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拓展导学及教师提问艺术摭谈_第1页
初中语文拓展导学及教师提问艺术摭谈_第2页
初中语文拓展导学及教师提问艺术摭谈_第3页
初中语文拓展导学及教师提问艺术摭谈_第4页
初中语文拓展导学及教师提问艺术摭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初中语文拓展导学及教师提问艺术摭谈提问,作为教师讲授和学生能动的思维行为之间的纽带,是“将教师要教授的学习内容转化为学生想学习的内容的契机”。而实际上,并非所有的课堂提问都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究竟该采取什么样的提问方式,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可强求一致。但作为发问者的语文教师,要牢牢把握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有效性。提问是需要艺术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常常存在以下“问”的误区:

1.无疑而问。比如“这篇文章的是谁”“这篇文章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部分”一类问题,或者浮于字、词表面的提问。这些问题所针对的并不是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产生的真疑。2.无果而问。有的教师提问急于求成,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3.无“机”而问。教师设计的问题没有梯度,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属于无效提问。

以上误区造成课堂教学效果的低效和无序,与“教育要促进每个孩子的发展”背道而驰。因此,在初中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时,教师掌握导学中“问”的技巧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话题。

一、阅读课中教师导学艺术性“问”的实践尝试

教师在导学中怎样设计,才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1.提问要直

在提问的过程中,对知识性很强的环节要坚持问得实在、直接。有针对性的实实在在的提问,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文本知识,为下文的继续学习做铺垫。

笔者在教学《最后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学形象韩麦尔及其爱国情感,设问时要有一个中心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怎样理解“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学生循问解疑,顿悟重点句可以成为理解文章主旨的提示信号。有了这一层,学生的思维空间大了,有价值的问题也多起来了。只有高质量的质疑讨论,才能使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推理等思维活动高速运行,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训练、发展和提高,质疑能力也会大大增强,同时使教师及时控制课堂,如期达成目标。

2.提问要巧

(1)“巧”就是有技巧。如果语文教师擅长用智慧与富有艺术技巧的提问,学生将会享受艺术带来的美感。

如教授《桃花源记》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教师假扮成时空连线的记者,对桃花源入现场采访:“你能向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你们这里的自然环境吗?请问你们是怎样到这里的?介绍下你们的桃花源好吗?……”富有技巧的提问使原本枯燥的问题“概述桃花源的自然环境、桃花源的风俗习惯等”一下子变得生动、新鲜。而且教师采访、学生主动回答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课堂上有极富个性的火花闪现。古文如此,现代文也一样,适当的技巧同样能收到奇特的效果。

(2)“巧”又指时机巧妙。在就目前教材的选材看,有些课文虽然是文质兼美的作品,但是,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难以理解。教师在此处设问,并组织学生讨论,可以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进行创造性思维,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如在教授《我的叔叔于勒》时,在分析小说的主人公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点后,有很多学生经常会直接探讨于勒的性格特点,如果这时教师制止学生,有可能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不制止,其实学生已经犯了个常识性错误:于勒是小说的主要人物而不是主人公!这时需要教师做艺术处理,而且处理要及时、不失时机,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我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巧妙抓住时机提问:“这位同学请停下,小说的主人公跟小说的主要人物是一回事吗?”这一问,不仅被叫停的学生认真思索起来,全班的学生都对这个问题有了清楚而刻骨铭心的记忆。

3.提问要精

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有思想、有情绪、有个性、有爱好。充满活力、个性张扬的他们喜欢有挑战性的问题,喜欢问题能挑战他们心窍上最敏感的部位。抓住这一特点,我在提问的时候投其所好,尽可能让学生享受“正中下怀”的感觉。

例如教授《孔乙己》这篇课文时,设计问题让学生回答:“孔乙己为什么只有绰号,没有名字?”这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这个人别人都看不起,所以就叫绰号了。”有的说:“可能他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没有一个人真正关心他、了解他。”有的说:“鲁迅先生是故意这样写的吧,连名字都没有,更加突出了孔乙己的可怜。”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文主旨和鲁迅先生的创作意图,我不失时机地引入鲁迅对友人孙伏园说的话:“的主要用意,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可见,鲁迅是把这当做国民性的一个重要弱点来批判的。在《孔乙己》里,人们对孔乙己这个苦人的遭遇的确毫无“诚和爱”。孔乙己每次遭受,从他们那里不仅得不到同情,反而屡次受到捉弄。通过讨论激辩,学生对鲁迅创作《孔乙己》这篇小说的意图有了更深的理解。

4.提问要深

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实践证明: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思考。所以,教学中一环紧扣一环的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

如教《变色龙》一文时,笔者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继续启发提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见风使舵。”最后,教师因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从奥楚蔑洛夫的“变”,到众多“变”中的“不变”,进而探究之所以这样的原因,这组问题从易到难、环环相扣,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二、实践与反思

经过几年的教学发现,在语文阅读导学中教师有效的课堂提问有显著的成效。具体表现为:

1.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情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性。积极的课堂讨论改变了过去呆板的学习方式,实现了学习方法的多样化,拓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由此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

2.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学生已能在讨论问题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学会了用事实、概念等进行推理,抓住对方观点、论据和论证过程的错误或失误,与对方交流,批判性思维得到训练,交流过程中使用口头形式、书面形式,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3.培养了学生敢于求异和创新的精神,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方法。积极的课堂问题讨论形成了学生智力的互补、思维的交锋。通过激烈的讨论,激发学生的研讨兴趣,使思维富有灵活性、拓展性和独特性,使学生认识到应从多角度看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答案趋向多样化。

4.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实践证明,有效的课堂提问使学生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在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辩论赛、小品表演、优秀主持人评比等活动中,学生都有出色的表现。在讨论中,学生的特长得到了发挥、潜力得到了挖掘、表现欲得到了满足、自我意识也得到了培养,因而其个性也得以发展。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思维呈开放状,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