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植物与土壤》章节综合练习(解析版)_第1页
第4章《植物与土壤》章节综合练习(解析版)_第2页
第4章《植物与土壤》章节综合练习(解析版)_第3页
第4章《植物与土壤》章节综合练习(解析版)_第4页
第4章《植物与土壤》章节综合练习(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章《植物与土壤》章节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23春•滨江区期末)下列有关叶片及其蒸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片的上下表皮由一层绿色的表皮细胞组成 B.气孔是由保卫细胞控制其开闭 C.植物吸收的水分有少量通过蒸腾作用散失 D.蒸腾作用散失的水主要靠筛管运输【解答】解:A、叶片的上下表皮由一层无色透明的表皮细胞组成。A错误。B、气孔是由成对的保卫细胞构成的,其开闭受保卫细胞的控制。B正确。C、植物吸收的水分有95%以上通过蒸腾作用散失。C错误。D、蒸腾作用散失的水主要靠导管运输。D错误。故选:B。2.(2023秋•奉化区校级期中)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和生长最快的部位分别是()A.伸长区、分生区 B.成熟区、分生区 C.成熟区、伸长区 D.根冠、伸长区【解答】解: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是根深入土层的主要推动力,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故选:C。3.(2023春•新昌县期末)在腌咸菜的过程中要加入许多食盐,过一段时间后缸内会产生大量的水,这是由于()A.如图甲所示细胞吸水 B.如图甲所示细胞失水 C.如图乙所示细胞吸水 D.如图乙所示细胞失水【解答】解:在腌咸菜的过程中要加入许多食盐,过一段时间后缸内会产生大量的水,说明咸菜细胞在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根据图中箭头方向可知,图甲细胞在吸水,图乙细胞在失水,所以D正确。故选:D。4.(2023春•嵊州市期末)为提高果树的产量,果农会在果树生长期,用刀在枝干上环切两刀,将两刀口之间的树皮剥去,露出木质部,暂时中断有机物的输送,以达到促花、保果、壮果、催熟增糖的效果。环剥技术历史久远,简单高效,对该技术判断合理的是()A.环剥可以在树木主干部位进行 B.环剥切断了韧皮部中的导管,中断无机盐的输送 C.环剥时切口要窄,有利于形成层分裂细胞尽快愈合伤口 D.环剥切口上方形成枝瘤,说明环剥能促进树木产生有机物【解答】解:A、剥掉树木主干的树皮,树皮被剥,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根就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获得能量,时间长了就会导致树木死亡,A说法不合理;B、环剥切断了韧皮部中的筛管,没有伤到木质部中的导管,水分和无机盐可以正常输送,B说法不合理;C、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环剥时切口要窄,有利于形成层分裂细胞尽快愈合伤口,C说法合理;D、环剥树皮导致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叶制造的有机物切口处不能再向下运输,就在切口上方积聚起来形成节瘤,但并不能促进树木产生有机物,D说法不合理。故选:C。5.(2023•定海区三模)番薯是一种高产且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块根除作为主粮外,还是食品加工、淀粉和酒造工业的重要原料。下列有关番薯的内容正确的是()A.番薯是攀缘茎 B.番薯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 C.栽种番薯幼苗时可适当施肥 D.番薯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土壤【解答】解:A、番薯的茎细长,而又柔弱,蔓延生长地面上,属于匍匐茎,A错误。B、番薯的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根,B正确。C、栽种番薯幼苗后过一段时间在施肥,防止“烧苗”,C错误。D、番薯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叶光合作用,D错误。故选:B。6.(2023春•瑞安市期中)图甲是植物根部某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模式图,图乙中能表示该细胞所在部位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解答】解: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尖的①成熟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原因是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大量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上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故A符合题意。故选:A。7.(2022•西湖区校级二模)彭老师家里后院种了一棵枣树,多年来结果率低,枣也不甜。请教有经验的果农后得知,可以在开花较多枝条上进行环切树皮。彭老师实验后发现环切树皮后该枝条上结得枣确实比较甜。所以她一高兴,把她们家枣树的树干进行环切树皮,结果没两年她们家枣树就死了。