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五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湖北省黄冈市五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湖北省黄冈市五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湖北省黄冈市五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湖北省黄冈市五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我理解,我选择。(下列各题选项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选择题后面的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20分。)1.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C.创设了科举制度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隋朝的历史贡献。A、B、C项均为隋朝的贡献,D项指的是唐朝唐玄宗时期。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荣一时的隋朝。2.宰相魏征去世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由此可见,唐太宗()A.提倡节俭B.爱民如子C.善于纳谏D.勤于政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所以答案选C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

3.虽然武则天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史学家还是肯定她的功绩。其主要原因是武则天()A.创立殿试制度 B.重用有才之人C.打击大族势力 D.促进社会发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武则天的相关知识,武则天在位时期,重用人才,奖励农业生产,促进了唐朝经济的发展,她的统治被称之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所以武则天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史学家还是肯定了她的功绩。其原因是武则天在位时的统治措施促进社会发展。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

4.开创了“开元盛世”,把国家的繁荣推到顶峰的是()A.汉武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唐玄宗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加上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使得大唐天下大治,经济迅速发展。此间的唐朝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也大幅度增长,天宝年间唐朝人口达到8000万人[1]

,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商业十分发达,国内交通四通八达,城市更为繁华,对外贸易不断增长,波斯、大食商人纷至沓来,长安、洛阳、广州等大都市商贾云集,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商人身穿不同的服装来来往往,十分热闹。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顶峰阶段。因当时年号为“开元”,史称“开元盛世”。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5.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A.遣唐使来华 B.文成公主入藏 C.玄奘西游天竺 D.鉴真东渡日本【答案】B【解析】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和同为一家。

6.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该“长策”正式诞生于()A.西汉B.隋朝C.唐朝D.北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科举制度,隋朝,科举制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调动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提高了官吏的素质,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7.右图所示为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用到高地灌溉”。它的主要用途是()A.农业生产 B.纸张印刷C.交通运输 D.陶器制作【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中对工具的介绍,有个别关键词,比如“竹筒”,“灌溉”等,由此结合所学可知,此工具为隋唐时期的筒车,由于农业灌溉,也反映出当时古代农业的发达。所以答案选A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8.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不少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其中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诗句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C.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D.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①出自汉代司马相如的《上林赋》;②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春望》;③出自五代词人李煜的词《虞美人》;④出自战国时期屈原的楚辞《离骚》。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9.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唐朝书法家怀素因家境贫寒,曾往永州绿天庵用蕉叶代纸练字,以至用坏的笔堆积成丘。下图中他的作品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怀素是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他的书法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而法度具备。怀素与张旭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高峰。传世书法作品有《自叙帖》《苦笋帖》《圣母帖》《论书帖》《小草千文》诸帖。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10.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曾有一位姓秦的读书人来到一座英雄墓前看见两尊铸铁跪像,触景生情,十分惭愧地写下了两句“自从贼后不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你知道这位读书人为了何事发出这种感慨吗?()A.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得皇权B.“靖康之变”金军掳走宋徽宗、宋钦宗C.秦桧谋杀抗金名将岳飞D.北宋为求苟安同辽签定澶渊之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岳飞的连战连捷使金朝统治者感到恐慌,同时,宋高宗和秦桧为首的投降派,也害怕抗金力量的壮大对他们的统治不利,于是向金求和,金朝提出必杀岳飞的条件。于是,宋高宗使人一天十二次向岳飞发去了班师的金牌,继而解除了岳飞的兵权,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把他杀害。所以答案选C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二、非选择题。(共20分)1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①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进行改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任官职……——柏扬《中国人史纲》材料二:据史书记载,唐太宗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大喜道:“天下英才尽入吾彀(gou)中矣!”(意思是说天下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罗了。)材料三: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科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材料一中①处应填哪个朝代?结合材料一概括这种制度相对于以前的用人制度有何创新之处?(2分)(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事实?(1分)(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这种考试制度有何进步性?(2分)【答案】(1)隋朝;采取考试的办法,只要成绩合格,不问门第出身,就可以做官。(2分)(2)说明科举制度既有利于选拔人才,又为统治阶级笼络和控制了人才。(1分)(3)科举制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调动了人民积极进取的精神,提高了官吏的素质,有利于社会的进步,还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2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一中①处应填隋朝;结合材料一概括这种制度相对于以前的用人制度的创新之处是;只要成绩合格,不问门第出身,就可以做官。不拘于人的身份地位,有利于选拔人才。(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三反映的事实是;说明科举制度既有利于选拔人才,又为统治阶级笼络和控制了人才。科举制极大程度改善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但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考试制度的进步性是;科举制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调动了人民积极进取的精神,提高了官吏的素质,有利于社会的进步,还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1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自古皆贵(认为……尊贵)中华,贱(轻视)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资治通鉴》材料二:下图是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材料三:“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1)材料一中的“中华”“夷狄”分别指的是什么?它表明了唐太宗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3分)(2)材料一表明,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吐蕃是我国哪个民族的祖先?(3分)(3)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有何重要意义?由此对于那些蓄意破坏民族团结的“藏独”分子,你最想说的是什么?(2分)【答案】(1)汉族;少数民族;开明、友好、平等的民族政策。(3分)(2)和亲和会盟;藏族(3)促进了汉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藏族必败,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各民族的共同心愿。(言之成理即可)(2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一中的“中华”“夷狄”分别指的是汉族;少数民族;它表明了唐太宗实行的民族政策是:开明、友好、平等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国家的紧密性,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的统治。(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一表明,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和亲和会盟;吐蕃是我国藏族的祖先;载的政权,松赞干布被认为是实际立国者。青藏高原各部在吐蕃王朝的统一下凝聚成强大势力,逐渐走出封闭的内陆高原,使得古代藏族社会第一次出现勃勃生机。(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的重要意义是:促进了汉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由此对于那些蓄意破坏民族团结的“藏独”分子,我最想说的是:藏族必败,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各民族的共同心愿。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和同为一家。

13.(7分)综合思考——走进盛世唐朝历史上的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外交往频繁,堪称我国古代文明社会的典范,对后世影响深远。试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1)唐朝出现了哪些盛世?对于统治者的治国策略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点?(2分)(2)注重对外交往是唐朝社会的一大亮点。请举出唐朝与日本、印度交往的典型史实各一例。(2分)(3)文化昌盛发达也是唐朝给后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之一。请举出唐朝在诗歌、书法、绘画方面的杰出人物各一例。(3分)【答案】(1)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重用人才,重视农业,减轻刑罚等(符合题意,任选一条即可得满分)(2分)(2)日本:鉴真东渡或遣唐使来华;印度:玄奘西行(2分)(3)诗歌:李白;书法:颜真卿绘画:吴道子(符合条件即可得分,满分3分)【解析】(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对外交往是唐朝社会的一大亮点。唐朝与日本、印度交往的典型史实有:日本:鉴真东渡或遣唐使来华;印度:玄奘西行;鉴真是中国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应日本圣武天皇的约请,鉴真六次东渡,历尽艰辛,终于在天宝十三年(754年)携同弟子到达日本,为传播唐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鉴真不仅把律宗传到日本,而且把佛寺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也传到了日本,为传播唐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日本现存的唐招提寺,就是鉴真和弟子创建的。(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化昌盛发达也是唐朝给后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之一。唐朝在诗歌、书法、绘画方面的杰出人物有:诗歌:李白;书法:颜真卿;绘画:吴道子;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