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高二(上)10月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高二(上)10月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高二(上)10月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高二(上)10月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高二(上)10月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0

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能影响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B.组织液中的物质大部分进入血浆,少部分渗入淋巴液

C.内环境稳态受到破坏,细胞内各种代谢活动都会减慢

D.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外界环境剧变可能会引起稳态的失衡

2.下列都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①钙离子、葡萄糖

②血红蛋白、呼吸酶

③血浆蛋白、神经递质

④CCh、激素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食物中的蛋白质在内环境中被水解成氨基酸和多肽

B.正常情况下,血浆中含有02、葡萄糖、糖原、激素等物质

C.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多个系统的参与

D.内环境的生化指标仅反映细胞外的状况,不能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4.关于兴奋的传导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细胞膜的电位是外负内正

B.兴奋部位的电流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C.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

D.突触小体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

5.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B.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C.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D.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

6.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

D,只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必然会出现反射活动

7.自主神经主要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交感神经是传出神经,副交感神经是传入神经

B.大多数内脏器官或组织同时接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

C.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弱势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犹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8.研究发现,日光照射实验动物皮肤后会使血液里的化学物质(UCA)含量大幅增加,且UCA可进入大脑

神经细胞内并转化成谷氨酸。细胞内的谷氨酸在运动皮层以及海马区的神经末梢释放,并能激活相关的脑

内神经环路,从而增强运动学习能力以及物体识别记忆能力。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光照可以促进UCA在内环境中转化成谷氨酸

B.谷氨酸可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参与神经调节

C.光照会使实验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

D.抑制谷氨酸合成会使实验动物的记忆力下降

9.如图为未受刺激的神经纤维(局部)所处状态,若在b处施加一强刺激72abC

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士空)m

A.b处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B.可在a、c处检测到电位变化

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导D.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10.马戏团的小狗经过训练后会计算简单的数学加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小狗会计算属于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B.该训练需要食物等非条件刺激不断强化

C.该训练不需要脊髓等低级中枢的参与

D.若长期不训练,则大脑皮层会使兴奋信号变为抑制信号

11.下列有关胰液素和胰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盐酸进入小肠可促进促胰液素的产生

B.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能消化食物

C.促胰液素可经血液到胰腺,促进胰液分泌

D.盐酸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不包含体液调节

12.神经胶质细胞中的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后,一方面在Rheb蛋白的作用下,促进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

分解供能;另一方面,丙酮酸转变成乳酸,乳酸经MTC(乳酸转运载体)运输进入神经元内的线粒体进行

分解,两种细胞的相关代谢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胶质细胞可为神经元提供营养物质B.乳酸可以作为神经元的能源物质

C.增强MTC活性可能导致神经元结构损伤D.Rheb蛋白失去活性会有利于保护神经元

13.5-羟色胺(5-HT)是调控情绪和社交行为的关键神经递质,主要由中缝背核(DRN)区域产生,DRN-5-HT

能神经元输入基底外侧杏仁核(BLA)的基底核(BA)区域,在社交或焦虑时,Pyr神经元和PV神经元对

5-HT的释放进行调控,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图中M处是神经纤维,N处是突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PV神经元

A.M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时,膜内的K+浓度高于膜外

B.N处突触前神经元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后引起焦虑

C.光刺激5-HT能神经元后,兴奋在M处向两侧双向传导

D.N处神经递质起作用后会被灭活或被回收至细胞体内

14.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I、n、m、

w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①、②是有关

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体外=13益1”7m:

A.肺泡中的。2要到达指定的组织细胞中,需要穿过11层磷脂双分子层甲甲

B.n内的葡萄糖通过①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血浆体外体外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IV表示的器官是消化系统

D.内环境与I交换气体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15.某实验小组将加入抗凝剂和生理盐水的新鲜绵羊血液进行离心,结果如图1;接着取上清液,分别向其

中滴加O.lmol/L的HC1和O.lmol/L的NaOH,同时用蒸储水作对照,结果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H,k---

|0,蒸懈水

8I...................

