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改革概述课件_第1页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改革概述课件_第2页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改革概述课件_第3页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改革概述课件_第4页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改革概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四月2024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改革概述学习提示本章与其他章节的关系:对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进行分析。本章要达到的教学效果:能够通过了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及经济关系来学习他们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本章的主要内容: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类型和基本特征;战后至7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学习本章需要了解的背景知识: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一个重大变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兴起和发展。发展中国家在取得政治独立之后,积极发展民族经济,成为世界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的力量。学习重点和难点本章学习的重点是:战后至7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难点:我们国家如何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教训应用到自身发展中来。第十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改革

第一节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类型和基本特征

第二节战后至7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

第三节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一个重大变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兴起和发展。发展中国家在取得政治独立之后,积极发展民族经济,成为世界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的力量。我国也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全面了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对外经济关系,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节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类型和基本特征

一、发展中国家的含义和基本类型

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经济特征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

当代发展中国家的内涵(续)

新兴经济体:是指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新兴的经济实体。目前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英国《经济学家》将新兴经济体分成两个梯队:第一梯队为中国、巴西、印度和俄罗斯,也称“金砖四国”;第二梯队包括墨西哥、韩国、南非、波兰、土耳其、埃及等“新钻”国家。基础四国:巴西:Brazil;南非:SouthAfrica;印度:India;中国:China。取各国首字母刚好组成英文单词:BASIC(基础——,基础之意也喻指中国、印度、巴西、南非为当今世界非常重要的发展中国家。

当代发展中国家的内涵(续)金砖国家:传统“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2010年11月,二十国集团会议在首尔举行,南非在此次会议上申请加入“金砖四国”。2010年12月,中国作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轮值主席国,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致商定,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四国”即将变成“金砖五国”,并更名为“金砖国家”(BRICS)。发展中国家的分类(收入法)(一)分类依据发展中国家的根本特征是收入水平较低。对其分类,一般是按照收入水平。最常用的是世界银行的标准:世界银行把213个经济体按照2009年人均GNI(grossnationalincome,国民总收入)分为四组。序号经济组别人均GNI美元经济体个数个人均GNI美元4高收入12196以上69379703上中等收入3946-121954874952下中等收入996-39455623161低收入995以下40512(二)大体分为两大类1.发展中经济体: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经济体。世界上有144个发展中经济体,占世界国家和地区总数的67.6%,世界上有三分之二的国家和地区属于发展中经济体。2.高收入经济体:区分为OECD成员国,有30个国家非OECD经济体,有39个国家和地区。通常把30个OECD成员国称为发达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和东亚太平洋地区。其中,欧洲大部分国家是OECD成员。有些国家收入很高,如中东产油国卡塔尔、沙特阿拉伯等收入水平很高,但不能说是发达国家。其结构和体制既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别,与一般不发达国家也有很大不同,不属于发展经济学研究范畴。高收入国家不等于就是发达国家(三)按收入水平和地区分类地区低收入经济体下中等收入经济体上中等收入经济体高收入经济体其中:OECD成员国合计世界4056486930213东亚与太平洋515415639欧洲与中亚2713382360拉美与加勒比19206036中东与北非0949122南亚350008撒哈拉以南非洲291171048地区分布:发展中国家主要集中在非洲、南亚和拉丁美洲。通常把低收入国家称为最不发达国家。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其次是南亚。富裕地区是拉美和加勒比。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大部分属于中低收入,但一些国家发展很快。(四)中国的情况中国经历30年高速增长,从低收入组进入下中等收入组,又开始进入上中等收入组。在这么短时间里,连续跨上两个收入台阶,创造了经济发展史中国奇迹。2009年按汇率计算,中国人均GNI是3650美元,属于下中等收入经济体,排在213个经济体中的125位。2009年按照购买力平价方法估算,中国的人均GNI达到了6890美元,排在第119位,比按汇率位次上升了6位。2010年按汇率折算,中国人均GNI大约相当于4500美元以上。开始跨入上中等收入经济体的门槛。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powerparities,简写为PPP)使得不同的货币具有相同的购买力。一个既定数量的某种货币当以购买力平价换算成其他国家货币时,在这些国家购买的商品和服务数量与在国内购买的同样商品和服务数量完全是一样的。美国宾州大学克拉维斯(IrvingKravis)是现代购买力平价和国际收入比较理论与方法的创立者和权威,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都比按汇率计算的人均收入高得多,甚至高出几倍。原因

由于用汇率把各国的国民产品换算成同一货币不能真正反映它们之间的实际收入水平,大大地低估了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水平。运用购买力平价作为货币换算因子,估算和比较各国收入水平。好处假设美国的猪肉价格是4美元/公斤,而中国是20元/公斤,于是,猪肉的购买力平价是5。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按照这一兑换率,一美元所能够买到的猪肉数量与5元购买的猪肉数量是一样的,即都是0.25公斤。算法发展中国家的分类(结构法)

按产业结构、出口结构和工业化进程的标准来划分

按产业结构、出口结构和工业化进程的标准,可以把发展中国家分为如下五类:1.原料和初级产品生产国

2.石油输出国

3.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4.综合发展型发展中大国

5.最不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的分类(结构法)

1.原料和初级产品生产国

这一类发展中国家以农业或矿业为主导产业,以生产和出口单一的经济作物或矿产品作为外汇收入来源,换取本国必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根据IMF的统计,以农矿原料和初级产品为主要出口收入来源的国家共有40个左右。这些国家的出口收入和经济增长受制于国际市场原料和初级产品价格的波动。这类国家大都在非洲。典型代表:科特迪瓦、刚果等。这类国家的出口收入和经济增长受制于国际市场原料和初级产品价格的波动。

发展中国家的分类(结构法)

2.石油输出国

石油输出国是指以石油开采业和炼制业为主要生产部门、以石油及其产品出口为其主要收入来源的发展中国家。目前,生产和出口石油的发展中国家有30多个,其中石油出口占本国商品出口总额50%以上的石油输出国约有20多个。这类国家多在中东地区。典型代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伊朗等。石油输出国尽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极高,但其工业很不发达,是单一的石油出口型经济,其国民收入受国际石油价格的限制,经济结构不合理。石油输出国组织英语简称(OPEC),音译为欧佩克。成立于1960年9月14日,1962年11月6日欧佩克在联合国秘书处备案,成为正式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维护各自的和共同的利益。现有11个成员国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利比亚、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和委内瑞拉。

