摘编自徐新《西方文化史》解读西欧中世纪文学以宗教神学占据主导,内容单一,缺乏艺术性,相对封闭。【史料探究】

中世纪欧洲以基督教文化为特征的原因材料一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在位)说:“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像月亮要从太阳那里得到光辉一样,皇帝要从教皇那里得到政权。”材料二天主教认为教会是绝对权威,是信徒与上帝间的中间人,是替上帝向人类传布教义的使者,是《圣经》在人间的唯一解释者。——摘编自《宗教差异》材料三天主教会是中世纪西欧庞大的经济实体,它拥有大量地产,向广大农民征收高额封建地租,甚至收苛捐,如赦罪费、法庭诉讼费,出卖赎罪券。——摘编自《世界文化简史》据以上材料分析中世纪欧洲以基督教文化为特征的原因。提示经济上,教会拥有大量收入;政治上,教权高于王权;思想上,垄断《圣经》解释权。深化拓展历史解释——中世纪欧洲文化的特征欧洲在一段漫长的时间里被封建制度和教会神权控制着,人民遭受着宗教和国家权威的双重奴役,思想行为受到严重禁锢,这自然也就影响了欧洲文化的发展。(1)中世纪欧洲文化是多种文化的融合。它是在古代希腊罗马解体、日耳曼民族入侵、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的情况下出现的,所以中世纪欧洲文化很自然地继承了传统古希腊罗马发展较完好的文化,随着后来日耳曼民族入侵,日耳曼民族文化又在这片土地上发展,再深化拓展加上基督教等宗教文化的融入,所以说中世纪欧洲文化是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也是历史延续的结果。它体现着跨种族性和跨文化性,是多种文化融合的产物。(2)基督教文化与世俗文化同存。在中世纪,基督教在文化、教育、哲学、文艺乃至整个精神领域里,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成为欧洲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与此同时,中世纪出现了很多的世俗作品,其中尤为突出的是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1.(2023·菏泽高二期中)13世纪,以法国为主的中世纪文化兴盛地区出现“大翻译”运动,借助基督教会的资金和阿拉伯的译本把大量古希腊名著介绍到西欧。13世纪后半期,新文化萌发之际,意大利学者、诗人以及艺术家多赴法国学习观摩。这一现象说明了A.古典文化最早在西欧复兴B.文学是文艺复兴反教会的工具C.中世纪黑暗被东西方文化交流驱散D.西方近代文化与中世纪文化有继承关系迁移运用√根据材料“中世纪文化兴盛地区出现‘大翻译’运动”“把大量古希腊名著介绍到西欧”“13世纪后半期,新文化萌发之际……多赴法国学习观摩”可知,西方近代文化与中世纪文化有继承关系,D项正确;A项并非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未体现反教会和中世纪的黑暗,排除B、C项。2.8世纪,法兰克王国宫相丕平在教皇的支持下夺取了王位。丕平继位后,帮助教皇打败了他的敌人,并将意大利半岛中部包括罗马城在内的土地赠送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丕平献土说明A.西欧封建国家统治者借此加强对教会的控制B.教皇和西欧封建国家统治者的关系日益密切,互相利用C.西欧采邑制度的建立逐步强化了封建等级制度D.罗马教皇始终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实际统治者√根据材料“法兰克王国宫相丕平在教皇的支持下夺取了王位”“帮助教皇打败了他的敌人,并将意大利半岛中部包括罗马城在内的土地赠送给教皇”可以看出,丕平与教皇之间相互支持与相互利用的关系,故B项正确。知识点三拜占庭、俄罗斯文化知识梳理自主学习1.拜占庭文化背景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又称“____

”成就宗教(1)东正教的形成:罗马帝国分裂后,

会分成东、西两派,双方在教义、教规等方面的分歧逐步加深(2)1054年,基督教会正式分裂为两派——天主教和东正教(或希腊正教)。东正教是拜占庭帝国的

是东正教的中心拜占庭帝国基督教国教君士坦丁堡成就法律查士丁尼在位时编纂的《

》,为传承罗马法作出了贡献,对欧洲的法学思想和法制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拜占庭文化的标志性成就文化保存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大量

古典书籍建筑

大教堂以其罗马式穹顶而闻名特点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融汇了基督教文化和来自西亚、北非的文化,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罗马民法大全希腊圣索菲亚问题思考拜占庭帝国的地理位置对拜占庭文化的发展有何重要影响?提示由于地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拜占庭帝国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并融汇了西欧基督教文化和来自西亚、北非的文化,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2.俄罗斯文化特点(1)深受

的影响。(2)与宗教联系密切表现(1)10世纪中叶,基辅罗斯进入基督教文化圈,史诗《伊戈尔远征记》是基辅罗斯时期最杰出的文学作品。(2)拜占庭帝国灭亡后,东正教的中心转移到俄罗斯,并逐渐成为专制君主统治国家的工具。(3)俄罗斯圆顶多塔风格的教堂建筑与西欧中古时期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形成鲜明对比,被视作东正教的象征拜占庭文化图解历史欧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主题三拜占庭文化合作探究重点突破【名家论史】材料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拜占庭皇帝们始终缅怀罗马帝国的光荣,特别是在拜占庭帝国早期,皇帝们无不以恢复和重振罗马帝国昔日辉煌为己任。拜占庭帝国所在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不仅在经济上独享东西南北商业汇集的便利,而且使它能够比较容易地进行多种文化间的交流活动。活跃的商业和频繁的军事活动成为拜占庭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媒介。应该说,拜占庭文化的开放性也是其历史演化的必然结果。——摘编自陈志强《论拜占庭文化的独特性》解读特殊的地理位置,活跃的商业和频繁的军事活动,促进拜占庭的开放性文化形成。【史料探究】

拜占庭文化的影响材料拜占庭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果,在以后的时代里,它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摘编自朱寰《世界中古史》请举例说明材料中拜占庭帝国曾取得的“辉煌成果”。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成果:圣索菲亚大教堂、《罗马民法大全》。原因: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果,夜郎自大导致落伍;没有在现有成就的基础上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没有居安思危的意识,缺乏创新,逐渐丧失生机和活力,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潮流。深化拓展历史解释——拜占庭文化的主要特征(1)拜占庭文化具有鲜明的传统特征。它直接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产,兼收并蓄早期基督教和古代东方诸多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2)拜占庭文化具有开放性。它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宽容和对发展相对落后民族的开化启蒙。(3)拜占庭文化还具有宗教性和世俗性结合的特征。教会文化和世俗文化作为两大主流文化,经历了最初的兴起阶段,中期的曲折发展阶段,最后走上了共同发展的道路。1.(2023·广州高二周测)从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