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建议_第1页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建议_第2页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建议_第3页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建议_第4页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堂堂之阵

正正之旗

高三历史复习的几点建议

本次交流的主要内容与历史学科高考相关的四大系统高考备考系统

高考应试系统高考命题系统

高考阅卷系统省里怎么命题,我们就怎么备考省里怎么阅卷,学生就怎么应试交流的两大重点内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对近三年广东省历史学科自主命题的分析堂堂之阵

正正之旗“三新”背景下高考历史复习的应对之策第一部分对近三年广东省历史学科自主命题的分析对广东新高考命题方向有何看法?

以全国卷为基点,估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会经历学着走路、试着走路、走自己的路三个阶段。前两年粤卷学全国卷痕迹明显,2023年粤卷,有试着走路的追求。

2024年,广东省自主命题会继续在学着走路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求试着走路,为将来走自己的路奠定基础。选择题第1题:(先秦史题)(2023)1.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内政,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B.《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C.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D.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答案】D(2022)1.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答案】B材料结论A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商朝青铜器商朝的统治范围到达内蒙古地区B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春秋早期已经使用铁器C湖北大冶铜矿冶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大冶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早于东周D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上铁镞(箭头)秦朝军队主要使用铁制兵器(2021)1.今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陕西长安张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处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这说明西周时期A.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B.各诸侯国维护周礼C.宗法制度分崩离析

D.南北文化相互交流【答案】D分析(重在证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题以考遗址为主,更多的是考史学方法。时间范围集中在西周与东周的考古发现。为什么?有遗址,有文献记录,彼此映照,容易形成证据链。为什么商朝以前那么多遗址没考,如旧石器时代几百处遗址,新石器时代有万处遗址,元谋人、北京人、山洞人、大汶口文化早中期、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古城、二里头文化、三星堆文化、三皇五帝的传说等等,因为这些不容易形成证据链,诸多遗址的历史解释还有争议,不宜进入高考试题。即使将来一定要进入高考试题,也只能如同这三年的高考命题一般,从史学方法入手。甲骨文为什么不考?十多万字的甲骨文字,目前已解读读出来的不过一千多字,用甲骨文解读历史,与遗址、遗存形成证据链依然还在研究的路上。2024年估计还是在史学方法上做文章,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建议多找一些涉及本阶段历史的史学方法类的题进行训练。另外,先秦时期多年未出大题,一定要注意复习到位,特别是百家争鸣,春秋战国的社会发展趋势。此阶段也可以和秦汉或者明清时期或近现代结合起来考察。估计本题难度仍会比较大,具体难在两个方面:一是材料不容易读懂。二是难在全面准确理解历史概念和历史认识上。三是四个备选项相互干扰与迷惑度较大。选择题第2题:(秦汉史题)(2023)2.汉初儒家代表人物陆贾的《新语》云:“昔舜治天下也,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故无为者乃有为也。”陆贾的上述思想【答案】AA.适应了休养生息的政治需要 B.契合了德法并用的治国理念C.为尊崇儒术提供依据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2022)2.“奉朝请”是两汉朝廷给予退休大臣和列侯、宗室、外戚的特殊待遇,被授予者特许参加朝会,地位也随之提高。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封国大权操于国相,这客观上A.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张B.埋下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隐患C.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D.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答案】D(2021)2.汉代设尚书台,其首领是尚书令、尚书仆射。魏晋时期,“事无大小,咸归令、仆”。这一现象说明【答案】BA.皇权旁落B.相权转移C.地方权力削弱D.行政效率降低分析(重在证明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题三年均落在汉朝,内容集中在政治文明史,命题者似乎完全忘记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大王朝秦朝,是真的忘记了吗?如果不是真的忘记了,这又是为什么?广东省高考历史命题不涉及秦朝,我想可能是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从秦朝的主要历史贡献来说是两个方面。其一是他的大统一。其二是他的政治制度。这两个方面都是秦朝前期的历史贡献,如果命高考题的话,单一简单,很难命出精彩的试题,史学界基本没有争论,本阶段的学术成果虽然丰富却很单一,可供命题者操作的空间不是很大。二是从秦朝存在的时间来看,只有短短的15年,统一和制度创新还没有来得及尽情显现历史的作用和影响。三是秦朝的暴政,在历史上备受非难,现实价值不大。四是命题专家中可能没有秦史研究专家。2024年的秦汉题,命题空间比较大,既要继续重视秦汉的政治史,也要重视秦汉的经济史和文化史,特别要重视到目前为止依然还是空白的秦朝历史。重在呈现中华文明的形成。命题内容相对集中在经济或政治,较少考文化,核心点是盛与衰。特别注意七大格局的初步形成:一是统一国家格局的初步形成;二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格局的初步形成;三是多种土地制度基础上的封建小农经济格局的初步形成;四是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融合的多民族格局的初步形成。五是对外交流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六是以儒家为主体重伦理思想格局的初步形成。七是以应用技术为主的领先世界的传统科技与文化格局的初步形成。选择题第3题:(魏晋南北朝题)(2023)3.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上表的变化反映了A.江南士族擅权日甚 B.豪强势力的膨胀C.九品中正制的衰微 D.专制皇权的弱化【答案】D朝代高门士族占比宗室、外戚占比寒人占比西晋48%19.1%32.9%东晋78.4%7.4%14.2%(2022)3.图1为南北朝时期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图1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

