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课时规范练45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_第1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课时规范练45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_第2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课时规范练45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_第3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课时规范练45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_第4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课时规范练45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规范练45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必备知识基础练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2023·青海模拟)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A、B、C代表生态系统成分,数字表示碳的流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生产者和B、C构成了两条食物链B.①②⑥⑦为二氧化碳形式,③④⑤为有机物形式C.该生态系统平衡时,③④⑤⑥⑦的总量等于①的总量D.经③流向B的碳全部储存于B体内的有机物中2.(2023·湖北模拟)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减少CO2排放与大力植树造林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B.城市中CO2的排放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这一过程不属于生态系统碳循环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可参与生态系统进行基本的碳循环D.城市生态系统产生的CO2可以被其他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所利用体现了碳循环具有全球性3.(2023·福建泉州调研)某生态系统中,镉在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产生生物富集现象。该生态系统有甲、乙、丙、丁四个营养级,各营养级所积累的镉的相对浓度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四个营养级中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B.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可表示为丙→甲→乙→丁C.镉沿食物链不断聚集并最终积累在最高营养级,随生物的遗体残骸等能回归非生物环境D.四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值的关系可表示为丁<甲+乙+丙4.(2023·重庆江北模拟)2020年9月22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郑重承诺:中国将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或个人等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零排放”不等于“不排放”,简单来说就是“人为碳排放”≤“人为碳移除”B.碳循环是指CO2在生物圈的循环过程,具有全球性,减缓温室效应需要各国配合C.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循环D.化石燃料的燃烧是CO2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这一过程也属于生态系统碳循环考点二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自然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的“关关”属于物理信息B.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非生物环境C.捕虫草产生香甜的分泌液诱捕昆虫,空气是“信道”D.唐菖蒲在每天的日照长度大于12小时才能开花,其细胞中的光敏色素是“信息受体”6.(2024·广东惠州统考)科学家向做了彩色四点标记的实验箱内喷入特定的气味,同时追踪各组箱内雌性埃及伊蚊的行为。结果显示,在没有任何气味刺激的情况下,蚊子基本忽略各种颜色的圆点;但将CO2(蚊子能够识别CO2的气味)喷入箱内后,蚊子会继续忽略绿色、蓝色或紫色圆点,而会飞向红色、橙色或黑色圆点。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该研究说明蚊子发现叮咬对象需要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B.该研究有助于人们设计出更好的驱蚊剂、诱捕器等防蚊工具C.该研究提示人们在野外应避免选择橙色或黑色等颜色的衣服D.这项研究揭示了蚊子的嗅觉如何影响蚊子对视觉线索的反应考点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7.(2023·山西联考)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工林中树种单一,极易发生虫害,说明人工林的恢复力稳定性较低B.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及动物的排遗物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再次被绿色植物利用C.从进化的角度来看,食草动物对生长旺盛的牧草进行采食对二者都有利D.为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可以适当减少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8.生态系统在正常情况下能保持稳态,即使受到一定程度的外来干扰,也能通过负反馈调节而保持自身的稳定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稳态就是其中的各种成分稳定不变B.雾霾现象可自行退去,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C.增加物种多样性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恢复稳态的能力D.