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_第1页
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_第2页
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_第3页
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_第4页
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介绍人际交往人际关系医患关系医务人员应具备心理品质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1页人际交往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2页人际交往是人基本需要群体性是人本能之一人际交往是人基本需要人类有亲和动机人类亲和动机是指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对其它人所存在与之亲近内在需要

*当个人目标无法到达时,学习求人帮助*碰到危险情景时,学习求人保护*对事物不了解时,学习求人指导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3页人际交往中心理学现象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刻板印象晕轮效应出丑效应交往双方形成第一印象对今后交往活动影响。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新近得到信息往往比以前得到信息对于交往活动有着更大影响。指在交往时不自觉地把头脑中存在关于某一类人周围形象套在对方身上一个倾向。指在交往时看到他人某个突出特点,使认为其它方面也有与之相联络特征。才能平庸者当然不会受人倾慕,而全无缺点人也未必讨人喜欢,人们更喜欢那些精明而又带有小缺点人。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4页人际关系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5页定义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所形成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络。心理性心理性连接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6页特点个体性:对方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愿意亲近人直接性:被人们直接体验到情感性:情感原因是人际关系主要成份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7页分类以感情为基础人际关系(亲情关系;友爱关系)以利益为基础人际关系(交易式)缺乏任何基础陌路关系(不存在心理性联结)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8页人际关系状态及相互作用水平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9页人际关系建立发展(1)定向阶段:交往对象注意,选择及初步沟通等方面心理活动。(2)情感探索阶段:双方探索彼此在哪些方面可建立感情联络。(3)情感交流阶段:双方信任感、安全感、开始建立。(4)稳定交往阶段:心理相容性方面深入拓展。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10页维持与协调人际关系交往标准相互性标准:喜欢是有前提,相互性就是前提,我们喜欢那些也喜欢我们人。交换性标准: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在交往过程中得大于失,最少等于失。自我价值保护标准:预防自我价值受到否定和贬低。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11页人际交往健康标志乐于交往:勇于交往善于交往含有交往良好心理品质:自信、热情、谦虚、善解人意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12页医患关系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13页概念是指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形成和建立起来人际关系。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14页医患关系主要意义良好医患关系是顺利开展医疗活动确保。良好医患关系能够营造良好心理气氛和情绪反应,减轻或消除疾病对患者造成心理压力,减轻痛苦,使其变被动配合为主动参加。良好医患关系本身就是一个治疗伎俩。有益于保持和促进医患双方心理健康。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15页良好医患关系建立从医务人员着手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观为基础,重视患者心理社会原因。主动主动搞好医患关系。树立良好医德、医风。掌握良好沟通技巧建立有效管理机制

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16页医患关系模式主动--被动型(父母--婴儿为人做某事)指导--合作型(父母--儿童告诉人做什么)共同--参加型(成人--成人帮助人自助)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17页影响医患关系原因人际吸引力医患交往障碍角色期待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18页人际吸引力当人与人之间产生彼此注意、观赏、钦慕等心理上好感,并进而彼此靠近以建立情感关系。相同性吸引互补性吸引靠近性吸引对等性吸引仪表性吸引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19页相同性吸引“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认知理论:类似东西往往被作为同一体而感知,所以经常对与自己类同人怀有好感注意:过分夸大倾向(即比实际情况更相同)相同范围:态度\价值观\信仰\兴趣\兴趣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20页互补性吸引人们往往选择那些在人格方面能够对自己有较大补充人作为好朋友或生活伴侣。前提:需要满足条件,即人格特征组合相反情况:高雅与平庸\庄重与轻浮(不能互补)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21页靠近性吸引接触频度精神上靠近彼此熟悉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22页对等性吸引“敬人者,人恒敬之”原因:喜欢那些一样喜欢自己人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23页仪表性吸引衣饰神态举止风度(第一印象)目标:可亲可近可敬可信职业标准(微笑)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24页医患交往障碍医患之间期望值和地位差异医患交往时情绪状态医患双方道德水平医患双方信息传递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25页角色期待所谓角色期待,就是在某人取得某种社会角色后,团体中其它组员按照一定社会规范,希望或要求他怎样饰演其角色心理期待。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26页

350名母亲对好医生标准特点百分比—————————————————————胜任、合格45关注病人41体贴同情37出诊21通知真情19细心观察17急病人所急15解释病情14倾听呼声12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27页对医生不满意原因

更换医生百分率该做未做41关心不够23诊疗错误23治疗失败13人品较差12不够细心11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28页协调医患关系标准平等候人是前提互利合作是基础考究信用是关键即宽宏大量又含有自我保护意识是确保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29页医患关系沟通沟通是指人们为了相互传递信息、交换意见、沟通情感而利用语言、行为等方式进行互动过程。功效:交流信息、传递情感、调整行为。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30页沟通程序微笑-友好信号认同-沟通切入点认识上同化,即双方对某事物有共同认识和感受。*效果:产生共鸣、步调一致。谈兴-交往发展(寻找共同感兴趣话题);倾听时适当点头\应答感激-真情回报要有详细感激内容,讲出对方帮助对你有什么意义,态度诚恳。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31页沟通方式言语沟通非言语沟通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32页言语沟通交谈标准:消除疑虑、有针对性、及时反馈交谈态度:亲切同情、尊重人格、尊重事实、包容谅解(根本\关键:爱心)交谈技巧:听、导向、探询、提问、缄默、口语应用、使用美好语言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33页非言语沟通静态(容貌、体格、衣饰、环境信息等)动态(表情、体态、目光接触、躯体距离、副语言)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34页面部表情眼神视线微笑(职业标准)体态语无声肢体语言:手势身体姿势动作坐姿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35页姿势语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36页目光接触“眼睛是心灵窗口”显示着人心灵深处信息人际距离(个人空间研究)(USA资料):亲密带(0-0.5米)个人距离带(0.5-1.25米)社会带(1.25-3.5米)公共带(3.5-7.5米)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37页副语言声音音质、音量、声调、语速、节奏、语气、语气及抑扬顿挫等。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38页医患沟通路径情感沟通:医生以真诚态度和良好职业素养及从医行为对待患者,尊重、同情、关心患者,就会得到患者信任,到达情感沟通目标,这是建立交往前提。诊疗沟通:医生用高超医疗技术,经过认真诊疗及治疗,能够促进良好医患关系建立,形成顺畅沟通交往渠道。效果沟通:患者求医最终目标是取得理想疗效,经过医治使病情快速好转或痊愈,是医患沟通交往关键。随访沟通:医生对部分特殊病例,保持持久联络及访问,可能取得对医学有价值资料,并可促进社会效应,亲密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39页医患沟通总结与患者交谈时,语言要简明清楚,使用对方能了解词汇;耐心倾听患者叙述,并仔细观察分析患者语言和表情深处意见;在交流中恰当利用表彰与勉励技巧,以有效地帮助患者认识问题,并提出处理问题方法;医患关系专业知识讲座第40页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