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历史小论文解题方法指导_第1页
2024年中考历史小论文解题方法指导_第2页
2024年中考历史小论文解题方法指导_第3页
2024年中考历史小论文解题方法指导_第4页
2024年中考历史小论文解题方法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历史小论文解题方法指导

答题技巧+模板

历史小论文,集论述、论证和评析于一体,作为一种训练题型,

能较全面地考查《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各项能力,具有高效率地

帮助学生加强思维训练的重要作用。

一、基本特点

历史小论文,篇幅不大,强调史论结合,具体地说有以下特点:

1.议论的方式,有立论与驳论之别

(D立论题,就是从正面论证某论点的正确性,或谈谈对某一

正确观点的理解与认识。

(2)驳论题,就是对错误的观点或立论进行反驳,否定对方的错

误之处,以辩正是非,形成正确的认识。

2.命题的形式,一般有三类

(1)直接提出评论的对象与内容。评论的对象有人物、事件、

制度、著作及现象。评论的内容不外乎原因、性质、制度、地位、

影响、作用等。

(2)提供一些材料进行命题论析。

③提出一种或几种观点,进行立论或驳论。

3.评分的要求,大致有四条规则

(1)字数限制,一般在200字以内。

(2)分层次划等第给分。评定标准为:基本观点正确、全面,

基本史实准确,能说明其提出的观点。

(3)史论结合,论证逻辑严谨。

(4)文字表达简洁流畅,条理清楚。

二、如何写好历史小论文?

1.具备历史小论文的三要素

(1)论点(观点):观点应明确、清楚

(2)论据(证明观点的证据):证据要准确求真。要选择能证明论

点的典型史实。

(3)论证(用证据证明观点的过程):

①论证过程逻辑要清楚、严密,经得住推敲,做到证据与观点之

间的无缝连接。

②论证过程应有“历史味”,用学科语言,做到言必有据,论从史

出、史论结合,切忌大白话和空发议论,或简单的罗列史实。

2.表述成文:不能像问答题一样,应以文章的形式来呈现

3.语言精炼:历史小论文一般都有字数限制,应抓住材料中的关

键信息,在充分理解材料和命题意图的基础上,先打草稿或列腹

稿再动笔,以保证语言精炼,切中要害。

4.答题模板:

(1)总结观点

(2)寻找事例(寻找两个能证明观点的事例)

(3)综上所述

5.初中教材常见的观点类型总结

(在材料中寻找反复出现的内容,结合关键字确定考察的内容):

(1)改革创新类:(如:大化改新、封君封臣制度)

模板: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改革创新是国家富强的重要途径。

适宜的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符合国情的政策调整促进经济的发展。

(2)政治制度类:(如:大化改新、封君封臣制度)

模板:制度创新是国家进步的重要动力。

先进的社会制度促进社会发展。

新制度的建立是一个曲折的历程。

(3)民主与法制类:(如:雅典的民主政治、《汉谟拉比法典》、

《十二铜表法》、《罗马法》等)

模板:民主与法制相辅相成。

加强民主与法治,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法治是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的进步。

我们应该不断完善民主与法制建设。

(4)人物类:(如:汉谟拉比、伯利克里、亚历山大、克洛维、

屋大维、查理大帝、查士丁尼一世等)

模板:杰出人物是历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要学习他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精神。

(5)文明、文化类:(大河文明(东方文明)、海洋文明(西方

文明)、亚历山大东征(暴力冲突)、阿拉伯人传播东西方文化

(和平交往))

模板: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

人类文明起源多元化。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多彩而互鉴、文明因互鉴而发展。

由于各区域地理气候环境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类型的文明,使文

明具有多样性。

交流互鉴有利于社会进步,我国应该继续坚持对外开放政策,扩

大对外交流,积极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

文明只有姓紫嫣红之别,绝无高低贵贱之分,人类文明呈现多样

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各国应虚心学习其它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

以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

开放包容促进文明繁荣,保守狭隘导致文明衰落。

各国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自然环境孕育不同的文明,文明具有多样

性,我们要尊重不同的文明成果。

(6)法律文献:(如:《汉谟拉比法典》、《十二铜表法》、《罗

马法》等)

模板: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1.理解要求,解答入规合范历史小论文存在命题形式和议论方式

