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五四学制)(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五四学制)(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五四学制)(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五四学制)(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五四学制)(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五四学制)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每小题选对得4分,选错、不选或选出的答案超过一个,均记零分)1.计算:=()A.3 B.﹣3 C.±3 D.92.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A.对角线互相平分 B.对角线相等 C.对角线互相垂直 D.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内角3.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A.﹣ B. C. D.4.x取下列各数时,使得有意义的是()A.﹣3 B.﹣2 C.﹣1 D.0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B. C. D.6.要检验一个四边形的桌面是矩形,可行的测量方案是()A.任选两个角,测量它们的角度 B.测量四条边的长度 C.测量两条对角线的长度 D.测量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到四个顶点的距离7.两个矩形的位置如图所示,若∠1=124°,则∠2的度数为()A.34° B.56° C.79° D.146°8.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E⊥BD,垂足为E,AC=4BE.则AE的长为()A.4 B. C. D.39.把根号外的因式移入根号内,化简的结果是()A. B. C. D.10.如图,O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的交点,E,F分别是OA,OC的中点.给出下列结论:①S△ADE=S△EOD;②四边形BFDE也是菱形;③四边形ABCD的面积大小等于EF⋅BD;④∠ADE=∠EDO;⑤△DEF是轴对称图形.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2个 B.3个 C.4个 D.5个11.如图,O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AC的中点,M是AD的中点,若AB=6,AD=8,则四边形ABOM的周长是()A.14 B.19 C.18 D.161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P在对角线BD上,PE⊥BC,PF⊥CD,E,F分别为垂足,连接AP,EF,则下列命题:①若AP=5,则EF=5;②若AP⊥BD,则EF∥BD;③若正方形边长为4,则EF的最小值为2,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0 B.1 C.2 D.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13.计算的结果是.14.菱形的周长为24cm,相邻两内角比为1:2,则其较短对角线长为cm.15.若,则ab的值为.16.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4,BC=6,将△ABC沿AC折叠,使点B落在点E处,CE交AD于点F,则DF的长等于.17.根据a=1,b=10,c=﹣15.可求得代数式的值为.18.如图,在矩形ABCD中,AB=CD=2,BC=AD=3,F是DC边的中点,E是BC边上一动点,则AE+EF的最小值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满分7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19.计算:(1);(2).20.如图,在菱形ABCD中,AC是对角线,点E是线段AC延长线上的一点,在线段CA的延长线上截取AF=CE,连接DF,BF,DE,BE.试判断四边形FBE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1.阅读材料: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记,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这个公式叫“海伦公式”,它是利用三角形的三条边的边长直接求三角形面积的公式,中国秦九韶也得出了类似的公式,称三斜求积术,故这个公式又被称为“海伦﹣秦九韶公式”.解答下列问题:如图,在△ABC中,a=7,b=5,c=6.(1)△ABC的面积;(2)过点A作AD⊥BC,垂足为D,求线段AD的长.2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ADC=90°,AC与BD相交于点O,E,F分别是AC,BD的中点,连接EF.(1)求证:EF⊥BD;(2)若EF=3,BD=8,求AC的长.(简述过程)23.如图,正方形ABCD中,AB=6,点E是对角线AC上的一点,连接DE.过点E作EF⊥ED交BC于点F,以DE、EF为邻边作矩形DEFM,连接CM.(1)求证:矩形DEFM是正方形;(2)求CE+CM的值.24.阅读材料,并解决问题.定义:将分母中的根号化去的过程叫做分母有理化.如:将分母有理化.解:原式=.运用以上方法解决问题:(1)将分母有理化;(2)比较大小:(在横线上填“>”、“<”或“=”);(n≥2,且n为整数);(3)化简:.25.如图,在矩形ABCD中,∠BAD的平分线交BC于点E,交DC的延长线于点F,取EF的中点G,连接CG、BG、DG.(1)求证:BC=DF;(2)求证:△DCG≌△BEG;(3)求证:.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每小题选对得4分,选错、不选或选出的答案超过一个,均记零分)1.计算:=()A.3 B.﹣3 C.±3 D.9【分析】表示9的算术平方根,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即可求解.解:∵32=9∴=3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是一个基础题目.2.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A.对角线互相平分 B.对角线相等 C.对角线互相垂直 D.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内角【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直接作出判断即可确定正确的答案.解:菱形的四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但不一定相等,故选:B.