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水稻中学八年级(上)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水稻中学八年级(上)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水稻中学八年级(上)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水稻中学八年级(上)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水稻中学八年级(上)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水稻中学八年级(上)月考历史试

卷(9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如图是小王同学的听课笔记摘录,据此可以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1839年6月,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A.林则徐虎门销烟B.太平天国运动C.抗击洋枪队D.洋务派自强救国

2.《南京条约》签订后,条约的文本一直存放在两广总督衙门,而且并未颁行。可见,清政府并不准备认

真执行,但《南京条约》的签订却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表现在()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D.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3.1909年5月,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四艘老旧的舰船,缓缓驶出三亚榆林港,开始对西沙群岛进行巡阅。

这是沉默多年的中国海军重返南海的一次努力,也是晚清时期一次意义深远的主权宣示行动。近代中国主

权遭到破坏始于()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指女子所做的纺织)失业。”这一现象最早出现

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B.《度琦条约》签订后

C.《望厦条约》签订后D.《北京条约》签订后

5.“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

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这段材料应出自()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

6.有专家说:“条约中有三项规定对中国的危害最大-核定关税、领事裁判权和最惠国待遇。中国人同意这

些条款部分是出于权宜之计,部分是由于不懂国际法和国家主权概念。”“这些条款”出自()

A.《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虎门条约》B.《望厦条约》

C.《黄埔条约》D.《尼布楚条约》

7.“这项条约是战胜者在炮口下强加给战败者的,它没有欧美国际协定中通常有的仔细审议。最讽刺的是,

作为这场战争之直接起因的鸦片竟然只字未提。”该材料()

A.指出了《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B.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C.解释了鸦片战争名称的由来D.反映了中国外交条约制度的确立

8.“我们仿佛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英法手牵着手,美俄提着篮子来了,两个强盗抱着大清这棵枯树摇晃,

摇落的除了果子还有枯枝败叶。”这段文字描述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1861年法国巴特雷上尉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是干得体面而漂亮,是

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材料中所谓的“荣耀”,表现为()

A.割占香港岛B.火烧圆明园C.掀起瓜分狂潮D.索银4.5亿两

10.“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该历史情景应

出现在()

A.林则徐广东禁烟期间B.鸦片战争期间

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11.恩格斯说:“当英国和法国进行一场代价巨大的战争时,俄国则保持中立,只是在战争结束时他才插手

干预。结果英国和法国对中国进行战争,只是为了让俄国得到好处。”对这场战争认识正确的选项是()

A.战争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B.战后签订了《南京条约》

C.俄国在战争前后割占中国大片领土D.英法两国在战争中没有得到丝毫利益

12.1860年,英国《泰晤士报》随军记者从北京发回通讯:”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谁也不知该拿

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宝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玦

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对这段通讯认识正确的是()

A.记录了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劫掠B.此通讯写于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

C.指出了英法发动侵略战争的原因D.分析了八国联军侵华造成的影响

13.图中①②两段中俄两国在不同时期的国界,其中确定①段国界的条约是()

A.中俄《辛丑条约》B.中俄《谖辉条约》C.中俄《北京条约》D.中俄《改订

条约》

14.从本质上看,两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相同点是()

A.维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B.打开中国市场,谋求在华权益

C.镇压中国人民革命运动D.教训清政府,使其顺应要求

15.马克思指出:“鸦片不曾产生催眠的作用,而倒产生了惊醒作用,历史的发展好像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

的人民,然后才可能把他们从原来的麻醉状态下唤醒似的。”这里马克思所说的:“唤醒”主要是指()

A.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B.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D.鸦片战争期间的爱国军民抗击英军

.如图为太平天国颁布给农民的田契。内有某人“自置田一十八亩”,-------

16/港田\

“每年遵照天朝定制,完纳米银,不得违误”等文字。这则材料可以说明d・

c忠

*-

x号T

太平天国()MAM

J*王

!;T

A.未严格执行《天朝田亩制度》AM

r.i*

<f*李

B.普遍实行土地公有的制度G盘F

wX

w4

实现了“有田同耕”的理想w力

C.s*X1

^

盘.