请问彭老师家枣树死亡的原因()A.树干环切树皮后水分无法向上运输给叶子,导致枣树死亡 B.树干环切树皮后有机物无法向下运输给根,导致枣树死亡 C.树干环切树皮后破坏形成层,导致枣树死亡 D.树干环切树皮后无法进行呼吸作用,导致枣树死亡【解答】解:剥掉树木主干的一圈树皮,树皮被剥,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由筛管向下运输到根;根得不到有机物,根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获得能量,时间长了就会导致树木死亡。故选:B。8.(2022秋•杭州期中)东东观察某岩石标本,并将其外观特征记录如表,则该岩石标本可能是()颜色矿物晶体片状结构气孔结构化石白色为主,有杂色,具条纹有矿物晶体颗粒无无无A.玄武岩 B.花岗岩 C.石灰岩 D.大理岩【解答】解:石灰岩以白色、灰色为主,没有矿物晶体颗粒,可能有化石,C错误。花岗岩以浅灰色或肉红色为主,有明显的矿物结晶颗粒,很坚硬,B正确。玄武岩一般有气孔结构,A错误。大理岩有矿物晶体颗粒和片状结构,D错误。故选:B。9.(2022春•西湖区期末)如图所示曲线能正确表示在晴朗的高温天气状态下,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强度变化的是()A. B. C. D.【解答】解: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光照强度影响气孔的开闭,在一定的范围内光照强度的增加,能促进气孔的开启,利于水蒸气的外出,使蒸腾作用加强。到了温度最高时气孔就会关闭,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然后植物的蒸腾作用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故选:D。10.(2022春•南浔区期末)如图表示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毫克/小时),据图推断下列正确的是()A.在暗处,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B.在暗处,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C.在光下,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D.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解答】解: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把由根吸收来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如图,向日葵在24小时内的水分吸收和蒸腾作用速率分了三个部分:黑暗、光照、黑暗,分析图形可知,在黑暗处,吸收水分的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的速率,在光下,大体是中间部分是蒸腾作用的速率大于吸收水分的速率,而两边部分是吸收水分的速率大于蒸腾作用的速率。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11.(2022春•乐清市期末)取一萝卜块放在浓盐水中数小时,如图中最能代表萝卜块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是()A. B. C. D.【解答】解:植物细胞既可以失水,也可以吸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放入浓盐水中的萝卜条,由于萝卜条细胞液的浓度小于浓盐水溶液的浓度,会导致萝卜细胞失水,从而导致萝卜块的质量慢慢减少,直到萝卜块内外的浓度趋于平衡为止。故B最能代表萝卜块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故选:B。12.(2022春•越城区期末)在研究土壤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在测量“土壤空气的体积分数”时,需用同样体积的铁块和土壤进行对照实验 B.在验证“土壤中是否有有机物”时必须采用新鲜湿润的土壤样品 C.在验证“土壤中是否有无机盐”时,用于溶解矿物质的水必须是蒸馏水 D.在验证“土壤中是否有水”时,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必须要略向下倾斜【解答】解:A、在测量“土壤空气的体积分数”时,除了土壤空气的体积分数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所以实验中的铁块和土壤体积相同,A正确。B、土壤中含有水分,加热水分会蒸发,因此在验证“土壤中是否有有机物”时,所采用的土壤必须是新鲜干燥的土壤,B错误。C、在验证“土壤中是否有无机盐”时,用于溶解矿物质的水必须是蒸馏水,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C正确。D、在验证“土壤中是否有水”时,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必须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D正确。故选:B。13.(2021春•嘉兴期末)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积累很多科学知识。下列是对成语或俗语的解释,错误的是()A.“庄家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肥”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有机物 B.