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全国)_第1页
专题03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全国)_第2页
专题03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全国)_第3页
专题03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全国)_第4页
专题03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全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主题二生物的多样性专题03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考情概览:理解课标要求,把握命题方向,总结出题角度。

中考新考法:从新情境、新设问、跨学科等方向设置新考法真题。

真题透视:精选真题,归类设置,完整展现中考试题的考查形式。对接教材:溯本追源,链接教材相关知识,突破重难点。

新题特训:选用最新优质题、创新题,巩固考点复习效果。课标学业要求考点考向考法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模型或实物展示、材料分析、探究实验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识别和推断各系统相应结构的功能,帮助其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2、分析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同保护动物资源的重要性。脊椎动物的肌肉、骨骼、关节的基本结构。动物的运动和行为。考向一动物的运动考法1动物的运动方式考法2关节的结构和特点考法3运动的实现考向二动物的行为考法1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考法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考向三社会行为考法1社会行为的特征考法2群体中的信息的交流动物类群可能对人类生活产生积极的或负面的影响。考向四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考法1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考法2仿生学的应用1.(新情境)(2023•凉山州)如图甲是关节示意图,图乙是通过关节置换治疗相应关节疾病的示意图。图乙中的“置换部分”对应图甲中的()A.①关节头 B.②关节囊 C.③关节腔 D.④关节窝【答案】A【解析】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置换是治疗关节疾病的手段,如图是置换部分相当于①关节头。故选:A。2.(新情境)(2023•长春)航天员在太空中可以利用太空跑台进行跑步锻炼,以应对失重带来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跑步由运动系统独立完成 B.关节由关节头和关节窝两部分构成 C.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D.每组骨骼肌两端都附着在同一块骨上【答案】C【解析】A、完成任何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错误。B、关节由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关节囊和关节腔构成,关节头、关节窝称为关节面,错误。C、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正确。D、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错误。故选:C。3.(新设问)(2023•晋中)观察如图所示蓝脚鲣(jian)鸟的形态,你推测其很可能善于()A.飞行和游泳 B.飞行和爬行 C.跳跃和游泳 D.奔跑和爬行【答案】A【解析】图中的蓝脚鲢属于鸟类,具有大型的两翼,因此善于飞行;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泳,因此推测其很可能善于飞行和游泳。故选:A。4.(跨学科)(2023•宿迁)《燕诗示刘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曰:“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它描绘的是母燕的()A.社群行为 B.防御行为 C.争斗行为 D.繁殖行为【答案】D【解析】“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体现了家燕的育雏行为,属于繁殖行为,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故选:D。►考向一动物的运动考法1动物的运动方式1.(2023•果洛州)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总是相适应的,以下动物的结构与其运动方式不相符的是()A.雪豹的四肢——奔跑 B.蝴蝶的翅膀——跳跃 C.雄鹰的双翼——飞翔 D.蝌蚪的尾巴——游泳【答案】B【解析】A、雪豹的四肢发达,既可以支撑身体,又适于奔跑,A正确。B、蝴蝶的翅膀适于飞行,B错误。C、鹰属于鸟类,鸟的前肢变成翼,翼是飞行器官,适于飞翔,C正确。D、蝌蚪像鱼,没有四肢,用尾巴游泳,D正确。故选:B。考法2关节的结构和特点2.(2023•北京)如图为关节结构示意图,关于关节的结构和功能对应有误的是()A.关节囊——使关节更加牢固 B.关节腔——内有减少摩擦的滑液 C.关节头和关节窝——适于肌肉附着 D.关节软骨——起到缓冲作用【答案】C【解析】A、关节囊的里面和外面都有坚韧的韧带,使关节更加牢固。A正确。B、关节腔内有减少摩擦的滑液,能够润滑关节软骨。B正确。C、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覆盖着光滑的关节软骨。C错误。D、关节软骨光滑有弹性,起到减小摩擦和缓冲震荡的作用。D正确。故选:C。3.(2023•宜昌)玩手机时间太长,手指关节频繁活动,会导致患狭窄性腱鞘炎。具有减少骨与骨之间摩擦功能的是图中哪一结构?()A.① B.② C.③ D.⑤【答案】D【解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①关节头和④关节窝上覆盖着⑤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故选:D。考法3运动的实现4.(2023•包头)太极拳是我国的传统运动项目,在完成“白鹤亮翅”招式中的伸肘动作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状态分别是()A.收缩和舒张 B.收缩和收缩 C.舒张和收缩 D.舒张和舒张【答案】C【解析】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的。例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所以在完成“白鹤亮翅”招式中的伸肘动作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状态分别是舒张和收缩。故选:C。5.(2023•宜宾)立定跳远是2023年宜宾市高中阶段招生体育考试的必考项目。