<5

D.与地主相勾结残酷剥削农民«*

17.制作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如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衰”示意图,其中空白处应填入的内

容是()

金田起义

A.《海国图志》B.《天朝田亩制度》

C.《变法通议》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18.有人说,“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其重要原因是()

A.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B.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

C.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D.担负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

19.太平天国不承认清朝与外国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加上禁止鸦片进口,损害西方国家的利益,因此英、法

两国跟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后随即支援清军对付太平天国。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是()

A.湘军围困B.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C.内部矛盾D.武器落后

20.如图是新编《中国历史》第一单元的目录,根据内容判断其单元主题应是()

第一单元―

第1课鸦片战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A.近代化的探索B.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凌青(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话:……150多年前……中国

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

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材料二: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有利因素,从当时双方的兵力来看,中国占

有绝对的优势:清军总兵力约80万,是世界是人数最多的常备军,英国陆军只有10万人。英国只出动了

一支拥有几十艘舰船、几百门大炮、一万多士兵的侵略军就轻而易举地打败了庞大的清王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光辉的一幕”具体指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反映鸦片战争时中国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有利因素,最后的结果却是中国战败了,那么

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鸦片战争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道理?

(4)面对毒品的危害,我们青少年学生应当怎样做?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

的一步……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的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日期拍卖行拍卖品描述

来自军官们的两批物品:一批8件;一批23件。其中包括“中国皇帝的大

1861年7月佳士得

国玺”

1862年6月佳士得来自圆明园的3件玦琅制品;一个大香炉,曾是皇帝书房里的炉子

1864年7月佳士得35件标明来自圆明园的物品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指的是哪一场战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发生的国际背景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分析,这场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拍卖品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哪些国家劫掠的?你如何看待把战争的劫掠品拿到市场上拍卖

这种行为?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上述两次侵华战争在本质上有何相似之处?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

等条约的核心。”

-蒋廷微材料二:太平天国运动发展历程

(1)材料一中的“不平等条约”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核心?

⑵请写出材料二示意图中①、②代表的历史事件。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联系。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1839年6月3日到25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缴获的全部鸦片。虎门销烟的壮举,打击了外国侵略

着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故A项正确;太平天国运

动发生在1851-1864年,排除B项:1862年9月,太平军在浙江慈溪与洋枪队激战,击毙洋枪队领队华尔,

排除C项;洋务派自强救国发生在1860年之后,排除D项。

故选:Ao

本题主要考查了林则徐虎门销烟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了林则徐虎门销烟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答案】A

【解析】1842年8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

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选:Ao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相关知识的掌握,《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3.【答案】A

【解析】1840年,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炮轰广州城,挑起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

《南京条约》。《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涌上、上

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

权完整,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符合题意。

故选:Ao

本题以近代中国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为切入点,考查鸦片战争。

本题以鸦片战争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4.【答案】A

【解析】由关键词“洋布、洋纱、洋花边”“最早”可知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鸦片战争后,1840年英国发

动鸦片战争侵略我国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签订后,大量外国商品涌入中

国,造成国内手工业者失业,传统的手工业开始衰败,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也体现了外国资本主义

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是商品输出。

故选:Ao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可知是《南京条约》中的协定关税

的条款。当时英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材料。《天津条约》中没有协定关税的条款,

故排除B。《北京条约》中没有协定关税的条款,故排除C。《马关条约》与材料无关,故排除D。

故选Ao

本题主要考查了《南京条约》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信息是“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英商按例

交纳”。

本题比较简单,只要能区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的条款内容上的不同,

就能准确答题。

6.【答案】A

【解析】据题干关键信息“核定关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南京条约》的内容,据题干关键信息

“核定关税、领事裁判权和最惠国待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虎门条约》的内容。1842年8月,

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

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赔偿英国2100万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

英国商定,《虎门条约》是1843年10月8日清政府钦差大臣耆英与英国公使璞鼎查在广东虎门签订的,作

为《南京条约》的附约。《虎门条约》原称中英《五口通商附贴善后条款》,又称《善后事宜清册附粘和

约》.共13款,附有《小船定例》3款。《虎门条约》的签订,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

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等特权;因而“《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虎门条约》符合题意。

故选:Ao

本题以某位专家的说法为依托,考查《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虎门条约》.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史

实。

7.【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作为这场战争的直接起因的鸦片竟然只字未提”可知,“这项条约”指的是《南京条

