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川省雅安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1页
2022-2023学年四川省雅安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2页
2022-2023学年四川省雅安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3页
2022-2023学年四川省雅安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4页
2022-2023学年四川省雅安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2022-2023学年四川省雅安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注意事项:

L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

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宋朝李纲曾高度肯定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该历史功绩指的是()

A.发展经济B.扩大疆域C.统一全国D.重视文教

2.如图是后人对隋朝大运河的评价。据此可知,大运河的修建()

“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一一唐•李吉甫

“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一一明•于慎行

A.产生了双重影响B.巩固了隋朝统治C.沟通了南北经济D.开创了开皇之治

3.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

饱而身毙。”由此可见,唐太宗特别重视()

A.农业生产B.勤于政事C.发扬文化D.以民为本

4.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

天()

A.严惩贪官污吏B.提倡节俭C善于纳谏D.重视农业生产

5.“开元盛世”时期,辅佐唐玄宗实行一系列改革的贤相是()

A.房玄龄、杜如晦B.姚崇、宋璟C.李林甫、杨国忠D.魏征、狄仁杰

6.唐代女子同样参加骑马、打球、弈棋、舞蹈等活动,女服还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传入

的胡服。材料直接反映出唐代()

A.奢靡享乐之风盛行B.商品经济高度繁荣C.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D.文学艺术多姿多彩

7.“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材料描述

8.玄奘去往印度后,学习了印度的声明学和婆罗门经典,其间也极力推广璀璨的中华文化。

玄奘还将印度已经失传的《大乘起信论》翻译为梵文,赠予印度。这表明玄奘西行()

A.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B.增进了中印文化交流

C.促进了唐朝经济发展D.推动了唐朝文化繁荣

9.杜甫在《无家别》中写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家百余里,世乱各东西。……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这首诗主要反映()

A.宦官专权的严重B.安史之乱的影响C.黄巢起义的破坏D.五代十国的更迭

10.如图中进士科录取人数出现变化,其主要原因在于北宋()

北宋。帝在伶酎通[科收大承取人数

400

300

・透•人承取

200

*4次

A.创立科举制度B.结束分裂割据局面C.不断加强皇权D.

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11.据史书记载:熙宁十年(1077年)国家年税收剧增到52101029石,中央积蓄的钱粟“数

十百巨万”,作为户部的经费“可以支二十年之用”。据此可知,王安石变法()

A.增加了财政收入B.损害了权贵的利益C.改善了百姓处境D.

增强了军队战斗力

12.如图中,唐朝到北宋初期的人口占比分布出现了巨大变化。这反映出北宋时期()

唐(750年)人口占比分布二睐初旧(1078年)人口占比分布

A.南方战乱不断B.市民阶层壮大C.经济重心南移D.藩镇割据加剧

13.“北宋都城开封的夜市十分兴盛,不仅有商业夜市,还有文化娱乐夜市。当时的文化娱

乐夜市有多种类型,在酒楼茶社里,有艺人演唱、讲史;在瓦肆勾栏中有杂剧表演;还有街

头歌舞表演等等“。这佐证了()

A.宋代海外贸易兴盛B.宋代繁华的都市生活

C.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D.宋代经济重心南移

14.他是南宋词人,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进

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

A.岳飞B.辛弃疾C.文天祥D.关汉卿

15.《梦溪笔记•活板》记载:“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若止

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记载的是()

A.火药的发明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C.造纸术的改进D.

金属货币的出现

16.“文体如此板滞不能发表个人的见解,知识分了埋首于空洞(僵化)的形式,以猎取功

名,日久年深,(以)至于民族的智慧,为之闭塞。”材料反映了()

A.宋朝重文轻武的不足B.明朝八股取士的弊端

C.清朝文字狱的危害D.科举制度的最终废除

17.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评价说:“东方的航海家中国人(指郑和)从容温顺,不记前仇,

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这表

明郑和下西洋()

A.推动亚非发展,加强世界联系B.有利于明朝航海的持续发展

C.展现大国风度,发展友好关系D.推动了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

18.“以势若游龙的身姿穿群山,越峻岭,奔腾万里,浩然大气,堪称一部以建筑写就的中

华民族的史诗。”与这段描述有关的中国古代建筑是()

