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北京师大保定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_第1页
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北京师大保定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_第2页
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北京师大保定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_第3页
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北京师大保定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_第4页
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北京师大保定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北京师大保定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

级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解析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1.(2分)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

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D.交流合作、评估

2.(2分)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1.7m=1.7mX100cm=170cm

B.2h=2X60s=120s

C.85dm=85+100m=0.85m

D.850mm=850X103m=0.85m

3.(2分)“PM2.5”是指大气层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nm的微粒。其中2.5pm相当于()

A.2.5X10-3mmB.2.5X10-6kmC.2.5X10'nmD.2.5X10-9m

4.(2分)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A.一页纸的厚度大约90mm

B.正常人的脉搏跳动70次所需时间大约Imin

C.一支钢笔的长度大约14dm

D.初中学生步行1km的路程经历的时间大约50s

5.(2分)古人云:“不积蹉步,无以至千里。”商鞅规定:单脚迈出一次为“蹉”,双脚相

继迈出为“步”。按此规定,1“步”的距离最接近()

A.1mmB.1cmC.ImD.1km

6.(2分)同一物体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19.1mm,19.2mm,21.1mm、19.1mm、19.3mm。

下列相关说法中()

①“21.1mm”的测量记录是错误的

②五次测量使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0.1mm

③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作19.2mm

④求平均值记作物体的长度,可以消除误差

A.只有①③正确B.只有②④正确C.只有①④正确D.只有②③正确

7.(2分)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原因()

A.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B.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C.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D.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课本

8.(2分)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

的结果将会()

A.正常B.偏小C.偏大D.无法比较

9.(2分)小刚使用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为12.3cm,关于该测量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用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测量的

B.该结果中的“3”不是估读的

C,是用最小刻度为1cm的刻度尺测量的

D.该结果不存在误差

10.(2分)如图所示,是长度测量中常用的几种特殊测量,其中测量过程有误的是()

67Scm

A.7^777777^77

B.

ab

i|iiTi|11iT|innnHHi11ii11ii^nii|iin]iiii|iiiipiii|iiii|i

c78cmD012而3

11.(2分)下列古诗词中描述的场景中,涉及到机械运动的是()

A.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B.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C.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D.黄梅时节雨纷纷,青草池塘处处蛙

12.(2分)在2021年奥运会田径男子百米半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83s的成绩打破

亚洲纪录,成为了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我们通常说“苏炳添比你跑得

快”()

A.通过相同的路程,苏炳添比你用的时间短

B.通过相同的路程,苏炳比你用的时间长

C.在相同的时间内,苏炳添通过的路程比你的短

D.苏炳运动的速度比你运动的速度小

13.(2分)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它的运动速度越大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C.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它的运动速度越大

D.速度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

14.(2分)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空中加油机在空中与受油机对接后的状态,则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选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B.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C.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D.只要不选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就无法判断物体运动情况

15.(2分)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4:9()

A.5:3B.8:9C.2:3D.3:2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

(多选)16.(3分)在操场直跑道上进行遥控小车比赛,甲、乙两车从t=0s时由同一起点

同方向运动,两者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的甲、乙所示()

A.在。〜5s内甲车的速度是lOm/s

B.在0〜5s内乙车的速度是lm/s

C.t=10s时两车的速度相等

D.t=10s后,乙车超过甲车

(多选)17.(3分)关于“龟兔赛跑”的寓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起跑时,我们说兔子比乌龟跑的快,采用的是“相同时间看路程”的比较方法

B.乌龟先到终点,比兔子跑的快,采用的是“相同路程看时间”的比较方法

C.兔子睡前的赛跑速度加上睡后的赛跑速度再求平均值即是兔子全程的平均速度

D.求兔子全程的平均速度,用整个路程除以兔子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即可

(多选)18.(3分)观察图中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甲车向右运动、乙车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可能甲车静止,乙车向右运动

D.可能甲车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多选)19.(3分)A、B两物体从甲地运动到乙地,设A物体前半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为vi,后半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2;B物体前半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为vi',后半段