“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地球周围存在磁场 C.“大树底下好乘凉”——植物的蒸腾作用吸收热量 D.“根顺直,土砸实”——在移栽树时,要将根理直,将根周围的土埋结实【解答】A.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植物需要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有氮、磷、钾的无机盐,施肥的目的就是给植物提供生长必须的无机盐,故A错误;B.司南能够指示南北,是因为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周围空间存在地磁场,故B正确;C.植物的蒸腾作用过程,水由液态到气态要吸收热量,因此在此过程中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内的温度,继而降低环境的温度,因此在炎热的夏季,树林里凉爽宜人,即“大树底下好乘凉”,故C正确;D.根吸水的主要部位在幼根和根毛,在移栽树时,要将根理直,将根周围的土埋结实,保护好幼根和根毛,利于根吸水,提高成活率,故D正确;故选A。14.(2021•北仑区模拟)如图表示两类不同植物在一天中的气孔张开面积大小变化情况.据图进行了下列判断,其中错误的是()A.Ⅱ植物白天吸收水分远多于夜间 B.水生植物的光合速率比较符合曲线Ⅱ C.Ⅰ植物主要在夜间利用CO2 D.极度干旱环境下的植物气孔生理比较符合曲线Ⅰ【解答】解:A、Ⅱ在正午时气孔张开面积最大,所以此时水分散失最大,吸收水分也最大,夜间气孔基本关闭,所以此时水分散失最少,吸收水分也最少;故A正确。B、水生植物正午时分气孔基本关闭,光合速率较低,符合Ⅱ,故B正确C、Ⅰ虽然在中午,气孔基本闭合,但在其它时间还是张开,光合作用主要也是在白天进行,故C错误。D、极度干旱环境下,正午温度最高,所以气孔张开面积最小,才能减少水分的散失,故D正确故选:C。15.(2021春•南浔区期末)如图半月形的细胞是保卫细胞,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小孔是气孔,气孔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保卫细胞可以调节气孔的大小 B.保卫细胞有大液泡,但没有叶绿体 C.将叶片浸入浓盐水,气孔会逐渐变小 D.蒸腾作用是指水蒸气从叶片的气孔散失,可以使叶片温度降低【解答】解:A、保卫细胞能调节气孔的大小,从而控制蒸腾作用的强弱,A正确;B、保卫细胞无大液泡,但有小液泡,因其过小通常当作“无液泡”;保卫细胞中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C、将叶片浸入浓盐水,细胞会失水,气孔将会变小甚至关闭,C正确;D、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吸收热量,能降低植物体特别是叶片的温度,避免灼烧,D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共6小题)16.(2022春•湖州期末)月球上的“土壤”主要由月球岩石碎屑、粉末等物质组成。太空中长期的太阳风,使得月壤中携带了大量的可作为清洁能源的氦﹣3,规模总计有100万至500万吨,远远超过了地球的储量。(1)月壤中岩石碎屑、粉末这些成分相当于地球土壤中的矿物质颗粒”。(“矿物质颗粒”或“腐殖质”)(2)氦﹣3是一种氦气同位素气体,其化学符号3He,它的核内中子比“正常”氦少一个(如图),氦﹣3原子内有2个电子。【解答】(1)月球表面都覆盖着一层由岩石碎屑、粉末、角砾、撞击熔融玻璃等成分极为复杂的物质组成的结构松散的混合物即月壤,月壤相当于土壤中的矿物质,故选:矿物质颗粒;(2)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因为氦﹣3的原子核含两个质子,所以其电子数也为2,故填:2。故答案为:(1)矿物质颗粒;(2)2。17.(2021秋•仙居县校级月考)将两株生长状况相似的新鲜绿萝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水培装置,同时用透明塑料袋密封,如图所示。立即将甲装置放在阳光下,乙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下,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都放置4小时。(1)实验后发现,两塑料袋内壁都有小水珠,装置内液面都下降。这主要是植物的蒸腾作用引起的。(2)实验后,用仪器测定两塑料袋内的气体含量,发现氧气含量较高的是甲(填“甲”或“乙”)装置。【解答】解:(1)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在白天,植物除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外还进行蒸腾作用。因此,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蒸气会在塑料袋的内壁上凝结成小水珠,这些水分是植物通过根吸收的、由木质部中的导管自下往上运输来的,故装置内液面会下降。(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将乙装置放在黑暗处,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塑料袋内的氧气,并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实验后,用仪器测定两塑料袋内的气体含量,发现氧气含量较高的是甲装置。故答案为:(1)蒸腾(2)甲18.(2023春•永嘉县校级月考)草莓很易种,植株小巧,生长面积不大,非常适合小面积种植,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在阳台上自己种植草莓。