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二轮专题复习一大气运动(第4课时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课件)_第1页
2024年二轮专题复习一大气运动(第4课时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课件)_第2页
2024年二轮专题复习一大气运动(第4课时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课件)_第3页
2024年二轮专题复习一大气运动(第4课时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课件)_第4页
2024年二轮专题复习一大气运动(第4课时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

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二

大气运动(第4课时)基础知识要点网络结构大气运动气旋反气旋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主准静止锋暖锋气象灾害冷锋台风洪涝暴雨沙尘暴干旱寒潮热带气旋极地气旋温带气旋天气系统通常是指引起天气变化和分布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大气运动的产生和变化直接决定于大气压力的空间分布和变化。基础知识要点网络结构常见考题类型

结合天气形势图,考查天气系统常见考题类型

结合等压线图,考查天气系统(2023·湖南卷)大气污染受湿度、大气运动等因素影响。我国某地某月7日8:00至10日20:00经历了一次较强的大气污染,PM2.5浓度变化大。此期间该地空气垂直运动弱。下图示意此期间该地相关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箭头表示对应时刻的近地面风向和风速,帕/秒是气象部门计量空气垂直运动速度的单位)。据此完成(1)~(3)题。(1)7日20:00至9日20:00,该地A.不同高度空气垂直运动方向相同B.空气当中的水汽以向外输出为主C.垂直气流强弱与湿度大小变化一致D.下沉气流相对较强时近地面风速小√知识应用——链接高考题(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2)8日8:00至10日20:00,先后控制该地的天气系统是A.冷锋、反气旋

B.冷锋、气旋C.暖锋、反气旋

D.暖锋、气旋(3)下列四个时刻,该地污染最严重的是A.7日20:00 B.8日20:00C.9日20:00 D.10日20:00√√知识应用——链接高考题(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知识应用——链接高考题(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2022·全国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2年4~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右图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1)推测当年4~10月澳大利亚气候异常的表现,并分析其在沙尘暴形成中的作用。答案:气候异常干旱(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土壤湿度偏低,植被覆盖下降,水域面积减少,地表裸露面积扩大,地表更易起沙尘。典例7知识应用——链接高考题(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首先可根据“土壤湿度较高、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地表,不易扬沙”“沙尘暴多发源于干旱、半干旱的荒漠地区”等基本地理事实,判断此处“气候异常”应指气候的异常干旱,反映在气象要素指标上就是气温偏高和降水偏少;其次,应明确“超额”的沙尘并非源于原本就是沙漠的地带,而是源自原本覆盖有一定植被的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正是因为干旱引起蒸散量增加,河流干涸、土壤水分丧失,进而导致植被死亡、地表裸露面积扩大,使得更大范围的地表具备了起沙的条件。第一步:审题目设问第二步:列知识框架第三步:扣图文材料

第四步:用专业术语(2022·全国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2年4~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右图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典例7知识应用——链接高考题(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2)在图示甲、乙、丙、丁四地区中,指出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并说明判断依据。答案:丙地。受低压槽控制,位于冷锋锋后,风速大、挟带沙尘能力强;丙地位于沙漠东侧,此时吹偏西风,易将沙尘带至此地。结合上题,气候条件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天气系统为将这些沙尘扬起至空中提供了关键动力;要将地表沙尘扬起至空中并能远距离输送形成沙尘暴,必须具备上升运动和高风速两个条件;由图可知,只有丙地能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第一,丙地的等压线相对而言最为密集,表示该处风速最大,起沙、挟沙能力强;第二,丙地位于低压槽附近、冷锋锋后,对流运动能将沙尘输送至高空。第一步:审题目设问第二步:列知识框架第三步:扣图文材料

第四步:用专业术语(2022·全国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2年4~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右图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典例7知识应用——链接高考题(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3)指出经历此次沙尘暴的地区10月22~23日风向、气温的变化。答案:由偏北风转为偏西(南)风;气温降低。10月22~23日,丙地经历了冷锋过境。过境前,槽线位于丙地左侧,丙地风向与图中乙地类似,吹偏北风。过境后,图中丙地的风向通过读图可判断出吹偏西(西南)风,气温降低。第一步:审题目设问第二步:列知识框架第三步:扣图文材料

