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调研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江苏省常州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调研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江苏省常州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调研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江苏省常州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调研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江苏省常州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调研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江苏省常州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调研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计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种子植物有150科、1819种,陆生栖脊椎动物有包括金钱豹在内的286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数据体现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的种群密度B.影响金钱豹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和性别比例C.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两次捕捉之间有个体死亡,会造成调查值偏小D.重捕时扩大调查范围,重捕到的标记个体数占重捕到的个体总数的比例变小〖答案〗D〖祥解〗1、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结构预测种群密度变化。2、估算种群密度时,常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详析】A、上述数据描述的是物种的数目,体现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的物种丰富度,A错误;B、影响黑麂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B错误;C、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两次捕捉之间有个体死亡,不一定造成调查值明显变化,C错误;D、重捕时扩大调查范围,重捕到的标记个体数占重捕到的个体总数的比例可能变小,D正确。故选D。2.为了研究和保护我国东北地区某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研究人员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获得了该保护区内某些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的相应数据,为生态学研究提供了相关依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与标记重捕法相比,采用该技术进行调查对野生哺乳动物的生活干扰相对较小B.调查野生哺乳动物的种类、空间分布、食物及天敌属于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C.采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技术,可以调查生活在该自然保护区内东北豹的种群密度D.该技术不可用于调查该保护区内某大型野生哺乳动物的老年个体数和幼年个体数〖答案〗D〖祥解〗1、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1)概念: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法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2)适用范围: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蚜虫、跳蝻的密度等。2、标记重捕法(1)前提条件: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重捕的概率相等。调查期内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无迁入和迁出。(2)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和范围大的动物,如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等动物。【详析】A、标记重捕法需要捕捉动物并标记,后再次捕捉,故与标记重捕法相比,采用该技术进行调查对野生哺乳动物的生活干扰相对较小,A正确;B、调查野生哺乳动物的种类、空间分布、食物及天敌属于调查动物的生态位,是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B正确;C、红外触发相机监测野生动物方法是一种新型调查手段,特别适用于对活动隐秘的大中型、珍稀兽类、鸟类的记录。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了解保护区内大型野生哺乳动物的种群密度,C正确;D、该技术能调查保护区内东北豹种群中各年龄段的个体数量,D错误。故选D。3.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已知两种群的初始种群数量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生物的生态位相近,种间竞争激烈B.P点时,甲、乙两种群的种群数量相等C.乙种群在t4时的种群数量约是t3时的2倍D.在t3时,甲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答案〗C〖祥解〗题图分析:坐标的纵轴为“种群增长速率”,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少,类似于“S”形增长曲线;t2和t4相当于“S”形曲线中的K/2值,t3和t5相当于“S”形曲线中的K值,此时对应的甲乙种群密度达到最大值。