二-上清液

国沉淀物2•一

kq()1IIJJLAJi&A,!■,」I1III11,一

93024181260612182430滴数/滴

0.1mol/L的HQ0.1md/L的NaOH

图।图2

A.取适量上清液加入双缩JR试剂,若出现紫色则说明含血红蛋白

B.图中蒸储水的曲线是错误的

C.图2实验中HC1、NaOH的浓度和滴数为自变量

D.图2实验结果表明:血浆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16.大马哈鱼从海水环境中涧游到淡水环境中,它们会从低渗环境中吸收Na+和C「,相]/…①

并排出水分,以维持体内较高的渗透压。已知肾上腺素会作用于酗以减少Na+和C「S-Wi-——②

的排出。据此推断,进入淡水后,大马哈鱼的肾小管重吸收的水量、肾上腺素的分泌I/'、③,

时间

量以及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的变化趋势所对应的曲线分别是()

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①D.③①③

17.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

素的功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

B.下丘脑既是体温调节中枢又是血糖调节中枢

C.下丘脑既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也可以作为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

D.若食物过咸,会刺激下丘脑细胞兴奋并产生渴觉

18.当膀胱内尿量达400〜500mL时,膀胱充盈、扩张,使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兴奋,传导膀胱

充胀感觉的盆神经传入冲动增多,冲动达到舐髓初级排尿中枢,同时也上传至大脑皮层高级中枢,产生尿

意。在环境条件允许时,便发动排尿反射。下面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大脑接受信息后,控制排尿,这属于一个反射活动

B.大脑可以控制舐髓初级中枢,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C.除神经调节外,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还会受到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D.婴幼儿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对初级中枢控制能力较弱,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

19.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

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而CO?的浓度相反

C.若③为骨骼肌细胞,饭后五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高于①处

D.若③为肝脏细胞,饭后五小时⑤处的胰高血糖素高于①处

20.同学进行“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部分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加入O.lmol/L的NaOH的实验结果与上图基本相同

B.据结果推测生物体可能通过缓冲物质维持pH的稳定

C.两种生物材料均表现出一定的维持pH检定的能力

D.图中的横坐标为滴加0.1mol/L盐酸的滴数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6.0分)

21.河豚毒素(TTX)存在于河豚鱼的卵巢、肝脏等多种器官中,具有很强的局部麻醉作用。某科研人员以

蛙离体坐骨神经为实验对象,探究不同剂量的河豚毒素对其动作电位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

9

1⑵

a100

透80

)60

泡40■任氏液

®20

向・1pnol/dm*TTX

y

皿■.5^moi/dmn'X

9■1O|unol/dmTTX

-20|unol/dmTTX

12时间/min

图1不同浓度TTX对蛙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影响

38.00

3s6.00

t♦任氏液

-Ipmol/dmTTX

514moi/dmTTX

1Oumol/dmHTX

24.00L

22.00•上一,•---------•

0123456时间/min

图2不同浓度TTX对处坐骨神经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影响

(1)任氏液与蛙组织液成分相近,若其中K+浓度升高,则坐骨神经中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

(2)微电极刺激神经纤维,形成动作电位的原因是,结合实验结果,推测河豚毒素具有很强的局

部麻醉作用的机制是。

(3)某人因食用未完全清除毒腺的河豚引发中毒,其症状可能是(填“肌肉痉挛”或“肌无力”),

随着时间延长,该症状会逐渐(填“增强”或“消退”)。

(4)据研究发现,3,4-二氨基此呢(3,4-DAP)能增强神经递质的释放,有人提出3,4-DAP能作为TTX

的解毒剂,请分析其机理:。

(5)据研究发现,河豚毒素不影响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为验证该发现,请利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神

经肌肉接头处相当于突触)进行实验,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O

预期实验结果:O

三、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4.0分)

22.如表是缺碘与不缺碘的两类人群中,血液内与甲状腺活动密切相关的两种激素含量状况。

不缺碘人群激素缺碘人群激素含量

分泌腺体激素名称

含最补碘前补碘后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正常降低正常

垂体A正常B正常

(1)表中A是,B应_____.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分泌激素A起作用。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

节中,控制枢纽是.

(2)长期缺碘,成年人会表现出:①喜热、畏寒等体温偏低现象;②少言寡语、反应迟钝及嗜睡等现象,

现象①说明甲状腺激素的相关作用是,现象②说明该激素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是,通常,食用

碘盐可以防治碘缺乏病.