正反馈和负反馈调节均能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稳态9.某河流因沿岸居民长期排入污水、农田使用过多化肥,造成氮、磷污染逐渐加剧,后经生态修复后逐渐恢复生态平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量氮、磷污染物排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某藻类种群呈“S”形增长B.若该生态系统未经修复,会因负反馈调节导致污染进一步加剧C.恢复平衡后该生态系统需要不断得到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维持其正常功能D.适量水生动物的投放有利于生态恢复,投放时应考虑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关键能力提升练1.(2023·江苏南京模拟)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下表所示为A、B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时期碳吸收量/(kgC·a-碳释放量/(kgC·a-A1.20×10141.20×1014B1.20×10141.26×1014A.生态系统中碳的吸收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碳的释放主要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实现B.如果碳释放量远远大于碳吸收量,会引起温室效应C.生态系统在B时期属于增长阶段,A时期属于稳定阶段D.B时期大量植树造林可以使碳的吸收量和释放量趋于平衡2.野蜂常把巢筑在树上,蜜獾不容易找到它,目光敏锐的导蜜鸟发现蜂巢后,立即扇动翅膀,飞出特殊的路线,并发出“嗒嗒”的声响,以此引起蜜獾的注意,蜜獾得到这一信号后,会及时赶过来,爬上树赶走野蜂,导蜜鸟等待蜜獾美餐后,再去享用蜂房里的蜂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蜜鸟为蜜獾的觅食提供了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和化学信息B.该事实可说明生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C.导蜜鸟与蜜獾具有共同的食物,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竞争D.蜜獾通过导蜜鸟寻找食物,可见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通常是单向的3.(2022·山东卷)某地长期稳定运行稻田养鸭模式,运行过程中不投放鸭饲料,鸭取食水稻老黄叶、害虫和杂草等,鸭粪可作为有机肥料还田。该稻田的水稻产量显著高于普通稻田,且养鸭还会产生额外的经济效益。若该稻田与普通稻田的秸秆均还田且其他影响因素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普通稻田相比,该稻田需要施加更多的肥料B.与普通稻田相比,该稻田需要使用更多的农药C.该稻田与普通稻田的群落空间结构完全相同D.该稻田比普通稻田的能量的利用率低4.(2024·广东深圳统考)土壤微生物对促进物质循环和提高土壤肥力有重要影响。用特定的方法可以测得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有机质中最为活跃的组分),土壤微生物量碳=同一土壤样本中不灭菌量碳-灭菌量碳。科研人员测定了玉米生长期内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变化和土壤纤维素酶的活性(土壤纤维素酶活性是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图1图2A.图示各种处理下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土壤纤维素酶活性都存在高峰值B.“不刨掉玉米根茬+N肥、P肥、K肥”组对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提高土壤肥力最有利C.“不刨掉玉米根茬”组比“刨掉玉米根茬”组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物的分解和微生物的繁殖D.土壤纤维素酶活性升高可通过促进玉米根茬分解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5.(2023·海南卷)海洋牧场是一种海洋人工生态系统,通过在特定海域投放人工鱼礁等措施,构建或修复海洋生物生长、繁殖、索饵或避敌所需的场所,以实现海洋生态保护和渔业资源持续高效产出,是海洋低碳经济的典型代表。回答下列问题。(1)海洋牧场改善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可使某些经济鱼类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海洋牧场实现了渔业资源持续高效产出,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人工鱼礁投放海底一段时间后,礁体表面会附着大量的藻类等生物。藻类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能有效降低大气中CO2含量,其主要原因是。(3)在同一片海域中,投放人工鱼礁的区域和未投放人工鱼礁的区域出现环境差异,从而引起海洋生物呈现镶嵌分布,这体现出海洋生物群落的结构。

(4)三亚蜈支洲岛海洋牧场某年度重要经济鱼类(A鱼和B鱼)资源量的三次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12月没有调查到A鱼的原因可能与其的生活习性有关,4月、8月和12月B鱼的平均资源量密度呈趋势。

(5)三亚蜈支洲岛海洋牧场与邻近海域主要消费者的群落结构指标见表。与邻近海域相比,该牧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较高,据表分析其原因是

不同区域群落结构指标营养级长度(NR)摄食来源多样性水平(CR)平均营养级多样性(CD)三亚蜈支洲岛7.606.361.92南海中西部4.913.491.20陵水湾4.664.451.49南沙群岛西南部4.303.401.00答案:必备知识基础练1.B解析据图分析,B表示消费者,C表示分解者,它们不能构成食物链,A项错误;①表示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②表示呼吸作用,⑥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⑦表示消费者的呼吸作用,①②⑥⑦过程的碳元素为二氧化碳形式,③表示捕食关系,④表示生产者的碳元素以残枝败叶形式流向分解者,⑤表示消费者的碳元素以遗体形式流向分解者,③④⑤过程的碳元素都是以有机物形式存在的,B项正确;生态系统平衡时,生产者固定的CO2量与所有生物产生的CO2量相等,因此,②⑥⑦的总量等于①的总量,C项错误;经③流向B的碳大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二氧化碳形式散失,少量的碳元素储存于B体内的有机物中,D项错误。