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外国语教育集团八年级(上)开学地理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外国语教育集团八年级(上)开学地理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外国语教育集团八年级(上)开学地理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外国语教育集团八年级(上)开学地理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外国语教育集团八年级(上)开学地理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石家庄市外国语教育集团八年级(上)开学地理

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64分)

图1为“亚洲大陆沿北纬30。地形剖面示意图”,图2为“亚洲大陆沿东经80。地形剖面示意

图”。读图,完成1-3题。

至1图2

1.亚洲地势特点是()

A.东部高,西部低B.北部高,南部低C.中部高,四周低D.中部低,四周高

2.亚洲北部河流主要注入是()

A.太平洋B.北冰洋C.印度洋D.大西洋

3.受地形地势的影响,下列正确表示亚洲河流流向的示意图是()

隧道712公里,占全长的68.8%。该铁路是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共同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

连通的跨国铁路,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的重要

项目。如图为中老铁路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

100e1056

25°

图例

北回归线⑥首都

◎省会

O城市

~~国界浅

20°―一-百

山脉

充煤谷

自然保护区

4.中老铁路全线桥梁、隧道比重高,主要是因为铁路沿线()

A.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冻土广布B.处于太平洋板块内部,多火山地震

C.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多洪涝灾害D.山河相间、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

5.中老铁路从地下修建隧道穿过野象谷自然保护区,是为了()

A.保护生物多样性B.降低修建成本

C.防御地质灾害D.少占耕地,保护农田

6.中老铁路的修建()

①加强了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②缩短了昆明与万象的空间距离

③带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④得益于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La'ccb(拉伊卜),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吉祥物,代表着技艺高超的球员。拉伊卜源自传统

阿拉伯男性头饰造型,设计者巧妙地抓住了白色和头饰的特色,对其做了拟人化处理。可爱的笑

脸赋予吉祥物青春活力,随意飞翔的形象犹如阿拉伯童话中的飞毯,将足球的快乐带给所有人。

读下面组图,完成7-9题。

7.La'ccb(拉伊卜)的服饰造型设计,反映了当地()

A.降水丰沛B.光照强烈C.气候严寒D.森林密布

8.世界杯期间,中国与卡塔尔签署“史诗级”进口大单。这一合作最大可能与哪种资源有关

()

A.铁矿B.煤炭C.油气D.水能

9.世界杯首次于北半球的冬季在卡塔尔举办,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该国()

A.白昼时间更长B.降水较为丰富C.天气比较凉爽D.降水更为稀少

南极大陆的冰盖中部高四周低,冰体向四周挤压流动,冰盖边缘往往伸出巨大的冰舌,冰舌

断裂后入海形成冰山。近年来,南极科考发现冰山消融达到创纪录水平,读南极冰山景观图及我

国在南极建立的科学考察站分布图,完成10T1题。

10.从全球背景看,南极地区冰山消融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B.生物种类增多C.淡水资源增加D.海洋面积扩大

11.读图,下列科考站附近冰山消融最快的是()

A.昆仑站B.长城站C.中山站D.罗斯海新站

12.“一唱雄鸡天下白”,我国的版图形状像一只骄傲的雄鸡,它屹立在亚洲之东,太平洋

以西。读图,“它屹立在亚洲之东,太平洋以西”,这句话描述的是我国的()

我,,中N代;;

A.半球位置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D.邻国位置

画简图是学习地理的一种常用空间记忆方法。如图为我国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国家简图。据

此,完成13T4题。

13.下列陆上邻国中,与我国北邻的是()

A.阿富汗B.缅甸C.俄罗斯D.印度

14.国家①表示()

A.加拿大B.菲律宾C.澳大利亚D.马尔代夫

我国人口众多,56个民族的独特文化相互交融,又多元发展。读图,完成15-16题。

乙我国东、西部人口比较

15.关于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分布非常均衡B.人口分布北多南少

C.东部地区地多人少D.西部地区地广人稀

16.关于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分布特征的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有()

①地形平坦

②多高原山区,空气清新

③气候湿润

④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0分)

17.为了更好地理解我国人口现状和人口国策,老师要求全班同学绘制自己的“家谱”,图

1是芳芳同学的作业,图2为“中国人口增长图”。根据所给资料,完成要求。

图1

图2

(1)从图1家庭子女数量变化可以看出,建国后我国先经历了人口(快速、缓慢)

增长阶段,读图2,到1970年人口总数达到亿;后期人口增速逐步变(快、

慢)。

(2)人口众多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同时也会对等造成巨大压力,

1982年我国正式把确定为基本国策,所以班里很多同学和芳芳一样是。

(3)结合家庭变化,芳芳发现,随着出生率持续下降、平均寿命不断延长,家庭、社会的养

老负担将逐步加大,中国正面临日益严重的问题。

(4)2021年起,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三个孩子”政策,原因有。(至少

2条)

答案和解析

1~3.【答案】C、B、A

【解析】解: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较大。结合两图来看,亚洲地势中部高、四

周低。

故选:Co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本题考查亚洲的地势,结合图中的地理信息理解解答即可。