23.为研究酒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若干志愿者,饮酒后测试了志愿者的简单反应时(对

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视觉保留(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数)和血液中乙醉浓度,以志愿者自

身未饮酒时为对照,计算其能力指数相对值,结果如图所示。

*—血液中乙酹浓度

2T00.51.52.53.54.55.56.57.0

饮酒测试时间6)

(1)人在接收到外界信号后,在处对信号作出分析并发出指令,通过神经将指令传输到

脊髓,进而发生肌肉收缩等运动,这属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2)某人饮酒后走路东倒西歪,这是因为,使身体不能维持平衡。

(3)据图分析,1.5h之前,血液中乙醇浓度和简单反应时之间的关系是,发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

是酒精能(填“延缓”或“缩短”)兴奋在反射弧上传导的时间,从而使反应时间(填“缩

短”或“延长”)。

24.图甲是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图,图乙为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参与免疫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

回答:

细胞A细胞B

(1)图甲所示的免疫过程为免疫,物质H为。

(2)细胞B、C、D中分化程度最高的是,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是o(填字母)

(3)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物质能与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受体特异性结合,激活信号分

子(Sl、S2),从而激发辅助性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说明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具有摄

取、处理及呈递抗原能力的细胞,除DC细胞外还有图甲中细胞(填字母)等。

(4)免疫系统能消灭侵入体内的病菌,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功能。由题中信息可推知,图甲中的

细胞B活性下降时,会引起机体生成物质H的能力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25.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回答相关的问题: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家兔的血浆适量、蒸储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溶液、量筒、试管若干支、Na2cCh溶液、

乳酸、pH试纸。

二、实验流程

步骤A组B组

1号试管2号试管3号试管1号试管2号试管3号试管

?等量缓冲溶液等量血浆?等量缓冲溶液等量血浆

②滴加等量的Na2cCh溶液?

③记录结果记录结果

预测结果?9

结论??

(1)步骤②中向A组和B组的1号试管中加入—

(2)步骤③中向B组3支试管中滴加o

(3)预测结果:

A组:1号试管pH:2、3号试管pH

B组:1号试管pH;2、3号试管pH

(4)从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

①蒸储水不具有级冲作用,为对照组;

②人工配制的缓冲溶液具有缓冲作用;

③,说明其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产生代谢废物,能影响细胞外液的渗透压,A正确;

B、组织液中的物质大部分进入血浆,少部分渗入淋巴,B正确;

C、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细胞进行生命活动受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

乱,但不一定是代谢缓慢,C错误;

D、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外界环境剧变可能会引起稳态的失衡,D正确。

故选:C。

1、内环境是由组织液、淋巴、血浆等细胞外液组成;

2、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

判断各选项。

2.【答案】C

【解析】解:①、葡萄糖和钙离子是被消化道吸收后进入内环境的,①正确;

②、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呼吸酶也存在于细胞内,而细胞内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②错误;

③、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突触间隙属于组织液,③正确;

④、二氧化碳是细胞代谢废物,激素通过体液运输,④正确。

故选:C„

1、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2、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

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

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

③细胞代谢产物:二氧化碳、水分、尿素等。

3、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载体蛋臼、过氧化氢酶、细胞呼吸酶有关的酶、复制转录翻译酶等

各种胞内酶、消化酶等。

本题考查学生对内环境基本知识的了解,要求学生结合内环境的基本组成成分对题中物质是否属于内环境

做出正确判断,难度适中。

3.【答案】C

【解析】解:A、食物中的蛋白质需在消化道中水解成小分子物质(主要是氨基酸),才能被细胞吸收,A

错误;

B、糖原属于胞内多糖,不在内环境,B错误;

C、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体内多个系统和器官(呼吸、消化、循环等系统)的参

与,C正确;

D、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例如各种激素是以体液运输的,对激素含量的检查可作为诊

断疾病的依据,D错误。

故选:Co

1、内环境的主要成分是:水约90%,蛋白质,无机盐,激素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葡

萄糖)和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如尿素、尿酸、肌酸、肌昔、氨基酸、多肽、胆红素和氨气等)。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

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各种化学成分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的关系,对于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是解题的

关键.

