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标准预防措施_第1页
医务人员标准预防措施_第2页
医务人员标准预防措施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务人员标准预防措施1、标准预防定义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2、标准预防的内容(1)医务人员在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不论其是否带手套,都必须洗手;遇有下述情况必须立即洗手:①摘除手套后;②接触两病人之间;③可能污染环境或传染其它他人时。(2)医务人员接触病人的上述物质及其污染物品时,接触病人粘膜和非完整皮肤前均应戴手套;对同一病人既接触清洁部位,又接触污染部位时应更换手套。(3)与普遍预防相同,在上述物质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罩、口罩,并穿防护衣,以防止医务人员皮肤、粘膜和衣服的污染。(4)被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应及时处理,以防止其暴露及污染其他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物品,防止病原微生物在其他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与环境间的传播。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在用于下一病人前应进行清洁和适当消毒。(5)医务人员在进行各项医疗操作、清洁及环境表面(包括病人床及床旁仪器)消毒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6)污染的床单及时处理,防止接触病人的皮肤与粘膜,以防污染衣服及微生物传播。(7)锐利仪器和针头应小心处置,以防刺伤。操作时针头套不必重新套上,当必须重新套上时应用器具而不用手。针头不应用手从注射器上取下、折弯、破坏或进行其他操作。一次性应用的注射器、针头、刀片和其他锐器应置于适当防水耐穿的容器内,此容器尽可能的置于工作处,需重复使用的锐利器械也应置于适当防水耐穿的容器内,以便运输至再处理部门。(8)容器、复苏袋或其他呼吸装置应置于需复苏操作处。(9)污染环境或不能保持环境卫生的病人应隔离。3、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1)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2)在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和防护眼镜或者面罩;(3)在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到医务人员的身体时,应穿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围裙;(4)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时,必须处理戴双层手套;(5)使用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刺伤;(6)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消毒措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