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职业高级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职业高级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职业高级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职业高级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职业高级中学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职业高级中学高三历史联考

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他以地域结合的体系取代了人身结合的体系。作为一种政治方式,它奠基于必须永久

固定的地域、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财产之上,这一体制通过地域来和它的公民打交道。公民

已经定居在各个乡区中了。一个人要成为雅典公民,首先必须成为一个乡区的公民。……

氏族或胞族的关系不再支配他作为一个公民的责任了。”这里的“他”指的是

A.梭伦

B.克里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苏格拉底

参考答案:

B

【详解】由材料“奠基于必须永久固定的地域、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财产之上,这一体制通

过地域来和它的公民打交道”符合打破血缘部落、设立地域部落的克里斯提尼改革,故选

B;梭伦改革确立财产等级制,没有涉及''通过地域来和它的公民打交道”,排除A;伯利

克里改革时期公民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不符合“始于”的限定,排除C;苏格拉底是哲

学家,不符合“通过地域来和它的公民打交道”,排除D。

2.南宋陆游《诉衷情》写道;“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反映了他的满腔悲

愤。词中的“胡”指的是()

A、匈奴B、突厥C、蒙古D、女真

参考答案:

D

3.下表为隋唐科举制发展简表。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时间事件

隋大业元年始创进士科,但仅具有古词新用的含义。

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

唐初

临时举行考试称制科。明经、进士两科成为常科的主要科目。

唐高宗及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

武则天时期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首创武举科。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皇帝在长安、洛阳宫殿亲自面试科

唐玄宗时期举应试者;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

制。

A.隋代没有真正实行科举考试制度

B.科举考试考题禁锢了读书人思想

C.唐代科举成为当时唯一选官方式

D.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逐渐完善

参考答案:

D

【详解】材料反映了隋大业元年创立进士科,并不能说明隋代没有真正实行科举考试制

度,故A错误;材料内容没有反映读书人思想被科举制禁锢,故B错误;“唐代科举成为

当时唯一选官方式”说法过于绝对,材料无法体现这一结论,故C错误;材料反映了从隋

朝到唐玄宗时期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的发展完善,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表格的关键信息“始创进士科……考试的科目分常科

和制科两类……首创武举科……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

识从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的发展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4.“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那

时的农民,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

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6页)教

材此处同时使用“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两个概念;下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两个概念的含义完全相同

B.两个概念没有关联

C.前者偏重生产结构,后者偏重生产结果

D.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说明

参考答案:

C

5.抗日战争期间,延安”吸引了一个美国军事观察团、一些美国国务院外交官和一

个美国总统特使前来访问,另外还有大批外国记者前来采访”。其主要原因是

()

A.中共领袖人物的个人魅力

B.中共的抗日主张得到了普遍认同

C.中共坚持抗战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广泛同情

D.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在抗战中的地位日显重要

参考答案:

D

6.唐代是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唐诗的传播与运用也十分广泛。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雕版印刷成为唐诗传播的方式之一B.赋诗是唐代科举考试的唯一方式

C.王维以诗入画成为文人画鼻祖D.诗文与绘画用于瓷器装饰首创

釉下彩绘

参考答案:

B

唐代已有雕版印刷,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唐代科举考试包括明经和进士,进士考诗

赋,也包含策问和经史,赋诗不是“唯一方式”,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符合史实,故

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符合史实,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7.下图是甲骨文中三个字,依次是“丝”、“桑”和“蚕”。能正确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中国的丝织业不晚于商朝

B.商朝时人们开始种桑养蚕

C.商朝的农业比较发达

D.商朝时人们的主要衣料是丝织品

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经济,题目中给出的是甲骨文中的文字信息,“丝”、“桑”和“蚕”说明商

朝时已经出现丝织业,故选A。根据题干无从得失嘀朝之前的人们不会种桑养蚕,排除B。题干不能反映农

业的发展,me.在商朝人们的主要衣料不会是丝绸,那是贵族的奢侈品,抖滁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纺织业。

8.唐后期至宋代,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频繁。南宋叶适

记载说:“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材料主要反映了

A.宋代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B.佃农之间土地买卖顿繁

C.地权所有者在土地买卖中获利

D.政府维护地权流转

参考答案:

D

9.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

新时代的兴起。”(本杰明・基恩)此话的意思

是...............................................()

A.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的沟通和联系

B.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汇合和民族融合

C.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D.开启了“人的发现与世界的发现”的新时代

参考答案:

D

10.1901年,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他把中国历史分为“中国之中国”、“亚洲之

中国”、“世界之中国”三个阶段。其中第三阶段可能最适合

A.秦始皇统一前的中国

B.清朝1840年以后的中国

C.远古传说时期的中国

D.秦朝到明朝时期的中国

参考答案:

