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的基础理论_第1页
康复的基础理论_第2页
康复的基础理论_第3页
康复的基础理论_第4页
康复的基础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康复的基础理论第一节

运动学基础

第2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运动学的概念运动学(kinematics)是运用物理学的方法来研究人体阶段运动与整体运动时,各组织、器官的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及伴随运动而发生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心理等改变。

第3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人体运动的种类1.按用力方式分类(1)被动运动(passivemovement)(2)主动运动(activemovement)

1)助力主动运动(assistantactivemovement)

2)主动运动(activemovement)

3)抗阻力主动运动(resistanceactivemovement)

等张抗阻运动

等长抗阻运动

等速运动第4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人体运动的种类2.按部位分类(1)全身运动(generalmovement)(2)局部运动(localmovement)

第5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人体运动的种类3.按照肌肉收缩分类肌肉作用:运动支撑保护产生热量促进血液回流

等等第6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人体运动的种类3.按照肌肉收缩分类(1)静态收缩(staticcontraction)

1)等长收缩(isometriccontraction)

2)协同收缩(coordinatedcontraction)第7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人体运动的种类3.按照肌肉收缩分类(2)动态收缩(kineticcontraction)

1)等张收缩(isotoniccontraction)

①等张缩短(concentriccontraction)

②等张延伸(eccentriccontraction)2)等速收缩(isokineticcontraction)第8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人体运动的种类3.按照肌肉收缩分类(3)等长收缩与等张收缩的协调作用在人体进行各种复杂运动中,肌肉的收缩以等长收缩、向心性收缩、离心性收缩的形式不断地变化着。第9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运动对机体的影响1.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运动是重要的生理刺激,它可保持中枢神经系统的紧张度和兴奋性,维持其正常功能,从而发挥其对全身脏器的调节作用。

2.改善情绪运动可反射性引起人体下丘脑部位的兴奋性提高。

3.提高代谢能力,改善心肺功能

4.维持运动器官的形态和功能

5.促进代偿机制的形成和发展

6.预防术后血栓性静脉炎

7.促进机体损伤的恢复

第10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肌肉的运动学肌肉收缩是人体运动的基础肌肉在强烈收缩时,需要消耗比舒张状态下更多的能量在肌肉收缩过程中,机体重要的器官如心、肺和血管起着最主要的作用机体内肌肉组织有三种: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人体关节运动息息相关的是骨骼肌

第11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骨骼肌的结构骨骼肌约占体重的40%左右。肌纤维,呈圆柱形肌纤维膜或肌膜肌浆肌原纤维细胞核、线粒体及其它颗粒肌内膜肌束肌束膜肌肉

第12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骨骼肌的结构(一)肌肉的基本结构中间的肌腹两端的肌腱肌腹肌腱肌腱第13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骨骼肌的结构第14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5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肌肉分类(一)肌肉的分类1.按肌肉外形可分为:

a.长肌分布四肢,收缩引起肢体大幅度运动第16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肌肉分类b.短肌分布躯干深部,运动幅度不大第17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肌肉分类c.扁肌胸腹壁,除运动外,能保护内脏

第18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肌肉分类d.轮匝肌孔、裂周围,由环行纤维构成第19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肌肉分类2.按肌束的排列方向:

a.梭形肌肌束与肌肉长轴平行,如缝匠肌第20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肌肉分类b.羽肌肌束与肌肉长轴呈锐角,收缩力量较大。第21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肌肉分类3.按肌肉的主要功能:

屈肌和伸肌收肌和展肌旋前肌和旋后肌提肌和降肌开大肌和括约肌第22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肌肉分类根据构造不同:

骨骼肌心肌

平滑肌横纹肌随意肌不随意肌第23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肌肉分类(1)按照形态学分类按肌肉形状,分为梭形肌、羽状肌、半羽状肌、锯状肌和环状肌按肌肉头数,分为二头肌、三头肌和四头肌按肌腹数,分为二腹肌和多腹肌按肌肉作用的关节数,分为单关节肌、双关节肌和多关节肌按肌肉颜色,可以分为红肌和白肌按肌肉大小,分为大肌和小肌

