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教育_第1页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教育_第2页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教育_第3页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教育_第4页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教育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史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司马迁2、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司马光3、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李世民4、史鉴使人明智——培根古为今用经验教训某个教育家的理论缺点我们也要学习吗?第2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中国教育史简介一、课程简介(学什么)

中国教育史是教育科学的重要分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研究中国自古至今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两条线)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经验、教训(优缺点)及其特点,在此作出科学的评价,探求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主线教育制度教育思想第3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研究和学习方法(怎么学)1、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2、具有基本的社会发展史知识;3、识记基本的教育史实;4、掌握比较分析法;(纵向比较、横向比较)5、掌握文献学习法。(检索、分类、归纳)第4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中国教育史的分期:1、古代(1)先秦时期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百家争鸣;主要是儒、法、墨、道。(2)秦汉至清末鸦片战争时期秦汉——隋唐:经学教育,反经学教育。如王充的教育思想。北宋——清末鸦片战争。理学教育,反理学教育。如早期启蒙思想家“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想。法家教育思想非常重要第5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近代:鸦片战争——“五四运动”资产阶级“新学”与封建社会“旧学”的斗争。“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3、现代:“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教育改革运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第6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章节目录第一章原始社会和夏、商、西周的教育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第三章秦、汉教育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第五章隋唐时期的教育第六章宋元时期的教育第七章明代的教育第八章鸦片战争时期的清代教育第九章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第十章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第十一章民国初期的教育第十二章“五四”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的教育第十三章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第十四章反对教会教育与反对日伪奴化教育的运动第十五章革命要把地教育第十六章从新民主主义教育向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第十七章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第7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古代这一部分可分为官学和私学两条脉络来关注。官学的重点是科举制度的形成过程,注意它不同阶段的特点。其中要关注并能够理解宋明理学,包括它的宗旨以及它的批判与反思。私学着重掌握的一个重点是诸子百家的教育实践及教育思想,特别是孔子。另一个重点是中国的书院。第8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章原始社会和夏、商、西周的教育第一节教育的起源和古代学校的萌芽第二节西周的教育制度第9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教育的起源和古代学校的萌芽一、原始社会的生活和教育的起源(一)原始社会的教育二个时期

(1)原始人群期——教育产生时期

传授粗糙石器的制作与使用,传授火的利用与保存,辨识各种动植物的品性与采集,最低级的道德规范的教育。

(2)氏族社会

生产劳动方面:人工取火用火、狩猎、农耕与畜牧、工艺制作技术。

生活方式方面:婚姻家庭教育、生活习惯的培养与生活能力的训练(衣食住行)、原始民俗活动、原始宗教与伦理。第10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研究古代教育的途径1、古籍资料记载《礼记·礼运》2、地下发掘与考古

3、某些处于原始社会的少数民族的教育

第11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1、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2、教育的社会性和公共性。3、教育内容的局限性和发展性。4、教育方式以口耳相传和模仿为主。第12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经济:

(1)生产力发展有了剩余产品,这样可允许有一部分可以不从事生产劳动——物质基础。

(2)体脑分工。

政治:

(3)国家的形成——国家需一大批管理人才,这需要教育训练得到,由此引起教育开始分化:一是培养劳心者的专门教育;二是训练劳动者的社会教育

(4)城市的出现文化:

(5)文字的出现学校产生的时间:原始社会末期或奴隶社会初期二、古代学校的萌芽第13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学校产生的过程:1、五帝时代:(公元前2700)“成均”“庠”(解释)