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答案】D分析(重在观察中华文明的发展变化):

三国两亚南北朝时期,在过去的全国卷时代,关注不是太多,属于典型的高考命题的盲点。从2022年开始,广东卷已开始关注这个时期的历史,这在全国高考命题的省卷中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这一历史时期虽然只有四百年左右,也是一个典型的分裂割据的时期,但中华文明在本阶段发生了诸多变化,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变化,体现了中华文明强大的生命力,命题资源丰富,命题空间巨大。选择题第4题(隋唐题)(2023)4.唐中后期,朝廷鼓励士人到地方任职,藩镇有辟召幕僚之风。一度出现“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的现象,这A.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 B.缓和了朋党之争C.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 D.加剧了阶级矛盾【答案】A(2021)3.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奔成都,途中发生兵变,杨贵妃死于马嵬坡。以下为若干记载。有学生以上述材料探究杨贵妃之死,下列推论正确的是A.《马嵬行》选材来自传说,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材料B.《资治通鉴》较多细节描写,还原了杨贵妃之死的真相C.《资治通鉴》成书晚于《旧唐书》,故可信度相对较低D.《旧唐书》《资治通鉴》作为史料,应注意作者的立场【答案】D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幕。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唐)刘禹锡《马嵬行》上令高力士诘之,回奏曰:“诸将既诛国忠,以贵妃在宫,人情恐惧。”上即命力士赐贵妃自尽。(五代)刘昫等《旧唐书》上曰:“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高力士曰:“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分析(重在考查中华文明的强盛)

从前两年命题情况来说,隋唐史考查的重点是在唐朝,为什么没有去考查隋朝呢?其原因如前面的第二题考查秦汉基本差不多。这几年高考为什么会重点关注唐朝呢?现实永远有为现实服务的一面,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现实问题的历史借鉴。当前正是中华复兴的关键时刻,既然是民族复兴,一般会有一个标杆朝代,这个标杆朝代就是唐朝。隋唐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和丰富内涵的承上启下的时代,在中国历史发展序列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估计今后的高考命题还依然会以唐朝为主。当然,也不能完全忽视隋朝。选择题第5题:(宋元史题)(2023)5.王夫之在《宋论》中评论历史上某一基层制度时,认为聚乡村之民成兵达不到御敌的目的,贼寇一旦来袭,乡民便携家散去,“非什保之所能制”。这一基层制度是【答案】BA.邻保制度B.保甲制度C.十家牌法D.里甲制度(2022)4.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手,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答案】C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2021)4.1289年,元政府在广泛种植木棉的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等地设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使民众不堪重负。这A.加重了区域经济的不均衡B.妨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C.推动私营棉纺织业的繁荣D.促使财政管理权限下移【答案】B分析(重在理解中华文明的继续发展与完善):