解:亚洲北部的河流主要注入北冰洋,如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

故选:Bo

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

拔高度最高的大洲。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本题考查亚洲河流的流向,牢记即可。

解: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特征是中间高、四周低,受地势的影响,亚洲

河流多由中间呈放射状流向四周,与选项A相符。

故选:Ao

气候和地形的产物是河流,河流流向深受地势的影响,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

说明河流的流向受地势的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亚洲河流的流向,学生牢记知识点即可。

4~6.【答案】D、A、C

【解析】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铁路修建时,为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尽量平直,减少弯曲和起

伏,因此需要遇山开隧道,跨越河流要架桥。中老铁路沿线山河相间、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

因此全线桥隧比重高。

故选:D。

中老铁路是中国与老挝之间通行的一条铁路,是泛亚铁路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老铁路北起中

国云南省玉溪市,经普洱市、西双版纳、中老边境口岸磨憨,经老挝著名旅游胜地琅勃拉邦至老

挝首都万象。

认真审题,把握中老铁路全线桥梁、隧道比重高的原因,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

解:读图可知,野象谷车站位于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毗邻亚洲象自然保护区,中老铁

路从地下修建隧道穿过野象谷自然保护区,是为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对象群生态的影

响,保护生物多样性;野象谷车站两端以隧道建设的模式穿越山体增加了修建成本;野象谷车站

两端以隧道建设的模式穿越山体与防御地质灾害和保护耕地关系不大。

故选:Ao

中老铁路是中国与老挝之间通行的一条铁路,是泛亚铁路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老铁路北起中

国云南省玉溪市,经普洱市、西双版纳、中老边境口岸磨憨,经老挝著名旅游胜地琅勃拉邦至老

挝首都万象。

本题考查中老铁路概况,依据题文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

解:中老铁路从昆明到老挝的万象,它的建设得益于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加强了两国之间的交

流与合作;带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该铁路线不能缩短昆明与万象的空间距离。

故选:Co

中老铁路的修建采用客货混运,既可以运送旅客,也可以运送货物,可满足各类运输需求,建设

的效益更高,利用价值更大。

考查中老铁路的概况以及建设意义,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解答即可。

7~9.【答案】B、C、C

【解析】解:读图可知,该传统服饰,宽大、白色,有利于通风散热,有利于反射太阳辐射,防

治阳光灼伤皮肤,这主要是因为当地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光照强,风沙大。

故选:B。

中东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炎热干燥,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

本题主要考查服饰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要分析理解解答。

解:卡塔尔位于西亚地区,其油气资源丰富,世界杯期间,中国与卡塔尔签署“史诗级”进口大

单。这一合作最大可能与油气资源有关。

故选:Co

西亚石油资源丰富,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本题主要考查卡塔尔的地理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解:A、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于11月20日至12月18日在西亚地区卡塔尔举办,举办期间冬季

白昼时间短,不符合题意。

B、西亚地区的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位置,全年降水稀少,不符合题意。

C、卡塔尔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冬季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天气较为凉爽,适合

举办足球比赛,符合题意。

D、该地区全年降水稀少,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西亚地区位于亚洲的西部,北回归线穿过,大部分属于热带和亚热带。该地区的气候主要以热带

沙漠气候为主,全年高温,降水稀少。

本题主要考查卡塔尔的气候,难度适宜。

10~11.【答案】A、B

【解析】解:南极地区冰川消融速度有加快趋势,说明全球气温不断升高,导致冰川融化。近百

年来,人类大量燃烧矿石燃料,以及大量森林被砍伐,导致空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温室效应

人为增强,所以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各类增多对冰川消融影响小,淡水资源增加、海洋面积

扩大是冰山消融带来的影响。

故选:Ao

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全球变暖是人们焚烧化石矿

物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

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

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

本题考查南极冰川消融的原因,理解记忆即可。

解:长城站的纬度位置最低,全球变暖,气温升高,低纬度的冰川消融量会更大;其他三站的纬

度较高,消融量少。

故选:B。

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人类燃烧煤、油、天然气

和树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进入大气层后使地球升温,使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

的能量转换形式。

本题考查我国南极考察站的概况,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2.【答案】B

【解析】解: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由此可判

定,“它屹立在亚洲之东,太平洋以西”,这句话描述的是我国的海陆位置。

故选:Bo

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一般应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半球位置。

本题考查我国的海陆位置,把握我国海陆位置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13~14.【答案】C、B

【解析】解:如图所示,与我国北部接壤的国家是俄罗斯和蒙古。

故选:Co

我国的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多千米,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分别是朝鲜、蒙古、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

挝、越南。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陆上邻国,学生牢记知识点即可。

解:中国与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家隔海相望。根据与我国隔

海相望的国家可知,国家①表示的是菲律宾。

故选:Bo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

本题主要考查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学生熟记知识点即可。

15~16.【答案】D、B

【解析】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

区人口少。该线以东部分地区的面积是全国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该线以西

部分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东部地区地少人多,西部地区地广

人稀。读图可知,我国西部地区面积占57%,但人口仅占6%,说明西部地区地广人稀。

故选:D。

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并不均衡,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

少。黑河-腾冲一线以东部分地区的面积是全国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该线以

西部分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

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要理解记忆。

解: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界线,此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东部人口分布稠密

的原因是东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水资源充足;开发历史悠久,工农业

发达;交通便利;科技发达等。①③④正确。

故选:B»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以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以东人口稠密,此线以西

人口稀疏。

考查我国的人口分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