立定跳远的动作口诀是一摆二蹲三跳四落地,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一摆中同学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分别处于收缩、舒张状态 B.二蹲中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C.运动中关节非常灵活,是因为有关节软骨和关节腔内的滑液 D.同学们在考试时能够完成立定跳远这一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答案】A【解析】A、一摆中同学的上肢处于伸肘状态,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A错误;B、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会收缩,牵引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运动,从而产生各种动作,B正确;C、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活动灵活,C正确;D、同学们在考试时能够完成立定跳远,这是在体内的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D正确。故选:A。6.(2023•怀化)某同学在课外劳动实践时,完成松土这一动作,包括以下步骤:①骨骼肌收缩,②骨绕关节转动,③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④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③② D.③④②①【答案】C【解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群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如人在屈肘运动时,以肱二头肌为主的肌肉处于收缩,肱三头肌舒张状态;而以肱三头肌为主的肌肉处于舒张状态。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因此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④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①骨骼肌收缩、③相应的骨受到牵连、②骨绕关节转动。故选:C。7.(2023•滨州)建模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面表示骨、关节和骨骼肌的模式简图中,最准确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A、关节面是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的,此处是两个关节头,无关节窝,A错误。B、肌肉跨越了一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B正确。C、两块骨骼肌没有跨越关节,没有附着在相邻的骨上,C错误。D、只有一块骨骼肌绕过关节,人或动物任何一个动作的产生,都不是一块骨骼肌收缩、舒张完成的,而是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D错误。故选:B。8.(2023•吉林)图甲是某同学利用木板、橡皮筋、螺丝等材料制作的一个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图乙是屈肘动作示意图。图甲中的螺丝相当于图乙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D【解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故木板、橡皮筋、螺丝分别代表运动中的:骨、骨骼肌(肌肉)、关节。图甲中的螺丝相当于图乙中的④关节。故选:D。特别提醒1、一块骨骼肌的两端不能附着在同一块骨上,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2、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看,骨、骨骼肌都属于器官。►考向二动物的行为考法1动物行为的类型和特点9.(2023•牡丹江)下列动物的行为与其类型对应错误的是()A.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学习行为 B.蚂蚁群体生活——社会行为 C.鸟类的迁徙——先天性行为 D.蜘蛛结网——学习行为【答案】D【解析】A、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A正确。B、蚂蚁群体内有工蚁、蚁后、雄蚁、兵蚁之分。蚁后主要职责是产卵、繁殖后代和统管这个群体大家庭;雄蚁有发达的生殖器官和外生殖器,主要职能是与蚁后交配;工蚁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保卫巢穴、采集食物、饲喂幼蚁及蚁后等;兵蚁是负责保护蚁巢以及蚁巢中所有白蚁的安全;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因此属于社会行为,B正确。C、鸟类的迁徙是鸟的一种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C正确。D、蜘蛛结网是蜘蛛一出生就有的,属于先天性行为,D错误。故选:D。10.(2023•内蒙古)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如取食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领域行为、社会行为等。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B.迁徙行为都是由于食物缺乏引起的 C.动物的防御行为和攻击行为是对立行为,二者之间毫无联系 D.只有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之间才有信息交流【答案】A【解析】A、一般情况,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动物的学习行为就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A正确。B、动物的迁徙行为是随着季节的变化,定期沿相对稳定的路线,在繁殖地和过冬地(或觅食地)之间的远距离移动过程,B错误。C、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往往是成对存在的,有攻击者就有防御者,防御行为和攻击行为都是动物为了更好的适应生活环境,C错误。D、许多动物个体之间都能通过气味、声音、动作等进行信息交流,并不是只有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之间才有信息交流,D错误。故选:A。考法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1.(2023•黑龙江)动物先天性行为的决定因素是()A.环境因素 B.后天“学习”所得 C.遗传物质 D.生活经验【答案】C【解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因此动物先天性行为的决定因素是遗传物质。故选:C。12.(2023•福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与“蜜蜂采蜜”这一行为相同的是()A.