第四步:用专业术语知识回顾一:常见的天气系统类型形成降水区天气变化图示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移动缓慢或很少移动的锋主要在冷气团一侧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暖气团平稳拾升或爬升,形成持续性多云与降水天气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续表知识回顾一:常见的天气系统中国4大准静止锋天山准静止锋时间:冬、春季节现象:天山北坡微雪或大雾天气成因:冷锋进入准噶尔盆地后天山阻挡

昆明(云贵)准静止锋时间:冬季现象:贵阳天无三日晴成因:受云贵高原的阻挡,南下冷空气在贵阳与昆明之间停留,与西南暖湿气流相遇形成华南(南岭)准静止锋时间:冬、春多见现象:清明时节雨纷纷成因:冷空气南下后势力减弱、南岭阻挡江淮准静止锋时间:6月中旬至7月上旬现象:黄梅时节家家雨成因:冷暖空气交锋、对峙知识回顾二:常见的天气系统

气旋(低气压系统)反气旋(高气压系统)水平气流与风向风向北半球逆时针流向中心

顺时针流向四周东部:偏南风;西部:偏北风东部:偏北风西部:偏南风南半球

顺时针流向中心

逆时针流向四周东部:偏北风西部:偏南风东部:偏南风西部:偏北风垂直气流与天气气流形成天气状况多云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知识回顾三:常见的天气系统低压高压1.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用右手表示大拇指指向表示气流的垂直运动方向,四指指向表示辐合或辐散。2.南半球气旋、反气旋用左手表示低压高压知识回顾三: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扩展:热带气旋知识扩展:温带气旋温带气旋,又称为“温带低气压”或“锋面气旋”,是活跃在温带中高纬度地区的一种近似椭圆型的斜压性气旋。温带气旋活动时常伴有冷空气的侵袭,降温、风沙、雪、霜冻、大风和暴雨等天气现象随之而来低10251000975北半球低10251000975南半球北气流方向雨带图例冷冷暖冷暖1.判读锋面位置:锋面在气旋中,且在低压槽部位。2.判读冷锋和暖锋的位置:气旋左侧是冷锋,右侧是暖锋(左冷右暖)3.判读冷暖气团位置:北半球北侧是冷气团,南半球南侧是冷气团知识扩展:温带气旋(锋面气旋)低10251000975北半球低10251000975南半球北气流方向雨带图例冷冷暖冷暖锋面移动方向与气旋的旋转方向一致。北逆南顺。5.锋面移动方向:锋面气旋主要出现在中纬度地区6.锋面气旋的纬度位置:4.判读降水区域:降水多出现在冷气团一侧,暖气团一侧多晴朗天气。知识扩展:温带气旋(锋面气旋)a.伏旱:b.地区:c.形成原因:是一种气象灾害,是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期间的旱象。属于夏旱中某一时段的旱情,因这期间正处于伏天,故称“伏旱”。我国长江流域副热带高压(反气旋)控制下形成的晴热少雨天气知识扩展:伏旱天气(夏季高压)知识扩展:特殊的天气系统低单位:hPa风向101010051015冷锋暖锋锢囚锋剖面示意图北半球