A.都江堰B.赵州桥C.明长城D.北京故宫

19.“旧征未完,新饷己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

夜夜常闻鬼哭。”材料可用于探究明末农民起义的()

A.原因B.经过C.特点D.影响

20.如表中的内容集中反映了清朝加强管辖的地区是()

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平定嘎尔丹叛乱

乾隆帝调兵讨伐,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乾隆帝设置伊犁将军

A.西北地区B.东南沿海C.西藏地区D.东北地区

21.1771年,率领蒙古族土尔扈特部战胜重重困难,返回新疆,体现了中华民族强大民族凝

聚力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A.忽必烈B.阿保机C.铁木真D.渥巴锡

22.如图为清代直隶(今京津地区、河北大部)耕地总面积与人均耕地情况。据此可知,当

时该地区()

A.推广国外高产作物B.土地利用效率提升C.商品贸易十分兴盛

D.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23.清朝前期,江宁(今江苏南京)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

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这些史料说明当时()

A.工场手工业颇具规模B.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C.商帮的商业资本雄厚D.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24.“明清时期,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他们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

言,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形象。”材料反映了明清小说的()

A.艺术水平B.批判作用C.内容特点D.深远影响

25.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献艺。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

点,逐渐形成“京剧”或“京戏”。这说明“京剧”的突出特点是()

A.雅俗共赏B.流派众多C.兼收并蓄D.脱离现实

第n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70.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五年(631年),日本派出第一次“遣唐使”,到开成

三年(838年)止,共派出遣唐使12次。起初,遣唐使团的规模一般

不超过200人。从8世纪初起,人数倍增,开元五年、二十一年和开

成三年派出的三次遣唐使团,人数均在550人以上。遣唐大使、副使

都挑选了解唐朝情况和博通经史、娴习文艺的人担任。

戚继光

一—《百年留学》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遣唐使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遣唐使来华的目的。

材料二: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

武装抢劫日益猖獗。(倭寇)大肆毁掠,杀人无算。城边流血数十里,河内积货满千船。(倭

寇)连舰数百,蔽海而至。浙东西,江南北,滨海数千里,同时告警,戚继光被调往浙东抗

倭。1561年,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取得了抗倭斗争的重大胜利。

——据张岂之《中国历史新编》、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朝沿海倭患严重的主要原因。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介绍戚继

光的抗倭功绩。

(3)综上,写出你获得的认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元朝交通路线图》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元朝海路、陆路交通的状况。

材料二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陶瓷贸易出现繁荣局面。宋代因陆路交通的阻塞,国家大

力提倡、鼓励海上贸易,加上造船术的改进、指南针的应用等技术因素的推动,海外贸易得

到较大发展。

—黄晓宏《浅谈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陶瓷贸易》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元海上丝绸之路得到较大发展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海陆交通发展产生的影响。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皇帝

II——I

(¥V)(HA)(以“)

六H

IKI部E|£|

地方:[行中转餐(行司

图1

图2

(1)选择其中一图,判断它是哪个朝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并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二军机处之所以创立,部分是由于雍正帝需要一个联系紧密的助手小班子帮助他起草敕

令;部分则由于它是一种避开权势显赫的亲王,从而进一步巩固皇权和提高效率的手段,军

机大臣与皇上并肩商讨国是,并就一些皇上还未批阅的奏折提出对策建议,以及尽力记下皇

上的旨意,然后回去起草谕旨。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2)根据材料二,指出雍正帝设置军机处的原因及军机处的职能。

材料三中央集权制是全国统一的重要条件,而全国大一统的局面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

政治环境,即可以避免一些纷争和割据,可以减少某些统治阶级内部的有害战争。统一集权

的政治环境还有利于全国范围内的经济交流和商品流通。

一摘编自胡如雷《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和社会政治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

2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民族交往事例(部分)

唐太宗和武则天,在西突厥地区分别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唐玄宗先后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南诏首领为云南王等;