最早的儿童学校(虞舜时期)——庠“庠”从广羊声,“广”是房舍的意思。庠:养羊的地方;变成粮食仓库;由老人看管,变成养老的地方;老人教养孩子,变成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养的地方。第14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奴隶社会奴隶社会,奴隶主垄断了政权,为培养弟子成为统治人才的需要成立教育机构,形成学校制度。这种制度可概括为学在官府、政教合一、官师不分。夏商周相继的学校都有发展,而西周的学校制度较为完善。有小学、大学学习阶段的区分,有乡学、国学的衔接,其教育特点是六艺教育(重点),体现当时文化发展的成果。西周教育制度可成为三代教育制度的典范。第15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夏朝:(前2070——前1600)奴隶制初期一类是“序”“序”是教射的场所,后来发展成为奴隶主贵族的公共活动,如议政、祭祀、养老的地方。(面向奴隶主的教育)另一类是“校”用木材围成的栅栏,是养马驯马的地方,成为习武的场所。(面向平民的教育)这一阶段以军事训练为主。为什么?序、校的区别?第16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商朝:(前1600——前1046)奴隶制发展“瞽宗”商代大学特有的名称,是奴隶主贵族学习礼乐的学校。甲骨文“卜辞”:学、大学、教、师、郭沫若“习刻文字”商朝的学校比较完备:庠、序;学;瞽宗(各自的功能)第17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甲骨文中“学”的写法的演变第18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西周的教育制度(重点)(前1046——前771)奴隶制全盛时期一、西周的教育政策和学制系统西周学校已有较完备的制度,从设置上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学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分为小学、大学两级。一类是乡学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只有小学一级。第19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小学和大学小学设在王宫附近;大学设在近郊。天子所设的大学,规模较大,分为五学,辟雍、成均、上庠、东序、瞽宗。诸候所设的大学,规模比较简单,仅有一学,称为“泮宫”。

天子所设大学,规模较大,分为五学,辟雍居中,又称太学。四周分设四学,兼用四代之制,

水南曰“成均”,取五帝之学名,习乐德、乐语、乐舞者居之;

水北曰“上庠”,取虞学之名,学典书、诏书者居之;

水东曰“东胶”,取夏学之名,学干戈羽籥者居之;水西曰“西雍”,取殷学之名,学礼者居之。

第20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辟雍第21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乡学“乡学”的名称:乡为庠,州为序,党为校,闾为塾。“乡学”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奴隶主子弟,塾中的优异者可升入乡之庠序,庠序中的优异者还可升入国之大学。至于一般庶民子弟只能受到一些管教性的教育。第22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23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官师一体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掌握在官府。

所谓“学在官府”包含有三层意思:第一,学术和学校都由官府掌握。第二,教师都由国家的官吏担任。第三,学生也是有身份的官吏及其子弟。二、西周的教师和教育内容第24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学在官府”历史原因

1、根本原因:奴隶主贵族专政“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2、客观原因:(1)唯官有书而民无书。(2)唯官有器而民无器。(3)唯官有学而民无学。

3、说明:只有贵族子弟享受教育的权利,而庶人和平民则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第25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六艺”的教育

六艺是西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具体是指礼、乐、射、御、书、数,按学科性质可划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礼乐:

礼乐教育是“六艺”教育的核心。礼是指礼仪,包括各种社会政治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即通过礼制来表明尊卑上下的等级关系。乐的概念非常广泛,包括诗歌、音乐、舞蹈,实际上是各种艺术的总称。它包括了德、智、体、美多种教育因素。礼着重于训练人的外在行为规范,乐着重于陶冶人的内在精神境界。第26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射御:

是指射箭和驾驭马拉战车的技能。西周在巩固政权的过程中,重视武力建设。3、书数:

书是指识字、写字,数是指计算,都是小学的主要教育内容。西周的文字教学,是按汉字构成的方法,以“六书”分类施教,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还编写了课本《史籀篇》,它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数不单指算法,还包括历法等与数字计算有关的知识。第27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总述:“六艺教育”经历了夏商的发展,到西周最为完备,成为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六艺包含多方面的教育因素,既重视思想品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重武备,也重视文事;既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六艺教育对后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28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乐第29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射御第30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数第31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六艺教育的特点

(1)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2)文武兼备;

“夫有文无武,无以威天下;有武无文,民畏不亲;文武俱行,威德乃成。”

(3)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第32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西周的家庭教育和女子教育(一)胎教最早实施胎教的是西周文王的母亲太任。汉代学者贾谊在《新书·胎教》中曾说:“周妃后妊成王于身,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笑而不諠,独处不倨,虽怒不骂,胎教之谓也”。第33页,共3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家庭教育

《礼记·内则》的记载:我国教育史上最早关于学前教育的记录。“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