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收入课件_第1页
财政收入课件_第2页
财政收入课件_第3页
财政收入课件_第4页
财政收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四月2024财政收入6.1Fiscalrevenue’sclassifications6.2Thescaleoffiscalrevenue6.3ThestructureoffiscalrevenueChapter6Fiscalrevenue第一节财政收入分类一、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P126)(一)各学者对财政收入的分类(二)我国财政收入的分类

各学者对财政收入的分类法国的波丹将财政收入分为七类:公有土地收入、掠夺财物收入、赠与收入、征服地贡纳、公共贸易收入、关税和税收;亚当.斯密将财政收入分为两类:来自君主私产或国家公产的收入来自人民财产的收入(税收收入)亚当士将财政收入分为三类:直接收入——政府来自公共财产与公共企事业的收入派生收入——政府凭借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获取的收入(税收与罚金)预期收入——募集公债和发行国库券的收入第一节财政收入分类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之一:

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债务收入第一节财政收入分类为什么税收是现代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1、选择依据或标准:A、定性的:体现财政分配属性B、定量的:充分、及时、稳定2、按标准比较:税、债、利、费3、实践证明:大多数国家90%二、按财政收入的管理方式分类预算内收入——税收收入、非税收收入中的一般预算收费预算外收入——如政府性基金收入、非税收入中的政府性基金收入第二节财政收入规模分析一、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leadingfactorsintheeffectontherevenuescale)

二、我国目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分析和判断(analysisandestimationofChineseactualrevenuescale)

三、我国财政收入(预算内)增长变化趋势分析(theincreasingtrendsoffiscalrevenue(intro-budgetaryrevenue)inChina)

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一国政府在一个财政年度内所拥有的财政收入总水平。绝对数指标:年度财政收入的总量1950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62.17亿元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103740亿元2011年我国GDP:458217.58亿元相对数指标:2011年为22.64%

F收GDP第二节财政收入规模分析一、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经济因素(P127)

F收GDPF收MMGDP(C+V+M)剩余价值集中度分配政策制度剩余价值率劳动生产率、经济发展水平第二节财政收入规模分析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P128)(一)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对财政收入绝对额的影响对财政收入相对数的影响

时序回归模型(二)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

主要对财政收入相对数产生影响剩余价值占GDP的比重(三)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P131)

1、价格总水平的升降2、现行税收制度累进所得税比例税率定额税第二节财政收入规模分析GDP平减价格指数(P131)名义GDP(按当年价格计算)实际GDP(按不变价格计算)实际财政收入名义财政收入GDP平减价格指数==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的对比(P131)第二节财政收入规模分析3、比价变化的影响例如:工农产品比价由1:3(3元:1元)变为1:2(2元:1元),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财政收入规模将怎样变化?假设财政收入80%来源于工业,20%来源于农业。降低其他因素:战争等特殊因素管理水平的影响第二节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二、我国目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分析和判断(一)总体评估(P195)(二)1978-1995年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逐年下降的原因及其影响(三)“九五”时期实现财政收支的良性循环财政收入的统计口径通常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是指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管理,可以统筹安排用于民生支出、提供一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公共财政收入。按照IMF颁布的《政府财政统计手册2001》的口径,政府财政收入包括税收、社会保障缴款、赠与和其他收入(其他收入主要指财产收入、出售商品和服务收入、罚金罚款和罚没收入以及其他杂项收入)。按此国际可比口径,我国政府财政收入,除公共财政收入之外,还应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不含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按此口径计算,2009年和2010年我国与国际可比的政府财政收入分别为87313亿元和105791亿元,占当年GDP比重分别为25.6%和26.4%。

表12007-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国际比较情况

单位:亿美元

国家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美国47686465324288044347日本14565167141638017914德国14602160571483614107法国12878141851286112531意大利98281065298779516英国116021137988069015中国8370111771264615626

表1小结从绝对规模看,我国政府财政收入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按国际可比口径,2010年我国政府财政收入为10.6万亿元,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6万亿美元左右,大体相当于当年美国财政收入的35.2%、日本财政收入的87.2%,世界排名第三位。

2007-2010年我国人均财政收入的国际比较情况

单位:美元

国家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美国15873153411401114360日本11401130861283514055德国17760195591811717270法国20845228312058819956意大利16755180211658415862英国19088186011429814537中国6358449501166

表2小结从人均财政收入水平看,我国的人均财力水平远远低于世界主要国家的平均水平。按照国际可比口径计算,2010年我国人均政府财政收入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166美元,而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的人均财政收入水平均在14000美元以上。若考虑我国可统筹用于民生的人均财力,则不足上述6个国家人均财力的8%。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和占

GDP比重变化趋势示意图010203040比上年增长%占GDP比重%29.51.22210.219.618.716.814.215.91722.315.431.225.722.415.810.710.911.612.613.91517.118.5197819801985199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第二节财政收入(预算内)规模分析1978-1995年间财政形势的特点:(P133)1.从预算内财政收支来看2.从财政与各部门关系来看3.从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来看4.从财政与银行关系来看《财政学》(第六版)陈共主编财政收支良性循环图财政收入和国债增长财政支出增长经济增长第二节财政收入规模分析三、我国财政收入(预算内)增长变化趋势分析(一)财政收入(预算内)总体规模水平偏低(二)政府收入(包括预算外)总体规模水平不低表7-3近年来我国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情况(P136)