海豚跳圈 B.孔雀开屏 C.猴子骑车 D.鹦鹉学舌【答案】B【解析】“蜜蜂采蜜”属于先天性行为。ACD、“海豚跳圈”、“猴子骑车”、“鹦鹉学舌”,都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ACD不符合题意。B、“孔雀开屏”“蜜蜂采蜜”属于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B符合题意。故选:B。13.(2023•北京)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蜘蛛结网 B.青蛙冬眠 C.警犬搜救 D.孔雀开屏【答案】C【解析】ABD、“蜘蛛结网”、“青蛙冬眠”和“孔雀开屏”,都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ABD不正确。C、“警犬搜救”,是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C正确。故选:C。14.(2023•金昌)下列动物行为中,与“鹦鹉学舌”本质相同的是()A.老马识途 B.金鸡报晓 C.蜜蜂采蜜 D.蜘蛛结网【答案】A【解析】金鸡报晓、蜜蜂采蜜、蜘蛛结网都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题干中“鹦鹉学舌”的行为与老马识途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故选:A。解题技巧1、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反之越弱。2、先天性行为常伴随动物一生,而学习行为有暂存性,可建立或消退。►考向三社会行为考法1社会行为的特征15.(2023•广西)到了冬季,狼会集群生活,形成一个有“首领”、有“分工”并能利用各种信息交流保持联系的群体。狼群的这种行为属于()A.繁殖行为 B.攻击行为 C.社会(社群)行为 D.防御行为【答案】C【解析】到了冬季,狼会集群生活,形成一个有“首领”、有“分工”并能利用各种信息交流保持联系的群体。狼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狼群的这种行为属于社会(社群)行为。故选:C。16.(2023•贵阳)狒狒群体中,作为“首领”的雄狒狒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其他成员对它会作出表示顺从的姿态,对它的攻击不敢反击。“首领”也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为,并与其他雄狒狒共同保卫这个群体。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狒狒群体具有社会行为 B.狒狒群体里年长者为“首领” C.狒狒群体中形成了等级 D.狒狒间可通过动作交流信息【答案】B【解析】ABC.狒狒具有社会行为,在各个组成成员之间,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排成等级次序,其中只有一个雄性个体最占优势,其为社群中的首领,AC正确、B错误。D.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狒狒间可通过动作交流信息,D正确。故选:B。17.(2023•陇南)下列动物群体中,不具有社会行为的是()A.狒狒 B.蚊子 C.大象 D.白蚁【答案】B【解析】A、狒狒、大象、白蚁都是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它们的行为具备了社会行为的三个重要特征,即一定的组织、明确的分工、森严的等级。B、蚊子的群体内没有明显的组织、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等级次序,因此不具有社会行为。故选:B。考法2群体中的信息的交流18.(2023•长沙)长尾黑颚猴发现蛇时,会发出警戒声,以提醒同伴躲避。这种信息交流的方式是()A.声音 B.动作 C.气味 D.身体接触【答案】A【解析】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长尾黑颚猴发现蛇时,会发出警戒声,以提醒同伴躲避,这是长尾黑颚猴通过声音与其他同类进行信息交流。故选:A。19.(2023•甘孜州)下列不是动物群体之间信息交流方式的是()A.动作 B.声音 C.生长激素 D.气味【答案】C【解析】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叫做动物语言,可见,生长激素不是动物群体之间信息交流方式。故选:C。易错易混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不一定都具有社会行为,如乌鸦、蝗虫。►考向四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考法1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20.(2023•长沙)松鼠储存的松子在条件适宜时会萌发。这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危害植物生长【答案】C【解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三大作用:①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剿灭麻雀”会使一些农作物害虫的数量增加,从而使农作物受到伤害。②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叫做消费者,消费者自身的代谢活动促进了物质循环的进行。③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松鼠储存的松子在条件适宜时会萌发,这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帮助传播种子。故选:C。21.(2023•怀化)干草堆放久了,会被分解者逐渐分解,如果被羊吃了,会在羊体内分解。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什么作用()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物质循环 C.维持碳—氧平衡 D.帮助植物传粉【答案】B【解析】羊作为消费者,直接以草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故选:B。22.(2023•太原)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蜜蜂、蝴蝶采集花粉和花蜜会导致果树减产 B.苍蝇、蚊子、老鼠、螳螂这“四害”会传播疾病,应彻底消灭 C.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的种类越少,越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D.野兔的皮毛上经常挂着苍耳、鬼针草等植物的果实,可帮助植物传播种子【答案】D【解析】A、蜜蜂、蝴蝶在花丛中采集花粉、花蜜,能帮助植物完成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能够提高果树的产量,A错误。B、苍蝇、蚊子、老鼠、螳螂这“四害”虽然传播传染病,但它们是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彻底消灭会破坏生态平衡,B错误。