石油生产国的石油资源长期被西方石油垄断公司所独占。从60年代后期起,石油生产国团结合作,同西方石油垄断公司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斗争。它们通过增收石油所得税,修改石油标价,加强对外国石油公司的监督,参与股权,对外国石油公司国有化,独立进行石油的出口和销售等手段和途径,收回了石油资源的主权,石油收入大幅度增加。石油是非再生资源,因此,大多数产油国都力图在本国石油资源枯竭之前,一方面对石油资源进行有计划地开采与深度加工,以增加出口石油的附加价值;另一方面,利用出口石油获取的巨额收入,对经济文化事业进行大规模投资,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改变畸形的经济结构,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石油生产国在其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1)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严重依附关系。(2)一些国家在建设中贪大求洋,脱离本国实际,盲目进口技术设备和商品,出现严重的“消化不良症”,造成资金的巨大浪费;大量引进外国劳工和专家,盲目发展大城市,导致城市住房、交通和食品紧张,加剧了社会矛盾。(3)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状况日益突出,加剧了社会矛盾。发展中国家的分类(结构法)

3.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是指那些经济增长较快,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在工业化程度上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典型代表:巴西、墨西哥、阿根廷以及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国民经济过于依赖海外市场和外部资金,容易受到国际市场需求波动和金融动荡的冲击。

3.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第一批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亚洲的“四小龙”。80年代之后,亚洲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和拉丁美洲的智利、墨西哥等国也逐渐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在发展战略上主要采取鼓励出口或出口替代的方针,制造业出口有较大发展,从而引起国内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迅速缩小。但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过于依赖海外市场和外部资金,容易受到国际市场需求波动和金融动荡的冲击。韩国、墨西哥等国就屡次受到债务危机或金融危机的困扰,被迫实行紧缩政策,抑制了经济增长。

新兴工业化经济体有两种不同的情况:

(1)亚太地区的韩国、新加坡以及我国的台湾、香港,即所谓的亚洲“四小龙”。它们幅员有限,人口不多,资源不丰(其中香港和新加坡实际上是两个大城市)。(2)另一种是拉美的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和智利。它们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具有的共同特点(1)经济都有或曾经有过高速增长(2)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3)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4)人均GDP较高发展中国家的分类(结构法)

4.综合发展型发展中大国

我国与巴西、印度、南非等少数发展中大国属于这一类型。这类国家一般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劳动力充裕,并有着广阔的市场潜力,能够依靠自己的优势,全方位地发展经济。其产业结构与出口结构均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也正由于人口多、幅员广、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这类国家的人均收入明显低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金砖四国(BRICs)2003年10月,高盛证券公司在题为《与BRICs一起梦想:通往2050年的道路》(Dream-ingwithBRICs:ThePathto2050)的全球经济报告中预言,BRICs将于2050年统领世界经济风骚,其中:巴西将于2025年取代意大利的经济位置,并于2031年超越法国;俄罗斯将于2027年超过英国,2028年超越德国;中国可能会在2041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印度可能在2032年超过日本;BRICs合计的GDP可能在2041年超过西方六大工业国(G7中除去加拿大)。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会大洗牌,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和俄罗斯将成为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2006—2008年,四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10.7%。

2009年6月16日,“金砖四国”领导人首次正式会晤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发展中国家的分类(结构法)

5.最不发达国家

最不发达国家主要是指发展中国家中资源贫乏、工业基础极为薄弱、经济发展最为落后的一部分国家。截至2009年,全世界经联合国确认的最不发达国家有49个,如安哥拉、莫桑比克、坦桑尼亚、乌干达、孟加拉国和尼泊尔等。这类国家经济单一,生产方式落后,无力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和人口的过快增长,每年需要用大量的出口收入甚至贷款来进口粮食发展中国家的分类(结构法)

5.最不发达国家

大部分最不发达国家是低收入的原料生产国,一般人均收入不足300美元。据IMF统计,1999年,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有49个,主要是地处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最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受阻的重要原因一是自然条件不利,大都是内陆国家和岛屿国家。二是国内的封建关系和封建势力严重存在,阻碍着经济的健康发展;三是原有的经济基础落后,经济结构畸形,几乎没有现代工业。四是在落后的社会、政治基础上建立的政府,未能获得足够的“强度”与“质量”对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也未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二、发展中国家的总体经济特征

(一)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二)经济结构呈现二元化(三)产业结构相对落后(四)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二、发展中国家的总体经济特征

(一)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

发展中国家虽然拥有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但生产效率却普遍低于发达国家,不仅工业生产能力低下,而且农业部门也并不发达。从总产值来看,2003年占世界人口84.5%的中、低收入国家其GDP总额仅为世界GDP总额的19.6%,以此衡量,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劳动生产率仅为发达国家的1/24;从农业生产来看,发达国家的农业人口仅占全部就业人口的6%左右,而发展中国家高达70%左右。发展中国家每个农业劳动力所生产的粮食只相当于发达国家每个农业劳动力所产粮食的9%左右。在工业生产方面,这种落后面貌表现得更为突出,1985年,在世界制成品生产中,发达国家占81.6%,发展中国家仅占18.6%,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要从发达国家进口工业制成品。贫困恶性循环低收入和生活水平教育和营养健康状况差人力资本水平低下导致储蓄率和投资率低技术进步缓慢和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二、发展中国家的总体经济特征

(二)经济结构呈现二元化

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另一个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特征就是经济结构二元化。也就是在一个国家内,落后甚至原始的经济成份与先进的,甚至现代化的经济成份并存。落后一元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以农业为主,生产规模小,工具简单,产品用于自我消费;先进一元多分布在城市,以工业为主,生产规模大,工具先进,采用现代生产技术和管理制度,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收入都较高,产品主要进入市场销售。二、发展中国家的总体经济特征

(二)经济结构呈现二元化(续)这种在同一国家内同时存在两个相互割裂、反差强烈的经济结构的现象,在完全工业化的发达国家中是不存在的,它只能出现于正从传统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型的发展中国家中。经济结构的二元化,不仅体现在不同经济部门之间、城乡之间,往往还体现在一国内部不同地区之间。某些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战略使现代化经济部门过于集中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更扩大了这种差距。相对于传统农业经济,二元化的经济结构是一种进步。

二、发展中国家的总体经济特征

(二)经济结构呈现二元化(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二元经济必然要向一元化的现代化经济转化,即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不断被工业部门和服务业所吸收,传统农业变成现代化农业。目前在发展中国家中,最不发达国家和多数中等收入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依然存在,而某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正在朝着经济结构一元化的方向转化。

二、发展中国家的总体经济特征

(三)产业结构相对落后

与其落后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结构相应,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也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经济中农业和初级产品产业所占比重较大,而制造业,尤其是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小。据世界银行统计,到2003年,所有中低收入国家中,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3%。制造业和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87%;其中低收入国家,农业增加值占GDP的25%,制造业和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5%。而在高收入国家,这两个比值分别为2%和98%。二、发展中国家的总体经济特征