【点评】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牢记菱形的性质,难度不大.3.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A.﹣ B. C. D.【分析】最简二次根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对于各选项中的二次根式,根号下含有小数,分数的可以先排除,剩下的再看被开方数是否含有能开得尽方的因数即可.解:A、该二次根式符合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是最简二次根式;B、12=22×3,该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中含有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所以它不是最简二次根式;C、该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中含有分母,所以它不是最简二次根式;D、该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中含有能开得尽方的因数a2,所以它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4.x取下列各数时,使得有意义的是()A.﹣3 B.﹣2 C.﹣1 D.0【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得出x+1>0,求出x>﹣1,再逐个判断即可.解:要使代数式有意义,必须x+1>0,解得:x>﹣1,∵﹣3<﹣1,﹣2<﹣1,﹣1=﹣1,0>﹣1,∴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选项B、选项C都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能根据题意得出x+1>0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代数式中a≥0,分式中分母B≠0.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B. C. D.【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加法法则,乘法法则,逐一计算判断即可.解:A、,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B、,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C、,故选项C符合题意;D、,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熟练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正确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6.要检验一个四边形的桌面是矩形,可行的测量方案是()A.任选两个角,测量它们的角度 B.测量四条边的长度 C.测量两条对角线的长度 D.测量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到四个顶点的距离【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判定分别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解:A、任选两个角,测量它们的角度,不能判定为平行四边形,更不能判定为矩形,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B、测量四条边的长度是否相等,能判定是否为菱形,不能判定为矩形,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C、测量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是否相等,不能判定是否为平行四边形,更不能判定为矩形,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D、测量对角线交点到四个顶点的距离是否都相等,可以判定是否为矩形,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熟记“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是解题的关键.7.两个矩形的位置如图所示,若∠1=124°,则∠2的度数为()A.34° B.56° C.79° D.146°【分析】由补角的定义可得∠3=180°﹣124°,由题意可得∠4+∠3=90°,∠2+∠4=90°,则有∠2=∠3,即可得解.解:如图,由题意得:∠3=180°﹣∠1=180°﹣124°=56°,根据矩形的性质推出,∠4+∠3=90°,∠2+∠4=90°,∴∠2=∠3,∴∠2=56°.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矩形的性质,解答的关键是明确互余的两角之和为90°,互补的两角之和为180°.8.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E⊥BD,垂足为E,AC=4BE.则AE的长为()A.4 B. C. D.3【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根据AC=4BE,得到点E为OB的中点,推出△AOB为等边三角形,得到∠ABD=60°,推出∠ADB=30°,利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解.解:∵矩形ABCD,∴,∵AC=4BE,∴OB=2BE,∴E为OB的中点,∵AE⊥BD,∴AO=AB,∴AO=AB=OB,∴△AOB为等边三角形,∴∠ABD=60°,∴∠ADB=30°,∵AE⊥BD,∴;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得到△AOB为等边三角形.9.把根号外的因式移入根号内,化简的结果是()A. B. C. D.【分析】由于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可确定x﹣1的取值范围,然后再按二次根式的乘除法法则计算即可.解:由已知可得,x﹣1<0,即1﹣x>0,所以,=﹣=﹣.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由已知得出x﹣1的取值范围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如图,O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的交点,E,F分别是OA,OC的中点.给出下列结论:①S△ADE=S△EOD;②四边形BFDE也是菱形;③四边形ABCD的面积大小等于EF⋅BD;④∠ADE=∠EDO;⑤△DEF是轴对称图形.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2个 B.3个 C.4个 D.5个【分析】①正确,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到结论.②根据已知条件利用菱形的判定定理可证得其正确.