B

11.据统计,苏联制定“二五”计划时,规定重工业、轻工业、农业投资分别增长0.97

倍、1.4倍、1倍。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重工业、轻工业、农业投资分别增长了1.4

倍、1倍、0.54倍。这说明()

A.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愿望强烈

C.经济危机严重影响苏联经济

D.个人崇拜左右国家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

B

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

题干强调的是苏联“二五”计划实际执行过程与原有计划之间出现差异,而A项只是苏

联制订“二五”计划的原因,可排除;材料表明,苏联制订“二五”计划时,对轻工业、

农业相对倾斜,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重工业发展较快,B项正确;苏联“二五”计划发

生在1933—1937年,到1937年,苏联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二位,C项错误;D项错在

“个人崇拜”,材料并未体现这一点。

12.唐代元稹《估客乐》:“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

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诗中反映出当时

①商帮的活动范围很广

②长安城是重要的商贸城市

③市场设置不受地点限制

④民族间经济交往频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商业。商帮出现在明朝时期,排除①;由诗句中“城中东西市,

闻客次第迎”可知②正确;唐朝时期,市场有严格的地域限制,排除③;从诗句中“北买

党项马,西擒吐蕃鹦”可知中原地域与少数民族经济交往活跃,故④正确。因此选B选

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13.下列各项中,在选官方面体现了大族特权的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参考答案:

C

14.罗马法规定定:“在第三次牵债务人至广场后,如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

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或杀死之。”“如债权人有数人时,得分割债务人的肢体进

行分配,纵未按债额比例切块,亦不以为罪。”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奴隶与平民在借贷关系中不受保护

B.保留了习惯法的陋习

C.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D.保留了债务奴隶制

参考答案:

A

15.顾炎武在《肇域志?江南九》中说:“地产木棉,衣被天下,而民间赋税,公私之费,

亦赖并济。”材料主要反映了明末清初江南地区()

A.农耕经济已包含了工商业等多种经济成分

B.商品性农业和手工业占据经济中重要地位

C.赋税主要来源于棉花种植业以及棉纺织业

D.发达的棉纺织业中已经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参考答案:

考点:2P: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

分析:本题以顾炎武在《肇域志?江南九》中的言论为内容考查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考

查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商品性农业和手工业占据经济中重要地位.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

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解答: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当时的江南棉花种植比较广泛,棉纺织业发达,说明明末清初江

南地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商品性农业和手工业占据经济中重要地位,故B项正

确.其余三项材料均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选B.

16.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评论某一政体时说:“外表是君主政体,而实际

上却是共和政体。”他评论的是

A.雅典的民主制

B.中国的中央集权制

C.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D.美国的总统制共和制

参考答案:

C

“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至上原则,国王权利大大削弱,仅剩

下了行政权,而且这种越来越多的交给了日益完备的内阁,古老的君主制融入了崭新的内

容,变成了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故选c项。古代雅典和美国没有君主,无法体现君

主政体的特点,A、D项错误;中国中央集权制没有体现共和制的特点,B项错误。

点睛:君主政体包括了君主专制和君主立宪两种形式,古代中国封建社会是典型的君主专

制政体,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则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国家。两者相同点都有君

主,也即国家元首。但两者权利有着根本不同,前者是皇权至上、君权神授,后者是虚位

君主、统而不治。

17.某学者认为:“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

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

命。”下列各项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牛顿力学体系一一蒸汽机一一工业革命

B.电动机----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C.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电力工业

D.电磁波----无线电---第三次工业革命

参考答案:

C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问题强调

的是按照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逻辑顺序组合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内容不难判

断出C项符合上述题意特征,故答案选C。

18.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

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参考答案:

C

19.《十二铜表法》保留了许多原始的陈规陋习,如同态复仇,巫术惩罚,对债务

人的残酷处置,禁止平民与贵族通婚等,这说明

A.此法的制定是为了保护贵族的利益B.此法的制定是平民的胜利

C.此法没有任何进步的意义D.贵族可以任意解释法律

参考答案:

A

20.中日关系一直是中国人关注的重要对象之一,80年前,戴季陶所著的《日本论》中写

到:“‘中国’这个题目上,日本人也不晓得放到解剖台上解剖了几千百次,装在试管里

化验了几千百次。我们中国人却只是一味地排斥反对,再不肯做研究功夫,几乎连日本字

都不愿意看,日本话都不愿意听,日本人都不愿意见,这真叫做‘思想上闭关自守''智

识上的义和团'了。”这句话主要体现了作者

A.希望中国人最大限度地去亲近日本

B.认为日本人比中国人在对待对方上更明智

C.主张对日本加深了解,进行研究,做到知己知彼

D.认为义和团运动是思想上的闭关自守

参考答案:

C

21.1831年,英国国会上院否决了首相格雷提出关于扩大下议院选民基础的《改革法

案》。在各种压力下,英王支持格雷,并在上院中加入足够多的改革派,使得《改革法

案》在1832年终获通过。这表明英国()

A.内阁并未掌握国家实权B.政治力量发生了变化

C.国王仍然掌握国家实权D.工人政治权利得到认可

参考答案:

B

英国内阁掌握国家实权,A错误。材料中“在各种压力下,英王支持格雷,并在上院中加

入足够多的改革派,使得《改革法案》在1832年终获通过”说明政治力量变化导致结

果,B正确。国王在18世纪以后,就“统而不治”,C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工人政治权

利得到认可,D错误。

22.古代中国有“千年田地八百主,田是主人人是客”的谚语,造成该现象的根本原

因是

A.国家推行土地轮休政策B.土地私有允许

自由买卖

C.农民经营无方土地抛荒D.社会动荡朝代

更迭频繁

参考答案:

B

23.中国对外开放的十四个开放城市,位于江苏省境内的是

①南京②南通③苏州④连云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参考答案:

D

24.学者托尼朱特在《沉痛遍地》中称:“政府不再解决问题一一政府就是问题本身。如

果政府就是问题本身,而社会就不存在,那么政府的角色又再次被缩小为主持人。政治家

的任务就是搞清什么对个人最好。”与这一论断相似的主张是

A.重商主义

B.自由主义

C.凯恩斯主义

D.货币主义

参考答案:

D

【详解】据材料“政府不再解决问题一一政府就是问题本身……那么政府的角色又再次被

缩小为主持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对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滞胀

的反思,材料反对政府全面干预经济,主张减少政府的干预,实行货币主义,故D正确;

重商主义主要是16-18世纪西欧国家的经济政策,故A排除;自由主义是工业革命时期

至1929年经济危机之前的经济政策,故B排除;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全面干预经济,不

符合题意,故C排除。

25.1981年,美国总统里根发表就职演说:“我要削减政府的规模和影响,承认联

邦政府的权利与各州和人民所拥有的权利之间是有区别的。我们都必须牢记,是各

州组成了联邦政府,而决非是联邦政府创造了各州……今后,我将建议撤除经济发

展和降低生产力的路障。”这一被称之为“里根经济学”的改革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A.淡化意识形态分歧B.削弱联

邦政府的过度干预

C.加强联邦政府的全面干预D.鼓吹地方实行

自治

参考答案:

B

26.下列所引的《马关条约》规定中,对我国民族工业冲击最大、影响最深的是

()

A.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参考答案:

D

27.古希腊著名的教育家伊索拉底曾说广雅典已使希腊人一词不再表示一个种族,

而表示一■种精神面貌。"下列最能够反映雅典精神面貌的是

A.漫长的海岸线B.发达的航海业C.民主制及人文精神D.泽

被后世的法律

参考答案:

C

28.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将广州开放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人寄居。但是,广

州各阶层民众坚决不允许外国人入城,掀起了“反入城斗争”。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中国民众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

B.“华夷之辨”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

C.《南京条约》是一份不平等的条约

D.广州自古缺乏开埠通商的历史传统

参考答案:

B

【详解】《南京条约》的签订已经表明了当时国家主权的丧失,群众性的“反入城”斗争

主要体现了中国民众“华夷之辨”的观念,本质上并未体现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故

排除A项。《南京条约》签订后广州各阶层民众坚决不允许外国人入城体现了当时中国社

会根深蒂固的“华夷之辨”的传统思想,故选B项;题意内容不是在反映《南京条约》的

不平等内容,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广州自古缺乏开埠通商的历史传统的说

法明显不符合实际,故排除D项。

29.春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文学表达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

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下列春联词句出现时间最

晚的应该是

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B.“千好万好不如社会主义好;河深海深没有阶级友爱深”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种责任田仓里储粮翻两番;行大包干银行存款增十倍”

参考答案:

D

30.观察《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投资棉纺织业情况统计表》,表中反映的情况最准

确的是

厂家数日工纱锭数布机效

「卜曲企业16家338960锭1986台

华商企业25―室—484192锭2016台

A.民族企业中的棉纺织业大幅发展B.外商在华棉纺织企业严重萎缩

C.民族企业发展超过了外资企业D.民族工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有一个较大的

发展,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民族企业中的棉纺织业大幅发展,故选择A项。B项在材料中

反映不出来,排除。仅从表格中的数据无法推断出C项结论,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排

除。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孙思邈(541年一一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人。他“幼遭风冷,屡