(三)产业结构相对落后在高技术产业方面,差距更为明显,2002年,低收入国家高技术产品出口仅占其为数不多的制成品出口的4%,而高收入国家则为23%(不过,近年来中等收入国家高技术产品在出口结构中的比重逐渐接近了发达国家,2003年达到18%)。产业结构的落后还表现在就业结构上,发展中国家人口中农业人口的比重一般在50%到70%左右,而发达国家则多低于10%。

二、发展中国家的总体经济特征

(四)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

1.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中的对外依赖

2.对外资的依赖

3.技术和人才的依赖

二、发展中国家的总体经济特征

(四)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

1.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中的对外依赖

多数发展中国家许多工业制成品尤其是资本品和高技术产品依赖进口,同时其出口产品,无论是初级产品还是制成品,都以发达国家为主要销售市场。前一类产品,发展中国家需求弹性较小,发达国家在生产上基本处于垄断地位,而后一类产品的进口需求弹性和替代弹性又比较大。因此造成发展中国家在进口上依赖发达国家,而在出口上又受制于发达国家市场需求的现象。二、发展中国家的总体经济特征

(四)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

2.对外资的依赖

建设资金短缺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发展中国家往往大量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形成对外资的依赖。外资的进入虽然有效地弥补了发展中国家国内资本形成的不足,推动了经济增长,但也带来了一些弊端。首先是外债负担的加重。此外,外资的大规模流入与流出也会造成经济上的动荡,甚至引发债务危机或金融危机。

二、发展中国家的总体经济特征

(四)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

3.技术和人才的依赖

一方面使发展中国家能够利用现成的技术与人员,发挥“后发优势”,增强生产能力;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发展中国家产生过于依赖国外技术与人才、忽视自身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倾向,不利于提高本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潜力。发展中国家经济特征的逻辑关系

(九)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支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一)收入水平低下(二)生活状况较差,贫困现象严重(三)技术进步缓慢,生产率水平低下(四)人口增长率高,赡养负担重(五)失业严重,隐蔽性失业显著(六)农业所占比重大,二元经济显著(七)生态环境恶化(八)政治不稳定、办事效率低下、腐败现象严重补充: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1、冷战结束前的南北关系

战后,发展中国家为改变在国际经济旧秩序的不利地位,为民族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条件,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如: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通过了经济合作和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合作的宣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以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建立为起点的原料生产国组织及地区性经济合作组织的纷纷成立;“七十七国集团”的成立。

20世纪7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开展维护200海里海洋权、保卫和提高原料价格等斗争。在此背景下,1974年第6届特别联大会议通过的《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行动纲领》;1974年第29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1975年19个发展中国家和8个西方工业国在巴黎召开的“国际经济合作会议”(“南北对话”);1975年联合国第2届工业会议通过的《利马宣言》等。⑶在国际贸易方面,发展中国家为稳定原料出口价,1976年在贸发会议上正式提出“商品综合方案”,即由消费国与生产国提供共同基金建立包括发展中国家大宗出口的18项初级产品的缓冲储存。⑷国际援助和债务方面,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额有一定增加。在贷款条件方面,经过长期斗争,有的发达国家也同意适当降低官方贷款利息率和放宽偿还期限。在外债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免。

发展中国家反对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虽无突破性进展但也取得一些令人注目的成果:⑴在资源主权方面,石油生产国通过联合斗争大都收回石油主权,建立了本国石油公司,掌握了石油定价权,增加了石油收入。其他原料生产国通过逐步增股直至国有化,把重要原料掌握到自己手中。⑵在维护海洋权方面,《海洋法公约》草案规定沿海国对12海里宽的领海行使主权,对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拥有主权,沿海国对大陆架拥有主权。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水平和经济结构虽然相对落后,但是它们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如潜在的大市场、后发优势)。一国如何利用上述资源实现发展经济的目标,其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和发展模式如何,就取决于它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economicdevelopment)的内涵1.经济发展:除了包括经济增长之外,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投入结构变化简单→→复杂劳动,手工→→机械化操作,传统→→现代生产方法,劳动→→资本和知识密集型技术。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从传统小生产→→现代大公司产业结构变化第一产业劳动力和产值比重趋于下降,第二产业比重趋于上升,第三产业比重逐渐扩大并最终成为经济中最大的部门。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进行。产品构成变化与质量改进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服务构成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产品与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品种更加多样化。居民生活品质提高人均收入持续增加,营养、居住、医疗卫生条件和受教育程度明显改善,文化丰富多彩,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婴儿死亡率下降,物质与文化环境更舒适。分配状况改善和贫困下降收入和财产的不平等程度趋于下降,贫困人口趋于减少。对“经济发展”的不同理解经济发展指经济结构转变,最重要的经济结构就是产业结构,即三次产业结构。工业部门不断扩张,在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经济发展,它与工业化是同义语。在谈论经济发展问题时,要把握场合和范围。否则就会被这个概念弄糊涂最窄的角度经济发展就是指的经济增长,这两个概念是同义词。较宽的定义经济发展既包括经济结构变化,也包括贫困的减轻,收入分配不公的下降,教育和卫生事业的进步,生态环境的改善等。我们今天从最宽角度定义经济发展。最宽的角度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从1990年开始,联合国发展计划署每年发表《人类发展报告》,对世界各国的人类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和比较,目的是要使国际学术界和各国领导人把发展的目标从单纯的经济增长转到人类发展上来。人类发展主要体现于人的各种能力的扩大:延长寿命、享受健康身体、获得更多知识、拥有充分收入来购买各种商品和服务、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社会总产品的增加,需要经济增长。人类发展(humandevelopment):一切以人为中心,着重于人类自身的发展,认为增长只是手段,而人类发展才是目的。进一步理解人类发展不仅包含物质生活质量、生活环境的改善,还包括文化和政治生活的改善,本质是选择自由度的扩大,包含物质选择范围的扩大。经济增长不一定导致经济发展,即使经济增长带来了经济发展,但也不一定导致人类发展。《1996年人类发展报告》讨论增长与人类发展。5种有增长而无人类发展的情况无工作的增长joblessgrowth工作意味着生活保障,没有工作就等于剥夺了一个人的生活和发展的能力,以及损害尊严和自尊。当然,缺乏工作机会可能是经济增长缓慢造成的。无声的增长voicelessgrowth应让民众参与和管理公共事务,自由表达意见和观点。有些国家经济增长很快,但还远不是民主和自由的。无情的增长ruthlessgrowth在很多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增长较快,但收入分配不平等反而加重。增长利益大部分落入富人腰包,穷人状况日益恶化。无根的增长rootlessgrowth具有包容性和参与性的增长模式能够培育和增强文化传统,以丰富方式享受文化;但是,具有排外性和歧视性的增长模式却能够毁灭文化多样性,从而降低生活质量。无未来的增长futurelessgrowth不顾自然资源耗竭和人类居住环境恶化而换来的增长是不可能、也不值得持续下去。5种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情况经济发展战略