第24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肌肉分类(2)按照运动功能分类

1)原动肌(agonist)

2)辅助肌(assistantmover)

3)拮抗肌(antagonist)

4)固定肌(fixator)

5)协同肌(synergist)

第25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肌肉分类按肌肉的运动作用分类:提肌下降肌括约肌

第26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肌肉分类按照关节运动方向分类屈肌、伸肌、内收肌、外展肌、旋前肌、旋后肌、内旋肌、外旋肌和对掌肌。

第27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肌肉分类按肌肉收缩速度快肌慢肌

第28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肌肉分类(3)按照肌纤维组织学分类按照肌纤维组织学分类肌肉可分为横纹肌与平滑肌根据肌纤维内运输氧的蛋白,即肌红蛋白(myoslobin)的量将肌肉可分为红肌与白肌

第29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肌肉分类(4)按组织生化学染色分类肌肉可分为I型与Ⅱ型第30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肌肉的特性(1)肌肉的物理特性

1)伸展性(extension)

2)弹性(elasticity)

3)粘滞性(stickiness)(2)肌肉的生理特性

1)兴奋性(excitability)

2)收缩性(contractility)

第31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影响肌肉收缩的因素(1)肌肉的横断面积

(2)肌肉的募集

(3)肌肉的初长度

(4)肌纤维的走向

(5)肌肉的收缩速度

第32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骨关节的运动学第33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关节的构造和运动第34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关节面(articularface)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关节面是凸凹互相对应。凸面叫做关节头,凹面称为关节窝。第35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关节囊(articularcapsule)纤维层滑膜层第36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关节腔关节囊滑膜层关节软骨含少量滑液,呈密闭的负压状态。第37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关节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关节唇滑膜襞第38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关节运动三平面矢状面额状面水平面

第39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关节运动屈曲、伸展与外展、内收。环转运动:屈曲、伸展与外展、内收组合旋转运动(外旋、内旋)

第40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特殊关节运动躯干:前屈、后伸、侧屈臂有旋前、旋后腕关节有掌屈、背屈踝关节有跖屈、背屈、外翻(包括旋内、外展、背屈)与内翻(包括旋外、内收、跖屈)等的运动

第41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关节的分类1.按照关节组织结构分类:可以分为纤维性关节、软骨性关节和滑膜性关节。2.按组成骨的数目分类,可以分为:

(1)单关节

(2)复合关节

第42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关节的分类3.按运动多少分类:(1)不动关节(2)少动关节

①靠纤维连接

②靠韧带和骨间膜连接(3)活动关节

第43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关节的分类4.按运动轴多少分类:(1)单轴性关节

①滑车关节(如手指间关节)

②车轴关节(近远侧桡尺关节)(2)双轴性关节

①椭圆关节(桡腕关节)

②鞍状关节(拇指腕掌关节)(3)多轴性关节

①球窝关节(肩关节)

②杵臼关节(髋关节)

③平面关节(肩锁关节)

第44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关节的活动度和稳定性活动度(rangeofmotion,ROM)

稳定性(stability)第45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关节的功能影响因素关节面的运动轴关节囊的松紧、厚薄周围韧带和肌腱的状况两关节面之间的面积差关节的其他结构第46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关节的运动链和杠杆原理1.关节的运动链(kinetic-chain)开链运动(openkineticchain,OKC)闭链运动(closedkineticchain,CKC)2.关节运动的杠杆(lever)原理

第47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关节杠杆运动基本概念(1)支点(F)

(2)力点(E)

(3)阻力点(W)

(4)力臂(d)

(5)阻力臂(dw)

(6)力矩(M)

(7)阻力矩(Mw)