造医门,汤药之资,整尽家产”,便立志从医。他终身不仕,隐于山林,亲自采制药物,

为人治病。他搜集民间验方、秘方,总结临床经验及前代医学理论,为医学和药物学做出

重要贡献。他非常重视预防疾病,讲求预防为先的观点,提倡讲求个人卫生,重视运动保

健,提出食疗、药疗、养生、养性、保健相结合的防病治病主张。

其所著《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被誉为中国古代的医学百科全书,广为流传。在《千

金要方•论大医精诚》中提出医者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

贵贱贫富,长幼妍婕,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

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千金要方》中将妇人、小儿放在了最前面的重要位置,

“先妇人、小儿,而后丈夫、耆老、则是崇本之义也”。

——摘编自金芷君《药王孙思邈医学思想和道德理念的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概括孙思邈医德观的主要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孙思邈从哪些方面推动我国医学的发展。

参考答案:

(1)内容:精诚专一,不慕权贵;对病患一视同仁,尽心医治;教治病患优先妇女儿

童。原因:个人童年的经历;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2)亲自采制药物研制药方,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推动药物学的发展;重

视预防疾病,防治结合的主张推动医学思想的进步;重视医德,树立医生职业道德的楷

模。

(1)内容:根据“他终身不仕,隐于山林,亲自采制药物,为人治病”得出精诚专一,不

慕权贵;根据“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得出

对病患一视同仁,尽心医治;根据“将妇人、小儿放在了最前面的重要位置”得出教治病患

优先妇女儿童。原因:根据“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整尽家产”得出个人童年的

经历;根据“提出医者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得出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2)方面:根据“亲自采制药物,为人治病”“其所著《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被

誉为中国古代的医学百科全书”得出亲自采制药物研制药方,著《千金要方》、《千金翼

方》,推动药物学的发展;根据“他非常重视预防疾病,讲求预防为先的观点”得出重视

预防疾病,防治结合的主张推动医学思想的进步;根据''提出医者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

得出重视医德,树立医生职业道德的楷模。

32.【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美国的教科书对涉及越南战争的很多问题都缺乏系统介绍,诸如“战争正义与

否”“是否合乎道德”等问题或点到为止,或语焉不详。越南战争神秘化使美国人不能够

正确理解此后的很多类似事件。一些政治家用“越战的教训”去驳斥对安哥拉、科威特和

伊拉克的干涉。不少政治评论对这两场看来没有尽头的战争(越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进

行了细节对比。2006年,亨利•基辛格用他自己对美国在越南大崩溃的不恰当理解一一他

谴责国会当年的撤军一一去劝告布什总统在伊拉克要“延^撒军进程”。所谓“越南的教

训I”还被用以指导或误导关于保密新闻发布、以及联邦政府如何运作,甚至军营是否允许

同性恋等问题的讨论。中学生有权利获得足够的关于越战的知识。毕竟,他们是一群将被

征召入伍,参加下一场战争的人,不论那些战争是否是越战的重演。

——摘编自【美】詹姆斯•洛温《教师的谎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越南战争“神秘化”造成的后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教科书系统客观介绍越南战争的意义。

参考答案:

(1)致使对越战后局部战争认识存在显著差异,影响战争政策的稳定性;误导了此后诸

如保密、新闻发布等政治和社会问题的讨论;不利于战争动员。

(2)意义:有利于国民形成正确的战争观念;有利于政府制定和执行符合实际的战争政

策;有利于青年形成理性的国家安全认识。

【详解】(1)后果:概括材料“使美国人不能够正确理解此后的很多类似事件”可知,

不能使美国人正确理解很多类似的事件;概括材料“利・基辛格用他自己对美国在越南大

崩溃的不恰当理解一一他谴责国会当年的撤军一一去劝告布什总统在伊拉克要“延^撒军

进程"”可知影响国家战争政策的制定;概括材料“被用以指导或误导关于保密新闻发

布、以及联邦政府如何运作,甚至军营是否允许同性恋等问题的讨论”可知,误导了此后

诸如保密、新闻发布等政治和社会问题的讨论;概括材料“中学生有权利获得足够的关于

越战的知识。毕竟,他们是一群将被征召入伍,参加下一场战争的人”可知,不利于国家

征召新兵等。

(2)意义:考生可从青年人、国家和战争等角度作答,如有利于青年人树立正确的战争

观念;有利于人们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有利于对战争性质的认识等。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几个世纪以来,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来源地,其

中的部分制成品是欧洲无法与之竞争的,例如丝、棉织品、地毯、珠宝、瓷器和优

质钢,以及部分被加工成半成品的药材和食糖,尤其是香料。欧洲人从未亲自到过

东方货物的供应地。

——R•R•帕帕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