4.【答案】D

【解析】解:A、当神经纤维兴奋时,钠离子内流,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静息状态时,膜电位应是“外

正内负",A错误;

B、兴奋部位的膜内电流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而膜外是从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B错误;

C、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C错误;

D、突触小体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D正确。

故选:D。

静息电位形成原因:神经细胞内钾离子浓度高于膜外,钾离子外流,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

形成原因:细胞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钠离子内流,兴奋部位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细胞间传递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

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

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5.【答案】B

【解析1解:A、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组织最集中的部位。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有大脑,d

脑,脑干等,所以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故A正确;

B、大脑皮层没有呼吸中枢,呼吸中枢位于脑干,它们都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故B错误;

C、反射是实现机能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各项生理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故C正确;

D、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低级中枢的调节受高级中枢的调控,故D正

确。

故选:B。

解答本题应掌握: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中枢,主要负责躯体运动,还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

脑干也是进行反射的低级中枢神经系统,主要负责呼吸和心跳,大脑皮层是神经调节的高级中枢,低级中

枢的调节受高级中枢的调控,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本题考查神经系统的组成,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结构。

6.【答案】B

【解析】解: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错误;

B、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正确;

C、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故神经中枢的兴奋不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C错误;

D、只要有完整的反射弧,不一定会出现反射活动,还需要适宜的刺激,D错误。

故选:B。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五部分构成。反射必须依赖于完整的反射弧。

本题考查反射弧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

构能力。

7.【答案】A

【解析】解: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自主性神经,都属于传出神经,A错误;

B、大多数内脏器官或组织同时接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B正确;

C、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弱势,C正确;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犹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D正确。

故选:A»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

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

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

本题主要考查了自主神经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

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8.【答案】A

【解析】解:A.UCA在大脑神经细胞内转化成谷氨酸,不是内环境,A错误;

B、由题干信息“细胞内的谷氨酸在运动皮层以及海马区的神经末梢释放,并能激活相关的脑内神经环路”

可知,谷氨酸可作为一种参与神经调节的神经递质,B正确;

C、因为日光照射实验动物皮肤后会使血液里的化学物质(UCA)含量大幅增加,且UCA可进入大脑神经

细胞内并转化成谷氨酸,因此光照会使实验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C正确;

D、题干信息谷氨酸能激活相关的脑内神经环路,从而增强运动学习能力以及物体识别记忆能力”可知,抑

制谷氨酸合成会使实验动物的记忆力下降,D正确。

故选:Ao

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式实质上是感受器把接受的刺激转变成电信号(局部电流)在传入神经纤维上双

向传导,在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时电信号又转变为化学信号(化学递质)在突触中单向传递。化学信号

通过突触传递到另一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又转变为电信号在传出神经纤维上传导,所以效应器接受的

神经冲动是电信号。

木题主要考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能力,属于中档题。

9.【答案】C

【解析】解:A、b处受刺激后产生兴奋,表现为动作电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A正确;

B、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可以在a、c处检测到电位变化,B正确;

C、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C错误;

D、在膜外,兴奋传导的方向与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反,在膜内,兴奋传导的方向与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同,D

正确。

故选:C„

在神经纤维的某处给予刺激后,刺激处会产生兴奋,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产生动作电位,并以电

信号的形式双向传导。

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和综合运用,学生需理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双

向传导,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的状态等内容,结合图示解答此题。

10.【答案】c

【解析】解:A、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小狗会计算属于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A正确;

B、小狗毕竟是动物,该训练需要食物等非条件刺激不断强化,B正确;

C、该训练需要食物等非条件刺激不断强化,故需要脊髓等低级中枢的参与,C错误;

D、小狗大脑皮层不发达,若长期不训练,则大脑皮层会使兴奋信号变为抑制信号,D正确。

故选:Co

1、反射: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

反射。

2、反射的类型:根据反射形成的过程可将其分为两类: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

本题主要考查反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1.【答案】D

【解析】解: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小肠粘膜在盐酸的刺激下产生的,作用是促进胰腺

分泌胰液,A正确;

B、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能消化食物,B正确;

C、促胰液素由小肠粘膜产生后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促进胰液分泌,C正确;

D、盐酸刺激小肠粘膜产生促胰液素,促胰液素由小肠粘膜产生后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促进胰腺

分泌胰液,这过程中包含体液调节,D错误。

故选:D。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粘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

液.

