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居民与聚落》【单元测试·真题卷】(解析版)_第1页
第三章《居民与聚落》【单元测试·真题卷】(解析版)_第2页
第三章《居民与聚落》【单元测试·真题卷】(解析版)_第3页
第三章《居民与聚落》【单元测试·真题卷】(解析版)_第4页
第三章《居民与聚落》【单元测试·真题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测试卷(中图版)第三章居民与聚落(真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0·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截止2019年4月12日,全球230个国家人口总数约为76亿,其中中国以13.95亿位居第一,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读图,完成下面1-2小题。1.上图中的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及最慢的一组国家是(

)A.中国俄罗斯 B.中国墨西哥 C.印度俄罗斯 D.尼日利亚俄罗斯2.下列有关中国与印度人口方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中国人口数量比印度多、增长速度比印度快B.目前中国人口数量比印度多、增长速度比印度慢C.中国人口由于基数大,增长快,人口数量将一直稳居世界第一D.印度人口多,劳动力充足,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答案】1.D2.B【解析】1.结合图示来看,人口增长最快的是尼日利亚,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3.50%,人口增长最慢的国家是俄罗斯,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0%。故选D。2.目前中国人口数量比印度多,但增长速度比印度慢,故A错误,B正确;中国人口基数大,但增长慢,印度人口由于基数大,增长快,人口数量有可能超过中国居世界第一,故C错误;印度人口多,劳动力充足,但同时也会带来诸多的社会负面影响,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故D错误。故选B。(2013·山东潍坊·中考真题)读甲、乙两个国家的领土面积和人口数据表,回答以下小题。国家领土面积(万千米²)2000年人口(万人)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甲国58.230104.21.8乙国35.782090.620.633.关于甲、乙两个国家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密度分别是51.7人/千米²和229.9人/千米²B.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是2.4%和0.01%C.甲国可能面临劳动力短缺D.乙国可能面临就业压力过大4.乙国可能位于的大洲是()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大洋洲【答案】3.A4.B【解析】3.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领土面积,计算可得两国人口密度分别是51.7人/千米²和229.9人/千米²;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所以两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是2.4%和-0.01%;甲国人口增长率高,人口增长快,劳动力充足;乙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故选A。4.乙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可能为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该国人口密度大,大洋洲人口密度小,所以乙国可能位于欧洲。故选B。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2016·福建莆田·中考真题)图是世界人口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5-6题。5.①②③④是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其中位于欧洲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6.⑤处人口稀少的原因是()A.经济发达 B.气候寒冷 C.炎热干旱 D.环境湿热【答案】5.A6.C【解析】5.由图可知,①位于欧洲,②位于南亚,③位于东亚,④位于美国,四个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优越,人口稠密,故选A。6.由图可知,⑤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带,这里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干旱少雨,水源缺乏,人口稀少,故选C。7.(2020·湖南湘西·统考中考真题)阿拉伯人属于三大人种中的(

)A.混血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白种人【答案】7.D【解析】7.世界上的人种,根据体质方面的特征可分为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阿拉伯人属于白种人。故选D。8.(2020·湖南长沙·统考中考真题)人种虽有体质差异,但绝无优劣之分。被称为“黑色人种的故乡”是()A.欧洲西部 B.拉丁美洲C.西亚 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答案】8.D【解析】8.赤道周围的人处在热带长期受紫外线的照射,多为黑种人,南北回归线附近的人处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之间,多为黄种人,极圈附近的人处在亚寒带和寒带之间皮肤受紫外线照射小,多为白种人。世界三大人种中,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该地区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故选D。9.(2022·黑龙江牡丹江·统考中考真题)孔子学院,即孔子学堂。是中国向世界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教育文化交流机构。目前我国在其他多个国家设立孔子学院推广汉语,有关汉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B.在世界的影响力逐渐增强C.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的语言 D.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答案】9.C【解析】9.根据所学知识,汉语主要由汉族和华人、华侨使用,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亚地区,随着近年来中国的发展加快,汉语在世界的影响力逐渐增强,ABD说法正确,排除ABD。英语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的语言,C错误,C符合题意。故选C。(2020·西藏·统考中考真题)小明同学准备在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去欧洲西部旅游。为此他提前制定了旅行计划。据此完成下列10-12小题。10.小明的旅行计划中,国家与景点配对,错误的是(

)A.意大利﹣﹣罗马古斗兽场 B.法国﹣﹣卢浮宫博物馆C.希腊﹣﹣奥林匹克遗址公园 D.英国﹣﹣水上市场11.为了更好地与当地居民交流,小明应加强以下哪种语言的学习(

