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第1讲 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与曲折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第1讲 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与曲折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第1讲 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与曲折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第1讲 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与曲折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4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第1讲 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与曲折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讲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20·河南南阳一中开学考)“国家应在经营范围、原料供给、销售市场、劳动条件、技术设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此段话符合下列哪一文件的精神()A.《临时约法》 B.《共同纲领》C.五四宪法 D.八二宪法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特点,属于《共同纲领》的内容,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要求,故排除。2.(2019·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二期末)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A.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B.标志着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站了起来C.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D.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新时代的到来答案A解析材料“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说明这些措施强化了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感,故选A项。材料的主旨不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排除B、C、D三项。3.(2019·江西南昌高二期末)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代表参加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等为副主席。这表明()A.建国初期我国实行了多党政治B.践行了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C.政协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D.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原则答案B解析1949年9月是建国前夕,故排除A项;一届政协代表来源广泛,团结了各界人士,故B项正确;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后,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才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故排除C项;社会主义原则是1954年宪法的原则,故排除D项。4.(2019·河南名校高二期末)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相继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法律性文件。这表明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A.宗旨是制定新中国法律 B.具有“人大”的政治作用C.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 D.完善了中央政府的结构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法律制定者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材料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文件,表明具有“人大”性质,有制定法律的功能,故选B项。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是决定建国等一系列问题,宗旨不只是制定法律,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民主协商精神,C项错误;完善中央政府的结构是全国人大的职能,D项错误。5.(2019·广东中山月考)毛泽东说:“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正确地总结经验,没有民主,意见不是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办法。”基于此,新中国实行了()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依法治国”方略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毛泽东强调人民民主的重要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民主的实现,故A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是人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一种形式,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依法治国”与材料中“民主”不符,排除D项。6.(2019·江苏徐州高二期末)一届人大召开前,中共中央非常关注民主人士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所占比例,多次召开会议讨论。经过努力,一届人大后非中共人士在国务院各部委中占37.2%,在国务院组成人员中占25.5%。这一状况()A.体现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民主B.削弱了中共的核心领导地位C.实现了各党派共同执政局面D.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一届人大前中共非常关注民主人士在各级人大中的比例,一届人大后在国务院及其各部委人员构成比例中,非中共人士占据相当比例,这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是新型社会主义民主,A项正确。非中共人士在国务院及其各部委中所占的比例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并未削弱中共的核心领导地位,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不属于共同执政,排除C项;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时间是1956年,与材料第一届全国人大时间不符,排除D项。7.(2019·贵州铜仁一中高二期末)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决定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改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以避免同国家权力机关所通过的具有强制性法律效力的“法”和“条例”相混淆。这反映了当时()A.人民政协的职能面临转变B.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出现曲折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创建D.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已经结束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54年”“避免同国家权力机关所通过的具有强制性法律效力的‘法’和‘条例’相混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新中国成立后,政协代行人大的职责,在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后,政协转变成了政治协商性质的组织,这体现出人民政协职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故排除B项;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建立的,故排除C项;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持续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排除D项。8.(2019·黑龙江牡丹江一中摸底)周恩来指出:“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度,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材料反映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为了()A.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B.区域经济均衡发展C.民族文化双向交流 D.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度,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可知,联邦制会增加民族纠纷,不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区域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文化的交流,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9.(2019·河南名校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临时约法》规定人民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政治自由,但是却没有规定如何保障人民享有这些权利和自由。据当时《独立周报》记载:“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度之善,及国会选举之不宜草率投票,则皆瞠目而不解,问其故,则曰:吾人困于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及其他。”后来的选举法又对选民资格作了性别、年龄、财产等种种条件限制,使妇女、贫苦群众和一部分资产阶级丧失了选举权。——摘编自刘东、曹均学《对辛亥革命是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几点思考》材料二根据《选举法》的规定,从1953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各个地区的民主选举逐步展开。选举的那一天,选民们穿上自己认为最漂亮的衣服,高高兴兴地来到选举站。天津市四区郭庄子女青年蒋宝珍,结婚时正赶上选举,她为了投票,等了两个钟头才上花车,她说:“结婚是大事,选举更是大事;结婚是喜事,选举更是喜事。”全国进行基层选举的单位共有21.4798万个,进行基层选举地区的人口共为571434511人,全国参加投票选举的选民达2.78亿人,占登记选民总数的85.88%。——摘编自柳润涛《新中国首次大规模普选始末》(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年民众对于选举的态度及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民国初年选举相比,新中国首次普选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首次普选的意义。答案(1)态度:冷漠。原因:辛亥革命没有深入到广大民众中;民国政府对于选举缺少宣传力度;社会动荡使民众缺乏关心政治的热情。(任答两点,言之成理即可)(2)不同:选民范围更加广泛;民众更具选举热情。意义:提高了广大民众的民主意识;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推动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建立。(任答两点,言之成理即可)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态度,根据材料一“则皆瞠目而不解,问其故,则曰:吾人困于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及其他”可知冷漠,漠不关心。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不同,根据材料二“全国进行基层选举的单位共有21.4798万个,进行基层选举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