③正确,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可求得.④不正确,根据已知可求得∠FDO=∠EDO,而无法求得∠ADE=∠EDO.⑤正确,由已知可证得△DEO≌△DFO,从而可推出结论正确.解:①正确,∵E、F分别是OA、OC的中点,∴AE=OE,∵S△ADE=×AE×OD=×OE×OD=S△EOD,∴S△ADE=S△EOD,②正确,∵四边形ABCD是菱形,E,F分别是OA,OC的中点,∴EF⊥OD,OE=OF,∵OD=OD,∴DE=DF,同理:BE=BF,∴四边形BFDE是菱形,③正确,∵菱形ABCD的面积=AC×BD,∵E、F分别是OA、OC的中点,∴EF=AC,∴菱形ABCD的面积=EF×BD,④不正确,由已知可求得∠FDO=∠EDO,而无法求得∠ADE=∠EDO,⑤正确,∵EF⊥OD,OE=OF,OD=OD,∴△DEO≌△DFO(SAS),∴△DEF是轴对称图形,∴正确的结论有四个,分别是①②③⑤,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菱形的性质等知识的理解及运用能力,关键是根据菱形的性质和面积解答.11.如图,O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AC的中点,M是AD的中点,若AB=6,AD=8,则四边形ABOM的周长是()A.14 B.19 C.18 D.16【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性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求出BO、OM、AM即可解决问题.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8,AB=CD=6,∠ABC=90°,∴AC==10,∵AO=OC,∴BO=AC=5,∵AO=OC,AM=MD=4,∴OM=CD=3,∴四边形ABOM的周长为AB+OB+OM+AM=6+5+3+4=18.故选:C.【点评】本题看成矩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应用中线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P在对角线BD上,PE⊥BC,PF⊥CD,E,F分别为垂足,连接AP,EF,则下列命题:①若AP=5,则EF=5;②若AP⊥BD,则EF∥BD;③若正方形边长为4,则EF的最小值为2,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0 B.1 C.2 D.3【分析】连接PC、AC,逐项分析:①由条件易得PECF是矩形,由正方形性质得出△ABP≌△CBP,则可证出EF=AP,②当AP⊥BD时,可证得:PECF为正方形,则可证得;③当AP⊥BD时,AP最小,此时由正方形性质和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解:如图:连接PC、AC,①∵正方形ABCD,PE⊥BC,PF⊥CD,∴PECF是矩形,∴PC=EF,∵正方形ABCD,∴AB=BC,∠ABP=∠CBP=45°,在△ABP和△CBP中,∴△ABP≌△CBP(SAS)∴AP=PC,∵AP=5,∴EF=AP=5,故①正确;②当AP⊥BD时,∵△ABP≌△CBP,∴∠APB=∠CPB=90°,即∠APB+∠CPB=180°,则A、P、C三点共线,则P为AC与BD的交点,即为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PE=BE=CE,∴PECF为正方形,∴AC⊥EF,∵BD⊥AC,∴EF∥BD,故②正确;③由①可知:EF=AP,则EF最小值即为AP最小值,当AP⊥BD时,AP最小,由②可知,此时,∴,即EF最小值为,故③错误;所以一共有2个正确的.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点到直线的距离最短,以及化简二次根式,掌握矩形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13.计算的结果是﹣1.【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求解即可.解:,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注意符号问题.14.菱形的周长为24cm,相邻两内角比为1:2,则其较短对角线长为6cm.【分析】根据已知可得较小的内角为60°,从而得到较短的对角线与菱形的一组邻边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从而可求得较短对角线的长度.解:如图所示:∵菱形的周长为24cm,∴AB=BC=CD=DA=6cm,∠B+∠BAD=180°,∵菱形相邻两内角的度数比为1:2,即∠B:∠BAD=1:2,∴∠B=60°,∴△ABC是等边三角形,∴AC=AB=6cm;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熟练掌握菱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5.若,则ab的值为2.【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与绝对值的非负性,得出a=2,b=1,即可求解.解:∵,∴a﹣2=0,1﹣b=0,解得:a=2,b=1,∴ab=21=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与绝对值的非负性,代数式求值,求得a=2,b=1是解题的关键.16.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4,BC=6,将△ABC沿AC折叠,使点B落在点E处,CE交AD于点F,则DF的长等于.【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AE=AB,∠E=∠B=90°,易证Rt△AEF≌Rt△CDF,即可得到结论EF=DF;易得FC=FA,设FA=x,则FC=x,FD=6﹣x,在Rt△CDF中利用勾股定理得到关于x的方程x2=42+(6﹣x)2,解方程求出x.解:∵矩形ABCD沿对角线AC对折,使△ABC落在△ACE的位置,∴AE=AB,∠E=∠B=90°,又∵四边形ABCD为矩形,∴AB=CD,∴AE=DC,而∠AFE=∠DFC,∵在△AEF与△CDF中,,∴△AEF≌△CDF(AAS),∴EF=DF;∵四边形ABCD为矩形,∴AD=BC=6,CD=AB=4,∵Rt△AEF≌Rt△CDF,∴FC=FA,设FA=x,则FC=x,FD=6﹣x,在Rt△CDF中,CF2=CD2+DF2,即x2=42+(6﹣x)2,解得x=,则FD=6﹣x=.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折叠前后两图形全等,即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也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17.根据a=1,b=10,c=﹣15.可求得代数式的值为﹣5+2.【分析】先把a、b、c的值代入,再化简二次根式,然后约分即可;解:∵a=1,b=10,c=﹣15.∴b2﹣4ac=102﹣4×1×(﹣15)=160,∴===﹣5+2,故答案为﹣5+2.【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一定要先化简再代入求值.