路程内的平均速度为V2',则A、B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分别用vi、V2及vi'、

V2,表示)()

A.A物体:V1+V2

2V1’V9y

B.B物体:---------V—

(q+v2)

(Vj+v2)

C.A物体

2

11

物体

D.B/7

V1v2

(多选)20.(3分)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运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B.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C.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D.漂流而下的船,以河岸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

(多选)21.(3分)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共测量5次,其结果分别为17.46cm、

17.47cm、17.30cm、17.48cm,17.49cm()

A.17.30cm是错误数据

B.所用刻度尺分度值为1cm

C.最终结果应记为17.475cm

D.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3.0分)

22.(2分)学完测量知识后,炎炎进行读数练习。炎炎读出图甲中木块长度是3.00cm,可

知他是利用了(填“A”或"B”)刻度尺读数;如图乙所示是炎炎用停表记录

自己绕操场慢跑一圈的时间,此时停表示数为So

23.(2分)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已经开始进行PM2.5的环境监测,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

于或等于2.5(填“毫米”或“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之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

在空中的运动属于(填“分子运动”或“机械运动”)。

24.(3分)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平均速度大约是20m/s,相当于km/h。速度是

一个反映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在百米赛跑的过程中,观众

比较快慢的方法是,裁判在百米赛跑的终点处,比较快慢的方法

是o

25.(2分)在某校“爱成都、迎大运”中学生体育运动会的200m竞赛中,小王同学跑出了

25s的成绩,则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m/s,在跑步时他感觉站在边上为他加油的同

学在往后退,是以为参照物.

26.(2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甲所示,在to时刻该图象

围成的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oa、b两个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它们

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在to时刻,a的速度(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b的速度。

甲乙

27.(2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有深刻的认识,很多诗词中都有描写,

比如“飞花两岸照船红,不知云与我俱东”,诗中“云不动”以为参照物,“云

与我俱东”是以为参照物。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9.0分)

28.(8分)有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分别是12.82cm、

12.83cm、12.8cm、14.82cm、12.80cm。

(1)各个同学测量结果都有一定的差异,是因为测量时存在,这个是

(填可以或不可以)消除的。

(2)其中测量结果显示明显错误操作的是同学,这个是(填可以或不

可以)避免的。

(3)若其他四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因为刻度尺的

不同。

(4)如果正确测量四位的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mm,则同学的测量结

果又是错误的,其原因是。

(5)用这把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得钢笔的长度应该是cm。

29.(4分)某同学欲测量--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i;

B、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C、用铜丝的长度Li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排绕在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的圈数n。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和错误的步骤分别是和。

(2)错误的步骤应更正为。

(3)某同学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产生

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A.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B.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

C.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D.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30.(7分)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使小车从带刻度尺的斜面上由静止下

滑,如图所示:

(1)该实验的原理是:

(2)AB段距离SAB=cm,小车在AC段平均速度VAC=m/s;

(3)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

(4)实验过程中,由于小车运动时间较短,不便于计时(选填“陡”或“缓”)

的方式,改变小车的运动时间,达到便于测量时间的目的。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

AC段的平均速度偏(选填“大”或“小”);

(6)小明进一步实验测得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i,后半程平均速度

为V2,则小车全程平均速度v=(用字母VI和V2表示)。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31.(10分)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鼓楼广场后,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自行车。

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1)骑车的是图中哪一段?

(2)小刚骑车的速度是多少?