本题命题的重点集中在宋代,元代等少数民族政权,也不可忽视。国卷时代,宋代是高考持续不退的热点,粤卷时代,虽然不及国卷时代那么热,但同样是高考不可忽视的地方。

宋元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进一步繁荣的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发展,对发展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宋元时期政治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承继隋唐时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的劳动等等,都是宋元时期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文化与政治、经济密切相关。宋元文化的最主要特点是:1.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使中国古代文化达到高度繁荣。3.影响且促进了欧亚等世界文明的发展。4.开始总结传统科技。选择题第6题:(明清题)(2023)6.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载,浙江人蒋生行商至汉阳,看中了缙绅马少卿的女儿。蒋生本来以为“经商之人,不习儒业,只恐有玷门风”,怕婚事不成。马少卿却认为“江浙名邦,原非异地,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遂许婚。这虽是文学描述,但从中可见明中后期【答案】DA.纲常礼教束缚被打破 B.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C.市民阶层的分化加剧 D.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2022)5.清代从广州出口的瓷器中,除了江西、浙江的名窑产品外,还有广东、福建专门烧制的贸易瓷。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这种现象反映当时【答案】AA.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B.出口瓷器产自官营手工作坊C.西方艺术在中国颇受欢迎D.重农抑商政策受到明显削弱(2021)5.在明代,庶民袖小衣短,“去地五寸”;生员袖大衣长,“去地一寸”,体现斯文之气,且其服饰颜色和制式内含“比德于玉”“规言矩行”等意。这反映了当时【答案】AA.儒家思想规范社会生活B.科举制度限制社会流动C.社会等级结构日益固化D.市民文化突破礼制限定分析(重在观察中华文明的继续辉煌和所面临的挑战):

从前三年的命题情况来看,明清两朝纵向看是辉煌,横向看是落后,命题的集中在续写辉煌与变化及所面临的内外挑战上,即落日与余晖上。明清史的命题空间依然很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高度发展并开始向近代转型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时期,明清时期的文化,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使思想领域出现了反对君主专制、追求民主的思想家和著作。明清文学以小说和戏剧为主流,也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我国的传统科技仍然走在世界前列,集大成的科技巨著相继问世,但近代科学始终未在中国诞生。绘画、书法艺术成就突出,至今对我国书画界有很大影响。中国古代史总启示:

中国古代史在广东近三年自主命题中,前两年是五道题,今年是六道题。它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一是从五道到六道的变化,恰恰映照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六大时期,先秦、秦汉、三国两晋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每一长时段的大历史刚好命制一道历史选择题。二是照顾了命题的覆盖面,同时也为后面的主观题命题,提供良好的空间。三是每一个历史阶段在高考命题中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先秦重证明,秦汉重形成,三国两晋魏晋南北朝重变化,隋唐重强盛,宋元重继续,明清重挑战。六个历史阶段考六道选择题,每个长时段历史阶段考一道选择题。