822年,唐朝和吐蕃派使节在逻些(拉萨)会盟,史称“唐蕃会盟”。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民族交往的方式,并指出这些交往方式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两宋时期,若干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中央王朝长期并立,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关系的

历史进程是在和战交错的复杂场景中曲折发展的,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各少数民

族政权在建立之初,都主动接受中原封建文化,仿效中原实行汉制,加快了本民族的封建化

进程。

一摘编自《中国历代战争之两宋烽烟》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两宋时期“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关系的历史进程是在

和战交错的复杂场景中曲折发展的”。

2023年4月21日,中国外长秦刚(在蓝厅论坛开幕式上)强调,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

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是台湾的历史,也是台湾的现状。

(3)请用相关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综上,作为中学生,该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答案和解析

I.【答案】c

【解析】据材料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隋文帝统一南北,结束南北朝分

裂局面,实现了国家统一,故c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其“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未涉及发

展经济、扩大疆域、重视文教的内容,排除ABD三项。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了隋文帝的功绩,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隋文帝统一全国的历史功绩。

2.【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后代实受其利焉”“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可知,材料强调的是隋朝大运河

的开凿对后世的功绩,说明大运河的修建沟通了南北经济,故C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大运河对后

世的影响,没有体现大运河的修建产生了双重影响,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大运河对后世的影响,

不能体现大运河的修建巩固了隋朝的统治,排除B;开凿大运河的是隋炀帝,开创开皇之治的是

隋文帝,排除D。

D.

故选:Co

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说明大运河的修建沟

通了南北经济。

3.【答案】D

【解析】从唐太宗“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以看出,唐太宗认识到君民相互依存的关系,十分重视人民,因此反映唐太宗的治国理念是以民

为本。

故选:D。

本题以唐太宗的话为切入点,考查贞观之治。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如重用宰相房玄龄,杜如

晦,敢于直言的谏官魏等。

本题以贞观之治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4.【答案】D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该材料反映了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把生产粮食的多少作为官吏升迁的

依据,A项是武则天的政治措施,B、C项是唐太宗贞观之治出现的条件原因。

本题考查学生对武则天统治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认识。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答案】B

【解析】唐玄宗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

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

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

为“开元盛世”。故B符合题意;房玄龄、杜如晦是唐太宗时期的宰相,排除A;李林甫、杨国

忠是唐玄宗统治后期的奸相,不是贤相,排除C;狄仁杰是武则天时期的贤相,排除D。

故选:Bo

本题考查开元盛世,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开元盛世,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姚崇、宋璟。

6.【答案】C

【解析】A.奢靡享乐之风盛行,与题干内容不符,因为题干内容反映的是“唐代女子同男子一样

参加骑马、打球、弈棋、荡秋千等体育活动”,排除A。

B.商品经济高度繁荣,在题干内容中没有体现,因为题干内容反映的是“唐代女子同男子一样参

加骑马、打球、弈棋、荡秋千等体育活动”,排除B。

C.根据题干信息“唐代女子同男子一样参加骑马、打球、弈棋、荡秋千等体育活动,女服还曾流

行由波斯(今伊朗)传入的胡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

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

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因此这些材料反映出唐代社会风气比较开

放,C符合题意。

D.题干体现不出文学艺术多姿多彩,排除D。

故选:Co

本题考查唐朝的社会风气,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唐朝的社会风气,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唐代社会风

气比较开放。

7.【答案】B

【解析】分析材料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唐朝农民创制的新式灌溉工具筒车,它利用湍急的水流转

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庠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B是筒车。

故选:Bo

本题考查盛唐的社会气象,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盛唐的社会气象,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8.【答案】B

【解析】A.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

(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排除A项;

B.根据材料“其间也极力推广璀璨的中华文化。玄奘还将印度己经失传的《大乘起信论》翻译为

梵文”,结合所学可知,玄奘西行加强了东西方的陆上联系,及古中国和天竺(今印度),促进

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B项正确。

C.玄奘西行与唐朝经济发展无重要联系,排除C。

D.玄奘西行与唐朝文化繁荣无重要联系,排除D。

故选:Bo

本题考查玄奘西行,识记玄奘西行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熟记玄奘西行的意义。

9.【答案】B

【解析】杜甫在《无家别》中写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这首诗主要反映了安史之乱的影响。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

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

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

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故选:Bo

本题以《无家别》为切入点,考查安史之乱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安史之乱的影响。

10.【答案】D

【解析】A.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而非北宋。A错误。

B.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方针,陆续消灭南方割据政权,结束分裂割据局面。B

错误。

C.不断加强皇权并非进士科人数增加的主要原因。C错误.

