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编 中国古代史 第一板块 第二单元 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课时检测(四)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与文化 新人教-新人教高三历史试题_第1页
(通史)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编 中国古代史 第一板块 第二单元 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课时检测(四)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与文化 新人教-新人教高三历史试题_第2页
(通史)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编 中国古代史 第一板块 第二单元 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课时检测(四)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与文化 新人教-新人教高三历史试题_第3页
(通史)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编 中国古代史 第一板块 第二单元 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课时检测(四)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与文化 新人教-新人教高三历史试题_第4页
(通史)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编 中国古代史 第一板块 第二单元 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课时检测(四)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与文化 新人教-新人教高三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码页码页/总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页课时检测(四)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与文化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河南中原名校联考)《关于秦汉农业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写道:战国初期,粮食产量每亩只有一石半左右(合今1.0517石),而西汉时,据农学家氾胜之讲,在某些地方“中田亩十三石(合今3.76石),薄田亩十石(合今2.89石)”。这说明()A.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B.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C.国家重农政策效果显著 D.小农生产的优越性显现解析:选B精耕细作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提高耕作技术,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材料中战国初期到西汉粮食亩产量的大幅提高,正说明了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故B项正确。2.(2017·安徽六校联考)统一后的秦,除皇室以外,明显有军功地主和宗法性地主两类,前者主要来源于秦国,后者是原六国依靠宗法血缘关系的地主、贵族,两类地主控制了全国大部分土地。这表明()A.宗法制度顽强存续 B.封建土地制度占据主导C.秦尚未真正完成统一 D.秦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解析:选B根据“两类地主控制了全国大部分土地”可知,地主土地所有制成为社会的主要方式,故B项正确。3.(2017·河南天一大联考)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舂米》拓本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工商食官下的手工业劳作B.地主田庄里的集体协作劳动C.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D.精耕细作农业生产场景解析:选B工商食官盛行于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瓦解,故A项错误;画像中有多个劳动力在进行集体劳作,体现了大地主田庄集体协作的情形,故B项正确;图片中有多个劳动力与小农经济的规模小等特点不符,故C项错误;精耕细作属于农业的范畴,而材料中的画像是属于手工业的范畴,故D项错误。4.西汉时期,盐业官营的形式,是在产盐区设置的盐官备煮盐用的“牢盆”,募人煮盐,产品由政府统一收购发放。铁业官营的形式,是由产铁区设置的铁官采冶铸造,发卖铁器。盐铁官营()A.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经济基础B.增加了百姓的赋税负担C.推动了煮盐冶铁技术的发展D.稳定盐铁价格保障民生解析:选A据材料“产品由政府统一收购发放”和“铁业官营的形式,是由产铁区设置的铁官采冶铸造,发卖铁器”可知盐铁官营有助于中央政府强化经济基础,故A项正确。5.(2016·信阳一模)秦朝的《行书律》规定:急行文书包括皇帝诏书,必须立即传达,不能有片刻稽留。汉朝对车马传递也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汉驿律令》;曹魏时期曾颁布《邮驿令》。古代政府重视邮驿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全国经济交流 B.加强对地方有效控制C.推动交通网络完善 D.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解析:选B各个朝代之所以重视邮驿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保障中央的紧急公文能够快速的送达地方,地方上的情况也能迅速地传到中央,是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B项正确。6.据《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广人稀”,百姓“无积聚多贫”,而据《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B.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C.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D.江南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解析:选C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主要原因是北人因逃避战乱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故C项正确。7.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西汉与西晋时期秦岭淮河以北、以南郡数统计表全国所辖郡数秦岭淮河以北郡数秦岭淮河以南郡数西汉1037429西晋1628676A.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 B.政治中心实现了南移C.西汉时的疆域比西晋小 D.经济中心实现了南移解析:选A根据材料所给数据,不同时期北方和南方郡数统计,由西汉时期的74∶29到西晋时期的86∶76,说明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故A项正确。8.(2017·晋冀豫联考)有学者认为,后世的经学大师片面强调董仲舒思想中阳对阴的主导作用,忽视了他所强调的“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这表明董仲舒的观点()A.