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勃兴秦汉时期(BC221~220年)——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1年)——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隋唐时期(581~907年)——封建社会的繁荣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907~1368)——封建经济文化继续发展明清时期(1368~1840)----封建社会渐趋衰落,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在思想观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代表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最独特的精神标识),如社会治理、贤良仁政、仁义教化、道德礼制、积极乐观、顺应自然、和谐共生、符合天道、劳动幸福、健康快乐等。中国近代史1(近代前期1840——1912晚清史)(2023)7.晚清洋务派创办各种新式企业;日本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政策。二者的共同点是A.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 B.以实现富国强兵为目的C.主要采用官督商办经营方式 D.瓦解了封建统治的基础【答案】B(2023)8.1902年有人在日记中写道:“今岁省城将一切书院改为大学堂,选才华秀美者入堂肄业,每月给薪水,所学以西法为要,有主教,有助教,以通西法者为之,此外又延洋夷为师(刻下尚未延来),在堂助教者,闻洋夷为师而告退之者数人,可谓有志气者矣。”这反映出A.作者具有排外倾向 B.作者主张中体西用C.维新运动渐入高潮 D.天朝上国观念盛行【答案】A(2022)6.表11889年张之洞与李鸿章的争论二人争论的问题是A.洋务运动要不要借鉴明治维新B.兴办炼铁业可否举借外债C.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孰重孰轻D.修筑铁路与炼铁执先孰后【答案】D主张张之洞储铁宜急,勘路宜缓……前六七年积款积铁,后三四年兴工修造(铁路)……岂有地球之上独中华之铁皆是弃物?李鸿章筹划开矿,炼成铁条(钢轨),器款甚巨,岂能各省同开?……日本铁路日增,至今工料皆用土产,惟钢轨等项仍购西洋。(2022)7.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B.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C.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D.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答案】C(2021)6.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洋纱输入最多的是产棉稀少的华南、西南地区,而江南地区输入洋纱要少得多,上海附近的松江地区土布店收购土布时声明“掺和洋纱,概不收买”。这说明当时A.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沿海超过内地B.上海尚未成为对外贸易中心C.洋纱排挤土纱进程受制于原料成本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答案】C分析:90年的晚清史命题在未来的高考命题中,有可能命制两道选择题。也有可能命制一道选择题,2023年粤卷命制了两道选择题,估计今年近代史命题专家是一位晚清研究专家。无论是一道还是两道,命题内容估计会集中在民族危亡和救亡图存上。有统治者的自救,有资产阶级的救亡,有农民阶级的救亡,有无产阶级的救亡等等,2023考的就是统治者的自救行动。未来高考命题估计集中在各阶级各阶层救亡图存的价值与意义及历史教训上。晚清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是高考在此处的盲点,我们也应该适当关注。全国卷时代比较注重考外国侵略导致中国经经济结构的变化。如思想解放过程也不容忽视:一是近现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必然和规律(学习的必然性、学习的主题、学习的特征等)。二是学习西方与发扬优秀文化传统的关系。三是中西文明碰撞的必然趋势与选择。四是新文化成长之路。中国近代史2(近代后期1912——1949民国史)(2023)9.“三十年代初组织起来的左翼文化运动,已经冲破了原来左派的圈子,抗日救亡、反对内战、反对华北自治……等等口号,已经把成千上万的中小资产阶级和上层爱国人士吸引到我们的阵营中来了。”上述现象反映了A.九一八事变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B.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C.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全面抗战开始D.国共合作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答案】B(2022)9.1946年6月,中共中央致电各军区负责人说:“观察近日形势,蒋介石准备大打,恐难挽回。我军必须战胜蒋军进攻,争取和平前途。”因此中共中央向解放区军民发出的号召是A.“武装自卫”B.“向敌后发展”C.“救亡图存”D.“解放全中国”【答案】A(2021)8.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当前中国“资产阶级不能充分发展,因之无产阶级也自然不能充分发展,阶级分化不充分的全国人民,皆受制在资本帝国主义,及本国军阀之下,不能不要求经济发展而行向国民革命”。这说明中国共产党A.适应国情调整革命策略B.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武装斗争C.统一认识促进经济发展D.根据矛盾变化扩大阶级基础【答案】A(2021)7.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认为,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孙中山旨在A.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B.宣传“均贫富”的政治理想C.为联合苏俄提供政策依据D.主张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答案】D(2021)9.对于毛泽东的重庆之行,民主人士柳亚子赋诗称颂为“弥天大勇”。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说:“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这反映了当时A.国共力量对比出现逆转B.民主党派认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C.国家重建成为国人共识D.民族矛盾的上升推动国共走向和谈【答案】C分析:37年的民国史命题在未来的高考命题中,有可能命制两道选择题。也有可能命制一道选择题,2023年粤卷命制了一道选择题。相对于晚清史,民国史的命题空间大了很多,未来命制两道选择题的可能性很大。此处命题的内容估计会集中在救亡图存和革命启蒙上,重点在国民党的早期救亡和中国共产党的救亡史上。命题内容主要集中经济变化、政治思想变化,特别是社会变化(包括习俗变化)。这一历史阶段在高考命题有两个无法回避和绕不过去的中心问题:一是辛亥革命从兴起、高潮到失败的过程;二是抓住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军阀取代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新的代理人,革命派继续为维护民主共和的果实斗争,但屡战屡败。中国社会黑暗之极,但就是在一战前后的中国,由于内外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中国革命开始发生伟大的转折。估计本题难度中等,比上一道中近史选择题,要稍微难一点,主要是难在考生不熟悉和本阶段历史发展特别复杂上。正是因为复杂,所以命题空间十分辽阔,同时也是主观题命题的重灾区。此外,梁启超是命题材料的首选处,建议大家多多关注他的文章与观点。同时也要注意命题内容是国共两党交替进行,要么是继续肯定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用,要么歌颂共产党。当然,也可能批评批评国民党。如:这一时期有过三次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机遇?为什么都错过了?第一次机遇是1911年辛亥革命,第二次机遇是1926年北伐战争,第三次机遇是抗战胜利后。本题难度在考生看来会比较大,不是试题本身难度大,而是本部分教材太简略导致的,考生不熟悉本阶段的基本史实,特别是国民党的基本史实。老师在复习时应该多补充一些国民党的史料史实。特别注意抗日战争14年的变化。如:如何正确理解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战争……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胜利”?一是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空前觉醒,推进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二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以中华民族的民族救亡意识空前觉醒为基础的。三是抗日战争促进了各民族大团结,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全民族总动员的民族解放战争。四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胜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也是全民族浴血奋战的胜利。