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点同步练习卷: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_第1页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点同步练习卷: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_第2页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点同步练习卷: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_第3页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点同步练习卷: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一、选择题(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就业区位商(LQ)用来衡量产业集群状况,其公式为:LQ=(Eij/Ej)/(Ein/En)。其中,Eij指区域j里面产业i的就业人数,Ej指j区域的总就业人数,Ein指整个国家i产业的就业人数,而En是指国家的总就业人数。读2019年电子信息产业省际就业区位商示意图,完成1~2题。1.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最明显的省(区、市)是()A.广东省 B.上海市C.北京市 D.江苏省2.与其他省(区、市)相比,该省(区、市)吸引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的独特优势是()A.毗邻港澳 B.市场广袤C.环境美丽 D.人才足够【答案】1.A2.A3.(2019·广东七校联考)下图为湖南省2019~2009年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改变趋势图。结合图中信息,关于该省2019~2009年城市化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失调 B.速度变慢C.拉力减弱 D.水平降低【答案】A(2019·安徽淮南模拟)其次产业就业人口比重改变在肯定程度上能反映地区工业化进程。下图表示某国1960~2019年其次产业就业人口数及其占总就业人口比重的改变状况。据此完成4~6题。4.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符合该国就业人口总数改变特征的是()A.① B.②C.③ D.④5.该国最可能是()A.美国 B.中国C.巴西 D.日本6.该国20世纪80年头其次产业就业人口数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发展()A.原料导向型工业 B.技术导向型工业C.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动力导向型工业【答案】4.D5.B6.C我们这样定义城市化协调度β:设某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为M,工业化水平为N,则β=N/M。当β=0.5时,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是基本协调的。读世界某区域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相关指标统计表,完成7~9题。指标1980年2019年2019年2019年2019年2019年2019年N(%)50.0241.1444.4845.4947.1649.6956.32M(%)9.4712.2616.3228.2034.9443.5051.507.依据表格资料可以推断出,该区域()A.工业化与城市化基本协调发展、同步推动B.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不协调性在逐步缩小C.工业化始终超前于城市化,城市经济良性发展D.工业化始终滞后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很低8.上述资料表明,该区域城市与经济发展特点导致()A.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过多B.乡镇企业发展受到限制C.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不足D.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不足9.依据资料信息推断,该区域可能位于()A.墨西哥 B.英国C.中国 D.坦桑尼亚【答案】7.B8.D9.C“国际慢城”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下图为“国际慢城”桠溪镇的大山村土地利用今昔对比图。读图回答10~11题。10.与“国际慢城”要求相符合的生产、生活方式是()①骑单车出行②经营手工业作坊③去速食店就餐④建大型游乐场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11.大山村在成为“国际慢城”前后,产业结构的改变是()①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②从种植业到种植业与服务业相结合③从季风水田农业到商品谷物农业④从较单一的农作物到多种经济作物A.①② B.②④C.②③ D.①④【答案】10.A11.B二、综合题(共56分)12.(2019·上海虹口区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城市化的发展除传统的城市化影响因素,如工业化外,我国出现了很多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新动力,如区位优势、第三产业、户籍制度、建设资金投资主体多元化等。我国大陆沿海各省(区、市)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因子差异很大(见下表)。我国大陆沿海各省(区、市)城市化发展影响因子表影响因子意义第一因子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省外迁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交通干线马路网密度反映人口乡村—城市流淌、跨区域流淌的强度和便捷程度其次因子港口吞吐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外商实际投资额反映城市化中非工业化的拉动因素,即工业化不高状况下的城市化第三因子人均GDP、城市登记失业率、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反映综合经济实力壮大,从而推动城市化发展的状况(1)简述2019~2019年,我国沿海省(区、市)的城市化发展特点。(6分)(2)从工业结构差异入手,分析说明广东省和辽宁省的城市化第一因子的差异。(8分)(3)京津冀和福建的城市化有明显的非工业化拉动特征。据此推想这些省(区、市)三大产业共同的改变状况。(6分)【答案】(1)沿海大部分省(区、市)城市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沿海各省(区、市)城市化水平差异很大;城市化发展速度不均衡。(2)辽宁省的重工业比重大,产业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小城镇发展慢,城乡居民收入较少;铁路交通网密度大,而马路网密度较小,省外人口迁入少。广东省的轻工业比重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快速),小城镇发展快速,工业化发展速度快,城乡居民收入较多;马路网密度大,吸引大量外来人口。(3)(第一产业比重降低)其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大。13.(2019·山东临沂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下图为珠江三角洲某地30年来土地利用和行政中心改变图。近年来,该地区在发展中相继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城镇和工业过度集中、产业结构趋同、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1)指出该地农业生产结构的改变及其主要缘由。(6分)(2)依据图示信息,推想30年来该地区社会经济的主要改变。(6分)(3)针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该地区在产业发展方面应实行哪些有效措施?(6分)【答案】(1)改变:由水稻、桑树生产转向以蔬菜生产为主。缘由: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用地削减;农产品市场需求发生改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上涨(农村劳动力流失)。(2)外来人口大量增加;城镇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提高;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其次产业(制造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发展快速;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内外联系更加便捷;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加重。(3)将部分工业向周边地区转移;推动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各城镇加强产业分工与合作,实行错位发展。学.科.网14.(2019·浙江嘉兴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8分)嘉兴始终为富庶繁华之地,被誉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近些年来,嘉兴在一无能源、二无资源的状况下,形成了“皮革之都”——海宁、羊毛衫市场——桐乡、木业大县——嘉善、服装中心——平湖等特色产业区域。(1)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嘉兴市经济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2)改革开放初期,环太湖地区很多集镇人口没有进入城市,集镇渐渐发展成为小城市。简述这种城市化发展方式对当地的影响。【答案】(1)问题:其次产业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对资源消耗、交通运输要求高,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严峻,产品的附加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