低气压锢囚锋②锢囚锋:定义:是由冷锋追上暖锋或由两支冷锋迎面相遇将锋前的暖气团抬离地面,禁锢在高空形成的一种特殊锋面。。形成条件:由锋面受山脉阻挡形成的地形锢囚;两条冷锋迎面相遇;温带气旋中冷锋追上暖锋。时空分布:在中国,锢囚锋主要出现在锋面气旋频繁活动的东北地区、华北地区,以春季较多。缓行冷锋与快行冷锋缓行冷锋是冷锋的第一种类型,移动速度比较慢,锋面较缓,因此云雨天气主要发生在锋后。快行冷锋又称急行冷锋,是冷锋的第二种类型,移动速度较快,锋面较陡,因此云雨天气相当一部分发生在锋前。知识扩展:特殊的天气系统露点锋(干线)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的密度小。露点是指空气因为冷却(降温)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露点温度越高,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就越大。可以分析,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湿气团会抬升至干气团上空,形成的锋面称为露点锋,也称干线。抬升过程中,气温降低,达到露点后,产生降水。知识扩展:特殊的天气系统成因冷空气还未到来,当地受暖气团控制,本身气温相对偏高,同时多盛行偏南风,有利于气温回升变暖。冷气团暖气团锋前增温是指冷空气来临之前,气温反常变暖,有时甚至闷热难耐,让人产生季节转换错觉的天气现象。冷空气南下的过程中,冷空气把原来占据当地的暖气团迅速的挤压压缩到一定的范围内,从而使得暖空气聚集增温。知识扩展:特殊的天气系统倒暖锋是在北半球,由北向偏南方向逆行的暖锋;在南半球,由南向偏北方向逆行的暖锋。倒暖锋在我国主要出现在东北地区,一般出现在寒潮过境之后的两三天之内。知识扩展:特殊的天气系统形成过程冬季陆地上受寒潮影响。如果千岛群岛附近的海域气温较高,就会在海上形成强大的低压中心北半球气旋(逆时针),在鄂霍茨克海和我国东北之间,形成东北风,海风相对暖湿,与盘踞在此的冷空气相遇,形成锋面。暖气团主动推着锋面向南移动,这就是倒暖锋。思维建模一:掌握“等压线分布图类”的思维第1步读数值根据等压线上的数值和递变规律,判读出图中任意一点气压数值大小、范围及图中高低气压中心第二步定风向第三步比风力第四步析天气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结合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进行风向判定等压线密(疏)→单位距离气压差大(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风力大(小)低压系统,中心气流上升,多为阴雨天气高压系统,中心气流下沉,多为晴朗天气锋面系统,冷锋雨带多分布在锋后,暖锋雨带多分布在锋前气旋热带气旋温带气旋(锋面气旋)判读典型——台风位置与锋面的联系天气特征中纬度温带地区锋面的位置低压槽锋面的类型左冷右暖锋面移动方向南顺北逆风向降水区域冷锋锋后,暖锋锋前极地气旋偏离极地向低纬度移动时寒潮活动增多、增强思维建模二:掌握“天气系统类”的思维暴雨集中,持续时间长,降水量大流域面积大,支流众多,汛期集中河道弯曲,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道淤积,河床升高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湖淤积,面积缩小,调蓄能力下降河流入海河道单一,海水顶托作用强,泄洪慢水利工程设施和预警系统不完善加强对蓄洪区的土地管理实行防洪保险等建立洪水的预警警报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新挖入海河道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或分洪区洪涝成因措施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知识回顾四:气象灾害——洪涝灾害气温高,降水少、蒸发强水分流失快异常天气影响工农业用水量大人口增多,生活用水量多人类开垦耕地,破坏涵养水源的植被水利工程设施和预警系统不完善调整生产结构,改善干旱区工农业生态环境干旱区多选择种植耐旱的林草,涵养水分大力发展节水型工业和农业加强水利建设,兴建水库(调节水的季节分配)农作物减产生产、生活用水困难干旱成因危害防范措施知识回顾四:气象灾害——干旱灾害寒冷空气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9月到次年5月均可发生,集中于3、4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影响。西路:从西伯利亚西部进入中国新疆,经河西走廊向东南推进。中路:从西伯利亚中部和蒙古进入中国后,经河套平原和华中南下。东路:从西伯利亚东部和蒙古东部进入中国东北,经华北地区南下。大风摧毁建筑物,危及江湖海面的船只雾凇、冻雨使通讯及输电线路中断、交通阻塞剧烈降温使农作物遭受冻害暴风雪吹散或冻死牧区草原上的牧群利于地球表面热量交换;维持自然界的生态保持平衡,保持物种的多样性大风带来风力资源缓解旱情;雪水能加速土壤有机物分解;大雪覆盖越冬农作物,起到抗寒保温作用低温可以冻死土壤中的害虫和病菌,减轻病虫害寒潮影响有利影响不利影响含义时间路线知识回顾四:气象灾害——寒潮知识应用——链接典例(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2023·河北唐山一模)在特定的自然条件影响下,我国某半岛北部沿海有时会形成海岸锋(与海岸大致平行的准静止锋)。2005年12月11~15日,当地形成的海岸锋带来了一次强降雪过程,下图为此次海岸锋的环流特征模型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海岸锋形成的基本条件包括A.两个物理性质相近的气团