本题虽然考查促胰液素的发现,本实验来源于课本,是对课本实验的一个再现,所以要求对课本相关的实

验的探究过程一定要明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实验自变量和因变量.

12.【答案】D

【解析】解:A、神经胶质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为神经元提供营养和支持等,A正确:

B、图中乳酸能进入神经元的线粒体分解,产生ATP,故可作为神经元的能源物质,B正确;

C、增强MTC活性,可促进乳酸进入神经元,产生更多自由基,引起神经元损伤,C正确;

D、Rheb蛋白失去活性会使大量乳酸进入神经元,会产生较多的自由基,可能会导致神经元结构损伤,D

错误。

故选:D。

分析题图:葡萄糖在神经胶质细胞中分解为丙酮酸,一部分丙酮酸在Rheb蛋白作用下,进入线粒体氧化分

解供能;还有部分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经MTC(乳酸转运载体)运输进入神经元内的线粒体进行分解,产

生自由基。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

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C

【解析】解:A、M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时,神经纤维正处于静息状态,此时膜内K+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

外流,故膜内K+浓度高于膜外,A正确;

B、N处突触前神经元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后,BA区域的Pyr神经元释放的5-HT会减少,导致焦虑,B正

确:

C、光刺激5-HT能神经元时,会产生兴奋,兴奋在M处是单向传导的,C错误;

D、神经递质在发挥效应后,其作用必须迅速终止,以实现突触传递的灵活性,作用的级止有2种方式:-

种是“失活"或'’灭活",即递质被其有关的酶所破坏,另一种是重摄取或再摄取,即递质被突触前膜或

突触后膜所摄取,D正确。

故选:Co

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

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及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相关知识,学生要能够读懂题目信息和图示,

注意有效信息的转化和利用。

14.【答案】D

【解析】解:A、肺泡中的02要到达指定的组织细胞中,需要穿过肺泡壁细胞(2层膜),穿过毛细血管壁

细胞(4层膜)、进入和出红细胞(2层膜),进入组织细胞(1层膜)共9层膜,9层磷脂双分子层,A错

误;

B、II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浆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B错误;

C、②表示肾小管与集合管对原尿的重吸收作用,IV表示的器官是皮肤,C错误;

D、内环境与I进行气体交换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D正确。

故选:D。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分析题图可知,I是呼吸系统,II是消化系统,III是泌尿系

统,IV是皮肤。过程①是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过程,过程②是肾小管、集合管对原尿的重吸收过程。

本题结合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图,考查内环境和稳态的知识,考生识记内环境的

概念和组成,明确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D

【解析】解:A、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取适量上清液加入双缩胭试剂,若出现紫色则说明含血浆蛋白,

A错误;

B、蒸储水没有调节pH的功能,故滴加碱液多,曲线接近pH=10,滴加酸越多,曲线越接近pH=2,蒸储

水的曲线是正确的,B错误;

C、图2实验中HC1、NaOH的滴数和种类为自变量,而浓度是无关变量,C错误;

D、图2实验结果表明:血浆有一定的缓冲能力,D正确。

故选:D。

1、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包括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化学成分的稳态。

2、血液中含有许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

碱盐组成的,如H2cCh/NaHCCh,NaH2PCU/NazHPCU等,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产生大量的乳酸,碳

酸等物质,并且进入血液。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

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不大。

本题考查蛋白质检测实验知识、内环境的稳态及实验基本理论,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

力、分析应用能力。

16.【答案】D

【解析】解:A、大马哈鱼游到淡水环境中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细胞分泌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

尿激素减少,减弱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所以二者对应的曲线都是③,大马哈鱼从海水环境中

涧游到淡水环境中,从低渗环境中吸收Na1和CI,并排出水分,进行排水保盐,以维持体内较高的渗透压,

肾上腺素会作用于鲤以减少Na,和C「的排出,说明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对应曲线①,故D正确,ABC

错误.