【详析】A、结合图示不能看出甲、乙两种生物的生态位相近,也不能说明两种群生物之间表现为种间竞争激烈,A错误;B、P点时,甲、乙种群的增长速率相等,但P点前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始终大于乙种群,且二者的初始种群数量相同,因此P点时甲种群的种群数量大于乙种群,B错误;C、乙种群在t4时的种群增长速率为0,为乙种群的K值,t3时乙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为K/2,因此,乙种群在t4时的种群数量约是t3时的2倍,C正确;D、在t3时,甲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年龄组成(结构)为稳定型,D错误。故选C。4.晋代《南方草木状》记载:“蚁在其中,并窠而卖………南方柑树若无此蚁,则其实皆为群蠹所伤,无复一完者矣”,讲是广东一带以草席包着黄猄蚁的蚁窠出售,以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是世界上“以虫治虫”的最早记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黄猄蚁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结构、丰富度等B.黄猄蚁与柑橘害虫之间的种间关系为寄生或种间竞争C.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比喷洒农药等化学防治方法见效更快D.黄猄蚁的引入降低了柑橘害虫的环境容纳量〖答案〗D〖祥解〗丰富度属于群落的特征。与传统化学防治相比,生物防治具有不污染环境,可将害虫种群数量控制在一定范围的优点。【详析】A、丰富度不属于种群的特征,属于群落的特征,A错误;B、黄猄蚁与柑橘害虫之间的种间关系为捕食,B错误;C、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比喷洒农药等化学防治方法见效慢,但是黄猄蚁防治柑橘害虫不污染环境,通过生物防治可将害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C错误;D、由题意可知,黄猄蚁的引入达到了“以虫治虫”的效果,说明其降低了柑橘害虫的环境容纳量,D正确。故选D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中,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沼气发酵使植物同化的能量得到多级利用,沼渣施肥使能量重新流入生产者C.与食用玉米相比,食用牛肉产生的生态足迹更大,消耗资源更多D.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答案〗C〖祥解〗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详析】A、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中,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主要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可能还有其他形式的能量输入,如人为投放饵料中的能量,A错误;B、沼气发酵使植物同化的能量得到多级利用,但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光能,不能来源于沼渣施肥,B错误;C、与食用玉米相比,食用牛肉时人所处的营养级高,需要消耗的能量较多,所以产生的生态足迹更大,消耗资源更多,C正确;D、一般来说,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能量的传递效率不会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D错误。故选C。6.下列关于四幅图的表述,正确的是()A.若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甲所示,则该种群数量可能会上升B.图乙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C.图丙中两种草履虫的数量此消彼长,他们之间为捕食关系D.图丁中植物群落结构的分层现象是由于动物的分层导致的〖答案〗A〖祥解〗分析甲图:甲为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其中幼年个体明显多于老年个体,即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因此该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分析乙图:乙图是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曲线,在t0~t1时期,种群的增长率逐渐增大,此阶段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在t1时期,种群的增长率最大,此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在t1~t2时期,种群的增长率逐渐减小,但种群数量仍在增大,此阶段种群的年龄组成仍为增长型;在t2时期,种群的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到达最大值,此时年龄组成为稳定性。分析图丙,大小草履虫属于竞争关系。分析图丁:表示植物群落垂直结构上的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条件有关。【详析】A、年龄组成能预测未来种群的变化趋势,图甲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则该种群数量可能会上升,A正确;B、据分析可知:图乙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增强,种群的密度越大,种群增长速率一般越小,B错误;C、图丙中两种草履虫的数量此消彼长,两者争夺相同区域资源,因此他们之间为竞争关系,C错误;D、图丁中植物群落结构的分层现象是光照条件导致的,动物群落垂直结构是由植物群落垂直结构决定的,D错误。故选A。7.两个演替的实例。一是美国密执安湖沙丘上群落的演替,沙丘从湖水退却后逐渐暴露出来发展为山毛榉—槭树林群落;二是美国东南部农田弃耕后发展成栎—山核桃群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山毛榉—槭树林群落区别于草本植物阶段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B次生演替和初生演替最后都可能会发展到森林阶段C.沙丘演替为山毛榉-槭树林的过程中恢复力稳定性逐渐减弱D.