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1页
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2页
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3页
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4页
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乡县2022年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试题卷

七年级历史

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考生注意:1、请考生在试题卷首填写好准考证号及姓名。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填写在试题卷上的无效。

3、本学科试题卷共4页,二道大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2021年10月16日是第41个世界粮食日,我们又想起了已故的“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而我国种

植水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下列哪种原始居民()

A.河姆渡人B.北京人C.半坡人D.元谋人

2.古史相传,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始。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

A.盘古和女婿B.后羿和夸父C.炎帝和黄帝D.尧舜禹

3.帝王世代沿袭的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这种制度

开始于()

A.启继承了禹的位置B.舜传位于禹

C.秦始皇统一六国D.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4.下图是山东省出版发行的一份报纸的报头。请你判断它的命名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5.西周建立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由此可知,分封制在一定程度上

()

A.巩固了西周统治B.实现了中央集权

C.避免了割据分裂D.加强了思想控制

6.下列关于“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的归纳,最接近历史真相的是()

A.推行分封制,地方势力膨胀B.推行世袭制,皇帝能力低下

C.王朝末期统治残暴或朝政腐败D.没有处理好与犬戎部族的关系

7.甲骨文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列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共同呈现了当时的()

甲骨文

台为

对应汉字王臣刚刖

注:剌、刖,均为古代残酷的刑罚。

A.政治状况B.经济发展C.科技进步D.军队建设

8.历史漫画通过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人物或事件。下图中的人物所代表的国家之间兼并战争连绵不

断。由此推断,这些战争发生在()

小齐阿林阿赵阿婉大秦大燕何境

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

9.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根据图片所示,表中应填入()

①铁犁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②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

③农民起义频繁,社会动荡④为富国强兵,各国纷纷变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楚庄王时,楚国大举北进,长驱直入周天子所在伊、洛流域,并向周王室询问九鼎大小重量,有取代周

天子地位的架势。”这个问鼎中原的成语故事所反映的实质是()

A.楚庄王对青铜冶炼很有兴趣B.楚庄王非常贪婪有野心

C.楚国兵力非常强D.周王室衰弱、分封制逐渐开始瓦解

11.李冰任蜀地郡守后,通过实地考察,对岷江的水势、地形、不同时期的降雨量等进行了客观、科学的调

研,最终修建了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此工程是()

A.都江堰B.长城C.灵渠D.秦陵兵马俑

12.“华夏民族,非一族形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

世所谓诸夏是也。”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

A.发祥地是黄河流域B.交通便利,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成就

C.由炎帝和黄帝创立D.杂居相处,在不断交往中融合而成

13.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二者的共同出发点是()

A.弘扬社会正气B.寻求国家治理方案

C.塑造理想人格D.建立中央集权统治

14.如图文本框的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攻伐兼并,残害生命

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庄子认为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A.百家争鸣B.诸侯争霸C.商鞅变法D.远古传说

15.有一石碑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查家天下”等字。该内容称颂的是()

A,商汤B.嬴政C.齐桓公D.周武王

16.年代尺有助于我们记忆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秦统一六国应该出现在年代尺的()

"300年断M年皿10°年公元元年100年200年30祚

前3世怛前2世纪公元2世纪公元3世恬

ABCD

A.AB.BC.CD.D

17.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段空隙,上面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象征历史上的“楚汉之

争”。这场战争的对阵双方是()

A.商封和周武王B.夏桀和商汤

C.秦二世和陈胜D.项羽和刘邦

18.以下是一个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ZHE]一口一口一瓦一瓦

A.西周、春秋B.春秋、战国C.东周、战国D.西周、东周

19.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

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与秦统一的开创之功,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材料强调秦统一的()

A.背景B.过程C.措施D.影响

20.中国银行行徽(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2)。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

统一使用是在()

©■

图1中行行徽图2古钱币

A.秦国B.唐朝C.秦朝D.清朝

21.据记载,自秦始皇统一岭南,设置郡县,至南北朝,顺德属南海郡番禺县。秦朝时,南海郡郡守产生的

方式是()

A.民主推举B.官职世袭C.逐级分封D.朝廷任命

22.如下表是秦朝行政区划表(部分)。该表反映了秦朝()