D.北宋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注重发展文教事业,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D正

确。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

本题考查了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图表的能力。

11.【答案】A

【解析】据“熙宁十年(1077年)国家年税收剧增到52101029石,中央积蓄的钱粟'数十百巨

万',作为户部的经费'可以支二十年之用‘。”可知,题干体现了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

了积贫的局面,增加了北宋政府的财政收入,缓解了财政困难,A项正确;“损害了权贵的利益”

在题干中未有体现,排除B项;“改善了百姓处境”在题干中未有体现,排除C项;“增强了军

队战斗力”在题干中未有体现,排除D项。

故选:Ao

本题主要考查王安石变法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王安石变法的相关史实。

12.【答案】C

【解析】据图片看出,750年黄河流域人口占比最多,到1078年长江流域人口占比超过黄河流域,

这反映了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故C符

合题意;南方战乱不止不符合史实,排除A;图片反映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不能反映北宋时

期市民阶层壮大,排除B;藩镇割据加剧出现于唐朝末年,排除D。

故选:Co

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图片反映北宋时期经济重心

南移。

13.【答案】B

【解析】A.材料内容与海外贸易无关,排除A项。

B.根据材料内容“北宋都城开封的夜市十分兴盛,不仅有商业夜市,还有文化娱乐夜市。当时的

文化娱乐夜市有多种类型,在酒楼茶社里,有艺人演唱、讲史;在瓦肆勾栏中有杂剧表演;还有

街头歌舞表演等等”可知,该内容佐证了宋代都市生活的繁荣,市民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B项

正确。

C.材料内容与商品经济无关,排除C项。

D.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经济重心南移,排除D项。

故选:Bo

本题考查北宋的社会生活,关键信息是"夜市”、“瓦肆勾栏”。

本题考查分析能力、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4.【答案】B

【解析】南宋词人辛弃疾,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

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

位。题干中的“他”是辛弃疾,B项正确;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排除A项;文天祥是南宋抗元

将领,排除C项;关汉卿是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排除D项。

故选:Bo

本题主要考查辛弃疾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辛弃疾的相关史实。

15.【答案】B

【解析】《梦溪笔记•活板》记载:“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若止

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记载的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北宋毕

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故选:Bo

本题考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知道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本题考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6.【答案】B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明朝八股取士的弊端。明朝实行八股取士,科

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

的文本,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

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八股取士严重阻碍了中国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故选:Bo

本题考查明朝的八股取士,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明朝的八股取士,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7.【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东方的航海家中国人(指郑和)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从不

威胁他人的生存;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可知,材料体现了郑和下

西洋传达了和平友善的中国精神,展现大国风度,c项正确;推动亚非发展、有利于航海发展、

推动商品经济发展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BD项。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了郑和下西洋等知识,重点掌握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了郑和下西洋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8.【答案】C

【解析】A.都江堰是兴建在长江支流岷江上的水利工程,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

B.赵州桥是隋朝李春兴建,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

C.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万里长城,长城“以势若游龙的身姿穿群山,越峻岭,奔腾万里,

浩然大气,堪称一部以建筑写就的中华民族的史诗”,C项符合题意,C项正确。

D.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故选:Co

本题考查长城,识记长城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关键信息是“以势若游龙的身姿穿群山,越峻

岭,奔腾万里,浩然大气”。

19.【答案】A

【解析】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

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当时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

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纷纷发动起义,反抗朝廷的统

治。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李自成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据“(明朝后期)'旧

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可知,材料说明明朝灭亡的原因,A符合题意;