所谓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各个国家为实现经济发展目标而制订的总体规划、战略方针及相应的经济政策。它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长远性、总体性的指导作用,因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根据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来划分根据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可以把发展战略分为:传统农业型工业化类型第三产业开发型资源开发型资源加工型资源开发型战略和资源加工型战略资源开发型发展战略,侧重于依靠自然资源优势,生产和出口资源产品,以此作为本国的经济支柱;资源加工型经济发展战略,注重于通过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特别是制造业部门,来调整原来落后的经济结构,实现国民经济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二)根据工业发展模式来划分

进口替代战略出口导向战略进口替代战略所谓进口替代战略,也称为内向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就是利用贸易保护政策,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业和其他工业,替代过去的制成品进口,以带动经济增长,实现本国经济的工业化。同时,通过进口替代减少贸易逆差,缓解本国经济的对外依赖,增强经济独立性。补充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的两个阶段

1、用国内生产的非耐用消费品(技术含量低,投资较少,多为劳动密集型)替代进口的同类产品。利用比较优势,较容易成功。

2、用国内生产的耐用消费品(主要是重化工业产品)代替同类进口品该阶段所需资金和外汇较多,技术复杂,系统性、配套性要求较高,而且往往是逆比较优势,成功的难度甚大。

补充进口替代战略的措施

1、外部保护措施:保护性关税进口数量限制高估本币汇价2、内部保护措施:政府在信贷、税收、重要物资供应、人才等方面向本国的进口替代企业倾斜。补充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的缺点

1、造成外汇短缺,国际收支不平衡,反而加重了对国外的依赖。2、高估本币价值,虽有利于进口替代产业投入品的进口,却低估了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3、进口替代产业的高成本→产品高价格→国内低需求→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下降。4、进口替代工业大多使用从国外进口的节约劳动型的机器设备和技术,不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5、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主要使利益集中于城市少数工业部门,会引起城乡之间、部门之间的收入分配不均。出口导向战略

也称为出口替代战略或外向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则是使本国的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并以制成品出口逐步替代过去的初级产品出口,利用出口积累资金,带动整个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增长。实施出口替代的国家的保护政策:鼓励出口产品的生产放宽外汇管制外汇留成出口退税和出口补贴鼓励投资,并实施有吸引力的外资政策一些发展中大国,先是采取进口替代战略,然后在进口替代期间所建立的工业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比较优势发展出口产业,推行出口导向战略,以此扩大就业,提高收入,提升产业结构;一些小国往往通过发展面向海外的装配加工工业来摆脱资源与市场的限制。(三)根据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所起作用的不同来划分

1.政府集权控制

2.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3.市场经济为主其区别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是政府还是市场机制发挥着主导作用。在经济发展初期,市场本身的发育不足和政府的赶超心态,往往促使发展中国家采取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战略。随着市场的发育和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化,政府的干预成本将不断提高,其决策的及时性和正确性也更难以保证。处于这一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更有可能选择那种鼓励市场机制发挥更大作用的发展模式。

结论:虽然发展战略的具体类别多种多样,但其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以尽可能小的代价改变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落后状况,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在这一意义上,发展中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不仅取决于其战略自身的合理性,而且也取决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具体国情、发展阶段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成功的发展战略总是那些最适合时代和国情要求的战略。第二节战后至7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

一、独立初期的经济政策二、发展中国家的早期发展模式三、经济发展的成就四、发展中国家开始分化与经济模式的变迁一、独立初期的经济政策

目前独立自主的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在历史上曾经沦为少数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受到政治上的压迫和经济上的剥削,其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也处于停滞、落后的状态。战后,殖民体系出现了最大也是最后的危机,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一百多个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属国先后取得政治独立。在实现了政治独立这一目标之后,经济发展就成为这些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所面对的最重要的历史任务,它们的民族振兴和经济发展历程也从此开始。此时,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方面首先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选择什么样的经济制度;二是如何维护经济主权,摆脱殖民国家的经济特权;三是通过怎样的经济政策改变封建式的、落后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

针对这些问题,发展中国家采取了以下措施(一)经济制度的选择(二)取消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特权(三)实施土地制度改革(一)经济制度的选择

发展中国家选择了不同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走上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道路。其中少数国家选择了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并一度模仿原苏联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而绝大多数国家在民族资产阶级领导下,选择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前者被称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后者被称为“民族主义发展中国家”。(二)取消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特权

发展中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取消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特权的措施,包括收回海关权和货币发行权、接管原殖民政府的财产、废除外国资本的租借地和采矿权等。其中影响最大的举措是对外国资本实行国有化和民族化。具体途径包括直接征用、没收外资企业,给予补偿赎买外资企业,以参股方式获得外资企业的控制权等等。。据联合国统计,1960~1976年,发展中国家接管的外国企业达1447家,其中英国企业521家,美国企业342家。在这一接收外资企业的浪潮中,最为突出的是中东产油国对几家西方大石油公司(所谓石油“七姐妹”)的接管和国有化以及拉美国家对外国矿产公司的赎买与征收。此外,对于仍由外资占有或控制的土地、矿山和银行,发展中国家也实行了不同程度的监督、限制与管理。通过上述行动,发展中国家巩固了政治独立,收回了国家资源,为独立地发展民族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三)实施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制度的改革,是发展中国家独立后为了摧毁旧的经济基础,推动社会结构现代化,促进农村市场经济发展而普遍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拉丁美洲,到60年代中期为止,有15个国家颁布了土地改革法或土地垦植法,通过法律正式废除了各种奴役性的租佃关系,同时征收私人土地、开垦公有土地,使以往的佃农和雇农成为自耕农或农村工资劳动者;在亚洲,印度早在1948年就已制定了土改法,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也在50年代开展了土地改革,以赎买的方式从地主手中获得土地再分配给农民;在非洲,各国主要是在原有的村社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推行合作化政策。各国的土地改革虽然并不彻底,但都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农村封建的或原始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村市场经济的形成开辟了道路。二、发展中国家的早期发展模式

(一)发展中国家选择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的依据(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和政策(一)发展中国家选择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的依据

战后早期,除了那些资源充裕的国家采取了资源开发型战略之外,许多发展中国家都选择了强调政府的干预作用、强化政府地位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以及在保护性贸易政策下注重进口替代的工业发展战略。

实际上,这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推行进口替代战略,把资源集中用于扶植进口替代工业,必然会走向国家对经济的全面控制。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进行这样的选择,既来自于它们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认识,也受到当时流行的经济理论思潮的影响。