(3)小刚从家到鼓楼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2.(10分)T58次列车由北京开往上海,自北京到上海铁路长1458km,根据列车运行时

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车次至!1、发站时间北京天津西济南上海

13到站时间--16:1120:168:20

发车时间14:2016:1620:23--

(1)求T58次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2)途中T58次列车以36km/h的速度穿越长度为1600m的一个隧道,列车全部在隧道

中行驶的时间是150s,那么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

1.(2分)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

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D.交流合作、评估

【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一猜想与假设一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一进

行实验~收集证据一解释与结论一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

断。

【解答】解:

对于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的影响因素,小明认为可能与颜色有关,属于科学探究

的第二环节:猜想与假设。

故选:Bo

【点评】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不只是记住有关的探究知识就能解决的,必须在探究

实践中不断积累。

2.(2分)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1.7m=1.7mX100cm=170cm

B.2h=2X60s=120s

C.85dm=854-100m=0.85m

D.850mm=850X10-3m=0.85m

【分析】物理量的单位换算,例如1.8m,前面的1.8是倍数,只是对后面的单位m进行

单位换算,换算到合适的单位,最后整理成最简结果。

【解答】解:A、正确的换算过程为:1.7m=4.7X100cm=170cm;

B、正确的换算过程为:2h=7X3600s=7200s;

C、正确的换算过程为:85dm=85X0.1m=2.5m;

D、正确的换算过程为:850mm=850X10-3m=5.85m,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无论是长度单位换算、还是质量单位换算、压强单位换算、功率单位换算等等,

思路都是相同的。

3.(2分)“PM2.5”是指大气层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pm的微粒。其中2.5pm相当于()

A.2.5X10-3mmB.2.5X10-6kmC.2.5X10'nmD.2.5X10-9m

【分析】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lkm=1()3m=i()4dm=l()5cm=l()6mm=l()9|im=

1012nm.进行换算时,将数值看做倍数,然后依据单位之间的关系进行换算。

【解答】解:

因为lnm=10Fm,所以7.5pm=2.6Xl()-9km=2.4X10Fm=2.3Xl()-3mm=2.3X

103nm。

故选:A»

【点评】此题以社会普遍关注的PM2.5为素材,考查了长度不同单位的换算,体现了物

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2分)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A.一页纸的厚度大约90mm

B.正常人的脉搏跳动70次所需时间大约Imin

C.一支钢笔的长度大约14dm

D.初中学生步行1km的路程经历的时间大约50s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

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A、一页纸的厚度大约90Hm=0.09mm;

B、正常人的脉搏跳动70次所需时间大约Imin;

C、一支钢笔的长度大约14cm;

D、初中学生的步行速度约为4.2m/s^.=1000m^833So

v1.3m/s

故选:B»

【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

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5.(2分)古人云:“不积蹉步,无以至千里。”商鞅规定:单脚迈出一次为“度”,双脚相

继迈出为“步:按此规定,1“步”的距离最接近()

A.1mmB.1cmC.ImD.1km

【分析】已知举足两次为“步。根据中学生平时走路时两脚之间的距离估测1“步”的

距离

【解答】解:由题知,举足一次为“酷”,贝U1步=2蹉,单脚迈出一次的距离大约6.5m。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了长度的估测,关键是明确“度”和“步”的含义,此题难度不大,

属于基础知识。

6.(2分)同一物体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19.1mm,19.2mm,21.1mm、19.1mm、19.3mm。

下列相关说法中()

①“21.1mm”的测量记录是错误的

②五次测量使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0.1mm

③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作19.2mm

④求平均值记作物体的长度,可以消除误差

A.只有①③正确B.只有②④正确C.只有①④正确D.只有②③正确

【分析】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减小测量误差;

多次测量时,每次的测量值相差不大,如果所测某一数据与其它数据偏差较大,则该数

据是错误的,应舍去;

然后求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所测物体的长度,与平均值相差最小的测量值误差最

小。

【解答】解:

21.1mm与其它四个测量结果比较,差别最大,应该舍去;

从数据可以看出,刻度尺分度值为1mm,5.1〜0.5为估计值,故②错误;

物体的长度为L=L1+L2+LG+L4=19.7cm+19.2cm+19.lcm+19.2cm.

