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4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讲 先秦时期的经济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先秦时期的经济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9·云南玉溪月考)黍和稷应属于同一类农作物,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多次,“稷”字出现40次;《诗经》中提到的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是28次和10次。据此可以做出的判断是()A.黍比稷种植的历史更加悠久B.《诗经》是反映农业的书籍C.黍和稷是商周重要的农作物D.黍比稷更具生产生活实用性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多次,‘稷’字出现40次;《诗经》中提到的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可知,在商周时期黍和稷都是重要的农作物,故选C项。材料不能说明A、D两项,故排除;《诗经》反映的是周朝的社会生活,排除B项。2.(2019·福建三明返校考)战国考古史记载,河北西家庄的赵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占这个遗址出土的全部农具的65%;河北兴隆燕国冶铁遗址发现农具铁范28副51件;辽宁抚顺的燕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占全部出土工具的85%。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铁农具推动农业发展B.中原出现最早的铁农具C.铁农具应用较为普遍D.政府很重视推广铁农具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铁农具在全部农具中占的比重很高,反映出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铁农具,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铁农具推动农业发展,故A项错误;河北西家庄赵国遗址、河北兴隆燕国冶铁遗址、辽宁抚顺的燕国遗址都是战国时期的遗址,无法体现中原出现最早的铁农具,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政府重视推广铁农具,故D项错误。3.(2019·济南市高三模拟)公元前645年,晋国“作爰田”,把一部分公田赏赐给立了军功的贵族和出身平民的士兵作私田;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向私田征税。这主要说明()A.土地私有制逐步得到认可B.争霸战争是经济改革的根本原因C.晋鲁率先进行封建化改革D.经济改革是加强王权的主要手段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晋国……把一部分公田赏赐给立了军功的贵族和出身平民的士兵作私田”“鲁国……开始向私田征税”可知,土地私有制逐步得到认可,A项正确。经济改革的实质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水平的发展,B项错误;晋国、鲁国只是承认了土地私有,但是并未在法律上明文承认土地私有,仍然属于奴隶制改革,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加强王权的手段是进行争霸战争,而为争霸战争提供物质保障的是生产的发展,D项错误。4.(2019·北京顺义月考)《荀子·富国》说:“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材料表明我国古代农业生产()A.精耕细作提高农作物产量B.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C.实行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D.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答案A解析材料“人善治之则亩数盆”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通过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模式,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故D项错误。5.(2019·武汉市4月调研)战国时期,魏惠王大挖鸿沟,把黄河、淮河连为一体,打通了魏国内外水路航线,使得魏都大梁城成为“诸侯四通,条达辐辏”之地。“(秦王政)二十二年,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其王请降,尽取其地。”材料表明()A.鸿沟促进关中平原发展B.大梁城以经济功能为主C.水利推动区域长途贸易D.水利兴修带有军事色彩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使得魏都大梁城成为‘诸侯四通,条达辐辏’之地”“(秦王政)二十二年,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其王请降,尽取其地”可知,水利工程的兴修与军事活动有关,D项正确。关中平原与大梁城地理位置不符,A项错误;大梁城属于军事政治中心,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长途贸易”的情况,C项错误。6.(2019·陕西省高三二次联考)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被称为“素封”的群体,他们虽无官爵封邑却富比封君,“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这可以说明()A.分封制的瓦解 B.工商食官政策破坏C.土地兼并严重 D.阶级关系发生变化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出现的“素封”群体是一批私营手工业者,他们“虽无官爵封邑却富比封君”“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这说明商周时期“工商食官”的政策被打破,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分封制和土地兼并,也未说明阶级关系的变化情况,故A、C、D三项错误。7.(2019·江西南昌高二期末)西周时期“孝道”观念的核心是崇拜祖先,行孝的主要形式是祭祀;春秋时期,“孝”的对象主要是父母,行孝的主要形式是“养”和“敬”。这一变化反映了春秋时期()A.个体家庭作用的提升 B.血缘观念的淡化C.儒家思想地位的提高 D.君主专制的建立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孝’的对象主要是父母,行孝的主要形式是‘养’和‘敬’”可知,春秋时期宗法血缘观念比较浓厚,同时比较重视个体家庭,故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儒家思想的地位,故C项错误;君主专制是秦朝设立的,故D项错误。8.(2019·浙江五校联考)1976年发掘的妇好(殷商王后)墓,是殷墟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出土了卜甲、玉蚕、各类兵器等千余件随葬器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刻辞卜甲上的文字符号是中国文字的起源B.金属兵器反映出当时冶铁业达到较高水平C.玉蚕等遗物反映了早期丝织业的发展情况D.