中国现代史(1949至今共和国史)(2023)10.图1为1950年澄海火柴厂的火花(即火柴盒贴画)。图中划船者是一位世代生活在广州市珠江上的水上人家女孩。据此可推知,该火花设计的主要意图是图1A.描绘贫苦大众解放后的新生活 B.记述工业化建设带来的新变化C.展现三大改造的新成果 D.彰显男女平等的新气象【答案】A(2022)10.195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周恩来汇报参加日内瓦会议和出访印度、缅甸情况时,毛泽指出:“门要关死已经不可能了,而且很有一种有利的局势,需要我们走出去。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这说明【答案】BA.国内建设需要调整“一边倒”政策B.支持民族解放运动提升中国影响力C.“求同存异”促进亚非各国了解中国D.不结盟运动兴起改变了世界政治格(2021)10.1957年创办于广州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在新中国外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周恩来指出:“一年两次的广交会是在我们被封锁的情况下不得已搞的,我们只好请人家进来看。”由此可知,广交会的创办A.扩展了与外部世界的交流渠道B.强化了与苏联的经贸联系C.突破了计划经济对外贸的束缚D.加速了不结盟运动的进程【答案】A分析:1949年以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极有可能命制两道选择题,虽然2023年此处只命制了一道选择题,但未来命制两道选择题的可能性极大,如果此处命制两道选择题,估计会集中在两时期:一是1949—1956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初期。二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此处两道选择题,估计不会很难,主流价值观不会允许此处有太多的拓展与创新。可以利用新材料,营造新情境,设计新问题,但万变不离其宗,颂圣文化将是永恒的主题。命题内容主要集中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如工业化发展路径,重在历史概念的理解。又如:建国后农村经济在反思中发展的四次调整、建国后立足于发民的工业经济体制的重大转变、重在分配的改革开放之经济体制改革、具有极高探索价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本题难度相对上一道题要小一些。考生相对比较容易得分。要难也是难在1949-1956之间的详细史实。本章节历史主要以背诵和理解历史为主。中国近现代史整体分析:中国近现代史其实就是三大时期:晚清时期、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其选择题命制很有可能按以下标准中选择命制四道选择题:晚清时期两道(很容易集中在救亡图存之史实中),民国时期一道(很容易集中在革命史和思想文化史中,如抗战,重在全面抗战和全民族抗战,文化抗战、学术抗战等),中共党史与革命史两道(很容易集中在1921—1945年之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两道(国史两最容易集中在1949—1956和1978以后这两个时期),7道候选题中选择四道,即7选4。最理想最简单的选择是救亡史、民国革命史、党史革命史,社会主义建设史各一道。2023年的选择是救亡史2道、民国革命史抗战史和中共党史革命史共一道,社会主义建设史1道,即典型的211。2024年高考命题,估计很有可能是救亡史1道、民国革命史抗战史和中共党史革命史共2道,或社会主义建设史2道。世界古代史(新航路开辟以前)(2023)11.图2所示历史事件图2A.传播了阿拉伯数字 B.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C.开启了希腊化时代 D.加快了印刷术的西传进程【答案】C(2023)12.英王亨利一世(1100—1135年在位)的加冕宪章规定了国王对教会财产及诸侯领地所拥有的权利,特别是载明了国王所不能做或决意不去做的事,是一份明确规定封建关系的法律文件。该【答案】BA.明确了君主立宪制的原则 B.体现了王权有限的观念C.激化了王权与教会的矛盾 D.维护了市民阶层的利益(2022)11.从充满智慧的浮力小天平到比萨斜塔自由落体实验的传说,从摆的发现到用望远镜验证哥白尼的日心说。这些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描述的科学家是【答案】DA.达尔文B.牛顿C.爱迪生D.伽利略(2021)12.15世纪下半叶,德国艺术家逐渐减少了从圣徒中选择创作主题。骑士、商队、城市市场、大学生活、土兵行军和野营等场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作品中。这反映德国A.理性主义的产生B.人文主义的兴起C.宗教改革的开始D.浪漫主义的发展【答案】B分析:世界古代史在高考选择题命题中很有可能命两道题,2023年,世界古代史两道题基本集中西亚和欧洲英国,西亚地区将是未来高考命题世界古代史的重灾区,一是新教材增加大量的内容,这些新增的内容是命制高考题的拓荒之地,命题空间大,选择性多。二是世界古代文明具有多源性的特点,各擅其美,交融共进。西亚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为亚非欧三大洲的古代文明交流承担着历史责任。三是2024年世界古代史命题可能仍会在西亚地区作文章,仍会从古代文明交流的方向命制试题,如亚述帝国,促进了大河文明、海洋文明和游牧文明的进一步交流与共同发展。另一道世界古代史选择题可能从欧洲走向非洲或美洲或东亚南亚,无论在那里命制试题,都是开拓性的。同时,古希腊罗马也不能忽视,古代希腊“将哲学从天上带到人间”,从而认识人、发现人。文艺复兴是人文精神的发展,重新发现人认识人。宗教改革是理性精神的孕育,注重提升人、自由人。启蒙运动是理性精神的辉煌,成就社会人。如果出希腊罗马,要加强考生对雅典民主与罗马法制的专业化理解,提高认识。如:为什么中西方早期政治制度向两个不同方向发展?差异的原因是:中国远古人类起源于黄河、长江、珠江流域,平原多、易于交流,为形成大国提供了可能性,另外这一地理环境使中国人长期从事农业活动,随着生产力发展,逐渐形成封建小农经济,因为封建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因此要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现国家统一。而希腊山多、海多、港口多适宜从事工商和航海业,逐渐使希腊人形成了平等、民主、协作的民族精神,又因为山多、海多、港口多把希腊人的居住地域分割开来,使希腊逐渐形成小国寡民的特点,所以希腊雅典选择了小国寡民的民主政治。世界近代史(新航路开辟—1917)(2023)13.有学者在评价某历史事件时说:“无非是其通过探险活动在世界各大海洋形成了一个单一的航海体系,那就是欧洲人如何控制海洋,并以此为基础将他们的影响力扩展到所有大陆的整个过程。”下列选项中符合该学者评价角度的是A.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与扩散 B.社会从传统到现代C.文明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 D.世界从分散到整体【答案】D(2023)14.马克思在论及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时说:“总委员会引以自豪的是,国际的巴黎各支部在这次巴黎的光辉革命中起了卓越的作用。事实并不是像一些蠢才所想象的那样,仿佛巴黎或任何其他的国际支部从一个中心接受命令。”由此可见,第一国际对巴黎公社的作用在于A.组织发动B.直接指挥C.精神引领D.经济资助【答案】C(2022)12.17世纪的荷兰画家作品中经常呈现如下场景:整齐的城市、房舍、家具,妻子和儿女们的漂亮服饰,宴会上盛大的排场,海员的英勇,商业的辉煌以及穿梭于各大洋上的荷兰商船。这反映了当时荷兰A.海外贸易丰富了艺术题材B.浪漫主义艺术风靡一时C.商业公司垄断新航路贸易D.启蒙运动塑造社会风貌【答案】A(2022)13.18世纪后期英国机器费用昂贵,工厂主想方设法让工人尽可能多干活。原来在工作中习以为常的唱歌、打瞌睡、喝酒、嬉戏等行为一概被禁止。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机器出现使工业结构发生根本变革B.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了社会分化C.蒸汽时代手工工人的生活境遇恶化D.物价上涨制约了工业革命的发展【答案】B(2022)14.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包含一些大多数国家的宪法均不涉及的内容。例如关税,商业,铁路,邮政和电报等,关于个人权利却只字未提。这反映了德国A.帝国结构的松散性B.对外政策的扩张性C.资本主义的保守性D.君主制度的脆弱性【答案】C(2022)15.列宁曾指出:“只要我们还生活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资本主义在俄国就有比共产主义更牢固的经济基础。......我们还没有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还没有铲除国内敌人的基础。”“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的办法有A.通过工业化以改变阶级结构B.发展军事工业提升国防实力C.实行家庭经营促进农业发展D.恢复市场作用增强经济活力【答案】A(2021)13.1873年5月,法兰西共和国总统梯也尔对君主派议员说:“你们不要弄错,民众绝大多数都站在共和国一边。”君主派议员占优势的议会随后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梯也尔被迫辞职。这反映了A.巴黎公社的政治影响B.主权在民观念的淡化C.代议制度的曲折发展D.三权分立体制的确立【答案】C(2021)14.图1漫画可用来说明当时美国图1(该图原文为英文)A.货币贬值已缓解了经济危机B.经济模式改弦易辙势在必行C.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建立