该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后,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答案〗D〖祥解〗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依据是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演替根据起点不同可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详析】A、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A正确;B、环境适宜时,次生演替和初生演替最后都可能会发展到森林阶段,B正确;C、沙丘演替为山毛榉-槭树林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大,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恢复力稳定性逐渐减弱,C正确;D、群落演替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该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后,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还会发生变化,D错误。故选D。8.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来探究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该实验中酵母菌数量估算值见下表。第2天观察计数时,发现计数室有16个中格,其四个角上4个中方格中共有34个酵母菌,其中4个被染成蓝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时间(天)234567酵母菌数量(万个/mL)32?762824819821820A.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逐个统计非常困难,可以采用抽样检测法B.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前需要轻轻震荡试管几次,否则计数结果将偏大C.表中第2天酵母菌的数量约为120万个/mLD.发酵后期酵母菌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pH下降引起的〖答案〗B〖祥解〗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流程为:(1)酵母菌培养(液体培养基,无菌条件)→(2)振荡培养基(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滴加培养液时,应先加盖玻片,再在盖玻片的边缘滴加培养液→(3)观察并计数→重复(2)、(3)步骤(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绘图分析。【详析】A、对于酵母菌等微生物,逐个计数非常困难,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采集样本,然后再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进行计数,A正确;B、制片前要轻轻振荡试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否则实验数据可能会偏大或偏小,B错误;C、第2天观察计数时,发现计数室四个角上的4个中方格中共有34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有4个,由于被台盼蓝溶液染成蓝色的酵母菌为死细胞,则表中第2天酵母菌数量约为(34-4)÷4÷25×400×104=120万个/mL,C正确;D、酵母菌呼吸产物有二氧化碳,发酵后期酵母菌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pH下降引起的,D正确。故选B。9.基础生态位(FN)是指在生物群落中,某一物种栖息的、理论上的最大空间。实际生态位(CN)是指一个物种占有的实际生态空间。生态学家研究了甲、乙两种藤壶在岩石上的分布情况,得出结论如下:①甲通常比乙在岩石上的位置更高;②若人为将乙从岩石上移除,甲就会扩展到以前乙占领的区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对大多数藤壶来说,FN通常会大于CNB.藤壶甲和乙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竞争可能会使二者的生态位都变小C.若藤壶的FN与CN不同,它一定面临生存和繁殖的困难D.研究藤壶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及与其它物种的关系〖答案〗C〖祥解〗生态位概念: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生态位的作用:决定生活在什么地方,而且决定于它与食物、天敌和其他生物的关系。生态位的意义:它表示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详析】A、依据题干信息可知,FN通常会大于CN,可见对大多数藤壶来说,FN通常会大于CN,A正确;B、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藤壶甲和乙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竞争可能会使二者的实际生态位都变小,B正确;C、若藤壶的FN与CN不同,它不一定面临生存和繁殖的困难,如题干信息可知藤壶甲的FN大于CN,但是藤壶甲并没有面临生存和繁殖的困难,C错误;D、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叫做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D正确。故选C。10.一个生态养殖大棚里,一半沙土一半水域,水底养着虾蟹,水面漂浮着无土栽培的蔬菜,漂浮蔬菜和黄瓜生长所需的肥料来自虾蟹的排泄、排遗物,沙土中种了一种特殊辣椒起驱虫作用。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养殖大棚中的生物群落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特殊辣椒驱虫导致该害虫种群密度降低属于生物防治C.蔬菜从虾蟹的排泄物中获得养分,所以蔬菜属于分解者D.该生态系统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维持其相对稳定〖答案〗C〖祥解〗根据题意,该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人的作用是关键的,不仅需要太阳光能,还需要人为的能量输入才能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特殊辣椒的驱虫作用是利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功能,该生态系统中蔬菜和黄瓜是生产者,据此分析。