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阿长与《山海经》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
【初中语+文】阿长与《山海经》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
【初中语+文】阿长与《山海经》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
【初中语+文】阿长与《山海经》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
【初中语+文】阿长与《山海经》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阿长与《山海经》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教学目标认识阿长的品格风貌和作者对阿长的思想感情;掌握欲扬先抑以及围绕中心安排详略的写法;感受长妈妈的人格美,培养善良、宽厚、热情、乐于助人的品质。阿长与山海经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他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华盖集》《而已集》等。阿长与山海经

写作背景

此文是鲁迅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因受守旧势力的排挤,作者不愿意想到目前,只能借回忆少年生活写点文章聊以自慰。鲁迅先后在《莽原》发表十篇系列散文《旧事重提》。后来他把这十篇散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中。这是第二篇,回忆自己童年时期与家里女工阿长相处的一段生活。阿长,鲁迅称之为长妈妈,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对鲁迅幼小的心灵影响很大,所以鲁迅对她的印象很深,晚年专门写了此文来追忆她。阿长与山海经

相关介绍

阿长(?—1899),后来鲁迅称她为长妈妈,浙江绍兴人,她是鲁迅儿时的保姆。长妈妈的夫家姓余,有一个过继的儿子,是做裁缝的,她有一个女儿,后来招进了一个女婿。“长妈妈只是许多旧式女人中的一个,做了一辈子的老妈子(乡下叫做‘做妈妈’),平时也不回家去,直到临死。”长妈妈患有羊癫疯,1899年4月“初六日雨中放舟至大树港看戏,鸿寿堂徽班,长妈妈发病,辰刻故。”阿长(长妈妈)阿长与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成书于战国时期至汉代初期,与《易经》《黄帝内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

”。

《山海经》包含着关于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动物、植物、医学、宗教等方面的诸多内容,是一部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全书现存18篇,主要由《山经》与《海经》两部分组成,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山海经》展示的是远古的文化,记录的是大荒时期的生活状况与人们的思想活动,勾勒出了上古时期的文明与文化状态,描绘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为后世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

震悚:惶急:诘问:絮说:疏懒:切切察察:面如土色:情有可原: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恐惧着急。追问;责问。絮絮叨叨地说。懒散而不习惯于受拘束。现在多写作“嘁嘁喳喳”,形容细碎的说话声音。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惊恐。在情理上有可以被原谅的地方。字词积累惊骇(

絮说(

画舫(

)惶急(

诘问(

疮疤(

)渴慕(

粗拙(

霹雳(

)陆玑(

惧惮(

憎恶(

)懿(

辟头(

震悚(

)hàixùfǎnghuánɡjiéchuānɡ

mùzhuōpīlìjīdànzēnɡwùyìpīsǒnɡ阿长与山海经

整体感知1、课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概括各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1—2)

介绍“我”的保姆“阿长”称呼的来历。第二部分(3—18)

回忆“阿长”的几个事情。第三部分(19—31)

补叙阿长的身世,抒发了自己对“阿长”的感激

和悼念。阿长与山海经

2、“阿长”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如何理解她的名字来历?名字由来:“长妈妈”的称号原来是顶替了“我家”先前一个女工的绰号而来。“我”的家庭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封建家庭,即使对一个保姆的称呼也是长幼有别的,祖母最长,所以叫她“阿长”,母亲与阿长平辈,依着孩子称她为“长妈妈”。

(1)形象地刻画出阿长是一个不被人重视、地位低下的劳动人民形象。

(2)使读者对阿长有个总的印象,很自然的引出下文。阿长与山海经

3、文章围绕长妈妈写了哪些事?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谋杀”我的隐鼠“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略写使读者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阿长妈妈的敬意。略写令人厌烦的种种规矩(较详)讲“长毛”的故事(较详)给我《山海经》(详写)体现了这位长妈妈的善良、热心和对孩子的关心、爱护。写长妈妈给“我”买山海经的事,突出文章主旨,表现阿长对我的爱,我对阿长感激之情。详写第二课时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

研读探究1、标出课文中表示作者对阿长感情的词句。憎恶不耐烦空前敬意新的敬意憎恶深切怀念

感激由上面可见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对阿长的)感情变化

(1)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动作描写:“竖起”“摇动”“点着”等词生动传神地勾勒出阿长动作粗俗,喜欢切切察察说人长短的特点。阿长与山海经

品味语言-----人物形象(2)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

比喻:将阿长的睡姿比成“大”字,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阿长睡姿丑陋,也说明阿长睡相不好,暗含我对长妈妈无可奈何的厌烦之情。阿长与山海经

(3)写元旦的古怪仪式

“……第一句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得这是一年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

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语言、神态、动作表现了阿长朴素而又善良真诚的愿望,以及对幸福的渴望,符合底层劳动妇女的身份。(5)阿长常对我讲“长毛”的故事。她给我弄到了绘图的《山海经》善良、朴实、关心爱护孩子阿长与山海经

(4)“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

语言描写:连用四个感叹号,五个“恭喜”,表现了阿长心满意足的欢喜之态。2、长妈妈把《山海经》买回时,“我”有什么反应?为什么有这种反应?

我很震惊和感动。“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

因为别人不肯做或做不到的事,一个不识字的长妈妈居然做到了。而且我对从她那里得到《山海经》不抱任何希望。这在孩童的眼里,似乎“有伟大的神力”。阿长与山海经

3、作者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1)这是“我”渴慕已久的书,是“我”最初得到的书,是阿长为“我”买的书,这本书包涵着阿长对“我”的关心和爱护,对“我”的深厚感情。(2)这四本书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太出人意料,令“我”十分震惊。所以“我”视它们为“最为心爱的宝书”。阿长与山海经

8、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抒发了作者对长妈妈真挚的情感,表明作者对长妈妈的深情怀念与祝福。

从长妈妈的厌烦、埋怨、畏惧到对她爱戴、敬爱、祝福,在鲁迅的人生历程中,长妈妈曾经起过那样很重要的作用,但他竟不知道她的姓名和经历,鲁迅感觉内疚!

阿长与山海经

深入探究1、本文运用怎样的写作手法?先抑后扬(欲扬先抑)

先写我对阿长的厌恶与反感。写了她名字的来由,讨厌她的絮叨、对“我”的管束严格、繁多的礼节。后写因为她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我改变了态度。长妈妈有无知可笑,愚昧落后的缺点,但更显纯朴,善良,仁慈的美德。阿长与山海经

先抑后扬

先抑后扬,也叫欲扬先抑,是一种写作手法,指为肯定某人、事、景、物,先用曲解或嘲讽的态度尽力去贬低或否定它的一种构思方法。

如茅盾《白杨礼赞》,要写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开篇先写它的生长环境——黄土高原的“单调”,使人恹恹欲睡,这是抑,突然看到挺拔的白杨,使人精神为之一振,这是扬。

《蝉》先写蝉鸣烦人以及蝉的弱小,后写蝉的生命虽短暂非常有意义,使作者敬佩;阿长与山海经

文章主旨

全文主要记叙了作者年少时与长妈妈相处的几件事,刻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