经过、特点和影响都不符合题意,排除BCD。

故选:Ao

本题主要考查明朝灭亡的原因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明朝灭亡的原因的

相关史实。

20.【答案】A

【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康熙皇帝三次率军亲征平定了喝尔丹叛乱,乾隆皇帝平定

了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了伊犁将军,至此天山南北政令通达。清朝通过这些措施维护了国家统

一;巩固了西北边疆。A符合题意,

B.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东南沿海,排除B。

C.清朝通过册封、设置驻藏大臣、制定金瓶掣签制等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排除C。

D.康熙帝通过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入侵,加强管辖东北地区,排除D。

故选:Ao

本题考查清朝对西北地区管辖,识记清朝对西北地区管辖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状况,熟记清朝对西北地区管辖相关知识。

21.【答案】D

【解析】明朝末年,蒙古族土尔扈特部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游牧,后因不堪忍受沙俄压迫,在其

杰出首领渥巴锡领导下,万里东归,返回新疆,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D项符合题意;忽必烈是元朝的建立者,排除A项;阿保机建立了契丹政权,排除B项;铁木真

统一了蒙古草原,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考查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渥巴锡领导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22.【答案】D

【解析】观察清代直隶(今京津地区、河北大部)耕地总面积与人均耕地情况,可知,当时该地

区耕地总面积增加,但人均耕地减少,体现了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清代人地矛盾逐渐突出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图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清代人地矛盾

逐渐突出的相关史实。

23.【答案】A

【解析】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

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当时已出现了比较

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如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

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故A符合题意;题干材

料反映的是手工业的发展,排除BCD。

故选:Ao

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前期的手工业工场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我国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及

表现。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清朝前期的手工业工场的相关

史实。

24.【答案】C

【解析】A.材料体现不出明清小说艺术水平的高低,排除A。

B.材料未涉及明清小说对社会的批判信息,排除B«

C.据材料“明清时期,出现了一批描写市民生活的文人士子,他们更多地使用通俗生动的日常语

言”可知,体现了明清小说通俗易懂的特点;据材料“塑造了众多商人、手工业者和市井小民的

形象”可知,体现了明清小说的内容;所以材料反映的是明清小说的内容特点,故C正确。

D.材料未涉及明清小说的深远影响,排除D。

故选:Co

本题考查明清小说的相关内容,识记明清小说的特点。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明清小说的相关内容,识记明清小

说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25.【答案】C

【解析】A.雅俗共赏题干未体现,排除A。

B.题干未提及京剧的流派,排除B。

C.依据题干“四大徽班进京献艺。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

逐渐形成‘京剧’或‘京戏’。”可知京剧是在微调吸收了地方戏的优点并加以创造和改进而逐

渐形成的,故京剧的形成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C正确。

D.脱离现实是对昆曲的描述,不符合题意,排除D。

故选:Co

本题考查了明清的艺术成就。

本题考查了明清的艺术成就。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26.【答案】【小题1】特点:持续时间长、次数较多、规模不断增加等。目的:学习中国先进文

化。

【小题2】主要原因: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勾结。功绩:组

建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戚家军";先后消灭了浙江、福建、广东的倭寇;基本解除了东南沿

海的倭患;他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小题3】认识:国家综合实力决定对外关系;国家强盛才能赢得别国的尊重,落后要挨打;我

国要搞好经济建设,增强综合国力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明朝的中外交往。需要考生掌握日本遣唐使的特点、遣唐使来华的

目的、明朝沿海倭患严重的原因、戚继光的功绩,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唐朝、明朝的中外交往,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力。

27.【答案】【小题1】元朝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元代的陆路

向西通往中亚、西亚及东欧等地区,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元朝时,海上交通范

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

量的商船往返。元朝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40多个。

【小题2】宋代因陆路交通的阻塞,国家大力提倡、鼓励海上贸易,加上造船术的改进、指南针

的应用等技术因素的推动,海外贸易得到较大发展。

【小题3】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推动了社会发展和进步等。

【解析】本题考查海上丝绸之路、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海上丝绸之路、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

等相关史实。

28•【答案】【小题1】图1:元朝。理由:元朝在中央,由中书省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