故选:D。

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一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一下丘脑渗

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一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一尿量减少,同时

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体内水过多时一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一

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一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一尿量增加。

本题考查水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水平衡调节的具体过程,掌握参与水平衡调节的激素的种

类及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7.【答案】D

【解析】解:A、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A正确;

B、下丘脑既是体温调节中枢又是血糖调节中枢,B正确;

C、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能分泌抗利尿激素,下丘脑也可以通过负反馈调节作为甲状腺激素的受体细胞,

C正确;

D、若食物过咸,会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并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D错误。

故选:D。

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

2、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3、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

垂体后叶释放。

4、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下丘脑的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18.【答案】A

【解析】解:A、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大脑接受信息后,控制排尿,没有经过一个完整的反射弧,不

属于一个反射活动,A错误;

B、舐髓的初级中枢受大脑相应的高级中枢控制,在环境条件允许时,发动排尿反射,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

级调节,B正确;

C、除神经调节外,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还会受到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内环境的稳态受神经-体液-免疫共

同调节,C正确;

D、嘤幼儿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对舐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控制能力较弱,故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D正确。

故选:Ao

I、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

2、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膀胱壁存在牵张感受器,大脑皮层是高级中枢、脊髓是低级中枢,概反射活动可体

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本题主要考查排尿反射的过程,意在强化学生反射及反射弧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题目难度中等。

19.【答案】A

【解析】解:A、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胰岛素分泌增多,所以⑤处的胰岛素浓度低于①处,A错

误;

B、⑤为毛细血管的动脉端,若③为脑细胞,⑤处氧气未经脑细胞利用,故氧气浓度高于①处,而C02由组

织细胞产生,故浓度相反,B正确;

C、若③为骨骼肌细胞,骨骼肌细胞中的糖原不能水解形成血糖,故饭后五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高于①处,

C正确;

D、若③为肝细胞,饭后五小时由于经过了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促进了肝细胞肝糖原的分解,会

导致⑤处的胰高血糖素高于①处,D正确。

故选:Ao

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

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分析题图:题图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分析题图可知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

③为组织细胞,④为淋巴,⑤是毛细血管的动脉端,①②④共同组成内环境。

本题结合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示意图,考查内环境和稳态的知识,考生识记内环境的

概念和组成,明确内环境各成分间的关系和稳态的调节机制是解题的关键。

20.【答案】A

【解析】解:A、加入0.1mol/L的NaOH的实验结果缓冲液、马铃薯匀浆pH稍微升高,而自来水pH明显

升高,与上图不相同,A错误;

B、据结果推测生物体可能通过缓冲物质维持pH的稳定,B正确;

C、肝匀浆和马铃薯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均表现出一定的维持pH稳定的能力,C正确;

D、图中四条曲线都呈现出随着横坐标的延伸而pH下降的趋势,所以横坐标为滴加0.1mol/L盐酸的滴数,

D正确。

故选:Ao

1、细胞代谢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碳酸等,人和动物吃的食物消化吸收后经代谢会产生一些酸性或碱性

物质,这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内环境,常使pH发生偏移。但一般情况下,机体能通过缓冲物质使pH稳

定在一定范围内。

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到7.45之间。血浆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碳酸氢根和

磷酸氢根等离子有关。

本题为实验题,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一项探究实验活动,考查学生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和生物材料在加

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的,难度适中。

21.【答案】降低神经纤维受刺激,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河豚毒素阻滞神经纤维膜上的

Na+通道,抑制Na+内流肌无力增强3,4—DAP可促进神经递质释放,更多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

体结合,使Na+内流增多,从而缓解TTX的作用实验思路:取两组相同的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标号

为甲组和乙组,甲组用河豚毒素处理神经肌肉接头处,乙组不作任何处理,然后给予两组坐骨神经相同强

度且适宜的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预期实验结果:甲、乙两组肌肉均发生相同程度的收缩

【解析[解:(1)静息电位的绝对值与细胞内外的钾离子浓度差有关,若任氏液中K+浓度升高,则神经纤

维膜内外钾离子浓度差减小,单位时间内外流的钾离子减少,坐骨神经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降低。