郡名建置时代郡治

陇西郡昭襄王二十八年置,始皇因之今甘肃临济

辽东郡古燕置,始皇因之今辽宁辽阳

南海郡始皇置今广东广州

A.设立中央政权机构B.加强了地方权力

C.在地方实行郡县制D.消除了地域差异

23.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

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A.分封制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C.郡县制D.行省制度

24.《史记》记载:“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遹戍渔阳……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

薪。”材料提及的起义()

A.在大泽乡建立政权B.因秦军反击而失败

C.结束了秦朝的统治D.加速了统一的进程

25.下列属于秦汉时期时代特征的是()

A.大一统局面的开创B.中华文明的起源

C.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14分,第27小题21分,第28小题15分,共

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I)根据材料一,“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制度?(2分)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2)材料二中“家天下”开始的标志是什么?(2分)

材料三(周公)兼制(统治)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

(3)根据材料三,概括周朝这一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2分)这样做有什么目的?(2分)

材料四西周的制度,使王室能有效地对整个领土进行控制;促进了诸侯国社会历史的迅速发展,统一

的奴隶制度在各诸侯国得以建立和发展,使奴隶制经济有了繁荣的基础。

(4)依据材料四,分析西周政治制度的推行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材料五春秋时期,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

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5)材料五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

27.从战国时期的秦国到大秦帝国,在变革、创新中一路走来经历了兴衰与荣辱,留给后人警示。阅读材

料,回答问题。(21分)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

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而赋税平“…居五年,秦人富强。

——摘自司马迁《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

材料二:秦朝在中央设置佐皇帝处理政务的左右丞相、主管军事的太尉以及掌管重要文件、监督百官和

司法审判的御史大夫。他们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从而保证决断权集中在皇帝手中。

——摘自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兵车万辆)---夫作难而七庙幕(hui,毁坏),身死人手,为

天下笑者(注: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手里,被天下人耻笑),何也?仁义不施而攻

守之势异也(就是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

——摘自贾谊《过秦论上篇》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中直接损害旧贵族利益的措施。(3分)并指出这一变法的作用。(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朝在中央主要设置的官职,(3分)并指出秦朝设置这些官职的最

终目的。(2分)简要说明秦始皇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有哪些。(3分)

(3)材料三中作者认为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此观点是否正确?(1分)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理由。(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从秦的发展演变中,你能得到哪些认识?(4分)

28.回顾历史,在古代的土壤中吸取经验教训,启迪智慧充实我们的民族精神。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

识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在中国5000多年的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黄河

宁,天下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

——摘编自《一江一河,习近平眼中的中华民族“千秋大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传说时代”中国成功“治理黄河”的一个例子,并指出其治理黄河

的方法。(3分)

材料二: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

渡漳水。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经此

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

(2)材料二破釜沉舟发生在哪次战役中?我们从项羽身上可以学习哪些优秀品格?(3分)

材料三:“汉兴之初……天下初定,民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选出)钧驷(颜色相同的四匹马),而将

相或(有的)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3)材料三反映了西汉初年怎样的社会状况针对这一状况,汉高祖采取了什么政策?(3分)

材料四:西汉时期,官员们给皇帝上书,都用布包着,叫书案。时间长了,书囊存了很多,文帝舍不得

丢弃,于是就命令人把这些五颜六色的书囊拼凑起来做了一件帷帐,挂在宫殿里。一天,大臣们看到帷帐,

便对文帝说:“国库里有那么多绸缎,为什么要用这些书囊作惟帐,这不有损皇帝的体面吗”文帝答道:“这

件帷帐虽然不好看,但不是一样用吗况且又节省了财务,不是很好吗”

材料五:农,天下之本。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景帝

(4)从材料四看,汉文帝具有怎样的品质?(1分)从材料五中得知汉景帝非常重视什么?

(1分)文帝、景帝统治时期,西汉出现的治世局面称为什么?(2分)这对我国当前带来什么启示?(2

分)

安乡县2022年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科答案

1—1OACABACACDD11—1OADBABADDDC21—25DCBBA

26.(14分)

(1)禅让制。(2分)

(2)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2分)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