【详析】A.该生态养殖大棚中的生物群落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正确;B.特殊辣椒具有驱虫作用是因为辣椒能释放某种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特殊辣椒驱虫导致该害虫种群密度降低属于生物防治,B正确;C.蔬菜属于生产者,C错误;D.能量的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故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D正确。11.信息传递在生物的生存、繁衍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信息源、信道、信息受体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信息传递过程B.信息传递需要依赖于食物链,具有双向传递的特点C.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存在于种群内部以及不同生物种群之间D.利用信息传递进行害虫防治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答案〗B〖祥解〗1、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将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称作信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之间,以及它们内部都有信息的产生与交换,能够形成信息传递,即信息流。2、在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过程中,不仅有信息产生的部位—信息源;也有信息传播的媒介—信道,空气、水以及其他介质均可以传播信息;还需要信息接收的生物或其部位—信息受体,动物的眼、鼻、耳、皮肤,植物的叶、芽以及细胞中的特殊物质(如光敏色素)等可以接收多样化的信息。3、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作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详析】A、在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过程中,不仅有信息产生的部位—信息源,也有信息传播的媒介—信道,空气、水以及其他介质均可以传播信息,还需要信息接收的生物或其部位—信息受体,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信息传递过程,A正确;B、无机环境可向生物群落传递信息,信息传递可不通过食物链进行,往往具有双向传递的特点,B错误;C、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存在于种群内部以及不同生物种群之间,也可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C正确;D、信息传递可用于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目前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方法大致有三种: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利用信息传递进行害虫防治属于生物防治,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D正确。故选B。12.鸟类的逃逸距离分为警戒距离、惊飞距离和飞逃距离。调查显示,麻雀成鸟的年存活率高于幼鸟,为探究麻雀的风险回避策略,研究者进行了相关研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麻雀种群中幼年、成年及老年个体的比例可预测其数量变化趋势B.与幼鸟相比,成鸟的警戒、惊飞距离较长,利于其规避风险C.鸟类对靠近的捕食者表现出飞逃等行为离不开信息的传递D.鸟类与捕食者之间数量的相对稳定依赖于正反馈调节机制〖答案〗D〖祥解〗反馈调节有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两个方式,正反馈调节使得系统偏离平衡,负反馈调节使得系统回归平衡,生命系统稳态的维持依赖于负反馈调节。【详析】A、调查麻雀种群中幼年、成年及老年个体的比例可绘制年龄结构,年龄结构可预测其数量变化趋势,A正确;B、根据图2可知,与幼鸟相比,成鸟的警戒、惊飞距离较长,能有更多的时间用于逃逸,有利于其规避风险,B正确;C、信息传递可调节种间关系,鸟类对靠近的捕食者表现出飞逃等行为离不开信息的传递,C正确;D、猎物的种群数量增加,捕食者数量因为食物充足也开始增加,但是当捕食者达到一定的程度后,猎物数量由于被过度捕食又开始减少,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反馈调节,D错误。故选D。13.以下为生物学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或目的,正确的是()A.酵母菌的纯培养实验倒平板后无需将培养基放入高压蒸汽锅内灭菌B.微生物培养实验中,接种、分离后使用过的器皿先洗涤干净后再彻底灭菌C.采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将电灯功率从40W增加100W,采集到的土壤小动物种类会明显增多D.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实验中,从正方形地块变为长方形地块时取样方法改为五点取样〖答案〗A〖祥解〗1、酵母菌纯培养的过程分为以下几步:①制备培养基;②灭菌: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中灭菌,将培养皿放入干热灭菌箱内灭菌;③倒平板;④接种和分离酵母菌;⑤培养酵母菌。2、采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的原理应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暗、避高温和趋湿的生活习性,灯罩的功能是为了保证更多的光线和热量集中到土壤样品,一些小动物正是通过金属筛网向下移动进入广口瓶的,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3、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1)概念: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法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2)适用范围: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蚜虫、跳蝻的密度等。