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_第1页
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_第2页
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_第3页
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_第4页
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卵运行与受精着床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1页教学目标1.熟悉精子在女性生殖道运行路径2.掌握卵巢周期性改变对宫颈粘液影响3.熟悉精-卵结合(受精)部位以及受精卵运行路径4.掌握精子在女性生殖道内大约存活时间以及卵子排出后存活时间7.掌握精子获能、受精及受精卵着床生理8.熟悉着床必备条件9.熟悉蜕膜组成以及蜕膜划分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2页精子在女性生殖道中运行精子运行路径精液女性体内,精子离开精液经阴道、宫颈、宫体输卵管(壶腹部)与卵子结合(受精)影响精子运行原因1.精子运动异常(活动度差)2.女性生殖道不通畅(多见于输卵管阻塞)3.宫颈粘液异常(粘稠度改变抗体产生)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3页一、阴道精液:

碱性,富含果糖(提供精子活动能量)凝固因子(防止精子从阴道流失)精液素蛋白水解酶(使精液液化)阴道环境:

酸性,影响精子活动与运行精浆中和作用:

碱性精浆有缓冲阴道酸性环境作用,以降低对精子损伤和活力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4页二、宫颈1.宫颈粘液受卵巢性激素影响有周期性改变E水平升高时(排卵期):

宫口稍扩大,粘液量多而稀薄,PH值碱性,粘液蛋白纤维网眼大,有利于精子上行穿透

P水平升高时(月经前后黄体期):

粘液量少而粘稠,粘液蛋白纤维网眼小,不利于精子上行穿透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5页2.宫颈控制与屏障作用活力很好精子暂时储存于宫颈壁隐窝内,然后再陆续上行入宫腔,活动力差精子难于进入宫腔,故对精子有选优淘劣作用宫颈壁隐窝内储存精子越多,抵达输卵管精子越多,在输卵管内保留足量精子时间越长,受精机会增加精子在宫颈中存活时间约48—60h,但受精能力维持时间约28—48h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6页三、宫体

1.子宫体收缩宫腔负压作用精子靠本身运动抵达宫颈内口,但难于进入子宫腔内,所以需借助其它原因而上行。可能与以下原因相关:精液中前列腺素(PG)及性交刺激致子宫收缩、放松,将精子吸入宫腔,进而精子上行到输卵管活动力差精子被宫腔内白细胞吞噬精子在宫腔内存活时间约24h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7页四、输卵管

1.子宫-输卵管交接处屏障作用子宫-输卵管交接处是精子从子宫进入输卵管必须之路活动能力强精子能穿过此处精子主要靠本身尾部活动而前进,但要借助女性生殖道各部分协调与精子在输卵管运行相关原因:1)输卵管逆向节段收缩作用促进精子上行;2)输卵管液由峡部流向壶腹部有利于精子运行;3)输卵管壁纤毛细胞纤毛活动(峡部纤毛活动可能为双向)对精子运行促进作用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8页2.精卵结合部位(受精)精子到输卵管后停留于壶腹部-峡部交接处,等待与卵子相遇而结合一次射精进入阴道有上亿精子,但大多在通过阴道、宫颈、宫腔、子宫-输卵管交接处被筛选和吞噬,能抵达壶腹部精子约不到200个输卵管内精子可存活约48h,但含有受精能力时间短于48h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9页精子获能一、获能概念与过程

定义:

精子获能:

指精子取得穿透卵子透明带能力生理过程。是精子在受精前必须经历一个主要阶段。

精子在附睾内已经取得了受精能力,因附睾分泌一个物质附于精子表面,抑制了受精能力——称为去能因子精子进入女性生殖道以后,去能因子作用被解除,这就是精子获能。能够解除去能因子物质——称为获能因子

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10页获能实质:去除精子去能因子(糖蛋白:其作用妨碍精卵识别、阻止顶体反应、干扰精卵结合)获能部位:精子在阴道内不能获能,只有穿过宫颈时,精浆内大量去能因子才能被阻挡主要部位——子宫精子与子宫内膜接触后,子宫内膜产生获能因子(β-淀粉酶可解除去能因子活性;蛋白质、磷脂与精子表面胆固醇结合,可促进精子获能)输卵管分泌物也参加了精子获能所以,能够说精子获能过程是一个多时相过程,先在子宫内,后在输卵管内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11页精子获能生育意义:

