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技师上岗证测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CT技师上岗证测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CT技师上岗证测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CT技师上岗证测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CT技师上岗证测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实操文库CT技师上岗证测试题(附答案解析)某一部位以90kVp,40mAs,FFD=200cm,可获得密度适当的照片。现管电压不变,照射量改为10mAs.那么摄影距离应为下列中的哪一数值:C(2011年MR技师)A、50cmB、75cmC、100cmD、125cmE、150cm解析:感光效应公式(简化版):E=k·(Vn·I·t)/r2。根据公式可知:感光效应与管电流量(照射量)成正比,与摄影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根据题意,照射量现变成原来的1/4,摄影距离应变成原来的1/2,即200cm×1/2=100cm。颅脑CT图像的窗宽、窗位分别是70和30,图像显示的CT值范围是:B(2013年CT技师)A、30~70HuB、-5~65HuC、15~100HuD、-30~100HuE、60~140Hu解析:公式:CT值范围=窗位-窗宽/2~窗位+窗宽/2代入数值:30-70/2~30+70/2,即:-5~65Hu。窗宽为200HU,窗位为50HU的窗口,其包含的CT值范围是:C(2014年CT/MR技师)A、0~200HUB、50~250HUC、-50~150HUD、-100~100HUE、50~200HU解析:公式:CT值范围=窗位-窗宽/2~窗位+窗宽/2代入数值:50-200/2~50+200/2,即:-50~150HU。下列叙述中,空间分辨率最好的选项是:A(2014年CT技师)A、30LP/cmB、20LP/cmC、10LP/cmD、最小圆孔直径0.2mmE、最小圆孔直径0.3mm解析:首先我们要知道线对数越多空间分辨率越好,对A、B、C三个选项进行比较,很明显,A选项是三个选项里最好的;其次,我们要知道最小圆孔直径越小空间分辨率越好,所以D选项比E选项要好,最后我们需要把A选项和D选项进行比较,但是我们需要先转换:我们把D选项转换成LP/cm:空间分辨率对应像素,最小圆孔直径对应一个像素宽度也就是一个线径,1个线对等于2个线径,根据D选项的数据,即:一个线对是0.2mm×2=0.4mm,那么1mm里就有1mm÷0.4=2.5个线对;根据10mm=1cm,即1cm共有2.5×10个线对,即25LP/cm。A=30LP/cm>D=25LP/cm,故选择A。CT机的空间分辨率为10LP/cm,它能测量小物体的直径是:B(2014年MR技师)A、1.0mmB、0.5mmC、0.1mmD、0.05mmE、0.01mm解析:10LP/cm=1LP/mm,1个线对等于2个线径,即一个mm被分成了2份,所以能测量最小物体直径就是一个线径,也就是1份:1mm÷2=0.5mm。或用公式:线径(mm)=5÷LP/cm。能测量最小物体的直径,即线径(mm)=5÷10=0.5mm。PS:使用公式的前提是线径单位是mm,空间分辨率单位为LP/cm。如果X射线系统的极限分辨率为2线对/mm,那可分辨物体的最小直径是:B(2015年DSA技师)A、0.1mmB、0.25mmC、0.5mmD、1mmE、2mm解析:1个线对等于2个线径,根据题干可知,2线对就是4个线径,也就是1mm被分成了4份,题目问的可分辨物体最小直径也就是问1个线径是多少,即1mm÷4=0.25mm。或用公式:线径(mm)=5÷LP/cm。但是题干给的是2LP/mm,换算后是20LP/cm,带入公式,即:线径(mm)=5÷20=0.25mm。某台CT的空间分辨力为0.25mm,如用LP/cm表示,应为:C(2014年CT技师)A、10LP/cmB、15LP/cmC、20LP/cmD、24LP/cmE、30LP/cm解析:空间分辨力对应像素,空间分辨力为0.25mm,即一个像素宽度是0.25mm,也就是一个线径是0.25mm。1个线对等于2个线径,即0.25mm×2=0.5mm。1mm÷0.5mm=2,也就是一个mm里有2个线对;根据10mm=1cm,1cm中共有2×10=20个线对,即20LP/cm。光盘容量700兆,可存储CT图像(0.5兆/幅)的幅数是:C(2014年CT技师)A、1000B、1200C、1400D、1600E、1750解析:700÷0.5=1400单层螺旋扫描螺距等于2时,床速与射线束宽度正确的比值是:B(2014年MR技师)A、10/10mmB、10/5mmC、10/2mmD、20/15mmE、5/1mm解析:螺距的另一个公式:螺距(P)=床速/射线束宽度已知螺距(P)等于2,即床速/射线束宽度=2,上述选项只有B选项数值等于2,故B选项正确。单层螺旋CT扫描螺距等于0.5时,扫描层数据获取采用的扫描架旋转周数应为:D(2013年MR技师)A、0.5周B、1周C、1.5周D、2周E、2.5周解析:螺旋CT扫描螺距等于零时与非螺旋CT相同,通过患者的曝光层面在各投影角也相同。螺距等于0.5时,扫描层厚数据的获取,一般采用扫描架旋转两周的扫描;在螺距等于1.0时,层厚的数据采用扫描机架旋转一周的扫描;在螺距等于2.0时,层厚的数据只有扫描架旋转半周的扫描。螺距不为零时,扫描周数等于螺距的倒数。四层螺旋CT扫描采用4×2.5mm探测器,准直宽度10mm,则扫描一周的层厚是:E(2014年CT技师)A、40mmB、20mmC、10mmD、5mmE、2.5mm解析:四层螺旋CT扫描一周获得4层图像,准直宽度是10mm,那1层的层厚就是10mm÷4=2.5mm。单层螺旋CT,当扫描机架旋转一周检查床移动距离为2cm,扫描层厚为1cm,螺距是:C(2016年CT技师)A、1/2B、1/2cmC、2D、2cmE、1解析:公式:螺距(P)=TF/W。(TF:扫描机架旋转一周床移动距离,即床速;W:层厚或射线束准直的宽度。)即螺距(P)=2/1=2PS:螺距是无量纲,没有单位。螺旋CT扫描时,螺距0.5,层厚5mm,床速为:A(2015年MR技师)A、2.5mm/sB、4mm/sC、5mm/sD、10mm/sE、20mm/s解析:公式:螺距(P)=TF/W。(TF:扫描机架旋转一周床移动距离,即床速;W:层厚或射线束准直的宽度。)即:床速(TF)=P×W=0.5×5=2.5mm/s。16cm扫描野,矩阵320*320时,像素的大小是:B(2015年CT技师)A、0.25mmB、0.5mmC、0.75mmD、1.0mmE、1.25mm解析:像素尺寸=扫描野/矩阵尺寸。带入数值,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