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中国现代史专题2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人教版初中历史中国现代史专题2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人教版初中历史中国现代史专题2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人教版初中历史中国现代史专题2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人教版初中历史中国现代史专题2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2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考点1第一个五年计划1.(2012安徽6题)对表1解读正确的是()表1:1952年和1957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产量年份粮食(百万吨)棉花(百万吨)煤(亿吨)钢(百万吨)1952163.421.300.661.351957195.051.641.315.35A.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业迅速发展B.“大跃进”运动片面发展重工业C.一五计划实施使重工业迅速发展D.三年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发展2.[2014安徽14(4)题2分](节选)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4)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农业,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改正:考点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2016安徽4题)《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A.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共七大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4.[2014安徽13(1)题1分](节选)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______________》,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5.[2011安徽13(3)题2分](节选)法律可以规范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3)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改正:考点3三大改造6.(2010安徽5题)1953~1956年我国出现下图所示农业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o"中国教育出版网\"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7.[2013安徽17(1)(2)题3分](节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为此,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了“弘扬爱国情,共筑中国梦”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一路逐梦风雨兼程】(1)小华同学在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逐梦历程时,制作了一张知识卡片并向同学们展示了其中的片段,请你帮他完成空缺的部分。(1分)时间重大事件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底________完成【梦想绽放给力前行】(2)在小组讨论中,小明同学就上述卡片所填的事件从“制度确立”方面与大家进行了交流,请你据此也作扼要说明。(2分)考点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8.(2014安徽7题)图2中人口死亡率最高点与自然增长率最低点出现的主要原因是()\o"中国教育出版网\"图2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B.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C.国民经济的调整D.文化大革命爆发考点5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9.[2010安徽11(3)题1分](节选)安徽,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科学文化大放异彩。(3)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两弹元勋”是________。考点6“文化大革命”(近7年未考)1.(2016南京)“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据此,我国开始实施()A.土地改革B.第一个五年计划C.农业合作化运动D.“大跃进”运动2.(2016届九年级中考信息交流试卷)从第一辆汽车到第一架喷气飞机,再到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新中国取得的这些辉煌成就都出自下图哪一区域()\o"中国教育出版网\"3.(2017原创)2016年9月18日国务院在中南海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监誓。回顾历史,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共同纲领》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唐律疏议》4.(2016自贡)据1954年9月《人民日报》报道: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各地选出1226名代表,其中包括177名少数民族代表,147名妇女代表。这些代表齐聚北京中南海参加会议,共商国是。这次会议是()A.中共七大B.开国大典C.第一届全国人大D.政治协商会议5.(2016黔东南)板书是浓缩的教学案。见下图板书设计,其标题应为()\o"中国教育出版网\"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国有企业改革6.(2016阜阳市颍泉区二模)“1955年,……孙荣光入资参股,‘荣光’成为国营照相馆,并被一分为二。孙嘉俊父亲继承其中一间,经历过几次搬迁后,成了现今坐落于下街子的永川照相馆。”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包括()①孙荣光的照相馆被没收②该照相馆走过“公私合营”的道路③这是走合作化道路的典型表现④它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2016盐城)1956年底,毛泽东曾说:“手工业中许多好的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剪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要来一个恢复”。此话针对的问题是()A.土地改革中的急于求成B.三大改造中的过急过粗C.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D.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共产风”8.(2017原创)那是一个热情有余而理智不足的年代,当时的口号是,“一天等于二十年”“赶英超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这些口号反映出当时()A.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B.生产力水平有所发展C.经济建设违背客观规律D.我国居于世界领先水平9.(2017原创)“踏遍戈壁和草原,二十五年前,连克千重关,群力奋战自当先,捷音频年传。蔑视核讹诈,华夏创新篇,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功勋泽人间”。诗中的“君”是指()\o"中国教育出版网\"10.(2016包河区质量检测)对下图中数据变化的原因解读正确的是()\o"中国教育出版网\"A.“大跃进”导致国民经济滑坡B.严重的自然灾害破坏经济发展C.改革开放迅速推动了经济增长D.“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11.(2016防城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该计划以苏联帮助中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重点是重工业,主要包括能源、机器制造等空白和薄弱的工业。1953~1956年,中国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19.6%。(1)材料一的“该计划”指什么?(1分)(2)根据材料一,分析归纳1953~1956年中国工业总产值实现高速发展的原因。(4分)材料二斯大林认为,从轻工业开始的工业化道路是一条漫长的发展途径,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苏联要从发展重工业入手来开始自己的工业化进程。他强调,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苏两国在发展工业方面有何共同点?(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共同点的原因。(2分)12.(2016安庆二模)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实现工业化是近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自近代以来,各国工业化出现了两种类型的道路:一是资本主义工业化,一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其中,科学技术的发明、引进和运用在各国工业化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基本途径。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有何突出特点?(4分)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针对中国工业发展状况曾形象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在工业化道路上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就。(回答两点即可,4分)(3)综合上述问题及所学知识,分析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两种工业化道路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何启示。(2分)答案1.C2.【×】(1分);“农业”改为“重工业”。(1分)3.C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分)5.(3)【√】。(2分)6.B7.(1)三大改造。(1分)(2)三大改造的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导地位,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确立。(2分)8.B9.(3)邓稼先。(1分)1.B2.A【解析】本题考查一五计划。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厂和沈阳第一机床厂均位于东北地区。故选A。3.C4.C5.B6.D7.B【解析】本题考查三大改造。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56年底”“手工业”可知,其反映的事件是1953~1956年底,新中国进行的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再依据材料意思可知,毛泽东对三大改造中民族手工业的遗失存在不满,即三大改造中存在过急过粗的现象。故选B。8.C【解析】本题考查大跃进运动。由题干关键信息“赶英超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结合所学可知,这些口号反映了当时“大跃进”的情形。大跃进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国民经济的破坏。故选C。9.A10.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数据图显示1966年~1968年工农业总产值和国家财政总收入都在逐年下降,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遭受重大损失。故选D。11.(1)计划:“一五”计划。(1分)(2)原因:“一五”计划的实施;苏联的援助。(4分,每点2分)(3)相同点:都重点发展重工业;(2分)原因:两国建立之初经济都很落后,尤其是重工业,急需改变状况;中国的“一五”计划以苏联为蓝本。(2分,答出一点即可)12.(1)基本途径:充分利用两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