)A.英语 B.汉语 C.阿拉伯语 D.日语12.小明在做旅行计划,浏览网页时,发现当地人头发呈波状、肤色较浅、鼻梁较高。据此判断当地人主要属于(

)A.黑种人 B.黄种人 C.白种人 D.混血种人【答案】10.D11.A12.C【解析】10..罗马古斗兽场位于意大利;卢浮宫博物馆位于法国巴黎;奥林匹克遗址公园位于希腊;水上市场位于泰国曼谷。故选D。11.英语是适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主要分布于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故A正确。故选A。12.“头发呈波状、肤色较浅、鼻梁较高”属于白色人种的特征,据此判断当地人主要属于白色人种,白色人种分布最集中的大洲是欧洲。故选C。(2019·江苏盐城·统考中考真题)人类传统民居深深地打上了环境的烙印。读我国各地传统民居景观图,完成下面13-14小题。13.对各传统民居环境及成因描述不正确的是()A.①多受台风影响,防风吹 B.②气候湿热,多蛇虫C.③终年多雨,黄土广布 D.④降水稀少,无需考虑房屋排水14.各民居所在地的降水由少到多的排列顺序是()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答案】13.C14.D【解析】13.①台湾兰屿多受台风影响,地下屋防风吹,A正确;②云南气候湿热,多蛇虫,吊脚楼凉爽,防蛇虫,B正确;③黄土高原地区黄土广布,气候较干旱,C错误;④新疆降水稀少,无需考虑房屋排水,D正确,故选C。14.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依据省区的位置,各民居所在地的降水由少到多的排列顺序是④③②①,故选D。(2019·湖北武汉·统考中考真题)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据此完成下面15-16小题。15.上面四幅景观图所展示的是不同区域的传统民居,判断其中描述有误的是()A.①是位于东南亚的高脚屋 B.②是位于北极地区的雪屋C.③是位于西亚地区的村庄 D.④是位于非洲的茅草屋16.对上述四处民居的设计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①所在地区终年高温潮湿,房屋的设计通风防潮B.②所在地区降雪多,房顶坡度大,便于及时排雪C.③所在地区气候干燥,房屋的材料多用土坯筑造D.④所在地区终年炎热,多台风,茅草屋便于拆卸【答案】15.B16.D【解析】15.从图上来看,①是东南亚地区的高脚屋;②是日本的合掌屋;③是西亚的村庄;④是非洲的茅草屋,故选B。16.①所在地区终年高温潮湿,房屋的设计通风防潮,A正确;②所在地区降雪多,房顶坡度大,便于及时排雪,B正确;③所在地区气候干燥,房屋的材料多用土坯筑造,C正确;④所在地区终年炎热,茅草屋便于就地取材,D错误。故选D。(2019·北京·统考中考真题)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岡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下图为某区域景观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17-19题。17.该区域()A.河流是内流河 B.有高原和平原 C.森林多在平原 D.桥梁跨越河流18.图中()A.农田主要分布在山区 B.聚落主要集中在平原C.山区修路取最短路线 D.城市建设要靠近湖泊19.“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中,人类应在()A.陡坡开荒,扩大耕地增加粮食产量 B.河流上游拦水,减少山区灌溉面积C.山区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河流下游填湖,建设大规模的城市【答案】17.D18.B19.C【解析】17.由图可知,河流流入海洋,是外流河,主要地形类型为山地和平原,没有高原,森林多分布在山地,桥梁跨越河流,故选D。18.由图可知,农田主要分布在平原,聚落主要集中在平原,山区修路选择最平缓的路线,城市建设靠近河流,农田靠近湖泊,故选B。19.陡坡开荒,扩大耕地增加粮食产量,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引发水土流失;河流上游拦水,减少山区灌溉面积,不利于农田的发展;山区植树造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河流下游填湖,建设大规模的城市,导致湖泊调蓄能力下降,故选C。(2022·贵州铜仁·统考中考真题)寒假期间,小明从杭州出发到哈尔滨观看冰灯展览。完成下面20-22小题。20.小明越过秦淮线后,所见景观真实的是(