44

求平均值记作物体的长度,可以减小误差,故④错误。

故选:Ao

【点评】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物体长度时,平均值并保留到与测量数值位数一样,这样更

接近物体长度真实值。

7.(2分)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原因()

A.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B.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C.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D.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课本

【分析】①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错误

不是误差。

②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和读数方法。

【解答】解: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时: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观察刻度

尺时;刻度尺没有紧贴课本。读数时,这才是误差。

故选: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的产生的原因,以及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的了解

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8.(2分)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

的结果将会()

A.正常B.偏小C.偏大D.无法比较

【分析】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由于热胀冷缩的缘故,刻度尺会变短一些,

再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刻度尺显示的示数会比实际值要大一些。

【解答】解:

由于冰箱里的温度比较低,刻度尺会收缩变短一些,刻度尺显示的示数会比实际值要偏

大一些。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误差形成的原因以及产生的结果。误差产生的原因有两个:

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温度对刻度尺产生的影响属于客观因素。

9.(2分)小刚使用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为12.3cm,关于该测量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用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测量的

B.该结果中的“3”不是估读的

C.是用最小刻度为1cm的刻度尺测量的

D.该结果不存在误差

【分析】①一个正确的长度测量结果,倒数第二位对应的单位是刻度尺的分度值,也就

是最小刻度;

②一个正确的长度测量结果,最后一位是估读值;

③误差不可避免,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解答】解:

AC、根据测量结果,所以倒数第2位便是刻度尺的分度值,故A错误;

B、在12.3cm中,7.3cm是估读值;

D、测量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故选:Co

【点评】初中物理学习了很多测量工具的使用,但没有特殊说明,只有刻度尺的读数要

有估读值,其它只要读到准确值即可。

10.(2分)如图所示,是长度测量中常用的几种特殊测量,其中测量过程有误的是()

ab

L..................J..........

pill|llll|llll|IIIIHIII|llll|ll

012cm3

D.

【分析】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有:累积法,化曲为直法,平移法,转换法和比例法等。

【解答】解:A、测直径用到了平移法,使直径平移到刻度尺上进行测量;

B、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没对准桌面;

C、测铜丝直径、纸张厚度等用到了累积法;

D、测两点间曲线的长度,故D正确。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了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属于长度测量的常考题型,难度不大,需注

意各个方法涉及的事例。

11.(2分)下列古诗词中描述的场景中,涉及到机械运动的是()

A.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B.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C.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D.黄梅时节雨纷纷,青草池塘处处蛙

【分析】本题考查机械运动的定义,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解答】解:A、曲径通幽处,指的是物体所处的位置,不是机械运动;

B、绿树村边合,这是一种自然现象,故B错误;

C、客路青山外,舟与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C正确;

D、黄梅时节雨纷纷,这是一种自然现象,故D错误。

故选:Co

【点评】掌握物理课中机械运动的定义,不要和政治运动、生物运动、分子运动相混淆。

12.(2分)在2021年奥运会田径男子百米半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83s的成绩打破

亚洲纪录,成为了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我们通常说“苏炳添比你跑得

快”()

A.通过相同的路程,苏炳添比你用的时间短

B.通过相同的路程,苏炳比你用的时间长

C.在相同的时间内,苏炳添通过的路程比你的短

D.苏炳运动的速度比你运动的速度小

【分析】物理学中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运动的

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解答】解:我们通常说“苏炳添比你跑得快”,意思是通过相同的路程,所以,故A正

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速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

确答案。

13.(2分)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它的运动速度越大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C.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它的运动速度越大

D.速度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

【分析】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解答】解:

A、根据v=旦,在物体运动的路程未知时,故A错误;

B、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

C、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则根据v=旦,无法比较速度的大小;

t

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得越快.