第48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杠杆三点位置关系分类(1)平衡杠杆

(2)省力杠杆

(3)速度杠杆第49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神经学基础

第50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大脑的功能定位和大脑的可塑性是大脑功能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人类神经系统具有发挥传达体内各部位之间信息联系的功能,尤其在大脑皮层有严格的功能定位,遵循一定的神经生理学规律。人的大脑存在着功能重组,人类神经系统在结构上和功能上有自身修改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称为神经系统的可塑性。第51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神经发育神经发育过程非常复杂,受许多因素的影响。通过细胞内部及细胞之间的联系以及细胞周围微环境的变化,胚胎的神经干细胞发生诱导、分化、凋亡和迁移,最终形成脑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脊髓。第52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神经细胞的诱导包括原发诱导和次发诱导。诱导可产生于细胞间的直接接触,也可由一些可弥散的生物活性物质介导。直接接触诱导,其作用可通过细胞间细胞信息的传递实现。而弥散性诱导,则由组织产生的一些大分子物质释放到细胞外基质,形成一定的浓度梯度,影响组织的定向分化和形态发生。第53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神经细胞的分化由一个前体细胞转变成终末细胞的多步骤过程称为神经细胞的分化神经细胞的分化过程是重叠的,分化过程中环境因素可在发育的不同阶段起作用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对神经系统的分化发育起重要作用

第54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神经细胞的迁移神经细胞的迁移(migration)是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一个独特的现象,其原因有两种可能。1.神经细胞的发生区与最终的定居区不同。2.神经元的纤维联系均有其特定的靶细胞,为达到靶部位,神经细胞在神经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迁移。

第55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神经细胞的凋亡细胞凋亡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细胞死亡类型,还是多基因严格控制的过程,具有复杂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机体对细胞凋亡的控制包括促进和抑制两个方面,只有这两个过程相互平衡,神经系统的发育才能正常。

第56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神经细胞损伤后的再生人体维系生命的细胞间信息传递完成,都是在“两个信使”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下进行。在正常情况下,神经元胞体内不定期DNA的合成和线粒体内DNA的合成,都具有快速修复细胞内非特异性DNA损伤的特性。神经损伤后相关蛋白具有修复自由基对DNA非特异性损伤的功能。神经损伤后再生修复是十分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涉及从分子、细胞到整体的各个层次的变化。第57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神经再生的细胞信息传递由信息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小分子信息物质为“第一信使”,通过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完成,经细胞外液影响和作用于其它信息接收细胞。经细胞内液传递、影响和作用的信息物质即为“第二信使”,调节细胞的生理活动和新陈代谢。

第58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影响神经再生的因素1.与神经再生有关的细胞因子2.与血管再生有关的细胞因子3.影响神经系统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4.胶质细胞和施万细胞以及神经细胞粘附分子第59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神经系统损伤后的再生完整有效的再生过程包括轴突的出芽、生长和延伸,与靶细胞重建轴突联系实现神经再支配而使功能修复。神经纤维的再生还有赖于胶质细胞的参与,中枢和外周神经的胶质细胞和他们提供的微环境的不同,决定了再生的难易。

第60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中枢神经系统修复两个重要的

研究方向1.试图控制CNS神经元存活和轴突生长的信号途径,改变中枢神经内在的生长能力;2.采用干预手段,创造CNS中受损神经元生存的合适环境,进一步激活自身的NSC和内源性修复机制。若能促进自体NSC在体内增殖、存活、迁移、分化以修复受损的神经细胞,将使脑缺血等多种脑损伤的自我修复成为可能,并将为NSC的研究提供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第61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中枢神经的可塑性和功能代偿为了主动适应和反映外界环境各种变化,神经系统能发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并维持一定时间,这种变化就是中枢神经的可塑性(plasticity),或可修饰性(modifiability),这包括后天的差异、损伤及环境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决定了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发生行为改变的反应能力和功能的代偿。第62页,共6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脑的可塑性神经系统可塑性突出地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胚胎发育阶段神经网络形成的诸多变化;后天发育过程中功能依赖性神经回路的突触形成;神经损伤与再生(包括脑移植)以及脑老化过程中神经元和突触的各种代偿性改变等。第63页,共68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