)A.河流封冻 B.稻浪翻滚 C.树木苍翠 D.草长莺飞21.下列天气符号所示的天气现象中,哪种适合小明观看冰灯展览(

)A. B. C. D.22.小明在哈尔滨发现当地传统民居的特点是(

)A.墙体厚、窗户小、屋顶坡度小 B.墙体薄,窗户小,屋顶坡度大C.墙体厚、窗户小、屋顶坡度大 D.墙体薄,窗户大,屋顶坡度小【答案】20.A21.A22.C【解析】20.寒假期间,小明从杭州出发到哈尔滨观看冰灯展览。小明越过秦淮线后,所见景观真实的是河流封冻,因为气候寒冷。A正确;秦淮线以北地区耕地多为旱地,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B错误;寒假期间,秦淮线以北地区气候寒冷,树木的叶子大多掉落,C错误;春季,秦淮线以北地区草长莺飞。D错误。故选A。21.读图分析,A图表示天气为晴,B图表示天气为雷阵雨,C图表示天气为暴雨,D图表示天气为沙尘暴。晴天适合小明观看冰灯展览,A正确;BCD错误。故选A。22.哈尔滨纬度较高,位于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夏季短而温暖,冬季长而寒冷,降雪多,东北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是为了防寒保暖,有利于积雪的滑落。C正确,ABD错误。故选C。23.(2023·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圣马科所在大洲的典型传统民居最可能是(

)A.

B.

C.

D.

【答案】23.D【解析】23.肯尼亚的圣马科位于赤道附近的热带草原气候区,该地区典型的民居时茅草屋,故D正确;A是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干栏式建筑,故A错误;B是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故B错误;C是温带地区的民居,故C错误,故选择D。(2020·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肯尼亚是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和著名的旅游国家。结合图完成下面24-25小题。24.肯尼亚每年有大量鲜花销往欧洲西部.与欧洲的“郁金香王国”荷兰相比,肯尼亚鲜花生产的最大优势是(

)A.地势低平 B.光热充足 C.降水均匀 D.技术先进25.下列属于肯尼亚地理特征的是(

)A.典型民居茅草屋 B.属于阿拉伯国家C.热带雨林广布 D.大猩猩随处可见【答案】24.B25.A【解析】24.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肯尼亚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气温高、光热充足,B正确;肯尼亚位于东非高原东北部,地势高,A错误;肯尼亚属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干、湿两季明显交替,降水不均匀,C错误;肯尼亚鲜花生产技术水平较低,D错误。故选B。25.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肯尼亚位于东非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典型民居为茅草屋,A正确,C错误;肯尼亚不属于阿拉伯国家,B错误;青尼亚大猩猩分布较少,D错误。故选A。二、解答题(50分)26.(2023·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土豆学名马铃薯,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食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马铃薯原产于①(大洲)的安第斯山区,是当地人的日常主食。(2)16世纪,马铃薯传入以种人为主的②地区,并逐渐衍生出炸薯条等食物。(3)炸薯条流行英国和法国后,又经③(国家)推广到全球。(4)马铃薯能够适应④地区干湿季分明的热带气候,为该地区成功引种马铃薯提供条件,缓解了当地粮食短缺问题。(5)我国西藏自治区马铃薯皮薄个大,淀粉含量高,品质好,这与当地光照强,昼夜温差等自然条件有关。(6)我国在无土栽培、优良品种培育等方面为世界的马铃薯生产做出了贡献,这得益于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答案】26.(1)南美洲(2)白(3)美国(4)草原(5)大(6)科学技术/科技【解析】26.本题以世界马铃薯主要种植区分布图为材料,共设置五道小题,涉及世界上七大洲分布、人种分布、国家分布、气候分布及特点、科学技术对农业的影响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1)图中①位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主要位于南半球为南美洲。(2)图中②地区位于欧洲,主要为白种人。(3)图中③国位于北美洲,位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为美国。(4)图中④地位于非洲,该地的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也是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5)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迅速,良种培育、节水灌溉、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使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农业科技进步已成为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所以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7.(2020·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资料1据世卫组织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4月4日,全球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已突破108万例。(具体分布见图1)资料22020年3月,当我国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时,就立即派出多支医疗专家组,驰援世界各国抗疫。资料3世界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图、欧洲西部简图、美国农业带分布图(1)图1中显示疫情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的(纬度)地区。(2)图1所示,疫情尚未波及到的大洲是、南极洲和________洲。(3)图1所示,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国家检测出的病例居世界前列,请用地理知识简要分析原因。(一条即可)(4)下列是医疗队员在欧洲西部各国的所见所闻,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在①国看到了航运繁忙的莱茵河

B.在②国多阴雨天气,外出需要带雨伞C.③国的巴黎盆地盛产葡萄

D.在④国参观了水城威尼斯(5)图l中所示,南半球新冠肺炎疫情比较严重的国家是和巴西。两国人口都集中分布在。

(6)2020年1月15日,中美在白宫正式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我国可能进口的美国农产品有(