重点维护君权的合法性 B.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C.蕴含了一定的辩证意识 D.导致社会道德水平滑坡解析:选C“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表明君臣、父子、夫妻之间关系的相互性,具有一定的辩证意识,故C项正确。9.(2017·山西重点中学联考)日本学者西嶋定生在《东亚世界的形成》一文中所说:“东亚世界是以中国文明的发生和发展为基础而形成的,随着中国文明的开发,在那里形成以中国文明为核心而自我完成的文化圈。”材料中的“中国文明为核心的文化圈”主要指的是()A.君主专制 B.民主共和C.法家学派 D.儒家学派解析:选D东亚文化圈的形成是在汉代,东亚文化圈的基本要素为汉字、儒学、中国式律令制度与农工技艺、中国化佛教等。汉代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所以材料中的“中国文明为核心的文化圈”主要指的是儒家思想。10.(2017·大庆一模)董仲舒的“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理论前提是“君王受命于天”。其思想主张()A.是当时社会民本思想的体现B.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C.为加强君主专制提供理论依据D.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解析:选C君权神授的思想体现了天子受命于天、至高无上的特点,为专制皇权强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故C项正确。11.(2017·惠州一模)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并成为黄巾起义的工具。而东晋道教代表人物葛洪认为黄巾军领袖张角“诳眩黎庶,纠合群愚,招集奸党,称合逆乱”;同时强调“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信道求仙者应“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葛洪的主张()A.体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B.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C.反映了下层民众的诉求D.动摇了儒学的统治地位解析:选B三教合一的趋势是在隋朝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葛洪主张“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故B项正确;下层民众不会对黄巾军的领袖进行贬低性的评价,故C项错误;单纯葛洪的主张并不能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动摇,故D项错误。12.(2017·长春一模)董仲舒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据材料推断,董仲舒意在()A.宣扬君权神授 B.解释天人感应C.劝君主行仁政 D.强调教化民众解析:选A通过材料“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可以看出,董仲舒认为君主的承天而立,是天人之间的负责人,是神化君主的目的,故A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武帝时期实行国家铸钱、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及榷酒等一系列经济统制政策。新的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御史大夫桑弘羊认为:是因为对匈奴战争“用度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今议者欲罢之,内空府库之藏,外乏执备之用,使备塞乘城之士,饥寒于边,将何以赡之?”——摘自于传波《汉代盐铁官营再评价》材料二不言而喻,官营盐铁业……对于规模一般很小的私营盐铁业来说,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以铸铁柔化处理技术为例,杨宽先生便明确指出:到西汉中期以后,由于冶铁业实行官营,这种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不但工艺比较成熟,而且分布地域遍及全国。……盐铁官营后,汉武帝巡行全国,“所过赏赐,用帛百余万匹,钱金以巨万计,皆取足大农”。盐铁收入在其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司马迁对他(桑弘羊)的理财曾给予高度评价,称“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桑弘羊自己便强调指出:“令意总一盐铁,非独为利入也,将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也。”——摘编自晋文《桑弘羊与西汉盐铁官营》(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政策的原因。(12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盐铁官营”政策在当时的作用。(13分)解析:第(1)问,材料一提到了汉采取盐铁官营政策的原因是“对匈奴战争‘用度不足……以佐助边费’”,即为了满足征服北方匈奴与西南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巨大军费需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推行黄老思想,地方势力膨胀,盐铁官营也是为了增强中央财力。第(2)问,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实行盐铁官营能使工艺成熟,且分布地域普及,盐铁收入在国家财政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将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也”则指出盐铁官营政策能抑制地方膨胀,强化中央集权。答案:(1)原因:汉武帝时期频繁用兵匈奴、西南夷等,战争耗费巨大,财政不足;汉初实行“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富商豪强势力膨胀,影响国计民生。(2)作用: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抑制豪强兼并,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官营的规模化有利于盐铁业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便于技术创新和推广。14.(2016·永州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法家相信人性本恶,只有靠强权的统治者依据透明、客观的法律来实施奖惩,才能维持社会秩序与稳定。统治者自身就是法律的主人。因此,尽管儒家和法家都信奉社会秩序,但是前者提倡自律,家庭和国家要遵循传统的礼制,而后者相信依靠严刑峻法才能确保实现最终的和平。法家的“法”不仅意指法律,还有方法和程序的含义。最初的法家就承认法律与统治术是有区别的,后者指的是权力的行使。因此统治手段不仅决定了法律的权威或者公信力,还决定了法律的有效性。因此统治社会的权威或者法律源自于术,即行使权力的方法论。韩非子综合整理了他对于统治术的领悟,认为国家统治者与其下属的官僚阶层存在利益冲突,而官僚阶层又统治人民大众,因此王道依赖于“势”,即王者的神秘力量。王者能够超然、不偏不倚地通过官僚阶层创立社会秩序与稳定。法家的悲剧在于秦朝残酷无情地奉行了法家思想,而秦王朝的迅速瓦解导致法家思想无法再成为主流。其后的汉朝在正式场合拒绝法家思想,独尊儒术。但是,中国的统治者总是发现法家的理论和实践非常有用。因此,倾向于中央集权的中国政治文化本质上是“外儒内法”。统治者不仅要怀柔,也要使用铁腕。——《外儒内法》(沈联涛)(1)根据材料,概括作者对法家的认识。(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