二次根式运算的最后,注意结果要化到最简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要与加减运算区分,避免互相干扰.18.如图,在矩形ABCD中,AB=CD=2,BC=AD=3,F是DC边的中点,E是BC边上一动点,则AE+EF的最小值是.【分析】作点A关于BC的对称点A′,得到AE+EF=A′E+EF≥A′F,得到当A′,E,F三点共线时,AE+EF取得最小值,过点F作FG⊥AB,得到四边形ADFG为矩形,利用勾股定理进行求解.解:作点A关于BC的对称点A′,则:AB=A′B=2,AE+EF=A′E+EF≥A′F,∴当A′,E,F三点共线时,AE+EF取得最小值,即为A′F的长,过点F作FG⊥AB,∵矩形ABCD,F是DC边的中点,∴∠BAD=∠D=90°,,∴四边形ADFG为矩形,∴FG=AD=3,AG=DF=1,∴A′G=A′B+BG=A′B+AB﹣AG=3,∴.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矩形的判定和性质,利用轴对称解决线段问题.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成轴对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满分7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19.计算:(1);(2).【分析】(1)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即可;(2)先化简各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解:(1)=;(2)原式==.【点评】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运算,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和相应运算法则,正确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20.如图,在菱形ABCD中,AC是对角线,点E是线段AC延长线上的一点,在线段CA的延长线上截取AF=CE,连接DF,BF,DE,BE.试判断四边形FBE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分析】连接BD,交AC于点O,由菱形的性质得出OA=OC,OB=OD,AC⊥BD,证出OF=OE,证出四边形FBED是平行四边形,则可得出结论.解:四边形FBED是菱形.理由:连接BD,交AC于点O,∵四边形ABCD是菱形,∴OA=OC,OB=OD,AC⊥BD,∵AF=CE,∴AF+OA=CE+OC,即OF=OE,∵OD=OB,∴四边形FBED是平行四边形,又∵BD⊥EF,∴四边形FBED是菱形.【点评】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菱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1.阅读材料: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记,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这个公式叫“海伦公式”,它是利用三角形的三条边的边长直接求三角形面积的公式,中国秦九韶也得出了类似的公式,称三斜求积术,故这个公式又被称为“海伦﹣秦九韶公式”.解答下列问题:如图,在△ABC中,a=7,b=5,c=6.(1)△ABC的面积;(2)过点A作AD⊥BC,垂足为D,求线段AD的长.【分析】(1)先求得三角形周长的一半,即p的值,然后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即可求解;(2)根据三角形面积进行计算即可求解.解:(1)∵a=7,b=5,c=6,∴,∴△ABC的面积;(2)如图,∵△ABC的面积=,∴,∴.【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面积公式,二次根式的应用,正确的计算是解题的关键.2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ADC=90°,AC与BD相交于点O,E,F分别是AC,BD的中点,连接EF.(1)求证:EF⊥BD;(2)若EF=3,BD=8,求AC的长.(简述过程)【分析】(1)连接BE,DE,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E=DE,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证明结论;(2)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E,根据题意计算,得到答案.【解答】(1)证明:连接BE,DE,在△ABC和△ADC中,∵∠ABC=∠ADC=90°,E为AC中点,∴BE=AC,DE=AC,∴BE=DE,∵F为BD中点,∴EF⊥BD;(2)在Rt△BFE中,EF=3,BF=BD=4,由勾股定理得:BE===5,∴AC=2BE=1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是斜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23.如图,正方形ABCD中,AB=6,点E是对角线AC上的一点,连接DE.过点E作EF⊥ED交BC于点F,以DE、EF为邻边作矩形DEFM,连接CM.(1)求证:矩形DEFM是正方形;(2)求CE+CM的值.【分析】(1)如图,作EG⊥CD于G,EH⊥BC于H,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ACB=∠ACD.求得EG=EH,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GEH=90°.∠DEF=90°.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ED=EF.根据正方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DE=DM,AD=CD,∠ADC=∠EDM=90°.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E=CM.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解:(1)如图,作EG⊥CD于G,EH⊥BC于H,∵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CB=∠ACD.∵EG⊥CD,EH⊥BC,∴EG=EH,∵∠EGC=∠EHC=∠BCD=90°,∴四边形EGCH是矩形,∴∠GEH=90°.∵四边形DEFM是矩形,∴∠DEF=90°.∴∠DEG=∠FEH.∵∠EGD=∠EHF=90°,∴△EGD≌△EHF(ASA),∴ED=EF.∴矩形DEFM是正方形;(2)∵四边形DEFM是正方形,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DE=DM,AD=CD,∠ADC=∠EDM=90°.∴∠ADE=∠CDM.∴△ADE≌△CDM(SAS),∴AE=CM.∴CE+CM=CE+AE=AC===6.【点评】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