故选:Do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速度概念的理解,注意:速度大小等于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做匀

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保持不变,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14.(2分)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空中加油机在空中与受油机对接后的状态,则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选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B.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C.选加油机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D.只要不选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就无法判断物体运动情况

【分析】(1)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

可以任意的,但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应选择最合适的参照物;

(2)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

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

A、加油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所以A错误;

B、加油过程中,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所以B正确;

C、加油过程中,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所以C错误;

D、参照物是在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假定不动的物体,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任何物体

都可以做参照物,是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的。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

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15.(2分)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4:9()

A.5:3B.8:9C.2:3D.3:2

【分析】已知物体运动的速度关系及路程关系,利用t=巨求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

v

【解答】解:

由v=且得t=—,

tV

则所用时间之比:

S甲S乙48-?o

V甲V乙23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因为是求比值,要细心,防止因颠倒而出错!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

(多选)16.(3分)在操场直跑道上进行遥控小车比赛,甲、乙两车从t=Os时由同一起点

同方向运动,两者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的甲、乙所示()

A.在0〜5s内甲车的速度是10m/s

B.在0〜5s内乙车的速度是lm/s

C.t=10s时两车的速度相等

D.t=10s后,乙车超过甲车

【分析】(1)从图象中得出。〜5s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可求甲车0〜5s内

的速度。

(2)从图象中得出0〜10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可求乙车0〜10s内的速度。

然后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得出。〜5s内乙车的速度。

(3)在s-t图象中,与横轴平行的直线表示物体静止;过原点的斜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

线运动。

(4)根据图象可知两车在10s末相遇,然后结合题意分析10s后两车运动的关系。

【解答】解:A.由图象看出甲车0〜5s内通过的路程为10m“,=*=a鱼=2m/s。

t甲6s

B.由图象看出乙车0〜10s内通过的路程为10mz.=:J=』gq=2m/s。

t乙10s

乙车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C.由图象可知,甲车静止,乙车的速度是lm/s,故C错误;

D.由图象可知,t=10s后,乙车超过甲车。

故选:BD。

【点评】根据图象或图表探究物质的规律是近两年来出现较多的题目,图象可以使我们

建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表象中去探究本质规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此题关键是读

懂图象,并能从图象中获取相关信息。

(多选)17.(3分)关于“龟兔赛跑”的寓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起跑时,我们说兔子比乌龟跑的快,采用的是“相同时间看路程”的比较方法

B.乌龟先到终点,比兔子跑的快,采用的是''相同路程看时间”的比较方法

C.兔子睡前的赛跑速度加上睡后的赛跑速度再求平均值即是兔子全程的平均速度

D.求兔子全程的平均速度,用整个路程除以兔子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即可

【分析】(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一是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路程大的运动的快;

二是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时间少的运动的快。

(2)平均速度是路程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只反映整个过程运动快慢,比较物体始终运动

快慢要看每时每刻的速度。

【解答】解:A、起跑时,兔子通过的路程大,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B、乌龟先到终点,但乌龟用的时间少,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C、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D、兔子全程的平均速度应该等于总路程除以兔子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

故选:ABDo

【点评】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只反映物体在一段时间的平均快慢程度,

瞬时速度能反映物体每时每刻的速度。

(多选)18.(3分)观察图中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

A.甲车向右运动、乙车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可能甲车静止,乙车向右运动

D.可能甲车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

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由此来突破此题。

【解答】解:

由图中的信息可以判断出:因为房子的烟向左飘,所以风是向左吹。

所以甲车运动状态有三种可能:1、向右运动;2;3、向左运动。

因为乙车旗向右飘,所以乙车只能向左运动。

综上分析可知,选项AD正确。

故选:AD»

【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

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多选)19.(3分)A、B两物体从甲地运动到乙地,设A物体前半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为vi,后半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2;B物体前半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为vi',后半段

路程内的平均速度为V2',则A、B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分别用VI、V2及VI,、

V2'表示)()

A.A物体:vi+v2

2Vl'V91

B.B物体:---------L—

(V]+v2)

(vj+v2)

C.A物体

2

物体11

D.B17

V1v2

【分析】(1)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分别求出物体A前半段时间和后半段时间所走路程,

进而求出总路程,然后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其全程平均速度;

(2)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分别求出物体B前半段路程和后半段路程所用时间,进而求

出总时间,然后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其全程平均速度。

【解答】解:

(1)设A物体运动的总时间为2t,由丫=且

t

A物体前半段时间所走的路程SI=V5t,后半段时间所走路程S2=V2t,

,S4S1+sOV<t+vot(V1+vo)

则A物体的平均速度:VA=—4=------=-------—=------------—;故A错误;

7t8t7t2

(2)设B物体运动的总路程是2s,由丫=旦

t

B物体前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i'=3,后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2'=-4",

v4v2

UUS(v+v1)

则总时间tB=t8'+t2'=-?-+-?-=——9S~J—,

V1v4v4v2

//

7s2vcv

所以,整个路程中B物体的平均速度:VB=Z2=丁丁一r—=—,592,故B

tBS(V[+V2)(V]+v6)

77

v3v2

正确。

故选:BCo

【点评】本题考查了求平均速度,熟练应用平均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是正确解题的关

键,一定注意平均速度不等于速度的平均值。

(多选)20.(3分)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运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B.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C.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D.漂流而下的船,以河岸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

【分析】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

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解答】解:A、同步卫星的“同步”指的正是它与地球自转周期,它和地球是相对静止

不动的,卫星是静止的。

B、飞机在空中加油时,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故B错误。

C、月亮在云中穿行时,所以以云为参照物,故C正确。

D、漂流而下的小船,所以以河岸为参照物,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关键看物体

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多选)21.(3分)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共测量5次,其结果分别为17.46cm、

17.47cm、17.30cm、17.48cm、17.49cm()

A.17.30cm是错误数据

B.所用刻度尺分度值为1cm

C.最终结果应记为17.475cm

D.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分析】(1)准确值有明显偏差的读数是错误的;

(2)在进行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数据,找出分度值;

(3)在进行求平均值时,要将错误的数据去掉,平均值应保留与测量值相同的位数:

(4)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解答】解:A、五次测量数据中,为错误数据;

B、由数据17.46cm、17.48cm,此刻度尺估读到mm的下一位,即0.1cm;

C>去除错误数据17.30cnJ7・46cm+17.47cm+17.醛cm+17.49ci^i7.48cm;

6

D、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故D错误。

故选:BC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数据的处理、减小误差的方法等知识点,难度不大。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3.0分)

22.(2分)学完测量知识后,炎炎进行读数练习。炎炎读出图甲中木块长度是3.00cm,可

知他是利用了B(填“A”或"B”)刻度尺读数;如图乙所示是炎炎用停表记录自

己绕操场慢跑一圈的时间,此时停表示数为217.5s«

【分析】(1)由图示刻度尺确定其分度值,物体两端点所对应刻度尺的示数之差是物体

的长度,由图示求出物体长度;长度测量需要估读;

(2)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

和。

【解答】解:(1)由图甲可知,A刻度尺,其分度值为0.5cm,4cm之间有10个小格,

使用B刻度尺分度值较小,B刻度尺读数是以cm做单位要读到小数点后两位,而A刻

度尺的读数是3.0cm;

(2)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4.5min,指针在“3”和“2”之间读作3min,靠近“4”,而

大盘指针在37.7so

故答案为:B:217.5»

【点评】物理测量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任何一种工具,一定要注意每一个大格和每一

个小格各代表多少;刻度尺需要估读,其他的测量工具不需要估读,读出最接近的数值,

此题考查角度较为新颖。

23.(2分)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已经开始进行PM2.5的环境监测,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

于或等于2.5微米(填“毫米”或“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之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

在空中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填“分子运动”或“机械运动”)。

【分析】©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②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分子在不停地做无

规则运动,并且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的这种运动又叫做分子热运动。

【解答】解: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8.5微米的颗粒物,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不属于

分子的运动。

故答案为:微米;机械运动。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PM2.5的认识,体现了物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24.(3分)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平均速度大约是20m/s,相当于72km/h。速度是一