(2)微电极刺激神经纤维时,膜上Na+通道打开,Na+大量内流,导致膜内外电位发生变化而产生动作电位;

结合题中信息,推测河豚毒素具有很强的局部麻醉作用的机制是河豚毒素阻滞神经纤维膜上Na+通道的开放,

抑制Na+的内流。

(3)河豚毒素是一种Na+通道阻滞剂,会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河豚毒素引发的中毒可能是有关

神经不能兴奋导致肌无力,随着时间延长,该症状会逐渐增强。

(4)河豚毒素的作用是阻滞神经纤维上的Na+通道的开放,而3,4-二氨基毗噬(3,4-DAP)能增强神经

递质的释放,更多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使Na+内流增多,从而缓解河豚毒素的作用。

(5)分析实验可知,本实验目的是验证河豚毒素不影响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有河

豚毒素,因变量是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否受影响,可以以肌肉是否收缩做观察指标。实验思路如下:取两

组相同的蛙的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编号为甲组和乙组,甲组用适量的河豚毒素处理神经一肌肉接头处,

乙组用等量的任氏液处理,然后对两组坐骨神经进行相同且适宜的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

验证试验的结果是唯一的,由于预期假设验证河豚毒素不影响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故预期实验结果:

甲、乙两组肌肉均发生相同程度的收缩。

故答案为:

(I)降低

(2)神经纤维受刺激,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河豚毒素阻滞神经纤维膜上的Na+通道,抑

制Na+内流

(3)肌无力增强

(4)3,4—DAP可促进神经递质释放,更多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使Na+内流增多,从而缓

解TTX的作用

(5)实验思路:取两组相同的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标号为甲组和乙组,甲组用河豚毒素处理神经肌

肉接头处,乙组不作任何处理,然后给予两组坐骨神经相同强度且适宜的刺激,观察肌肉是否收缩预期实

验结果:甲、乙两组肌肉均发生相同程度的收缩

1、静息时,K+外流,膜外电位高于膜内,表现为外正内负;兴奋时,Na+通道开放,Na+内流,膜内电位高

于膜外,表现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2、兴奋在突触处的传导过程:轴突末端兴奋,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

体,引起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透性发生改变,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化,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2.【答案】促甲状腺激素;升高;抑制(反馈调节);下丘脑;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兴奋性

【解析】解:(1)垂体分泌的激素为促甲状腺激素;缺碘的人群中甲状腺激素含量比较低,会促进垂体分

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中枢是下丘脑。

(2)体温偏低说明体内的物质氧化少,产生的热量少;少言寡语、反应迟钝及嗜睡说明神经的兴奋性不高。

故答案为:

(1)促甲状腺激素升高抑制(反馈调节)下丘脑

(2)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兴奋性

(1)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如果外界条件寒冷等因素的刺激下,下丘脑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这种激素作用于垂体后,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

素分泌增多;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属于反馈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增多后,反过来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激

素分泌,使得机体得到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同时又保证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致过多。

(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分解,促进动物个体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考查的是动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识记、容易题,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激素的分泌、作用和调

节-反馈(负)调节的知识。

23.【答案】大脑皮层传出分级小脑能够协调运动,而酒精麻痹了小脑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升高,

简单反应时能力指数相对值逐渐下降延缓延长

【解析】解:(1)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人在接收到外界信号后,

在大脑皮层处对信号作出分析并发出指令,通过传出神经将指令传输到脊髓,进而发生肌肉收缩等运动,

这属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2)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某人饮酒后走路东倒西歪,这是因为小脑能够协调运动,而酒精麻痹了

小脑,使身体不能维持平衡。

(3)由图可知,饮酒1.5时乙醇浓度达到高峰,之后缓慢下降。1.5h之前,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升高,

简单反应时能力指数相对值逐渐下降(根据0.5-1.5h内可判断)。对外界信号做出判断需要通过反射弧来完

成,发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酒精能延缓兴奋在反射弧上传导的时间,从而使反应时间延长。

故答案为:

(1)大脑皮层传出分级

(2)小脑能够协调运动,而酒精麻痹了小脑

(3)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升高,简单反应时能力指数相对值逐渐下降延缓延长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

①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

运动等高级中枢。

②小脑:有维持身体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