(3)常用取样:①五点取样法:在总体中按梅花形取5个样方,每个样方要求一致,适用于总体为非长条形。②等距取样法:适用于长条形的总体,先将总体分成若干等份,由抽样比例决定距离或间隔,然后以这一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详析】A、酵母菌纯培养的过程先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中灭菌,然后再倒平板,A正确;B、微生物培养实验中,接种、分离后使用过的器皿先彻底灭菌后再洗涤干净,B错误;C、采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利用小动物的趋暗、趋湿和避高温的特点,因此将电灯功率从40W增加100W,采集到的土壤小动物种类不会明显增多,C错误;D、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实验中,从正方形地块变为长方形地块时取样方法改为等距取样法,D错误。故选A。14.特色小吃“甜酒浮子”的主要制作流程:用温开水把甜酒曲化开→加入白米饭中拌匀压实,在中间挖个坑,盖上盖子→置于温度适宜的地方1~2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酒曲为发酵过程提供曲霉、毛霉和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B.白米饭可为酵母菌提供碳源、氮源、无机盐等营养C.发酵过程中先变甜,后来水,然后才产生一定浓度的酒精D.果醋发酵时,发酵液产生的气泡量明显多于果酒发酵时〖答案〗D〖祥解〗1、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pH最好是弱酸性。2、醋酸菌好氧性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30℃~35℃。【详析】A、酒曲为发酵过程提供酵母菌等微生物,还有曲霉、毛霉等,A正确;B、酵母菌生长需要碳源、氮源、无机盐等营养,白米饭可以提供,B正确;C、主要制作流程中在白米饭中间挖个坑是为了储存一部分空气,让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盖上盖子然后才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C正确;D、果醋发酵时产物是醋酸,没有气体产生,果酒发酵时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D错误。故选D。二、多项选择题:共4题,每题3分,共计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5.中药材植物-蘑菇立体农业是通过合理的利用光、热、水、肥等资源创造优良的环境条件,在中药材植物下人工栽培蘑菇(大型食用真菌)的生产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包括中药材植物和蘑菇固定的太阳能B.该立体农业可促进该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使用C.该立体农业运用了群落的垂直分层原理,充分利用了空间资源D.栽培蘑菇可促进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并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答案〗CD〖祥解〗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其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明暗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详析】A、该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除了中药材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外,还有人工输入的能量,A错误;B、能量不能循环使用,B错误;C、垂直结构是指群落中不同生物在垂直方向的分布,充分利用了空间资源,C正确;D、蘑菇属于分解者,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可为中药材树提供光合作用原料,可促进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并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D正确。故选CD。16.同资源种团是指具有相似的生态资源需求、觅食对策,并在群落中起相似作用的物种集合。据表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植被同资源种团的类型(按取食模式划分)层次肉食脊椎动物杂食动物草食动物林干层毛发啄木鸟狐松鼠、东美松鼠树干层毛发啄木鸟黑啄木鸟、山雀灌木层白唇鹿、东林兔地表层赤猞猁、赤肩鵟、横斑林鸮白唇鹿、东林兔、金鼠、狐松鼠A.不同的同资源种团间,物种间的竞争较强B.同资源种团内的各种生物在食物网中处于相同营养级C.组成种团的物种相互代替可用于退化群落的恢复和重建D.生态系统中每个同资源种团物种数越多,其抵抗力稳定性越低〖答案〗ABD〖祥解〗生态位重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生态位相似的物种生活于同一空间时分享或竞争共同资源的现象。群落内两个生态位很接近的物种会向着占有不同的空间、不同的食性、不同的活动时间或其他生态习性上分化。【详析】A、生态位重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生态位相似的物种生活于同一空间时分享或竞争共同资源的现象,同资源种团以相同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若干物种集合体,所以同一个同资源种团内的物种生态位重叠明显,不同的同资源种团间,物种间的竞争较弱,A错误;B、同资源种团内含有多种生物,在食物网中不一定处于相同营养级,B错误;C、对受损群落进行恢复重建时,同资源种团的物种可互相代替,如果某一种群从生物群落中消失,同资源种团内的其它种可以取代其地位,执行相同的功能,C正确;D、生态系统中每个同资源种团物种数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群落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D错误。故选ABD。17.将两种氨基酸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菌株a和b)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中接种至培养基方法是平板划线法B.菌株a和b需要的生长因子一定有所不同C.基本培养基出现的少量菌落是单菌落D.