个反映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在百米赛跑的过程中,观众比

较快慢的方法是相同时间内比较路程,裁判在百米赛跑的终点处,比较快慢的方法

是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

【分析】(1)知道lm/s=3.6km/h;

(2)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的路程比时间。

【解答】解:(1)速度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经过的路程,汽车平均速度大约是20m/s

=20X3.6km/h=72km/h。

(2)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百米赛跑的过程中;

裁判在百米赛跑的终点处,比较快慢的方法是: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

故答案为:72;相同时间内比较路程。

【点评】本题考查了单位换算、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是一道常见题,熟练掌握相

关的基础知识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5.(2分)在某校“爱成都、迎大运”中学生体育运动会的200m竞赛中,小王同学跑出了

25s的成绩,则他跑步的平均速度是8m/s,在跑步时他感觉站在边上为他加油的同学

在往后退,是以小王自一为参照物。

【分析】(1)已知路程和时间,利用丫=且计算小王同学的平均速度;

t

(2)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

的位置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

【解答】解:

(1)小王同学的平均速度为:v=7=200m=8m/s;

t25s

(2)小王同学在比赛中向前运动,则路边为他加油的同学相对于小王位置不断后退。

故答案为:8;小王自己。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和参照物的选择,属于基础题目。

26.(2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甲所示,在U)时刻该图象

围成的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路程。a、b两个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它们的

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在to时刻,a的速度等于(选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b的速度。

甲乙

【分析】(1)首先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然后判断阴影部分的面积所表示

的物理意义;

(2)从图中直接判断to时刻的速度大小。

【解答】解:图象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

则由图a可知,在to时刻该图象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所表示的物理量是路程;

由图b可知,在to时刻,a、b两物体速度相等。

故答案为:路程;等于。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与物体运动的知识,关键是从图中得出有用信息。

27.(2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有深刻的认识,很多诗词中都有描写,

比如“飞花两岸照船红,不知云与我俱东”,诗中“云不动”以船为参照物,“云与

我俱东”是以榆树为参照物。

【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

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由此来突破此题。

【解答】解:

(1)细细品味古诗,从最后一句“不知云与我俱东”可知,诗人与云都是向东运动的,

二者的运动状态相同,所以诗人以船为参照物看云时;

(2)在本题中船是向东高速行驶,而“卧看满天云不动”是指“云与我”保持相对静止,

所以“云与我俱东”是以两岸的“榆树”为参照物的。

故答案为:船;榆树。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

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着,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

都是相对的,都是相对于某个物体而言的,所以说运动和静止都具有相对性。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9.0分)

28.(8分)有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分别是12.82cm、

12.83cm>12.8cm>14.82cm12.80cmo

(1)各个同学测量结果都有一定的差异,是因为测量时存在误差,这个是不可以

(填可以或不可以)消除的。

(2)其中测量结果显示明显错误操作的是一[同学,这个是可以(填可以或不可

以)避免的。

(3)若其他四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因为刻度尺的」

小分度值不同。

(4)如果正确测量四位的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mm,则同学的测量结

果又是错误的,其原因是没有估计值。

(5)用这把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得钢笔的长度应该是12.的cm。

【分析】(1)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产生原因是:①测量工具不精密;②

测量方法不科学;③估读;

(2)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造成的,是

不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3)(4)读数时应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5)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熟练实验技能等都可

以减小误差,

【解答】解:(1)误差就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是

不可以消除的;

(2)观察五位同学的测量结果可知,丁同学的测量结果是14.82cm,所以丁同学的测量

明显出现错误;

(3)读数时,应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是选用的最小刻度为1cm刻度尺,测量结果不

同的原因是因为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不同;

(4)如果正确测量四位的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mm,应估读到4.1mm,是错

误的;

(5)若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只有甲、乙,则钢笔的长度为:

L_12.82cm+12.83cm+12.80CGJ282cm.

6’,

故答案为:(1)误差;不可以;可以;(4)丙;(5)12.82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定义、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的理解和掌

握,考查比较全面,难度不大。

29.(4分)某同学欲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