1.从历史认识角度看,有五个方面因素决定了发展中国家的态度

(1)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削弱了人们对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信心。许多发达国家接受了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对经济活动进行积极的政府干预,以刺激经济增长。在战后的英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还出现了国有化的浪潮。这都给不少发展中国家政府的制度选择以深刻的影响。

(2)当时的社会主义大国——苏联,不仅经受住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严峻考验,而且,战后经济恢复和增长很快,其政府直接进行全面管制的计划经济模式成功地使其实现了工业化目标。计划经济在短期内集中资源的能力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影响。中国、印度等在建国初期建立的经济体制就有明显的苏联印记。1.从历史认识角度看,有五个方面因素决定了发展中国家的态度

(3)由政府对进口施加限制并给本国工业以保护,在欧洲、北美和日本的早期工业化过程中都曾起过重大的作用。美国、德国和日本作为后发展国家,都曾长时间实施保护贸易政策。发展中国家的决策者自然把这一政策与其成功的工业化进程联系起来。1.从历史认识角度看,有五个方面因素决定了发展中国家的态度

(4)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冲突,使各国普遍倾向于在高关税壁垒下建立自己的工业生产能力,而价格管制和数量配给也确实帮助美国经济度过了战争时期。1.从历史认识角度看,有五个方面因素决定了发展中国家的态度

(5)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那些专门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制成品的国家(如阿根廷)发现它们的贸易条件严重恶化,因而急切要求在国家的保护下推行进口替代的工业化。尤其是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等拉美国家,已经利用战争空隙时间建立起了自己的工业,生产那些曾经需要从美国进口的商品,因而不无理由地认为这一政策应当在战后延续下去。1.从历史认识角度看,有五个方面因素决定了发展中国家的态度

2.战后早期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助长了政府干预趋势

在发展国内经济方面,保罗·罗森斯坦—罗丹(PaulN.Rosensten-Rodan)在1943年提出了大推进理论,埃伯特·赫希曼在1958年提出了非均衡发展战略理论。他们都认为,实现快速发展仅靠市场作用是不够的,需要引进某种形式的政府干预;早期发展经济学结构主义思路占统治地位强调物质资本积累、工业化和计划化等的重要性。

强调资本积累。认为资本稀缺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强调工业化。要摆脱贫穷,赶上发达国家,必须加快工业化。

强调计划化。认为发展中国家市场体系不完善,价格机制不能很好发挥作用。政府如果不进行积极干预,有限社会资源就不能得到有效使用。三者相互联系,而非孤立:工业化是目标,资本积累是源泉,计划是手段。没有资本积累就不可能实现工业化;没有政府干预和计划安排,而仅靠市场自发调节,就不可能迅速进行资本积累,促进工业部门的扩张,从而也就不可能实现工业化。具有“唯资本论”、“唯工业化论”和“唯计划论”色彩早期发展经济学的反新古典主义的倾向缪尔达尔在《亚洲的戏剧》中指出:只要从古典经济学那里继承下来的,尔后进一步得到发展的理论宝库限制在西方,就没有什么危害。但是,研究并不合适的南亚欠发达国家时,后果就严重了。新古典经济学强调市场作用研究静态资源配置,基本思路是通过边际调节和市场修补来达到均衡。认为政府干预只会导致无效率。假定经济体系有韧性,能根据价格变化作出灵活调节。反新古典主义倾向这种假定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实际。认为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所涉及到的是摆脱贫穷、走向富裕的问题。新古典经济学难以处理这方面的问题。边际调节和市场修补难以使发展中国家从贫困陷阱中解脱出来。对新古典经济学的适用性持否定态度。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方面,拉丁美洲的经济学家劳拉·普雷维什(RoulPrebisch,1901~1986)等人提出了“中心—外围”论,认为现存国际经济关系是一个由“中心”和“外围”组成的体系。作为“中心”的发达国家在这个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作为“外围”的发展中国家处于受剥削、受支配地位。补充:“中心—外围”论的主要理论基础是贸易条件恶化论,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如下:

1、制成品的市场结构是垄断或寡头垄断的,且发达国家强大的工会保护工人的工资水平。2、初级产品的市场结构基本是完全竞争的3、制成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较高,而初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较低(联系恩格尔定律)4、制造业具有递增规模效益,农业具有常数规模效益5、资本的跨国流动较容易,而劳动力跨国流动较难普雷维什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惟一出路是实现进口替代工业化,以减少对“中心”国家的依赖,改善贸易条件,提高经济增长的内部动力。这种出口悲观主义理论成为进口替代战略和政府干预经济、保护本国制造业企业的有力论据。至少到60年代中期,这类理论为发展经济学定下了基调,也对发展中国家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对以往经济实践的认识和理论思潮的双重影响下,一些发展中国家率先采纳了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和进口替代战略。在亚洲,印度在1947年独立以后,经济很快呈现出计划性的特征,并开始扶植本国的重工业产业;在拉丁美洲,阿根廷的庇隆政府(1945~1955年)建立了一个高度保护的制造业体系,推动了工业发展,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亚非拉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纷纷仿效印度、阿根廷等国的发展战略。从50年代到60年代,政府主导型经济和进口替代战略经历了它的鼎盛时期。

(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和政策

1.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全面控制2.利用保护性贸易政策实现制成品的进口替代3.引进外资和技术

1.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全面控制

第一,确立国有企业的重要地位。第二,制订中长期发展计划,并通过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确定和引导经济发展的方向。第三,政府对产品价格和工资进行管制,通过倾斜性的价格和工资政策扶植主导产业或进口替代产业。第四,采取金融抑制政策。2.利用保护性贸易政策实现制成品的进口替代

为了实践发展经济学关于经济自主的主张,许多发展中国家确定了优先发展的工业部门,推行制成品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同时,多数发展中国家制定了贸易保护政策,限制国外制成品的进口或通过关税提高其在本国市场的价格,从而减少对本国工业企业的竞争压力。3.引进外资和技术

为了既利用战后科技革命的成果,克服本国资金不足和技术落后的状态,又维护本国的经济自主,不少国家实行利用与限制外资的政策。在外资经营范围、股份比例、利润汇出、市场经营等方面,都有限制性的规定。同时多数国家大力引进工业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当然,不是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实行这样的发展模式和战略。比如在发展工业上,不少国家利用本国占优势的资源,着重发展以农、矿原料为基础的加工工业。也有的国家强调发展面向国外市场的出口商品的生产,发展出口工业,利用本国丰富的原料和低廉的工资,生产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的商品,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增加外汇收入,为国家工业发展积累资金。在对外政策上,一些国家实行不同程度的开放政策。许多国家建立经济特区或自由贸易区,大力引进外资。有的国家规定各种优惠待遇,鼓励外资投入。虽然这一阶段发展中国家把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但多数国家都没有完全忽视农业的地位。它们在土地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粮食自给率,扩大经济作物的出口。许多国家为了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或在农村中推行“绿色革命”,采取农业技术改良措施,推广优良品种,发展水利建设,扩大灌溉面积,提高农业机械化和化学化水平,并通过农村信贷政策和价格补贴政策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三、经济发展的成就