随葬品的豪华可以证明当时女性地位很高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玉蚕”可知与早期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有关,C项正确。刻辞卜甲上的文字符号是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但不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掌握了冶铁技术,排除B项;商周时期,女性地位较低,排除D项。9.(2019·宁夏育才中学月考)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木工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锯子、刨子、钻子等木工器械都是这一时期发明的。这些发明主要得益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土地私有制的出现C.冶铁技术的进步 D.精耕细作技术成熟答案C解析由于冶铁技术的进步,出现铁制的木工器械如锯子、刨子、钻子等,这些铁制木工器械推动木工技术的发展,故选C项。其他三项与铁制木工器械的发明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B、D三项。10.(2019·海南儋州一中高三统测)《国语·齐语》载:工之子恒为工;《荀子·儒效》载: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唐六典》载: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上述记载()A.阐释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承特点B.表明手工业的发展为官府垄断C.说明了工商业在家族之间传承D.反映了家庭手工业居从属地位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手工业、商业等职业在父子、家族内部传承,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根据材料可知工商业在家族内部传承,并非在家族之间传承,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家庭手工业的地位,D项错误。11.(2019·山西运城月考)《尚书·洪范》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一曰食,二曰货。”“货”在八种政务中排在第二,仅次于“食”。这反映出当时()A.实行工商食官政策B.政府没有采取抑商政策C.政府提倡工商皆本D.主张实施重商主义政策答案B解析材料“一曰食,二曰货”大意是说战国时期的八种政务:第一是负责饮食,第二是负责财货,说明当时政府没有采取抑商政策,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工商食官政策,故A项错误;工商皆本的思想是明末黄宗羲提出的主张,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反映出当时主张实施重商主义政策,故D项错误。12.(2019·河南滑县联考)战国秦献公七年(公元前378年)“初行为市”。即从此时开始在城(首先是在都城)中建立市场,设官管理,即“置市”;此外,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以上措施()A.促进商业资本的迅速积累B.抑制农民弃农经商的行为C.有利于秦国军队实力增长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力答案D解析材料“从此时开始在城(首先是在都城)中建立市场,设官管理”,并且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这说明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控制力,故D项正确。抑商政策不可能促进商业资本的迅速积累,故A项错误;B项仅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没有体现“置市”措施的影响,故错误;C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二、非选择题13.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与政府的经济政策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无论商王或周王室,都有大批商贾为之采购珍奇物品。如商王室设有“多贾”管理王室商业。……多贾还供献香酒,参与商王祭祀祖先的仪式。“丁已小雨,佑多贾以鬯(chànɡ,祭祀用的香酒)”……,可见多贾在王室的地位是相当高的。——冷鹏飞《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材料二末作奇巧(指商业、手工业)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意为工商业一日之利,可供五日之需)。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春秋]管仲《管子·治国》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周时期的商业状况。由此看出当时政府的商业政策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时期管仲提出了怎样的经济政策?根据材料二分析管仲提出这种经济政策的理由。(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业发展与经济政策的关系。答案(1)状况:商业受政府监管,并为王室服务。政策:保护和扶持商业发展。(2)政策:重农抑商。理由:发展农业,制约游民;富国强兵(拓展疆域);弃农经商导致土地荒芜和国家贫弱。(3)关系:相互影响。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无论商王或周王室,都有大批商贾为之采购珍奇物品”“王室设有‘多贾’管理王室商业”可知,商周时期商业受到政府的管理,并为王室服务。第二小问,结合第一小问,可知当时政府是保护和扶持商业发展的。第(2)问,第一小问,材料二中管仲认为国富兵强的根本在于农业的发展,而工商业的发展使“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因此主张重农抑商。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逐层分析即可。第(3)问,根据两则材料可知,古代商业的发展与政府的政策有着相互影响的关系。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鲁班复姓公输,名般,出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工匠世家,因他是鲁国人,故称鲁班。《墨子》《礼记》《孟子》等先秦典籍,对鲁班的事迹都有记载,如鲁班为楚国造云梯、钩强等武器,发明和制作了铲、钻、曲尺等工具。汉代以来,鲁班的事迹广为流传,出现了许多赋予民族、地域色彩的民间传说,鲁班文化由此衍生,影响深远。鲁班从行业祖师爷成为了建筑行业之神。很多神奇瑰丽的建筑附会传说成为鲁班的手笔。宋元以来,在全国许多地方建有堂庙,供奉鲁班神像,祭祀鲁班。这些地方称鲁班殿,又叫祖师殿。大凡行会议事,订立行规,商讨工价、师傅收徒等,都在祖殿举行。明代成书的民间工匠业务用书,被命名为《鲁班经》,流传于今。——摘编自孙中原《鲁班文化研究的意义》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鲁班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巧匠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鲁班文化的精神内涵并简析鲁班文化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