的区别。因此,应注意正确审题与规范答题。首先,要判定题目

主题与解答范围:其次,要提炼观点,归纳史实,考虑史论如何

结合;最后,判定立论还是驳论,选择答题格式,展开评论。

立论题,一般要求依据或者确定正确的观点、结论,运用正确的

理论,选取有关的史实,从正面论证某论点的正确性,或谈谈对

某一正确观点的理解与认识。论证的方法有归纳论证,对比论证,

层递论证,因果论证等,根据需要采用一种或几种。

驳论题,先要认真思考对方的观点及支持观点的理由和根据,弄

清其错误的实质。然后展开批驳,一要批驳对方的论点,以揭示

其错误的性质;二要批驳对方的论据,以证明其虚假或证据的不

足;三要批驳对方的论证,以揭露对方议论中所运用的论据与论

点之间存在的矛盾或逻辑错误。

2.观点统帅材料观点是历史小论文的灵魂,而史论结合才构成它

的身躯。

3.着眼重点,训练多向思维历史小论文主要考查学生理论应用和

分析论证的能力,虽高于教材,但仍源于教材,它一般都是针对

教材中的重点知识设计命题。因此,在掌握教材重点知识的基础

上,注意指导学生多向变换角度分析教材,升华认识,十分有助

于学生解答好历史小论文题目。

4.重视渗透、迁移,全面提高学科能力尽管历史小论文这种形

式,对广大师生来说是新问题,而且比分大,难度高。但我们只

要充分发挥技能迁移的作用,重视学科知识与答题技巧的相互渗

透,完全可以找到迅速有效地提高解题能力的捷径。

(审题思路方面,我们能迁移的知识与技能有:①语文学科中

的文言文和现代文正确释读与概括的能力,议论文立论与驳论的

技巧,以及文字表达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基本功。②历史本学

科中学过的历史知识和基本规律。)

四、解题技巧

1.浏览材料,找关键词,明确观点。

2.联系知识,罗列论据,安排结构。

3.下笔成文,讲究格式,史论结合。

五、答题思路

1.阅读审题

2.确立主题

3.谋篇布局(也就是拟定提纲或打腹稿):构想框架、草拟小标

4.撰写成文

六、练习例题及答案

类别历史事件

思想变革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

制度创新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民主法制《权利法案》、《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技术革新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改革强国1861年改革、明治维新

摘编自姜红珍、沈为慧、何成刚主编《世界近现代史》

1、阅读以上材料,选择一个类别,根据类别的主题确定观点,并

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近现代史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

据材料中的两个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一个历史事

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示例一】类别:思想变革

观点:思想变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论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解放了人的思想,

冲破了欧洲封建制度、宗教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助推了新航路

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发

展,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启蒙运动时期,理性主义

思想的传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做

了理论准备,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指导了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综上所述:思想变革促进先进思想的传播并指导社会实践,是社

会发展的先导,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示例二】类别:技术革新

观点:技术革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腾飞。

论述:18世纪中期,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工业革命向欧美的扩展,人类

社会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60—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

始,内燃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

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二战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推广,

对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人类社会进入“信

息时代”。

综上所述:技术革新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

的进步。

【示例三】类别:民主法制

观点:法律文献的制定推动近代民主制度的确立。

论述: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

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

制,为英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对世界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美国独立战争后,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实行三

权分立,权力之间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确立了比较民主的

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大革命通

过的《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

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成为法国大革命

的纲领性文件,《拿破仑法典》延续了这一原则,成为后来资本

主义世界的立法典范。

综上所述:早期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各项法律文献或宪法

的制定,以民主代替专制,以法治取代人治,为资本主义制度的

确立提供了法律保障。

【示例四】类别:改革强国

观点: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推动了国家的强盛。

论述:1861年,俄国面对农奴制危机,亚历山大二世实行改革,

废除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资金等,推动

了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68年,日本面对民族危机,

明治政府实行一系列的改革,采取废藩置县、殖产兴业等措施,

推动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

强国。1933年,美国面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实行新政,采用国

家干预经济手段,走出困局,对美国及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

影响,为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面对社会危机,统治者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采取针对

性的改革措施,除旧布新,有力地推动了国家的发展。

2.法律制度的出现和不断完善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请

自拟题目,撰写一篇历史小短文,对以下三幅图片所对应的古代

法律加以论述,并为统治者如何制定法律提供一条合理化建议。

«)•星品H飞ERH至msri

一■下令的一”汇■或

•JPXSf认的■大■«!•

------MFtnMAM

观点:法律制度的出现和不断完善发展。

论述:《汉谟拉比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序言

和结语约占全部篇幅的五分之一,语言丰富,词藻华丽,充满神

化、美化汉谟拉比的言辞,是一篇对国王的赞美诗。正文包括282

条法律,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等制度都作了

详细的规定。《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典,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十二铜表法》

内容广泛,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限制了贵族的特权,打破

其对法律垄断,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是平民的胜利。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

欧洲法学的渊源。《罗马民法大全》,又称《查士丁尼法典》或

《国法大全》,是《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

要》、《新法典》四部法律文献的统称,由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

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

综上所述:由三部文献可以看出,统治者制定法律要公平、公正,

要维护绝大多数的利益,依法治国。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事件时间事件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787年1787年美国宪法发表

1689年《权利法案》发表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

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178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