(1)草莓适合生长在通气,透水,保水和保肥能力强的土壤中,则适合选择壤土类(选填“砂土类”,“黏土类”或“壤土类”)土壤种植。(2)小明想要让草莓植株生长更快,每天都给幼苗施肥,结果许多植株都萎蔫死亡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植物根毛细胞液溶质量分数小于(填“大于”、“等于”、“小于”)土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解答】解:(1)草莓要求土壤通气、透水,保水保肥能力强,结合分析可知,既通气、透水,又能保水保肥的土壤是壤土类土壤。(2)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时,根毛细胞就吸水;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时,根毛细胞就失水。小明每天都给幼苗施肥,造成土壤溶液的浓度过高,当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时(或者说当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土壤溶液的浓度时),根毛细胞就会失水,这样草莓植株不但不能从土壤中吸收到水分,反而会失去水分,因此会使许多植株萎蔫死亡。故答案为:(1)壤土类。(2)小于。19.(2023秋•镇海区校级期中)保卫细胞吸水膨胀使植物气孔张开。兴趣小组选用紫鸭跖草叶片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对气孔开闭的影响,每一次滴加蔗糖溶液观察记录现象后又用与保卫细胞细胞液浓度相同的等渗溶液处理使细胞恢复到初始状态。保卫细胞实验操作及结果如图:图中吸水能力最强的最有可能是丁状态(填“甲”、“乙”、“丙”)的保卫细胞。推测3种蔗糖溶液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②①③(用序号表示)。【解答】解: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土壤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当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周围土壤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保卫细胞失水时气孔会关闭,吸水时气孔会张开。所以图中吸水能力最强的最有可能是丁状态的保卫细胞。推测3种蔗糖溶液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②①③。故答案为:丁;②①③20.(2023春•嵊州市期末)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通过测量一段新鲜柳树枝条的吸水情况来研究蒸腾作用(如图)。装置间是连通的,并用白炽灯照射。(1)装置中右侧水槽中的清水是用来密封毛细玻璃管的右端。若不用水槽,改用橡皮泥密封毛细玻璃管的右端,会(选填“会”或“不会”)影响小气泡的移动。(2)若将装置移到高温且干燥的空气中,小气泡的移动速度变快(选填“快”或“慢”)。(3)实验中选用柳树等阔叶植物,而不是松树枝叶作为材料,原因是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叶面积越大,蒸腾作用越强。松树属于针叶植物,叶面积特别小,且叶表皮的角质层厚,蒸腾水分少,用于实验现象不明显。【解答】解:(1)装置中右侧水槽中的清水是用来密封毛细玻璃管的右端。若不用水槽,改用橡皮泥密封毛细玻璃管的右端,毛细玻璃管内的小气泡就不会随柳树枝条蒸腾失水儿移动。所以若不用水槽,改用橡皮泥密封毛细玻璃管的右端会影响小气泡的移动。(2)植物的蒸腾作用是空气湿度、环境温度、空气的流动情况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在高温且干燥的空气中,植物体蒸腾作用会增强,蒸腾失水会增多。所以若将装置移到高温且干燥的空气中,小气泡的移动速度变快。(3)实验中选用柳树等阔叶植物,而不是松树枝叶作为材料,原因是: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叶面积越大,蒸腾作用越强。松树属于针叶植物,叶面积特别小,且叶表皮的角质层厚,蒸腾水分少,用于实验现象不明显。故答案为:(1)会(2)快(3)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叶面积越大,蒸腾作用越强。松树属于针叶植物,叶面积特别小,且叶表皮的角质层厚,蒸腾水分少,用于实验现象不明显21.(2022秋•婺城区期末)到长白山天池附近的游人会发现这样一种石头:遍身气孔,看上去满目疮痍,入水不沉,这就是著名的长白山浮石,如图所示。从岩石成因来看,长白山浮石属于岩浆岩,来源于上地幔的软流层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解答】解:一般认为,软流层为岩浆的发源地;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喷出岩。故答案为:软流;凝固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22.(2023秋•越城区月考)土壤中其实有很多小孔,体积被空气占据着。小敏同学想测出某块土壤中空气所占的比例。(1)得到体积相同的土块与铁块。小敏的想法有如下两种:①从较大土块中切下一块棱长为4cm的正方体土块,再找一块规格与之完全相同的铁块。②找一块现成的棱长约4cm的正方体铁块,量出棱长。再从较大的土块中切取与铁块相同的正方体。以上两种做法中,更合理的是②(选填“①”或“②”)。(2)测量土块中空气体积。