)A.玉米、大豆、肉类

B.汽车、钢铁、电子

C.咖啡、蔗糖、柑橘

D.小麦、棉花、可可(7)某同学对美国乳畜带的形成原因进行了研究。请将序号①②③填写到下面知识框图中相应位置。①城市众多,人口密集②适宜牧草生长③气候冷湿【答案】27.(1)中低纬度。(2)非洲。(3)该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口老龄化;经济、交通发达,国际交往密切;旅游业发达,人员往来频繁等。(4)C(5)澳大利亚东南(或东部)沿海地区。(6)A(7)a③b②c①【解析】27.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很不均匀,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有“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说法,陆地上包括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海洋共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四大洋,大洲之间与海洋之间大部分都有明确的界线。(1)由图要知,此次疫情多发地区集中在人口稠密的中低纬度地区。(2)图1可以看出,此次疫情没有涉及到的大洲是非洲和南极洲。(3)这些欧洲西部的国家检测出的感染人数多,这是由于该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口老龄化严重,加上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人员往来频繁。(4)在①国看到了航运繁忙的莱茵河是可信的;在②国多阴雨天气,外出需要带雨伞也是可信的;③国的巴黎盆地盛产小麦,葡萄分布在地中海沿岸,不可信;在④国参观了水城威尼斯也是可信的,故选C。(5)南半球此次新冠肺炎居多的是澳大利亚和巴西,两个国家的人口都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6)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口最可能是玉米、大豆和肉类等,汽车、钢铁、电子属于工业产品;美国不盛产可可、咖啡等热带产品,故选A。(7)美国东北部气候冷湿、地形平坦,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加上该地区城市和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阔。28.(2022·湖南湘潭·统考中考真题)湖南西部地区有神奇的山水风光,质朴的古城建筑,独特的民族风情。借力国家政策,抓住发展机遇,湖南西部地区展现了无穷的魅力,诱人的前景。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高山上的“风景线”——雪峰山的绝美风电场,在这里,一排排白色风机巍然耸立,展示着风电产业发展的勃勃生机。材料二:被誉为“湘西最美高铁”的张吉怀高铁于2021年12月6日建成通车。该高铁串连起了众多旅游景区,其中,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凤凰古城依山而建,环以石墙,紧靠沱江,记录了当地的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材料三:图1为湖南省局部地区图,图2为吊脚楼景观图。(1)填写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邻省:①(填写简称);世界自然遗产:②。(2)张吉怀高铁的通车,缓解了铁路的运输压力,该高铁与沪昆高铁相交于(铁路枢纽)。(3)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湖南积极发展风电的意义。(4)吊脚楼是湘西的特色民居,反映了当地哪些自然环境特征?(5)古建筑群应“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对于凤凰古城的发展与保护,请说说你的看法。【答案】28.(1)鄂武陵源(2)京广株洲(3)为湖南省提供丰富的电能,促进湖南省经济的发展。(4)地形以山地为主;降水丰富、气候比较湿热。(5)有选择地进行保护和改造。【解析】28.本题以湖南为材料,设置五个小题,涉及湖南地区的交通路线、自然景观、特色民居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1)读图可知,邻省①是湖北省,该省区的简称是鄂;世界自然遗产②是张家界的武陵源。(2)读图可知,张吉怀高铁的通车,缓解了京广铁路的运输压力,该高铁与沪昆高铁相交于株洲。(3)读图可知,湖南积极发展风电的意义是:为湖南省提供丰富的电能,促进湖南省经济的发展,风能是可再生能源,有利于环境的保护等。(4)读图可知,吊脚楼依山傍水,鳞次栉比,层叠而上,反映该地以山地为主;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潮湿,吊脚楼主要是为了适应南方地区比较湿热的气候环境。(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建筑群应“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对于凤凰古城的发展与保护,我的建议是:有选择地进行保护和改造,保护传统的特色民居也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当该古建筑的建筑结构等变得不稳固,不适合保留时应该及时的修缮。29.(2022·山东潍坊·统考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福建土楼”和“泉州一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了解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人类的宝贵财富,潍坊某中学开展了“研遗保遗共赴未来”为主题的网上研学活动。左图示意福建土楼景观,右图示意宋元“海上丝绸之路”泉州通航地区。研学一组:以“走进福建土楼”为主题进行研究,发现土楼就地取材,采用特殊工艺建造而成,屋顶大多采用“人字形”的双坡屋顶。(1)福建省的气候类型是,据此说明屋顶采用“人字形”的原因。研学二组:以“寻踪泉州历史”为主题查阅到史料:泉州在宋元时期是各国商旅云集的港口城市,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