2.B解析温室效应是大气中CO2增多造成的,减少CO2排放与大力植树造林可降低大气中CO2浓度,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A项正确;化石燃料的燃烧属于碳循环中返回大气中CO2的环节,B项错误;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参与碳循环过程,如消费者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C项正确;碳循环具有全球性,城市生态系统产生的CO2可以被其他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所利用,D项正确。3.C解析图示不同营养级的生物包括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包括分解者,不能构成生物群落,A项错误;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因此,图中含有镉浓度越高,营养级越高,故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乙→甲→丙,由于上一营养级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因此四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值的关系可表示为丁>甲+乙+丙,B、D两项错误。4.B解析CO2“零排放”不等于“不排放”,而是说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即“人为碳排放”≤“人为碳移除”,A项正确;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间循环往返的过程,B项错误;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C项正确;化石燃料的燃烧是CO2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这一过程属于碳循环中返回大气中CO2的环节,D项正确。5.B解析“关关雎鸠”指关关鸣叫的水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A项正确;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也可来源于生物,B项错误;捕虫草产生香甜的分泌液,引诱昆虫前来并将其捕食,这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所以空气是“信道”,C项正确;日照长度的变化是物理信息,唐菖蒲在每天的日照长度大于12小时才能开花,这是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的实例,其细胞中的光敏色素是“信息受体”,D项正确。6.A解析与对照组相比,在二氧化碳刺激下,蚊子能忽略绿色、蓝色或紫色圆点,而会飞向红色、橙色或黑色圆点,该研究说明蚊子发现叮咬对象需要化学信息,A项错误;该研究显示了二氧化碳对蚊子的影响,该实验结果有助于人们设计出更好的驱蚊剂、诱捕器等防蚊工具,B项正确;由实验结果显示,在二氧化碳刺激下,蚊子会继续忽略绿色、蓝色或紫色圆点,而会飞向红色、橙色或黑色圆点,因此,该研究提示人们在野外应避免选择橙色或黑色等颜色的衣服,以免被蚊子叮咬,C项正确;这项研究揭示了蚊子的嗅觉对蚊子视觉的影响效果,D项正确。7.C解析人工林的营养结构简单,极易发生虫害,说明人工林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恢复力稳定性较高,A项错误;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及动物的排遗物释放能量到非生物环境中,一旦释放不能重复利用,B项错误;从进化的角度来看,食草动物对生长旺盛的牧草进行采食,有利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有利于二者协同进化,C项正确;为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可以适当增加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增加其结构的复杂性,D项错误。8.B解析生态系统的稳态就是指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以及结构和功能都相对稳定,保持动态平衡,而不是各种成分稳定不变,A项错误;环境由差变好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体现,所以雾霾现象可自行退去,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B项正确;一般情况下,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呈负相关,组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故增加物种多样性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而恢复力稳定性降低,C项错误;负反馈调节能使生态系统保持稳态,但正反馈调节会使生态系统偏离原有的状态,D项错误。9.B解析过量氮、磷污染物排入水体,使藻类大量繁殖,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但由于空间等资源有限,某藻类种群呈“S”形增长,A项正确;随着污染的加剧,鱼、虾等大型水生动物因死亡而减少,这些水生动物死亡腐烂后又进一步加重污染,这属于生态系统的正反馈调节,B项错误;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外界的能量补充,故恢复平衡后该生态系统需要不断得到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维持其正常功能,C项正确;生态修复过程需要投入一定量的鱼类等水生动物,为确保投放的水生动物在水体中分布的立体层次性,需要考虑不同水生动物的习性,同时在确定某种水生动物投放量时,应考虑投放水生动物的上一营养级现有的生物量,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D项正确。关键能力提升练1.C解析从A、B两时期的碳吸收量和碳释放量的差值来看,A时期处于正常的稳定状态,而B时期碳释放量大于碳吸收量,说明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量小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消耗的有机物量,此时生态系统处于衰退时期,C项错误。2.B解析化学信息主要来自化学物质,由题干信息可知导蜜鸟为蜜獾的觅食提供了物理信息、行为信息,A项错误;导蜜鸟为蜜獾的觅食提供了信息,可见生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B项正确;导蜜鸟与蜜獾是合作关系,对两者的觅食都是有利的,不是竞争关系,C项错误;蜜獾通过导蜜鸟寻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