在上述战略和政策指引下,50至70年代,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民族经济上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一些国家曾出现经济建设高潮,创造了经济“奇迹”,涌现出一批新兴工业国和地区。

(一)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有所提高

(二)出口贸易能力增强,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增大

(三)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一)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有所提高

政府的干预和保护性贸易政策为本国企业提供了有保护的、有利可图的市场,使发展中国家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得到了迅速发展。1950~1960年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年均增长率为6.9%,1960~1970上升为8.1%,超过了同期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增长速度。从地区和国家情况看,大多数实行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工业增长都比较快。

(二)出口贸易能力增强,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增大

1970年,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总额只有550亿美元,到1980年增加到5540亿美元,即增加近10倍。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增长率,在70年代以前低于发达国家,而在70年代以后,由于制成品出口能力增强和石油的大幅度涨价,出口增长速度开始高于发达国家。在70年代,发展中国家出口总值年平均增长22.6%,发达国家为18.2%。因此,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从1970年的17.9%上升到1980年28.1%。发展中国家不仅是能源和原料的出口国,而且在一些制成品领域也具有了日益增大的出口能力和竞争能力,如纺织品、机器、电子产品等。发展中国家出口能力的增强,不仅有利于民族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日益重要的影响。(三)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1965~1984年,在发展中国家的国内总产值中,农业的比重由31%下降为21%,工矿业的比重由29%上升为37%,以服务业为中心的第三产业由40%上升为42%。在拉美地区,农业在其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939年的25.3%降至1976年的11.6%;同期,制造业的比重则从16.5%增至25.4%。表10-1中的数据充分显示了从1965年到1980年发展中国家农业和工业比重的明显变化。可以看到,工业比重上升的趋势,无论在中等收入国家还是在低收入国家都表现得十分突出。

与此同时,各产业部门的内部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农业中,粮食的比重基本未变,经济作物的比重略有下降,畜牧业的比重略有上升。在工矿业中,采矿业的比重逐渐下降,制造业的比重有所上升。在制造业中,轻工业比重有所下降,重工业比重有所上升,不过,发展中国家原有工业基础一般比较落后,在制造业中,食品、纺织和石油提炼仍是三个依次最大的部门。在第三产业中,传统服务业的比重有所下降,咨询、信息等新兴服务业比重有所上升。表10-11965~1980年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工、农业产值占GDP的百分比)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

国家组别196519731980农业工业农业工业农业工业发展中国家

313124341938低收入国家

442838323337中等收入国家

193415351239发达国家

543437336总之,50至70年代,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在发展本国经济,改变落后经济面貌和殖民地经济结构、争取经济独立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力量。

四、发展中国家开始分化与经济模式的变迁

在这一时期,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上所取得的成就很不相同,有的发展较快,有的比较缓慢,差距有拉大的趋势,发展中国家开始分化。一部分石油生产国由于收回石油资源主权和石油价格的上涨,收入迅速上升;另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采取成功的发展战略和一系列政策措施发展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而某些国家的贫困状况却没有得到缓解,成为经济最不发达国家。

(一)“东亚模式”与“拉美模式”: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发展模式

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之所以能够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取得比较明显的成绩,同其选择的经济发展模式,包括相应的经济制度安排与经济发展战略有着密切联系。其中,东亚地区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发展绩效最为突出,其发展模式也最受关注。而拉美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1.东亚模式

东亚经济体,主要是东亚“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制度安排与发展战略上的诸多特点,被人们归结为“东亚模式”。东亚经济模式经济优先主义+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分配收入相对均等→高经济增长率

东亚政治模式

传统集权政治体制(强人政府+一党优势+军人干政)+现代性国家特征(代议制形式+专家治国+健全法制+反腐倡廉)+渐进民主化进程→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东亚文化模式弘扬儒家传统文化精华(忠于国家、勤奋节俭、重合谐、重教育等)—东方文化中的糟粕+吸取西方文化精华(传统优秀文化、先进科学技术与管理、商品竞争意识、高效率等)—西方文化中的垃圾=创造东亚新文化

作为一种制度模式,“东亚模式”的本质内涵在于,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在共同或相近的历史传统或文化背景下,形成了致力于经济发展的“强政府”。这种“强政府”在一定的“政府强度”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发动经济增长和减缓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经济压力,并且在一定时期内(主要是经济赶超和跳跃发展时期)以较高的“政府质量”,克服或约束政府机体的种种弊端,使之最大限度和最大效率地服务于经济增长。

以韩国等东亚发展中经济体为典型的

“东亚模式”的主要特点

(经济视角)(1)在内部普遍存在着严重的市场不发育或短缺,市场规模扩大受到压抑,市场远没有达到可以“正常”运作程度的初始条件下,为了克服市场弱化压力,有效地实施了“政府替代”,即强制扭曲某些市场价格及其资源配置,培植主导产业及其主要企业组织的形成与发展。以韩国等东亚发展中经济体为典型的

“东亚模式”的主要特点(经济视角)(2)通过政府强有力的行动,一方面较为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给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另一方面通过控制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努力维持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以韩国等东亚发展中经济体为典型的

“东亚模式”的主要特点(经济视角)(3)在“强政府”的主导下,实行典型的出口导向发展模式,将出口导向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加以大力发展,对外贸易采取“加工组装型工业化”的模式。这是与许多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明显区别。东亚国家很早就转向了出口主导战略,以出口贸易带动整个经济的起飞。它们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和廉价而充足的劳动力,政府对出口战略部门从资金、税收、设备、原材料和技术进口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扶植;建立工业基地和出口加工区;根据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趋势,不断提升出口工业结构。以韩国等东亚发展中经济体为典型的

“东亚模式”的主要特点(经济视角)(4)依靠国内高储蓄和政府控制的借款,实现高增长。在90年代中期以前的较长时期内,实现两个良性循环:其一是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适当提高消费水平—继续高储蓄;其二是利用外资的引进—使用—管理—偿还—再引进的良性循环。以韩国等东亚发展中经济体为典型的