1、去除精子表面覆盖物,暴露出精子膜表面与卵子相识别位点

2、增加精子活力,改变膜通透性

3、精子头部出现流动性不相等区域,为精子膜与顶体膜融合做好准备4、精子顶体后区膜流动性加大,以准备与卵膜结合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12页二、获能引发精子改变

获能精子改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精子膜改变

精子代谢改变

精子运动改变

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13页1.精子膜改变

获能后精子膜结构重组:稳定精子膜、抑制顶体反应蛋白质被去除精卵识别蛋白质被暴露或部位重新分布精子膜表面受体数量增减和新受体出现发生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14页2.精子代谢改变精子耗氧量显著增加(糖酵解增加,为精子活动提供更多能量)精子膜胆固醇与磷脂比率减小,精子膜流动性增大精子顶体中顶体素原激活顶体素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15页3.精子运动改变获能精子运动形式显著发生改变:出现有力鞭打样运动,又可称为超活化(或超活化运动)——精子头侧摆幅度和频率显著增加,鞭毛(尾部)弯曲度增大、活动幅度

与频率增加

超活化作用:增强精子脱离峡部粘膜上皮能力,进而抵达壶腹部与卵子相遇有利于精子穿透卵子放射冠与透明带粘弹性基质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16页三、卵子运行1.输卵管与纤毛摆动作用:排卵时输卵管收缩及纤毛摆动协同作用伞部靠近卵巢表面将卵子“拾入”输卵管再经过输卵管蠕动及纤毛摆动卵子被运输壶腹部-峡部交接处等待受精2.雌、孕激素对输卵管α、β肾上腺能受体影响:排卵时E—α受体活动,峡部肌肉收缩,峡部关闭,受精卵停留于壶腹部-峡部交接处排卵后P—β受体活动,峡部肌肉松弛,受精卵经过壶腹部-峡部交接处而进入子宫内3.人卵寿命:大约24h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17页受精与着床一、受精生理定义:

男女成熟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结合过程称为受精(壶腹部-峡部交接处)受精发生在排卵后12h内,受精过程约需24h

卵母细胞成熟到能接收精子穿入须具备2条件:卵母细胞胞浆内皮质颗粒移向卵母细胞并紧贴卵膜下卵丘颗粒细胞产生雄原核生长因子,经过缝隙连接进入卵母细胞胞浆内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18页

精子穿入卵细胞首先要精卵识别、其次是精子

顶体反应,释放顶体酶才能穿入卵子而受精。1.精卵识别识别装置:精、卵表面存在一特殊识别装置,可开启受精位于精子头部,即精子膜透明带结合蛋白(可与卵子透明带(ZP)结合一个蛋白)作用:使精卵识别、精卵结合预防多精子受精预防异种精子穿卵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19页人类卵子透明带(ZP)组成:

由3种糖蛋白,其中ZP3就是精子识别卵子并与卵子结合部位,故ZP3是卵子识别装置(精子受体)当精子膜透明带结合蛋白与卵子透明带识别结合后,诱发顶体反应。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20页2.顶体反应

定义是指精子获能后,在穿透卵子卵丘、放射冠和ZP前或穿过这些结构期间,在很短时间内所发生一系列改变

顶体反应是受精先决条件

顶体是覆盖于精子头部细胞核前方、介于核与质膜间囊状细胞器顶体内结合素(卵结合蛋白)可识别特异糖基序列,以确保精子与卵种属特异性结合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21页顶体反应过程:当获能後精子抵达卵细胞附近时即发生顶体反应顶体膜外层(OA)与精子质膜(PM)融合并碎裂成小液泡,以後脱落顶体(AC)内各种酶通过泡状结构间隙释放出来顶体酶被释放,顶体膜内层(IA)暴露顶体酶包含:透明质酸酶、放射冠穿透酶及顶体素等在这些酶作用下,促使精子经过卵丘、放射冠和ZP,以靠近次级卵母细胞质膜

卵丘细胞和透明带是诱发产生顶体反应主要原因精子进入雌性生殖道后,经过获能和完成顶体反应才能和卵结合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22页在顶体反应时释放大量顶体酶:

顶体素:含有溶解卵透明带作用,有利于精子穿卵

透明质酸酶:溶解卵丘细胞间透明质酸,使卵丘细胞分散,精子得以经过这些细胞间隙

反射冠分散酶:

使放射冠颗粒细胞松解

精子神经氨酸苷酶:可能改变透明带结构,阻止其它精子穿入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23页3.精卵融合包含精卵膜融合与精卵核融合1)精卵膜融合

精子与卵膜接触精子顶体后膜与卵膜相贴卵子表面微绒毛将精子头抱合发生融合(即卵母细胞胞浆形成舌状突起,覆盖精子头上方,以吞噬形式将精子完全包入卵母细胞胞浆内)

见P-78图3.4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24页

精卵膜融合→精子核进入卵子→卵细胞活化→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形成成熟卵子和排出第二极体卵细胞活化同时,卵膜下皮质颗粒释放各种糖蛋白与水解酶(这些酶经过改变卵膜结构与膜电位,以及透明带性质,阻止多精受精)精子与卵母细胞透明带识别有严格种属性,而精子膜卵膜融合无严格种属特异性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25页2)精卵核融合卵母细胞完成第2次成熟分裂成为成熟卵子,其细胞核即雌原核

精子核暴露于卵母细胞胞质中,因雄原核生长因子存在而解聚形成

雄原核雌、雄原核逐步靠近接触,接触部位原核变成指状,相互交织对称完全融合随後染色体浓缩原核膜破裂、消失精卵染色体组合形成合子染色体组,受精结束

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26页当精卵相遇精子顶体膜破裂顶体酶释放溶解卵子放射冠与透明带

精子穿过放射冠与透明带开始受精卵原核与精原核融合为受精完成(精卵染色体组合形成46个染色体)—标志诞生新生命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27页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28页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29页精子与卵子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30页精子与卵子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31页精子与卵子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32页二、受精卵发育、运行与着床受精卵进行有丝分裂借助输卵管蠕动与纤毛摆动

向宫腔方向移动

约受精后3天

分裂成16细胞团(桑椹胚)

约受精后第4天

桑椹胚进入宫腔继续分裂发育成晚期胚囊晚期胚囊透明带消失

侵入子宫内膜(这过程称受精卵着床)1.着床:指囊胚与子宫内膜相互作用而侵入子宫内膜过程时间:约受精后第5-7天开始第11-12天完成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33页排卵Ovulation卵裂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34页排卵、卵裂、受精、植入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35页受精卵输送过程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36页受精卵着床必须具备条件:1.透明带必须消失2.囊胚细胞滋养细胞必须分化出合体滋养细胞3.囊胚和子宫内膜必须发育同时4.孕妇体内必须有足量孕酮,子宫有个极短敏感期允许受精卵着床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37页着床过程1.附着:囊胚中滋养细胞纤毛样突起与子宫内膜交叉衔接可能与胚泡一端粘稠物质相关可能与胚泡和子宫内膜表面电荷吸引相关2.植入:囊胚附着分泌一个蛋白水解酶,分解上皮细胞间物质形成缝隙,很快侵入内膜基质而植入其内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38页植入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39页植入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40页着床后内膜改变子宫内膜增厚内膜腺体分泌增加内膜血供增加子宫内膜快速蜕膜改变(为胚泡提供丰富营养)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41页按蜕膜与囊胚部位关系分为3部分:1.底蜕膜:囊胚与子宫肌层间蜕膜,以后发育成胎盘母体部分2.包蜕膜:覆盖在囊胚表面蜕膜,囊胚发育逐步突向宫腔3.真蜕膜:底蜕膜及包蜕膜以外覆盖子宫腔蜕膜着床时间约在受精后5-7天开始,第11-12天完成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42页蜕膜形成

底蜕膜

真蜕膜包蜕膜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43页蜕膜形成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44页着床机制

当前不十分清楚可能因胚泡蛋白分解酶而致透明带解体,胚泡表面与宫腔上皮接触相关激素调控:胚泡早期分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进黄体形成而分泌E、P,以做好着床准备胚泡产生CO2:促进滋养细胞和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粘蛋白粘性增加,致使胚泡被粘附而植入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45页胚胎发育

受精到发育成胎儿过程生殖功能篇专题知识专家讲座第46页1.何谓精子获能?答:精子取得穿卵能力生理过程。2.何谓去能因子?答:附睾所分泌一个附着于精子表面,可抑制受精能力物质。3.何谓获能因子?答:一个能够解除去能因子物质。

考考你…生殖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