D.国家干预政策初见成效【答案】B(2021)15.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大力发展中等技术教育,到1927年俄罗斯联邦就有672所中等技术学校。此外还成立工农速成班,招收未受过中等教育的工人和青年农民。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B.促进中等技术教育普及C.完善新经济政策

D.冲破西方技术封锁【答案】A分析:世界近代史2024年依然会命制两道选择题,命题的内容估计会集中在思想史和文化史及经济史(两次工业革命、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023考新航路开辟,明年有可能考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或者继续考国际共运史和社会主义运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对于们们自己国家来说,是好的,但不具有普适性。如果一定人命题的话,也只能考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局限性与不足。其命题内容相对集中早期资本主义制度的确定,具体体现在政治制度方面;经济思想方面命制主观题可能性比较大。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的两种模式(以英、法、美为代表的政治民主化模式,以德、俄、日为代表的专制主义模式)的特征、形成根源及认识?如何正确认识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的基本规律(形成原因、本质、历史意义)作用(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成果,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本题有一定的难度。最容易考历史老师的水平。对主要国家民主政治制度建立的准确理解。政治学要求比较高。世界现代史(1917至今)(2023)15.1932年1月,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被新建的重工业、森林工业和轻工业人民委员部所取代。后来人民委员部的数量继续增加,到卫国战争开始时,苏联有21个工业人民委员部。这种做法A.源自卫国战争需要