C、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越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C错误。D、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野兔的皮毛上经常挂着苍耳、鬼针草等植物的果实,可帮助植物传播种子,D正确。故选:D。23.(2023•临沂)下列有关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B.随意引进某种动物,可能会影响生态平衡 C.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太阳鸟在吸食花蜜的同时,也帮助植物传粉【答案】A【解析】A、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但并不是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因为腐生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A错误;B、不适当的引进外来物种则会使得缺乏自然天敌的外来物种迅速繁殖,并抢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进而导致生态失衡及其他本地物种的减少和灭绝,严重危及本地的生态安全,B正确;C、结合分析可知,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下,体现了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C正确;D、太阳鸟在吸食花蜜的同时,雄蕊的花粉会粘黏在鸟的身体上,当它飞到另一朵花采蜜时,又会将划分粘黏在雌蕊的柱头上,完成传粉,D正确。故选:A。考法2仿生学的应用24.(2023•资阳)蝴蝶可以利用身体表面的小鳞片来调节体温。科学家根据蝴蝶的这种调节体温的方式设计了()A.人造卫星控温系统 B.蝇眼照相机 C.宇航员的抗荷服 D.响尾蛇导弹【答案】A【解析】A、科学家们受蝴蝶身上的鳞片会随阳光的照射方向自动变换角度而调节体温的启发,将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制成了叶片正反两面辐射、散热能力相差很大的百叶窗样式,在每扇窗的转动位置安装有对温度敏感的金属丝,随温度变化可调节窗的开合从而保持了人造卫星内部温度的恒定,A符合题意;B、人类从苍蝇的复眼得到启示发明了蝇眼照相机,B不符合题意;C、长颈鹿紧绷的皮肤和腿部肌肉有利于下肢血液的回流,为脑部供血,根据这一原理,科研人员设计了抗荷服保证宇航员的安全,C不符合题意;D、响尾蛇导弹是科学家模仿蛇的对红外线的感觉特别灵敏这一原理研制成的一种现代化武器,D不符合题意。故选:A。特别提醒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主要作用:(1)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转化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有机物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水等物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水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植物所利用。(2)维持生物的生存和稳定:在自然界中,动物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对维持生物圈的种类和数量的相对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随意杀灭某种动物,就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灾害。一、动物的运动(1)运动系统组成及功能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构成。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构成。骨——杠杆作用;关节(既牢固又灵活)——支点作用;骨骼肌——连结和动力作用关节头关节头关节囊关节腔关节窝关节软骨关节囊里有韧带,起牢固作用;关节腔里有滑液,起灵活作用;关节软骨,可减少摩擦,有利于关节灵活。脱臼:关节头由关节窝中滑脱出来的现象。(2)骨骼肌结构:肌腱: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肌腹:中间较粗的部分(3)骨骼肌特性:肌肉受到刺激会收缩,停止刺激,肌肉舒张。(4)骨、关节、骨骼肌的协作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部屈伸由两组肌肉共同完成伸肘: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双手自然下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处于舒张状态,双手有重物同时处于收缩状)运动的产生过程: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5)神经系统起控制作用,运动需要能量,所以还需要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的协调参与。二、动物行为分类1.按目的分为:取食、防御、繁殖、迁徙行为等。2.按行为的获得途径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实例:蜜蜂采蜜、蚂蚁作巢、鸟类迁徙、小鸟在池边喂金鱼等。(2)学习行为: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实例:蚯蚓走迷宫,老马识途、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钓白蚁等。(3)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能力越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比较如下:三、社会行为

⑴特点: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如:白蚁、蜜蜂的群体、狒狒等。⑵信息传递:声音、动作、接触、气味都能够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如:蜜蜂的动作:圆形舞和“8”字摆尾舞,表示距离和方向;蚂蚁能够利用气味来标志路线;鸟类的声音起着传递信息。1.(2023秋•永定区期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代诗人贾岛作此诗时觉得“敲”字不好,想改为“推”字,便一直做着“推”和“敲”的手势。“推”和“敲”时,肱二头肌的状态分别为()A.收缩舒张 B.舒张收缩 C.收缩收缩 D.舒张舒张【答案】B【解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引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在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共同完成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推”伸肘运动,“敲”是屈肘,肱二头肌的状态分别为舒张、收缩。