约》.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迫切要求开拓国外市场。借口维护鸦

片贸易,发动入侵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作

为这场战争的直接起因的鸦片竟然只字未提。该材料指出了《南京条约》的不平等性。

故选:Ao

本题以“直接起因”“鸦片”为切入点,考查鸦片战争签署的《南京条约》的知识点。

本题以“直接起因”“鸦片”为线索,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签署的《南京条约》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

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记忆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南京条约》的内容。

8.【答案】B

【解析】题干反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中国,美俄表面调停,实际支持英

法。故文字描述的战争是第二次鸦片战争。

故选:B„

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9.【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1861”“这次远征行动是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结合所

学可知,材料中所谓的“荣耀”是指火烧圆明园。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1856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

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I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

抢掠园中珍宝,劫走了所有能搬动的贵重文物和图书典籍,十二生肖兽首丢失,为了掩人耳目,英法联军

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

本题考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面对剩下的残垣断壁,它警示着

我们勿忘国耻,激励着我们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

10.【答案】C

【解析】题干中的“花园”指的是“圆明园”。1856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

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掠夺珍宝。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

火焚烧圆明园。

故选:Co

本题考查火烧圆明园。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

11.【答案】C

【解析】由材料“当英国和法国进行一场代价巨大的战争时,俄国则保持中立,只是在战争结束时他才插

手干预。结果英国和法国对中国进行战争,只是为了让俄国得到好处”可知,材料中的战争指的是第二次

鸦片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俄国趁火打劫,在战争前后割占中国大片领土,所以材料中说“英国和法国对中

国进行战争,只是为了让俄国得到好处”。

故选:Co

本题以恩格斯的一段话为切入点,考查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的史实。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

12.【答案】A

【解析】根据题目的时间和内容可知反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大肆抢劫圆明园的史实。依据

所学知识圆明园遭焚毁是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当时侵略国家为英国、法国。

故选:Ao

本题考查的是火烧圆明园的相关知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大肆抢劫圆明园。

掌握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史实。

13.【答案】B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得知:图片所示是1858年《瑰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

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故选:B(.

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扩大侵略的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学会查看地图.

14.【答案】B

【解析】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掠夺工业原料和推销工业产品,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

鸦片战争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

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因此从本质上看,两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相同点是打开中国市

场,谋求在华权益。

故选:Bo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侵华战争相关知识的掌握。掌握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侵华战争相关知识的掌握,理解掌握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

15.【答案】B

【解析】马克思的论述主要强调了鸦片战争对中国人民的唤醒作用.突出“人民”“唤醒”关键词.太平

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战争,对后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

建的斗争有深远影响.AD内容范围较小,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故选B.

本题以马克思的话为切入点,考查太平天国运动.

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马克思的语句,把握关键词.太平天国运动还可考查其进程,以及颁布的纲领性文件

等.

16.【答案】C

【解析】据“太平天国颁布给农民的田契”“内有某人'自置田一十八亩’”“每年遵照天朝定制,完纳

米银,不得违误”等文字可知,这则材料可以说明太平天国实现了“有田同耕”的理想。太平天国定都天

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但是,《天

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实行。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

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实行。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

实。

17.【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

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

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故空白处应填入的是《天朝田亩制度》。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天朝田亩制度》是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颁布

的农民革命纲领性的文件。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

18.【答案】D

【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无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请求西方列强出兵镇压,西方列强组织洋枪

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中外反动势力第一次联合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太平天国运动除具备与中国古

代农民起义反封建的性质外,它还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新任务。因而可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

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故选:D。

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

落和崩溃。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性质、经过和

结果。

19.【答案】B

【解析】从材料可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遭遇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这也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客观

原因。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清政府认识到太平天国是心腹之患,是与之对立的政权,要维护清朝统治,

必须满足洋人利益,依靠洋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西方侵略者也认识到,只有维护清朝统治,才能保证不

平等条约的实施。因此,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太

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与此前中国历史上其他农民战争截然不同的是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太平天国运动遭遇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这也是太平天国

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

20.【答案】C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

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程度,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近代化主要分为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

材料未涉及,选项A排除。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选项B排除。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开端,选项D排除。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过程的相关史实。

本题侧重对题干图片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