操作:将土块和铁块分别放入2只相同的烧杯中,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先沿烧杯壁缓慢地向烧杯内注水,如图甲所示,快要浸没土甲块或铁块时,▲,直到水把土块和铁块刚好浸没。记录用水的体积分别为V1、V2。①上述▲处的操作应是停止用量筒倒水,改为胶头滴管滴水。②若土块体积为V,则该土壤所占的体积中,空气体积占到的比例为V1-③为减小测量误差,实验时所用烧杯应选图乙中的B(选填“A”或“B”)。【解答】解:(1)土块容易切割改变体积,铁块不易改变体积,找一块现成的棱长约4cm的正方体铁块,量出棱长。再从较大的土块中切取与铁块相同的正方体,可操作性强,故选②;(2)测量土块中空气体积。用滴管添加水更精确缓慢,将土块和铁块分别放入2只相同的烧杯中,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先沿烧杯壁缓慢地向烧杯内注水,如图甲所示,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停止用量筒倒水,改为胶头滴管滴水,直到水把土块和铁块刚好浸没。记录用水的体积分别为V1、V2。土块中比铁块多添加的水的体积等于空气的体积,即空气体积为V1﹣V2;空气体积占到的比例为V1杯子越低,不易把土块冲坏,杯子底面积越小,添加水的体积越小,差异越明显,故选:B。故答案为:(1)②;(2)①停止用量筒倒水,改为胶头滴管滴水;②V1-V223.(2021•嵊州市模拟)为研究植物的蒸腾作用,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①取长势、叶片大小、数量相同的3条同种植物的枝条,分别编号A、B、C。②A枝条不作处理,B和C的处理如图所示。(凡士林能封闭气孔,阻止植物与外界之间H2O、O2、CO2等气体的交换)③将枝条分别置于装有等量清水的3个相同锥形瓶中,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油形成油层。④将锥形瓶分别放置于3个大小相同的钟罩内,钟罩内壁贴足量、等质量的硅胶干燥胶片,用以完全吸收钟罩内空气中的水蒸气。⑤将三个装置置于阳光下相同的时间后,分别称量锥形瓶中水的质量和硅胶胶片的质量。(1)该兴趣小组设计上述实验方案,基于的假设是植物蒸腾作用速率与叶片上气孔的多少有关系。(2)本实验可以通过锥形瓶中水的多少来反映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3)该小组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请分析:实验装置实验前质量/g实验后质量/gABCABC锥形瓶中的水aaaa1a2a3硅胶胶片mm1m2m3①如果a1、a2、a3的大小关系是a1<a2<a3,那么实验小组便可得出结论: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门户”。②该小组通过研究数据发现,(m1﹣m2)>(m2﹣m3),说明该植物叶片下表皮气孔数目大于上表皮。(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知,该兴趣小组设计如上的实验方案是基于的假设是植物蒸腾作用速率与叶片上气孔的多少有关系。(2)锥形瓶液面有油团,防止水分蒸发,因此可以通过观察锥形瓶中水的多少来反映植物蒸腾作用的速率。(3)①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析,得出该实验小组的结论是气孔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场所。将B枝条每片叶子的下表皮涂上凡士林,将C枝条每片叶子的上、下表皮都涂上凡士林,A枝条不作处理,因此A失水最多,B其次,C失水最少,因此a1<a2<a3,蒸腾散失的水分被硅胶片吸收。②如果m1﹣m2>m2﹣m成立,说明该植物叶片下表皮气孔数目大于上表皮,要使该小组的结论合理,需要一个前提条件,即叶片的大小和数量应该基本相同。故答案为:(1)气孔。(2)锥形瓶中水的多少。(3)a1<a2<a3。②大于。24.(2021春•黄岩区期末)图甲中的A、B、C是绿色植物进行的三种生理活动,用乙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的实验装置。请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能促进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的生命活动是B(选填“A”、“B”、“C”)。(2)图乙实验的设计目的是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吗。(3)图丙表示该植物一昼夜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和释放量,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段是BM段。【解答】解:(1)B蒸腾作用形成的蒸腾拉力是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主要动力。(2)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所以乙图是一组以二氧化碳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可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吗?(3)图中进行光合作用的时段是BM段,因为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还没释放出来有一部分就被吸收了,导致释放量越来越少,最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多于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在图中表现出吸收二氧化碳。