“东亚模式”的主要特点(经济视角)(5)重视公共政策的积极作用,强调通过政策调整收入分配,建立相对合理的收入结构,重视基础设施、教育等公共产品的提供。以教育为例,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体普遍大量投资教育,重视人才培养。它们的教育投资比重都较大,用于初等、中等教育的比重又比高等教育大。通过大力发展初、中等教育来培养熟练的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为其迅速吸收外来技术以及提高自身技术开发能力奠定了人力基础。“东亚模式”的主要特点(政治与文化视角)在政治上,实行集权主义和精英治国。严厉的压制性体制成功地维持了一种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而训练有素的技术精英则可以保证决策的合理化和科学化,获得经济增长。

在文化上,倡导儒家传统文化。儒家传统文化被称为东亚发展的“文化影响模式”,又称“东方情感型模式”,与被称为“现代型模式”的西方型文化迥异同。根植于西方文化的现代型模式追求效率,强调个性。而东方型情感模式则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崇尚集体意识,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宣扬和谐精神,主张用伦理道德信条来规范人的行为和协调人际关系。

“东亚模式”的主要缺陷

1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赶超模式。为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目标,不少国家政策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规模的扩张,而忽视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协调发展;重视物质的增长,而忽视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东亚国家发展基本上都实行外向型战略。由于以出口为导向,以外资为增长动力,常常导致对同外资本、技术和市场的过度依赖而忽视内部资本积累和国内市场的开发;一旦外资进入减少或国际市场萎缩,经济增长就失去动力,甚至会出现经济衰退现象。

“东亚模式”的主要缺陷3东亚各经济体的工业化进程一般从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消费品产业入手,这种产业的比较优势是难以持久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劳动密集型产业必将实现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而后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

4政府对经济干预过多。政府对经济的过分干预容易导致政府包办一切,忽视甚至违背市场经济规律。政府的决策失误必将带来经济的非正常发展,不利于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也极易滋生腐败现象。韩国大企业模式的功与过见另一幻灯片2.拉美模式

拉美地区有30多个发展中国家,各国实施的政策并不尽相同。但在战后,尤其是80年代以前,其经济发展进程中也存在一些曾经取得成绩和经历挫折的“共同特征”,被称之为“拉美模式”。

拉美模式的演化1.初级产品出口型发展模式。19世纪初的独立战争结束后,拉美国家普遍接受了初级产品出口型发展模式。该模式是典型的资源驱动型增长方式。拉美地大物博,以出口初级产品来换取外汇收入是天经地义的。

拉美模式的演化(续)2.进口替代型发展模式。二战爆发后,由于欧洲国家忙于战事而减少了工业制成品的生产,且战争影响了洲际运输线,拉美国家难以用充足的硬通货进口工业制成品。这一状况使得拉美国家发展本国工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显得更为突出。因此,如果说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促使拉美国家认识到了采纳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的必要性,那么二战的爆发则强化了拉美国家追求这一模式的决心。

拉美模式的演化(续)3.后进口替代(新自由)发展模式。20世纪90年代,新自由主义思潮在拉美广泛传播,东亚选择市场经济之路并成功起飞的示范效应使拉美开始实施“后进口替代”发展模式,其实质就是自由化市场经济。这一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有:贸易自由化;放松对外资的限制;私有化;税制改革;金融改革;劳工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拉美经济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其中突出的一个就是跨国公司对拉美经济的控制不断加强。在进口替代时期拉美引进技术尚有国家对经济生活的有利干预和对国内市场的高度保护,但实施一系列自由化政策后,这些干预和保护不复存在,拉美的科技发展对外依赖越发严重。

拉美模式的主要特征

(1)政府同样对经济进行了比较积极的干预,但更多侧重于通过制定经济计划、实施扩张性经济政策刺激需求,以及通过国有化和贸易管制等措施直接控制和保护国内进口替代产业。其政府管理、执行政策的能力较弱,没有足够的力量与有效的手段维持政治环境和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问题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拉美模式的主要特征(续)(2)依靠得天独厚的丰富自然资源,以初级产品出口支持工业化,在保护国内市场的条件下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实行典型的进口替代发展战略。这降低了拉美国家的对外开放度,通过参与国际竞争改善国内市场扭曲和企业经营不善的效应也就不足。

拉美模式的主要特征(续)(3)国内积累率较低,投资率不高,对外资依赖较重。曾大量借用外债,以提高增长率,一度形成借债增长型经济。(4)公共政策并不积极,收入分配不均现象突出,对基础设施、教育等公共产品的投入相对较少。总的来说,“拉美模式”具有更多发展中国家的共性特征,经济制度安排、发展战略和政府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更接近于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但是,拉美国家一方面在要素禀赋、市场基础条件、外部融资条件等方面具有优势,另一方面部分拉美国家,如巴西、墨西哥、智利等国,其政府的“强度”与“质量”尽管低于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却明显高于非洲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因此,直到70年代,拉美国家经济发展进程尚比较顺利,也产生了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无论是“东亚模式”还是“拉美模式”,其取得的成就都表明,落后国家在当代历史条件下要实现工业化,必须依靠政府强有力的干预,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政府干预的作用,一方面体现在促进资本形成与技术进步、制定经济计划或发展战略、纠正市场失灵等领域,另一方面则体现在维持政治、经济环境稳定、提供发展急需的公共物品等领域。政府干预的效果,一方面取决于“政府强度”,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反映了政府理性、效率与自律性的“政府质量”。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东亚新兴工业化经济体,政府在强度与质量上均优于拉美,后者又优于非洲国家,这就使得在发展绩效上,也是东亚优于拉美,拉美优于非洲。

但是,也应认识到,无论是“东亚模式”还是“拉美模式”,本身都是在特定的内部与外部环境下才适用的有针对性的发展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曾经取得成绩的发展模式也可能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生阻碍作用。拉美国家在80年代遇到了严重的挫折,东亚国家尽管不断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在90年代也出现了经济动荡。这些情况也使得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先后对其发展模式进行了调整。拉美经济改革与启示见另一幻灯片(二)发展中国家的分化与南南差距的扩大

发展中国家的分化充分表明了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特征。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又造成了南南差距,也就是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差距不断扩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同类型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出现明显差异

2.不同类型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差异加大

3.不同类型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差距加大

1.不同类型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出现明显差异

总的来说,经济水平较高的中等收入国家的经济发展快于低收入的国家;石油生产国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快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东亚国家和地区、拉美快于非洲特别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2.不同类型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差异加大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实现了升级,其经济结构正在趋近于发达国家,它们在汽车、家电、电子等当前具有代表性的主导产业上,已经处于世界前列。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产值的70%以上集中在东亚、拉丁美洲,非洲所占的比重还不到10%。大多数非洲国家的制造业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主要是食品、纺织等传统工业。3.不同类型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差距加大