基本培养基中包含菌株a和b的生长因子〖答案〗ACD〖祥解〗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是最常用的两种接种方法。分析题图:单独培养菌株a和b时,培养基中均无法生长菌落,而当a和b共同培养时,培养基中有少量菌落产生,因此培养基中无法提供它们单独生长的因子,a和b混合培养能生长,说明它们能够相互提供相应的生长因子,而无法独立生长,因此它们所需要的生长因子一定有所不同。【详析】A、根据菌株a和菌株b混合后菌落的分布情况可知,接种至基本培养基时宜用稀释涂布平板法,A错误;B、a单独培养和b单独培养均不能生长,a和b混合培养能生长,说明它们能够相互提供相应的生长因子,而无法独立生长,因此它们所需要的生长因子有所不同,B正确;C、基本培养基出现的少量菌落不一定都为单菌落,也有可能是重叠的菌落,C错误;D、单独培养菌株a和b时,培养基中均无法生长菌落,而当a和b共同培养时,培养基中有少量菌落产生,因此培养基中无法提供它们单独生长的因子,D错误。故选ACD。18.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制作果醋时,在液体培养基的表面将会形成单菌落B.利用果酒制作果醋过程中,需通入O2并将温度提高C.果酒制作过程中发酵液pH先上升后下降,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液pH一直下降D.制作泡菜时,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和加速醋酸菌发酵,可加入灭菌后的陈泡菜水〖答案〗ACD〖祥解〗1、果酒制作的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酵母菌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适宜酵母菌发酵的温度范围是18~30℃。2、果醋制作的原理是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醋酸菌将葡萄糖或者乙醇转化成醋酸,醋酸菌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属于好氧菌,醋酸菌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30~35℃。

3、泡菜制作的原理是在无氧环境下乳酸菌将葡萄糖转变为乳酸,乳酸菌是严格厌氧菌,因此泡菜制作过程中需要创造无氧环境。【详析】A、制作果醋时,在液体培养基的表面将会形成菌膜,不会形成单菌落,A错误;B、利用果酒制作果醋过程中,发酵微生物是醋酸菌,属于好氧菌,醋酸菌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30℃~35℃,因此需将温度提高到30℃~35℃、充入氧气,B正确;C、果酒制作过程中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CO2,使培养液pH下降,C错误;D、加入陈泡菜水的目的是增加乳酸菌的数量,使乳酸菌在短时间内发展为优势物种,而灭菌后的陈泡菜水中乳酸菌已经死亡,达不到这个效果,D错误。故选ACD。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计60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19.生态学家Grime用三角形模型来解释植物的适应性(如图所示),该模型认为植物往往只有竞争能力强、抗生境严峻能力强、抗生境干扰能力强三种对策中的一种。Grime将生境的严峻定义为限制植物干重增长的外部强制因素,如光照、水分不足等,将生境干扰定义为破坏植物生物量的外力因素,如火烧、霜冻等。(1)Grime的三角形模型属于____模型。植物通常不能在图中A点环境下生存,请做出合理解释____,生活在沙漠戈壁地区的胡杨树抗生境严峻能力强,这种特性是长期____的结果。(2)我国库布齐沙漠日照强烈,地表温度高且降水蒸发快,结合Grime的三角形模型,在对该沙漠进行生态修复时,应选择种植抗生境严峻能力强的胡杨、沙柳等,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原理;在修复过程中,我国还利用太阳能电池板首创了“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的立体化新型产业模式,请从生态修复的角度评价这种新型产业模式的优势____。(3)研究人员在太湖某实验基地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一种小型肉食鱼)。其监测数据显示,a~e段这种罗非鱼的种群数量发生了明显波动,调查发现有人在该水库中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FNE);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组(如图所示)。K0为理想状态下罗非鱼的环境容纳量。图中显示,罗非鱼种群数量在a~b段变化的原因是____,据图推测,FNE最可能是在____对应的时间点进入水库,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____。(4)富营养化导致太湖藻类大量繁殖,出现水华现象,浮游动物和鱼类均受到影响。通过投入生态浮床和种植挺水植物,能够一定程度抑制藻类等浮游植物生长,分析其原因是____,请用文字和箭头描述藻毒素从产毒藻逐级积累到FNE体内的途径____。〖答案〗(1)①.数学②.A点时,生境的严峻度和生境干扰都很高,不利于植物的生存③.自然选择(2)①.自生②.①提供清洁无污染新能源;②减少蒸发,改善土壤条件(3)①.罗非鱼在引入水库的最初一段时间内,环境资源充足,呈“J”型增长②.b③.K2(4)①.生态浮床和芦苇等挺水植物遮挡阳光抑制藻类生长;吸收水中的N、P等无机盐抑制藻类生长②.〖祥解〗群落演替是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该过程中会发生优势种的取代。演替可以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存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1)Grime的三角形模型为坐标图,属于数学模型。植物通常不能在图中A点环境下生存,因为A点时,生境的严峻度和生境干扰都很高,不利于植物的生存,生活在沙漠戈壁地区的胡杨树抗生境严峻能力强,这种特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2)在对该沙漠进行生态修复时,应选择种植抗生境严峻能力强的胡杨、沙柳等,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结构与功能,一方面是源于其中的“生物”,生物能够进行新陈代谢、再生更新等;另一方面是这些生物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特别是种间关系进行自组织,实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形成有序的整体。