课堂讨论思考:2010年财政收入达8.3万亿,同比增长21.3%而GDP增速10.07%,比年初公布的预算数超过4410亿元,为什么产生这么大的差异?我国财政收入较快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是否相适应的?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一是财政收入以现价计算,而GDP以不变价计算。2010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6%,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3%,按照现价计算GDP增长了16.7%,与财政收入增幅的差距不大。二是财政收入特别是税收收入主要来源于第二、三产业,而第二、三产业增长通常高于GDP增长。特别是2010年汽车销售量增长32.4%,远远超出GDP增长速度,由此带来的消费税和车辆购置税超收收入占到中央财政超收额的29%左右。三是部分税种的税基与GDP增长没有直接关联。例如,只要进口就要征收进口环节的相关税收,而在核算GDP时,进口额是减项。2010年我国进口增长38.7%,带动进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增长35.7%、关税增长36.6%,相应地其超收收入部分占到中央财政超收额的65%左右。小结:考虑到上述几个原因,实际上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与GDP的增长是基本同步的。

讨论围绕国富与民富为主题,谈谈你的看法?

对财政收入的各家观点观点一:财政收入多不一定就说明合理,目前我国的税收存在着很大的不合理性。很多劳动者的收入增长并不快,一些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虽然增长很快,但是用于医疗、教育的支出却增速很慢;观点二:在国民收入既定的条件下,财政收入过多则必然意味着企业和民众那头的部分相对过少,对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观点三:近年来在民生等领域,政府加大了投入的力度,但在行政管理费用以及一直不对外公开的“三公”费用依然非常庞大,再加上预算不公开、不透明,使得政府在社会保障和民生等领域的支出和发达国家比较有很大的差距。观点四:当前“公民表达”最该做的,是集中声音推动政府尽快搭建公共财政制度体系、法制体系、支付体系和监督体系。第二节财政收入规模分析(三)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P136)

1.正确理解和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2.实行兼顾“以支定收”和“以收定支”的方针3.预算内财政收入是全口径财政收入中不可置疑的部分4.继续坚持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的税收政策十二五期间实行结构性减税近年来国家除了适当扩大消费税的征税范围、调整个别矿产品的资源税政策之外,基本上没有出台增税政策,减税是税收改革和政策调整的主基调。2006年,全面取消了农业税,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000多亿元;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结合改革和优化税制,实施了结构性减税政策,大幅减轻了企业和居民负担,促进了企业扩大投资,拉动了居民消费。仅2009年,就减轻了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000亿元,

5.严格控制政府性基金收入的增长,继续税费改革,坚决取缔滥收费6.监测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和增长边际倾向指标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财政收入增长速度/GDP增长速度

财政收入增长的边际倾向=财政收入增长额/GDP增长额

23-24课时第三节财政收入构成和非税收入分析一、财政收入构成分析二、政府性基金收入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分析(一)我国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1、税收收入:我国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90%左右。我国目前共有19个税种,其中17个税种由税务部门负责征收(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停征收),关税和船舶吨税由海关征收,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由海关部门代征。2、非税收入:主要是预算外收入政府性基金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2010年全国非税收入构成全国非税收入51691.25亿元。按收入类别划分,政府性基金收入35781.94亿元,占全国非税收入的69.2%,其中土地出让收入29397.98亿元,占政府性基金收入的82.2%。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6648.61亿元,占全国非税收入的12.9%。国有资本经营收益1728.38亿元,占3.3%。专项收入(包括排污费、水资源费、矿产资源补偿费、教育费附加、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及价款等)2058.44亿元,占4%。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1616.7亿元,占3.1%。罚没收入1074.4亿元,占2.1%。其他非税收入2782.78亿元,占5.4%。

2011年财政收入构成

小结我国收费(预算内口径)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普遍低于世界各国水平;我国包括预算外收入的全部收费统计口径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则大大高于世界各国水平。表7-4和表7-5(P139)

预算外资金概念成历史政府性收入纳入预算管理

中央政府门户网2012年02月10日07时25分

2011年,我国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全面取消预算外资金,将所有政府性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据初步统计,2011年中央约60亿元、地方约2500亿元原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已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同时,公共财政预算进一步完善,政府性基金预算更加细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逐步扩大,试编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进展顺利。

意义:一是规范了政府资金的分配秩序,保证了预算的完整,推动了由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组成的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建设;二是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有利于减少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等不良现象,从源头上治理腐败;三是强化了财政资金管理,有利于加强人大和社会各界对财政资金的监督,提高财政管理透明度和依法理财水平。

2010年6月,财政部制发《关于将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规定自2011年1月1日起,中央各部门各单位的全部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管理,收入全额上缴国库,支出通过公共财政预算或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国务院规定,自2011年1月1日起将全部预算外收支纳入预算管理。相应修订《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取消全部预算外收支科目。

在此之前,国家实施了以“收支两条线”管理为中心的预算外资金管理改革,将属于一般预算收入性质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管理,与税收收入一起统筹安排使用;将具有以收定支、专款专用性质的政府性基金、土地出让收入、彩票公益金等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专项用于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通过上述措施,预算外资金的规模已得到有效控制。第一节财政收入分类(二)政府收费的性质和特殊作用1.收费的基本原理2.税和费的关系第一节财政收入分类1.收费的基本原理A、含义:政府提供某种劳务或某种资源的使用权而向受益人收取的代价。B、收费的原因:准公共品的提供C、种类:使用费(charge)——为主

第一节财政收入分类D、收费条件:设置有效的排他装置E、收费原则:a.不以盈利为目的,收费标准以成本或低于成本为原则b.只能对消费会产生等待、拥挤的公共品和负债经营提供的公共品收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