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助产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_第1页
大学助产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_第2页
大学助产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_第3页
大学助产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_第4页
大学助产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助产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发展需要,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具备助产学及相关学科的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从事助产护理实践的临床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并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助产护理和妇幼保健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二、培养要求(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热爱祖国,忠于,对助产学科的性质有正确的认知,对其发展具有责任感,初步形成以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为己任的专业价值观。关爱生命,尊重服务对象的价值观、文化习俗、个人信仰和权利,平等、博爱,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和全心全意为服务对象健康服务的专业精神。具有科学精神、慎独修养、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符合职业道德标准的职业行为。树立依法行助产工作的的法律观念,遵循从事助产工作的相关法规,自觉将专业行为纳入法律和伦理允许的范围内,具有运用相关法规保护服务对象和自身权益的意识。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积极开展跨学科合作的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有主动获取新知识、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推动专业发展的态度。初步形成科学的质疑态度和评判反思精神,具有循证实践、勇于修正自己或他人错误的态度。在应用助产技术时应充分考虑服务对象及家属的权益,对不能胜任或不能安全处理的问题,具有主动寻求帮助的意识。初步形成成本效益观念,具有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服务对象最佳健康水平的意识。(二)知识要求掌握助产学及助产学相关的自然学科、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生理产科(正常妊娠、分娩、产褥期)和高危妊娠(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异常分娩)的基本知识。掌握产科急危重症病人的应急处理、抢救及医护配合知识。掌握新生儿急危重症抢救知识及新生儿常见问题的评估和干预方法。掌握妇科常见病的基本知识的知识。掌握计划生育的基本知识。掌握生命各阶段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的相关知识。掌握围产期基本的药理知识和临床用药及药品管理知识。熟悉遗传优生常见问题的评估和处理方法。熟悉卫生及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胎儿和新生儿生长发育特点及新生儿常见病的防治。了解社区母婴保健的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疾病康复等有关知识。(三)能力目标具有在助产护理专业实践中有效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具有对妇女、新生儿和分娩家庭提供孕前保健、孕期保健、分娩期保健、产后保健、新生儿保健、计划生育指导及健康教育的能力;在社区进行母婴保健(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疾病康复等)的能力。具有规范地进行产前检查、正常分娩接产、产后处理和正常新生儿处理的临床操作的能力及识别难产的能力。具有产科急危重症的抢救配合和监护的能力及对新生儿急危重症的辨识和应急处理和抢救的能力。具有开展围产期保健及对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观察、护理、预防和处理的能力。具有能为产科、妇科、新生儿科常见疾病患者提供正确护理的能力。具有对常用药疗效和反应的观察能力。具有初步运用评判性思维和临床决策的能力,以保证安全有效的专业实践。具有初步从事临床教学的能力、临床管理能力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语文献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三、学制标准学制四年。实行弹性学制,3—6年内完成学业。四、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一)主干学科:助产学、护理学、基础医学及人文社会科学。(二)核心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医学遗传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基础护理学、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助产学、妇幼保健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护理管理学。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课程设置分通修课程、专业主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实践创新课程等,全学程总计169学分,其中通修课程36.5学分(其中实验实践10.5学分)、专业主修课程57.75学分(实其中验实践13.5学分)、专业选修课程17.75学分、公共选修课程9学分、集中实践环节42学分(实习40学分,军训2学分)、实践创新课程6学分。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15.8%;实践教学占总学分的47.6%。六、培养过程与实施要求(一)培养过程标准学程四年,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理论学习阶段,历时3学年,采用渐进式课程设置模式,构建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基础和助产护理专业知识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在培养过程中,优化课程设置,早期接触临床,整合助产护理专业课程,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二阶段:临床学习阶段,历时1学年。此阶段着重毕业实习,毕业实习40周。(二)实施要求1.全学程贯彻落实助产学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教学方法改,关注人文关怀品质和沟通协作能力的养成,注重评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在整个教学期间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实施科学方法及循证护理原理的教育,使学生养成科学思维和终身学习的习惯,掌握科学研究方法。2.基础医学和助产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应根据现代医学发展需要和培养目标合理制定课程标准,精炼教学内容,改教学方法,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交互式等多元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参与意识,提高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在奠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改实验教学方法,整合相关学科实验内容,开设形态实验学、机能实验学、助产技能学等实验课程,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建立开放创新型实验室,让学生从基础学习阶段即开始接受科研训练,鼓励学生自己选择科研课题,在老师指导下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带有创新性的科研实验。.提供机会,采取多种途径,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反复接触临床,建立现代助产护理理念。提供机会让学生到医疗机构参加社会实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一开设专业课及临床见习,从二年级开始开设助产护理技能训练课,并与临床见习和实习衔接,增加实习前强化训练。实习科目除产科外,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精神科、社区卫生保健等。.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素养。通过开设助产护理人文课程、加大人文社科类选修课资源库,进一步充实人文知识内容;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临床实践,增加体验,建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职业精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素养。七、教学相关安排详细安排表(略)。八、考核方式(一)课程考核由承担教学工作的院系负责。建立学生学业成绩全过程评定体系和评定标准,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末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全面、全程性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特别是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综合考试:由学校统组织命题、考试。基础学习阶段结束时,进行基础医学综合考试;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