这一有序的整体可以自我维持。这种由生物组分而产生的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就是系统的自生),“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的立体化新型产业模式,从生态修复的角度评价这种新型产业模式的优势有:①提供清洁无污染新能源②减少蒸发,改善土壤条件。(3)图中显示,罗非鱼种群数量在a~b段呈“J”型增长,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罗非鱼在引入水库的最初一段时间内,环境资源充足,呈“J”型增长,据图推测,FNE最可能是在b对应的时间点进入水库,在b点时,罗非鱼的种群增长明显减慢,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K2,环境容纳量降低。(4)通过投入生态浮床和种植挺水植物,能够一定程度抑制藻类等浮游植物生长,其原因是生态浮床和芦苇等挺水植物遮挡阳光抑制藻类生长;吸收水中的N、P等无机盐抑制藻类生长;藻毒素(沿着食物链逐渐积累)从产毒藻逐级积累到FNE体内的途径为:。20.某稻—蟹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类群食物关系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以食物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螃蟹”为研究对象,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各个去向(图中字母a~h表示能量值)。不同密度养蟹田的情况(LD为低密度养蟹田;HD为高密度养蟹田;CK为不养蟹常规稻田)对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种数的影响情况如表所下示。请回答下列问题:项目LDHDCK浮游动物种类总数(种)353232底栖动物种类总数(种)527(1)图甲中共有____条食物链,螃蟹属于第____营养级,若要构成生态系统还缺少____成分。(2)图乙中字母____表示浮游动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经过字母h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属于第____营养级,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____(用图乙中的字母表示),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的去向中与第二营养级的不同是____。螃蟹食用浮游动物的同化量和摄入量的比值明显高于食用浮游植物最可能的原因____。(3)由表中数据可知,考虑生态系统稳定性,应选用“低密度养蟹”的模式,理由是____。〖答案〗(1)①.5②.二、三③.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①.d(或c-g)②.一③.c/a×100%或者(b-h)/a×100%④.没有流向下一营养级⑤.螃蟹摄入的浮游植物含大量纤维素,不易消化吸收,大量能量随粪便排出,而螃蟹摄入的浮游动物易于消化吸收,随粪便排出的能量少(3)相比高密度养蟹田,低密度养蟹田中的物种数更多,营养结构更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更强,抵抗力稳定性更高〖祥解〗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图乙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c表示同化量,g表示呼吸作用,d表示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h表示粪便量。(1)分析题图:图中共有杂草→底栖动物→螃蟹;杂草→螃蟹;浮游植物→底栖动物→螃蟹;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螃蟹;浮游植物→螃蟹,共5条食物链,其中螃蟹属于第二、三营养级;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示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故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用于某营养级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即对应图中的c-g(=d);经过字母h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能量,即属于第一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故第一营养级向第二营养级能量传递的效率可以表示为c/a×100%或者(b-h)/a×100%;据图可知: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的去向中与第二营养级的不同是没有流向下一营养级。螃蟹摄入的浮游植物含大量纤维素,不易消化吸收,大量能量随粪便排出,而螃蟹摄入的浮游动物易于消化吸收,随粪便排出的能量少,因此螃蟹食用浮游动物的同化量和摄入量的比值明显高于食用浮游植物。(3)由图可知,相比高密度养蟹田,低密度养蟹田中的物种数更多,营养结构更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更强,抵抗力稳定性更高,因此考虑生态系统稳定性,应选用“低密度养蟹”的模式。21.2023年3月,我国进行了首单“蓝碳”拍卖。“蓝碳”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的过程,红树林是“蓝碳”生产的重要部分,合理保护和开发红树林有助于我国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红树林群落组成简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研究发现,红树林的硫化氢含量很高,泥滩中大量厌氧菌在光照条件下能利用H2S为还原剂使CO2还原为有机物,这是陆地森林不能达到的。这些厌氧菌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若由于某种原因,虾蟹突然大量减少,则短期内水蚤的数量将____。假定上图中食虫鱼和小型食肉鱼同化获得的总能量不变,鸟捕食大型食肉鱼所获得的能量所占的比例从1/2调整为1/5,则鸟获得的能量约为调整前的____倍(能量传递效率按照10%计算)。(2)碳在生物群落中以____形式传递。红树林碳汇功能强大,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全球的碳排放,实现“碳中和”,这体现出物质循环具有____特点。