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牛顿第一定律_第1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牛顿第一定律_第2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牛顿第一定律_第3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牛顿第一定律_第4页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牛顿第一定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牛顿第肯定律下面就是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整理的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牛顿第肯定律供大家参考,不断进步,学习更上一层楼。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每小题至少一个答案正确,选不全得3分)1.(2019揭阳模拟)在物理学史上,正确相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且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缘由这个观点的物理学家及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A.亚里士多德、伽利略B.伽利略、牛顿C.伽利略、爱因斯坦D.亚里士多德、牛顿2.以下几种状况中,不须要对物体施加力的是()A.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B.物体从运动变为静止C.物体的运动方向不断变更D.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不变更3.下面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B.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变更的C.只有物体接触时,物体间才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两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肯定是同性质的力4.如图所示,用质量不计的轻细绳l1和l2将A、B两重物悬挂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1对A的拉力和l2对A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l2对A的拉力和l2对B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l1对A的拉力和A对l1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l2对B的拉力和B对l2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5.(2019鹤壁模拟)关于运动状态与所受外力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恒定的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不发生变更B.物体受到不为零的合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要发生变更C.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它肯定处于静止状态D.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它所受的合力的方向可能相同6.(2019珠海模拟)严禁超载,严禁超速,严禁疲惫驾驶是预防车祸的有效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超速会增大汽车的惯性B.汽车超载会减小汽车的刹车距离C.疲惫驾驶会缩短司机的反应时间D.汽车超载会增大汽车的惯性7.计算机已经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图所示是利用计算机记录的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变更图线,依据图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作用力大时,反作用力小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D.牛顿第三定律在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时不再适用8.(2019西安模拟)一列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的A处有一小球。若车厢中的旅客突然发觉小球沿图(俯视图)中的虚线从A点运动到B点。则由此可以推断列车的运行状况是()A.减速行驶,向北转弯B.减速行驶,向南转弯C.加速行驶,向南转弯D.加速行驶,向北转弯9.(2019潍坊模拟)如图所示,用细线将A物体悬挂在顶板上,B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有一劲度系数为100N/m的轻弹簧,此时弹簧伸长了2cm。已知A、B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3N和5N。则细线的拉力及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是()A.8N和0NB.5N和7NC.5N和3ND.7N和7N10.2019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放射中心放射升空。2019年6月18日约11时左右转入自主限制飞行,14时左右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下面关于飞船与火箭起飞的情形,叙述正确的是()A.火箭尾部向下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上的推力B.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空气,火箭虽然向下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D.飞船进入运行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仍旧存在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1.(15分)如图所示为杂技顶竿表演,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M的竖直竹竿,竿上一质量为m的人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求竿对底人的压力大小。12.(实力挑战题)(15分)如图所示,两块小磁铁质量均为0.5kg,A磁铁用轻质弹簧吊在天花板上,B磁铁在A正下方的地板上,弹簧的原长L0=10cm,劲度系数k=100N/m。当A、B均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的长度为L=11cm。不计地磁场对磁铁的作用和磁铁与弹簧间相互作用的磁力,求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g取10N/kg)答案解析1.【解析】选B。伽利略通过斜面试验正确相识了运动和力的关系,从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缘由的错误观点;牛顿在归纳总结伽利略、笛卡尔等科学家的结论基础上得出了经典的牛顿第肯定律,即惯性定律,故选项B正确。2.【解析】选D。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从运动变为静止,表明物体的速度大小变更;物体的运动方向不断变更,表明物体的速度方向变更。力是使物体速度发生变更的缘由。所以,物体的速度发生变更,肯定受到力的作用。A、B、C错误,D正确。3.【解析】选B、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逝、同时变更的,选项A错误,B正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运动状态无关,也不肯定须要相互接触,选项C错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肯定是同性质的力,选项D正确。4.【解析】选D。重物A在l1的拉力、l2的拉力和自身重力三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故A错。A、B之间是通过l2发生作用的,没有干脆作用,B错。l1对A的拉力和A对l1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C错。l2对B的拉力和B对l2的拉力是B和l2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因而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正确。【变式备选】一根轻绳的上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下端挂一个灯泡,则()A.灯泡受到的重力和灯泡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灯泡受到的重力和绳对灯泡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灯泡对绳的拉力和绳对灯泡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绳对天花板的拉力和天花板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解析】选C。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是:成对出现在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始终线上;分别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同时存在,同时消逝;肯定是同一种性质的力。灯泡受到的重力与绳对灯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灯泡对绳的拉力和绳对灯泡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A、B错误,C正确;绳对天花板的拉力和天花板对绳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错误。5.【解析】选B、D。力是变更物体运动状态的缘由,只要物体受力(合力不为零),它的运动状态就肯定会变更,A错误,B正确;物体不受力或合力为零,其运动状态肯定不变,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错误;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它所受合力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不在一条直线上,D正确。6.【解析】选D。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与运动状态无关,选项A错误,D正确;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a=g,与汽车的质量无关,故汽车超载不会变更汽车的刹车距离,选项B错误;疲惫驾驶会增长司机的反应时间,选项C错误。7.【解析】选B。由图线可以看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选项C错误;牛顿第三定律反映的规律与运动状态无关,选项D错误。8.【解析】选B。小球具有惯性,相对于列车向前运动,故列车在减速,相对于列车向北运动,故列车向南转弯,选项B正确。9.【解析】选C。对A由平衡条件得FT-GA-kx=0,解得FT=GA+kx=3N+1000.02N=5N,对B由平衡条件得kx+FN-GB=0,解得FN=GB-kx=5N-1000.02N=3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B对地面的压力是3N,故选项C正确。10.【解析】选A、D。火箭升空时,其尾部向下喷气,火箭箭体与被喷出的气体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火箭向下喷气时,喷出的气体同时对火箭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即火箭上升的推力,此动力并不是由四周的空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供应的,因而与是否飞出大气层,是否在空气中飞行无关,故选项B、C错误,A正确;当飞船进入轨道后,飞船与地球之间仍旧存在着相互吸引力,即地球吸引飞船,飞船也吸引地球,这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选项D正确。【总结提升】推断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法推断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主要看两个方面:一看受力物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应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二看产生的缘由,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由于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肯定是同种性质的力。11.【解析】对竿上的人由牛顿其次定律得:mg-Ff=ma(4分)由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竿的摩擦力大小等于竿对人的摩擦力Ff(2分)对竿由平衡条件得:Mg+Ff=FN(4分)解得:FN=(M+m)g-ma(3分)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竿对底人的压力大小为(M+m)g-ma(2分)答案:(M+m)g-ma12.【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可按以下思路分析:(1)分析A的受力状况,由平衡条件确定B对A的作用力大小、方向。(2)由牛顿第三定律确定A对B的作用力大小、方向。(3)分析B的受力状况,由平衡条件确定地面对B的支持力。(4)由牛顿第三定律确定B对地面的压力。【解析】A受力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k(L-L0)-mg-F=0(3分)解得:F=-4N(2分)故B对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