B.遇热强烈上升的气流C.海陆之间的温差较为明显D.漫长且曲折的海岸线√锋是冷暖气团相互作用的过渡地带,锋面两侧空气的温度、湿度、气压等都有明显的差异,所以要想形成海岸锋,陆地与海洋之间的温差应较大,C正确;物理性质(温度、气压、湿度等)相近的气团不会形成锋面,A错误;形成锋面的暖气团是因动力原因上升,不是受热上升,B错误;曲折的海岸线与锋面形成关系不大,D错误。2.推测该半岛在图中的位置及此次海岸锋形成时当地近海海域的风向分别为A.锋面左侧偏北风B.锋面左侧

偏西风C.锋面右侧

偏东风D.锋面右侧

偏南风

√此时为冬季,从海上来的空气是暖气流,陆地上的空气为冷气流,二者相遇在半岛北侧形成海岸锋,冷空气密度大位于锋面底部,因此锋面下方冷气流所在的一侧为半岛,为锋面左侧,C、D错误;海岸锋在半岛北部形成,并且是海上暖空气向陆地移动,可推测其形成时当地近海海域的风向为偏北风,A正确,B错误。知识应用——链接典例(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知识应用——链接典例(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3.该半岛的强降雪区最可能位于图中的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上升气流易形成降水,甲地盛行下沉气流,难以形成降雪,A错误;乙地离锋面较远,不在降水范围内,难以形成强降雪,B错误;丙地位于锋面附近,热量交换使得海洋上升气流冷凝形成降水,冷气团一侧气温低,形成降雪,C正确;丁地位于上升气流底部区域,多云雨,但气温相对高,难以形成降雪,D错误。(2023·山东滨州期末)当地时间2022年3月11日凌晨2时30分,西南印度洋热带气旋“贡贝”登陆莫桑比克,登陆时甲、乙两地风暴潮强度差异较大。下图示意“贡贝”的移动路径。据此完成4~5题。4.“贡贝”登陆时A.受向岸风影响,甲地风暴潮强度大B.受离岸风影响,甲地风暴潮强度大C.受向岸风影响,乙地风暴潮强度大D.受离岸风影响,乙地风暴潮强度大√“贡贝”是南半球西南印度洋形成的热带气旋,因此在其登陆时,甲地吹西北风,是离岸风,甲地受风暴潮影响小;乙地吹东南风,是向岸风,乙地受风暴潮影响大,因此乙港比甲港的风暴潮更强、更猛烈。C正确。知识应用——链接典例(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5.与M处相比,热带气旋“贡贝”位于N处时中心气压数值较小的主要原因是①获得温暖水汽补充

②阻力减小③大气温度明显升高

④纬度升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知识应用——链接典例(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图中N处热带气旋中心气压数值较小,说明其从M处离开陆地向海洋移动中,势力有所加强。与陆地上的M处相比,N处海域受莫桑比克暖流影响,水温高、蒸发强,热带气旋获得温暖水汽补充的同时,大气获得海水的热量、气温明显升高,因此热带气旋“贡贝”势力更强,气压数值更小,①③正确;阻力减小主要影响风速,②错误;纬度升高,气温应该降低,气压数值增大,与材料不符,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知识应用——链接高考题(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2021江苏卷)下图为“某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地面天气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与大风速区相比,M地区风速较小,主要是因为(