故答案为:(1)B。(2)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吗。(3)BM。25.(2021春•诸暨市校级月考)小欢在研究某植物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取了如下方法。方法1:用显微镜观察该植物同一叶片的上、下表皮装片并统计气孔的数目。方法2:取3株大小、来源相同、具有等量叶片的该植物嫩枝,依图甲所示方法处理。请回答问题:(1)在方法1中,若要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则图乙中关于显微镜的部分操作,正确的顺序是②①③(填写图乙中的序号)。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保卫细胞比叶片表皮细胞多了叶绿体(填细胞内结构的名称),故能进行光合作用。(2)在方法2中,实验开始时,先将各装置的质量调至80克,其后每隔4小时测一次各装置的质量,直至实验结束。①该实验中水面上放油的作用是防止水分蒸发②该实验结束时,A、B、C装置的总质量分别为mA、mB、mc.若该植物叶片的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则mc﹣mB<mB﹣mA(选填“>”、“<”或“=”)。【解答】解:(1)“在方法1中,若要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则图乙中关于显微镜的部分操作步骤是”②对光、放置玻片标本、①镜筒下降,注视物镜、③镜筒上升寻找物像,因此正确的顺序是②①③(填写图乙中的序号)。保卫细胞有叶绿体,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因此“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保卫细胞比叶片表皮细胞多了叶绿体(填细胞内结构的名称),故能进行光合作用。(2)①该实验中水面上放油的作用是防止水分蒸发②A叶片不处理蒸腾作用最大,因此mA最小,B叶片下表面涂上凡士林,只用气孔少的上表面进行蒸腾作用,因此mB大于mA,C叶片两面涂上凡士林,不进行蒸腾作用,因此mc最大。因此“该实验结束时,A、B、C装置的总质量分别为mA、mB、mc.若该植物叶片的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则mc﹣mB<mB﹣mA(选填“>”、“<”或“=”)。故答案为:(1)②①③;叶绿体(2)①防止水分蒸发②<四.解答题(共3小题)26.(2023秋•临海市校级月考)云南省元谋县是全国规模化栽培番茄的主产区之一,元谋番茄已成为知名区域品牌。图中序号①~③表示发生在番茄植株内的三个重要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种植番茄时需合理灌溉,根部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填“导管”或“筛管”)向上运输,绝大部分通过③散失到环境中,参与(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2)番茄果实中的有机物主要是通过图中的①(填序号)制造的。【解答】解:(1)种植番茄时需合理灌溉,根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运送到植物体各处,叶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筛管运输的。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③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中,参与(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2)番茄果实中的有机物主要是通过图中的①光合作用制造的,可由筛管运输到果实中储存。故答案为:(1)导管。(2)①。27.(2023•玉环市校级模拟)兴趣小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叶,分成4等份,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暗处理1h,接着在相同光照下放置1h,测定每份叶中有机物质量的变化,制成图甲所示图表。请完成下列问题。(1)植物叶片气孔中释放的气体有氧气、二氧化碳(或水蒸气)。(至少写出两种)(2)图乙是29℃时,该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则b点的含义是29℃时,此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3)实验中,叶在28℃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是7mg。【解答】解:(1)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因此,植物叶片气孔中释放的气体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2)图乙是29℃时,该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则b点的含义是29℃时,此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3)从甲图中看出,叶在28℃时,暗处理1小时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是2毫克;叶在28℃时光照1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