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杂交试验1课件_第1页
1.1杂交试验1课件_第2页
1.1杂交试验1课件_第3页
1.1杂交试验1课件_第4页
1.1杂交试验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

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等形态、结构: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生理生化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人的一些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材料——豌豆花柄花萼花瓣子房花柱柱头雌蕊花冠花药花丝雄蕊花的结构花托异

粉异

粉自

粉异

粉闭

粉自

粉为何选豌豆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永远是纯种实验结果容易分析而且可靠人工异花授粉示意图1、去雄2、套袋3、扫粉4、授粉5、套袋

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高茎矮茎P×(杂交)高茎F1(子一代)(亲本)矮茎高茎P×(杂交)高茎F1(亲本)(子一代)正交反交

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高茎矮茎P×(杂交)高茎F1(子一代)(亲本)为什么子一代中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高茎),而不表现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或不高不矮?●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高茎F1×(自交)高茎矮茎F2(子二代)在F1代中,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是永远消失了还是暂时隐藏起来了呢?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高茎F1×(自交)高茎矮茎F2(子二代)3∶1这种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性状分离F2中的3:1是不是巧合呢?七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数据2.84:1277(矮)787(高)茎的高度F2的比另一种性状一种性状性状2.82:1152(黄色)428(绿色)豆荚颜色2.95:1299(不饱满)882(饱满)豆荚的形状3.01:12001(绿色)6022(黄色)子叶的颜色3.15:1224(白色)705(灰色)种皮的颜色3.14:1207(茎顶)651(叶腋)花的位置2.96:11850(皱缩)5474(圆滑)种子的形状面对这些实验数据,你信服了吗?那又如何解释实验现象呢?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①相对性状是由遗传因

子(现称基因)决定的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②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

存在。①相对性状是由遗传因

子(现称基因)决定的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②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

存在。高茎P①相对性状是由遗传因

子(现称基因)决定的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②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

存在。DD高茎P①相对性状是由遗传因

子(现称基因)决定的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②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

存在。DD高茎矮茎P①相对性状是由遗传因

子(现称基因)决定的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②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

存在。DD高茎矮茎ddP①相对性状是由遗传因

子(现称基因)决定的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②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

存在。DD高茎矮茎ddP①相对性状是由遗传因

子(现称基因)决定的×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②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

存在。DD高茎矮茎ddP①相对性状是由遗传因

子(现称基因)决定的③配子形成时,成对的基

因分开,分别进入不同

的配子。×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②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

存在。DD高茎矮茎ddP配

子Dd①相对性状是由遗传因

子(现称基因)决定的③配子形成时,成对的基

因分开,分别进入不同

的配子。×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②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

存在。DD高茎矮茎ddP配

子Dd①相对性状是由遗传因

子(现称基因)决定的③配子形成时,成对的基

因分开,分别进入不同

的配子。④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

合,基因恢复成对,显性基因(D)对隐性基

因(d)有显性作用,所以F1表现显性性状×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②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

存在。DD高茎矮茎ddPF1配

子Dd(受精)Dd①相对性状是由遗传因

子(现称基因)决定的③配子形成时,成对的基

因分开,分别进入不同

的配子。④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

合,基因恢复成对,显性基因(D)对隐性基

因(d)有显性作用,所以F1表现显性性状×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②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

存在。DD高茎矮茎ddPF1配

子Dd(受精)Dd高茎①相对性状是由遗传因

子(现称基因)决定的③配子形成时,成对的基

因分开,分别进入不同

的配子。④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

合,基因恢复成对,显性基因(D)对隐性基

因(d)有显性作用,所以F1表现显性性状×④F1形成配子时,

成对的基因分

离,每个配子中

基因成单。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F1Dd配

子DdDdDd④F1形成配子时,

成对的基因分

离,每个配子中

基因成单。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F1Dd配

子DdDdDd④F1形成配子时,

成对的基因分

离,每个配子中

基因成单。⑤F1形成的配子种

类、比值都相等,

受精机会均等,

所以F2性状分离,

性状比为3:1,基

因型比为1:2:1。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F1Dd配

子DdDdDdF2④F1形成配子时,

成对的基因分

离,每个配子中

基因成单。⑤F1形成的配子种

类、比值都相等,

受精机会均等,

所以F2性状分离,

性状比为3:1,基

因型比为1:2:1。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F1Dd配

子DdDdDdDDF2④F1形成配子时,

成对的基因分

离,每个配子中

基因成单。⑤F1形成的配子种

类、比值都相等,

受精机会均等,

所以F2性状分离,

性状比为3:1,基

因型比为1:2:1。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F1Dd配

子DdDdDdDDDdF2④F1形成配子时,

成对的基因分

离,每个配子中

基因成单。⑤F1形成的配子种

类、比值都相等,

受精机会均等,

所以F2性状分离,

性状比为3:1,基

因型比为1:2:1。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F1Dd配

子DdDdDdDDDdDdF2④F1形成配子时,

成对的基因分

离,每个配子中

基因成单。⑤F1形成的配子种

类、比值都相等,

受精机会均等,

所以F2性状分离,

性状比为3:1,基

因型比为1:2:1。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F1Dd配

子DdDdDdDDDdDdddF2④F1形成配子时,

成对的基因分

离,每个配子中

基因成单。⑤F1形成的配子种

类、比值都相等,

受精机会均等,

所以F2性状分离,

性状比为3:1,基

因型比为1:2:1。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F1Dd配

子DdDdDdDDDdDddd1∶2∶1F2④F1形成配子时,

成对的基因分

离,每个配子中

基因成单。⑤F1形成的配子种

类、比值都相等,

受精机会均等,

所以F2性状分离,

性状比为3:1,基

因型比为1:2:1。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F1Dd配

子DdDdDdDDDdDddd高茎高茎高茎矮茎1∶2∶1F2④F1形成配子时,

成对的基因分

离,每个配子中

基因成单。⑤F1形成的配子种

类、比值都相等,

受精机会均等,

所以F2性状分离,

性状比为3:1,基

因型比为1:2:1。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F1Dd配

子DdDdDdDDDdDddd高茎高茎高茎矮茎1∶2∶13∶1F2④F1形成配子时,

成对的基因分

离,每个配子中

基因成单。⑤F1形成的配子种

类、比值都相等,

受精机会均等,

所以F2性状分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