)A.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B.水平地转偏向力较小C.地表的摩擦作用较大D.气旋的中心气压较高C1.读图可以看出,M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故A选项错误;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会影响风力大小,故B选项错误;M地位于青藏高原东侧,秦岭山区南侧,地势起伏大,地形崎岖,地面摩擦力大,是风速较小的主要原因,故C选项正确;气旋中心的气压较四周低,是低压中心,图中M地并不位于气旋中心位置,故D选项错误,本题选C。知识应用——链接高考题(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2021江苏卷)下图为“某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地面天气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此时我国新疆地区气温明显高于内蒙古中东部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正值当地正午前后,太阳辐射较强B.受降温过程影响小,天气晴朗少云C.受盆地地形的影响,空气下沉增温D.位于天山的背风坡,焚风效应显著B2.一般来说,陆地白天气温最高出现在下午2点左右,北京时间14时,新疆地区位于正午前后,气温还没有达到最大值,而内蒙古中东部正值日最高温时段,故A选项错误;读图可知,内蒙古中东部刚经过一次冷锋过境,等压线密集,北风风力较大,降温明显,而新疆等压线稀疏,大气稳定,故B选项正确;由图可知,新疆地区等压线稀疏,大气稳定,风力小,天气晴朗,气温较高,盆地内下沉气流不明显,故C选项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新疆并不是全在天山背风坡,如盆地内部,新疆地区等压线稀疏,大气稳定,风力小,盆地内部无焚风效应,故D选项错误。故选B。知识应用——链接高考题(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2021江苏卷)下图为“某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地面天气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此时下列站点上空最可能存在逆温的是(

)A.长春

B.太原C.呼伦贝尔

D.乌鲁木齐C3.结合等压线分布图可知,长春位于冷锋锋前,冷锋即将过境,天气状况复杂不易出现逆温;据图,太原等压线状况相对单一,但结合时间为14点,太原为午后,盛行上升气流,不会出现逆温,B错误;呼伦贝尔位于冷锋锋后且邻近锋线,冷气团俯冲到暖气团下方易在高空出现气温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C正确;乌鲁木齐正值正午,天气晴朗,不易出现逆温,D错误。故选C。知识应用——链接高考题(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2022年湖南卷)下图为2022年4月20日2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据图,此时()A.甲地大风降温 B.乙地北风劲吹C.丙地阴雨连绵 D.丁地风大浪高A1.由等压线图可以看出甲地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结合气压分布,可知甲地吹偏北风,为冷气团,且位于冷锋锋后附近,所以有大风降温天气,故A正确;结合等压线分布可知乙处吹偏南风,故B错误;丙地位于高压附近,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故C错误;丁地等压线稀疏,风浪小,故D错误。故答案选A。知识应用——链接高考题(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2022年湖南卷)下图为2022年4月20日2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月21日上午,北京地面能见度较高,高空出现浮尘。浮尘升空的动力来源是()A.冷锋 B.反气旋 C.低压 D.西北风C2.4月21日上午,北京地面能见度较高,高空出现浮尘,说明4月21日北京气流以上升为主。而冷锋天气是由偏北风形成的,以大气水平运动为主,故AD错误;反气旋控制时气流以下沉为主,故B错误;低压控制时,气流以上升为主,故C正确。故答案选C。知识应用——链接高考题(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2023年的江苏卷)蒙古气旋是发源于蒙古国的温带气旋。下图为“某年4月9日某时刻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天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蒙古气旋总体上()A.气压梯度小,冷锋活动弱 B.气压梯度大,冷锋活动强C.气压梯度小,暖锋活动弱 D.气压梯度大,暖锋活动强B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此时蒙古气旋与周围地区之间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大,且冷锋所处位置等压线比暖锋更密集,说明冷锋活动强于暖锋,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知识应用——链接高考题(天气系统与气象灾害)(2023年江苏卷)蒙古气旋是发源于蒙古国的温带气旋。下图为“某年4月9日某时刻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天气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