红树林的碳汇潜力会受海水潮汐浸淹的影响,请从生物角度推测其原因:____。红树林是世界上最富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其中角果木树皮捣碎可以止血、收敛、通便和治疗恶疮,种子榨油可以止痒,红树林能防风浪冲击,保护海岸,还能吸收污染物,降低海水____程度,防止赤潮发生,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价值。(3)红树林分布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受周期性潮水浸淹,推测红树林中的植物可能具有哪些形态、结构或功能特点?____。①体内细胞中细胞液渗透压低②具有发达的根系③具有排盐、泌盐结构④根系耐缺氧〖答案〗(1)①.生产者②.下降③.1.96(2)①.含碳有机物②.全球性③.海水潮汐浸淹导致的缺氧生境抑制了生态系统的呼吸作用④.富营养化⑤.直接和间接价值(3)②③④〖祥解〗生物多样性一般包括下面几个方面:直接价值、间接价值以及目前人类尚不清楚潜在价值。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调节生态系统功能方面。生物多样性还具有许多目前人们尚不清楚的潜在价值。(1)由题意可知,红树林的硫化氢含量很高,厌氧菌在光照条件下能利用H2S为还原剂使CO2还原为有机物,说明这些厌氧菌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若由于某种原因,虾蟹突然大量减少,小型食肉鱼转而大量捕食水蚤,则短期内水蚤的数量将下降;鸟捕食的食物链总体来说有两种,食虫鱼(和小型食肉鱼)→大型食肉鱼→鸟,食虫鱼(和小型食肉鱼)→鸟。若食虫鱼和小型食肉鱼同化获得的总能量不变,鸟捕食大型食肉鱼所获得的能量所占的比例为1/2,设鸟捕食获得的能量为X,若则需要食虫鱼(和小型食肉鱼)为55X,若鸟捕食大型食肉鱼所获得的能量所占的比例为1/5,若则需要食虫鱼(和小型食肉鱼)为28X,比值为调整前的1.96倍。(2)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红树林碳汇功能强大,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全球的碳排放,实现“碳中和”,这体现出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的特点;红树林的碳汇潜力会受海水潮汐浸淹的影响,从生物角度推测其原因是水潮汐浸淹导致的缺氧生境抑制了生态系统的呼吸作用;角果木树皮捣碎可以止血、收敛、通便和治疗恶疮,种子榨油可以止痒,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药用价值,为直接使用价值;红树林能吸收污染物,降低海水富营养化程度,防止赤潮发生,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3)红树林分布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常生活与海水中,推测红树林中的红树植物细胞中细胞液渗透压高;常受海水浪潮侵袭的红树林需具有发达的根系才能稳定存在于海边,海水中的红树林需根系耐缺氧;另外海水盐浓度高,生长与此的红树林具有排盐、泌盐结构,才能将多余盐分排出,维持渗透压平衡。22.将玉米种子用自生固氮菌拌种后播种,可显著提高产量并降低化肥的使用量。科研人员进行了土壤中自生固氮菌的分离和固氮能力测定的研究,部分实验流程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自生固氮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用于分离该菌培养基在组成成分上的特点是____,培养基的pH应在灭菌____(填“前”或“后”)调至中性或弱碱性。(2)该实验用于纯化培养的接种方法是____,若进行步骤④后培养基中的菌落数为178个,据此计算每克土壤中自生固氮菌的数量为____。(3)筛选自生固氮菌菌株时,在固氮菌大菌落四周出现了少量杂菌小菌落,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些杂菌不能利用空气中的氮气,则其氮源来自于____。在③和④步骤中,下列几种物品不需要的是____。A.酒精灯B.培养皿C.显微镜D.无菌水E.接种环(4)为了进一步研究纯化得到的3种自生固氮菌(A2、B2、C2)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向实验组的每盆土壤浇50mL接种自生固氮菌的无氮植物营养液,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处理株高/cm茎粗/cm鲜质量/g干质量/g叶绿素含量/(mg·g-1)CK30.26±0.35d0.35±0.01c2.17±0.06c0.24±0.01c1.69±0.06bA233.66±0.85b0.37±0.01b2.49±0.14b0.26±0.06bc2.08±0.07aB235.92±0.77a0.38±0.01a2.71±0.20a0.29±0.04a2.01±0.07aC232.15±0.92c0.36±0.01bc2.41±0.24b0.27±0.01ab1.96±0.10a①对照组(CK)土壤的处理为____。②实验结果表明:____。〖答案〗(1)①.生产者②.不含氮源③.前(2)①.稀释涂布平板法②.1.78×107(3)①.自身固氮菌产生的含氮化合物②.CE(4)①.浇50mL无氮植物营养液②.3种自生固氮菌都能促进玉米生长,效果B2>A2>C2〖祥解〗自生固氮菌是异养型微生物,属于分解者。图中10g土壤配制90mL土壤悬浊液,然后取了0.5mL稀释1000倍,再从5mL取0.1mL培养,计数后还需进行数量计算,才能得到土壤中的自生固氮菌数量。(1)自生固氮菌是异养型微生物,属于分解者。由于能独立固定空气中氮气,因此用于分离该菌的培养基在组成成分上的特点是没有氮源。自生固氮菌为细菌,因此培养液pH调至中性或弱碱性,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先调节pH再灭菌。(2)根据梯度稀释和菌落的均匀分布可知该实验用于纯化培养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由图可知,共稀释了104倍,再从取0.1mL培养,因此每克土壤中自生固氮菌的数量为178×104÷0.1=1.78×107个。(3)不能固氮的微生物只能利用有机氮源,固氮菌大菌落四周出现了少量杂菌小菌落,这些杂菌不能利用空气中的氮气,则这些杂菌生长繁殖过程所需的氮源来自自身固氮菌产生的含氮化合物。在样品稀释③和涂布平板④步骤中,需要用到是酒精灯(实验要在酒精灯旁进行)、培养皿(接种在培养皿中)和无菌水(用无菌水稀释菌液),不需要的是显微镜和接种环。(4)①对照组是空白对照,因此浇50mL无氮植物营养液。②根据实验结果,无论是茎粗、鲜质量、干质量都可以看出3种自生固氮菌都能促进玉米生长,其效果B2>A2>C2。23.发酵型青梅果醋的生产主要采用碱中和青梅汁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