一方面,亚洲和拉美的一些发展中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逐渐上升,作用逐渐增强。1960年,东亚8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总额仅为50.85亿美元,在世界出口总额中只占4.3%;而到1995年,其出口总额已增至7220.69亿美元,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相应提高到14.4%。与此同时,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则趋于恶化,在非洲的53个国家中,有33个(绝大多数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已被联合国列入最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发展不平衡与其分化表明,即使独立时的经济发展水平类似,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绩效也可能出现很大的差别。其原因除了自然禀赋、基础条件和外部环境的作用外,最关键的还在于发展中国家自己。战后以来,已经有许多落后国家,通过采取正确合理的发展模式和经济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经济持续发展的“奇迹”。有理由相信,目前落后的国家,只要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同样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第三节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和增长绩效三、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及发展中国家的进一步改革

一、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

(一)80年代初发展中国家经济状况的恶化

1.经济增长速度减慢,通货膨胀加剧

2.人均收入水平下降

3.贸易状况恶化

4.外债急剧增大,负担沉重,偿还能力下降

从发展中国家的独立直到70年代,其经济发展历程总的来说是比较顺利的。但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展中国家生产、贸易、国际收支和经济生活等各方面都出现了恶化的趋势。从1982年底,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开始走出危机走向回升,一直到90年代初期,处于一个加速结构调整,经济低速增长较平稳的发展时期。而除了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外,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这一时期经济状况却未见好转。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整个80年代是“失去的10年”。

1.经济增长速度减慢,通货膨胀加剧

据世界银行统计,1965~1974年发展中国家国内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2%,1974~1977年降为4.9%。进入80年代后经济几乎是停滞不前:1980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2%,1981年增长1.6%,1982年为0.5%,而1983年则是零增长。许多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大量的失业。70年代后半期,发展中国家的消费物价指数的增长一般都在25%以上,而拉美国家则高达40%左右,进入80年代以后,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1985年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率平均达47%(拉美达161%),1988年又上升为58%(拉美为213.8%)。

2.人均收入水平下降

80年代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年均增长仅为2.1%,低于发达国家的3%;除中国以外所有发展中国家1989年的人均GDP只有1980年的98%。在这一时期内,拉美的GDP和人口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和2.1%,非洲分别为0.7%和3.1%,西亚分别为-0.02%和3.3%。经过10年时间,拉美人均国民收入减少了1/10,非洲下降了25%,西亚则减少了1/3。只有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超过了人口增长,人均水平为原来的158%。

3.贸易状况恶化

1980~1982年,非石油生产国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逆差达2000亿美元左右,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逆差扩大了将近1倍。

4.外债急剧增大,负担沉重,偿还能力下降

非产油国的发展中国家的债务,1962年为259亿美元,1973年为1301亿美元,1983年达6640亿美元。发展中国家还本付息的负担,1973年为179亿美元,1982年达1071亿美元,增加5倍;其中利息由69亿美元增至592亿美元,增加7.6倍。每年还本付息占出口收入的比重,即外债偿还率由1973年的16%增至1982年的25%,其中巴西达87%,墨西哥达58.5%,而阿根廷竟达103%。到1982年,墨西哥、巴西等重债国宣布无力偿付到期债务,引发了大规模的债务危机。

(二)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恶化的原因

1.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直接控制或管制的效率下降

2.政府干预产生了诸多不良后果

3.国民经济严重失衡

4.进口替代战略不再适应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5.社会问题加剧

出现上述经济恶化趋势的原因,固然有西方发达国家经济衰退、转嫁危机和国际商品、资本市场动荡的因素,但在发达国家迅速恢复并进入新一轮经济高涨之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仍未出现好转势头,说明经济困境的出现,不能完全归咎于外部环境,其基本原因还是在于这些发展中国家自身在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上的问题。事实上,多数发展中国家在70年代之前采取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和进口替代战略,经过多年的实践,本身已经出现了一系列结构性的、深层次的弊病,使许多发展中国家没有能力应付外来的冲击,相反,外部冲击激化了经济内部存在的矛盾,使其在受冲击后经济困难显得格外严重。1.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直接控制或管制的效率下降

在经济发展初期,发展中国家通过国有化和政府管制,加强了对企业的控制,这一方面保证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独立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政府对经济发展方向和资源配置的引导,有利于通过“政府替代”纠正市场失灵。但随着市场的发育,国有化与政府管制的积极效应逐渐弱化,而政府本身存在的“政府失灵”问题又逐步暴露出来,这一方面使得国有经济部门效率降低,国有企业亏损现象加重,另一方面又不利于引入外部资金与技术。

政府控制使私人企业注重的仅仅是如何对政治和行政机制作出反应,而不是持续发展经济所需的创新性和竞争性活动。经济管制使能够从政府官员那里得到有利待遇或逃避限制的那些人获得超额的利润(被称为“寻租”)。各种寻租活动使企业家、投资者和商人的精力从生产活动中分散开来,浪费了稀缺资源,减缓了经济增长。2.政府干预产生了诸多不良后果

发展中国家政府为实现政策目标而对产品与金融资产价格实施的干预,时间一长即产生了诸多不良后果:保护关税下国内制成品价格高估,孕育了效率低下的制造业;利率上限压制了金融体系的成长,抑制了货币储蓄,助长了非生产性投资;对食物价格规定上限和对出口农产品征收关税,打消了农民的积极性,并阻碍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3.国民经济严重失衡

一些国家长期以来追求重工业化和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其国民经济内部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失衡。片面加快工业发展,造成工农业及其内部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基础设施薄弱,原材料、能源和粮食严重短缺。为加速发展,战线拉得过长,造成总供给与总需求严重失衡。为此,一方面迫使政府不断扩大财政赤字,另一方面对外大量举债,发展到一定阶段势必发生严重的财政危机和债务危机。70年代后,拉美一些国家,急于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制定了庞大的经济发展计划,实行“高速度、高指标、高投资”的“三高”政策。为此,大举外债。这些外债成为引发1982年债务危机的直接诱因。4.进口替代战略不再适应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进口替代作为一种发展战略适用于工业化起步的时期。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执行进口替代战略,对于减少对外国产品的依赖和促进民族工业的建立,起过重要作用。同时,为了使本国弱小的制造业尽快成长,需要政府保护,为其创造较少竞争强手的环境。但对本国某些产业部门实行人为的保护主义措施又使其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不但使工业化的代价高昂,而且也削弱了应付世界经济突然冲击的能力,并导致产业结构严重失调,整体经济效益下降。另一方面,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旨在减少对进口的依赖,然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却由于输入中间产品和资本货物的大量增加,使这一目标未能实现,并造成了国际收支的大量逆差和外债的迅速增加。因此,进口替代作为经济发展战略有很大局限性,随着延续时间的拉长其消极作用日益突出。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证明,从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