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2.(2023秋•新野县期中)模型构建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有效策略。如图是某学生用两片长方形的木板、两条松紧带、螺丝等材料制作的一个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木板、松紧带、螺丝分别代表运动中的()A.骨、骨骼肌、关节 B.骨、肌腹、关节 C.骨、神经、关节 D.骨、骨骼肌、关节囊【答案】A【解析】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故木板、松紧带、螺丝分别代表运动中的:骨、骨骼肌、关节。故选:A。3.(2023秋•蓬莱区期中)为探究不同运动强度对机体骨骼肌的影响,研究人员选用大鼠进行实验,并绘制了统计图(如图);另有研究表明,中等运动强度骨骼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最多。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高等运动强度骨骼肌细胞的呼吸作用最强,可释放更多的能量 B.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构成,主要构成组织不同 C.不同运动强度下骨骼肌中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均比自然状态高 D.至少两组骨骼肌协调配合才能产生运动【答案】A【解析】A.据图可知,中等运动强度时骨骼肌中毛细血管开放数量最多,说明中等运动强度时,给骨骼肌细胞输送氧气的红细胞数量最多,骨骼肌细胞获得的氧气也最多,结合题干信息“中等运动强度骨骼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最多”可知,中等运动强度骨骼肌细胞的呼吸作用最强,可释放更多的能量,A错误。B.骨骼肌由两端的肌腱和中间的肌腹构成,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肌腹由肌肉组织构成,肌腱和肌腹的主要构成组织不同,B正确。C.据图可知,不同运动强度下骨骼肌中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均比自然状态高,C正确。D.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D正确。故选:A。4.(2023秋•文昌期中)海龟每年按时从上千公里外的海域游到特定的岛屿,在夜间爬上沙滩完成产卵活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雌海龟产卵后用沙子遮盖是一种学习行为 B.骨、关节和肌肉构成的运动系统是海龟运动的结构基础 C.海龟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因此为生命活动输送氧气的能力强 D.海龟体温恒定、陆地产卵,生殖过程摆脱了对水的依赖【答案】B【解析】A、雌海龟产卵后用沙子遮盖躲过天敌的捕食,是一种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A错误;B、海龟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是海龟运动的结构基础,B正确;C、海龟是爬行动物,心脏三腔,心室内有不完全的隔膜,心室里有部分是混合血,输送氧气的能力较差。C错误;D、海龟的体温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其体内受精,卵生,其受精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完全摆脱了对水的限制,D错误。故选:B。5.(2023秋•天元区校级期中)深蹲起是一种锻炼人体下肢力量的运动形式,在锻炼腿部力量的同时,也能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深蹲起时,膝关节起到杠杆的作用 B.深蹲后起身过程中,股四头肌舒张、臀肌收缩 C.股四头肌的肌腱部分主要由肌肉组织组成 D.深蹲起动作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答案】D【解析】A、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收缩起动力作用。可见深蹲起时,膝关节起到支点的作用,错误。B、深蹲后起身过程中,股四头肌和臀肌都收缩,因此感觉比较累,错误。C、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其中肌腱属于结缔组织,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组成,错误。D、深蹲起动作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正确。故选:D。6.(2023秋•文昌期中)蝙蝠依靠回声定位捕食夜蛾。当二者距离较近时夜蛾作不规则飞行,距离较远时夜蛾直线飞行,以便尽快逃离,这种逃生行为生来就有。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动物的行为从获得途径上划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B.夜蛾的逃生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C.蝙蝠用气囊辅助呼吸 D.夜蛾具有外骨骼【答案】C【解析】A.动物的行为从获得的途径上划分,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A正确。B.夜蛾的逃生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B正确。C.蝙蝠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无气囊,C错误。D.夜蛾属于昆虫,具有外骨骼,D正确。故选:C。7.(2022秋•三河市期末)“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9月下旬,我市各学校举行了“唱响红歌,共庆华诞”的大合唱比赛,当演员们昂首挺胸,唱出动听的歌声时,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A.演员们完成各种动作的动力来自于骨 B.演员们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 C.演员们两臂自然下垂,肱二头肌处于舒张状态 D.演员们唱歌时,需要多个系统的配合【答案】A【解析】A、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可见演员们完成各种动作的动力来自肌肉,A错误。B、演员们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B正确。C、演员们两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都处于舒张状态,因此感觉比较轻松,C正确。D、演员们唱歌时,不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D正确。故选:A。8.(2023秋•淄川区期中)一些昆虫能分泌化学物质击退“敌人”。如叶蜂幼虫受到敌害尤其是蚂蚁的威胁时,能分泌挥发性化学物质击退捕食者。关于该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