B.导致经济比例失衡C.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 D.是引入市场竞争的结果【答案】C(2023)16.针对图3所示问题,西方主要国家采取的措施是图3西方七国消费品价格增长率和失业率A.适当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B.巩固布雷顿森林体系C.缓和与苏联的关系

D.恢复自由放任政策【答案】A(2022)16.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对外政策报告中说:“欧洲今天已比较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维持下去了,建立更平衡的联合和更名副其实的伙伴关系是符合美国利益的。美国意在A.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B.联合欧洲消除滞胀危机C.调整与西欧国家关系D.加大与苏联对抗的强度【答案】C(2021)16.表1美国与西欧对苏联、东欧国家贸易出口额比较单位:百万美元表1作为直接论据,可用来探究的论题是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及其历史背景B.两极格局与西方国家滞胀的根源C.世界贸易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D.欧洲市场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答案】D年份美国对苏联、东欧国家西欧对苏联、东欧国家1948年3975821949年1457651950年1—6月41268分析:世界现代史有三条主线:一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二是资本主义的继续发展,三是经济全球化。此处,依然会命两道选择题,从2023年命题的情况来看,社会主义一道,资本主义一道,未来高考命题估计会延续下去,社会主义一道,资本主义一道,如果一定要有所变化的话,命一道经济全球化题,命一道社会主义题或资本主义题。命题内容主要是两次世界大战及之间、两大体系、危机与新政等。特别集中在三处:一是帝国主义由一战后的动荡调整到形成暂时稳定局面,再到大危机后走向新的动荡爆发新的世界大战,核心是帝国主义彼此间深刻而又复杂的矛盾;二是俄国经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后经过曲折巩固政权,恢复经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三是东方的革命运动进入新时期,到三十年代和反法西斯结合起来。虽然有这三条线索,但考的更多的还是苏联社会主义建立与建设的探索,经济全球化没怎么考,不管考什么都是以考经济为主。

命题若关注经济全球化、集团化、制度化、体系化。或关注两极化与多极化。高考命题有六条重要线索:一是资本主义阵营的稳定,高速发展,不平衡到趋于多元。二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改革,解体到剧变,曙光(曲折发展。)。三是民族解放大胜利,殖民体系大崩溃,第三世界兴起。四是国际关系领域两极格局到美苏争霸,两大阵营瓦解,再到冷战结束后多极化的明朗。五是如何认识20世纪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三个重要改革调整机遇(20世纪20年代初的俄国,30年代资本主义大危机时期的美国,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六是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与实质?主观题:

从2023情况来看,17-20四道主观题共52分,两道中国史题,两道世界史题,其中两道小论文题,一道中国史小论文题,一道世界史小论文题。2023年作为新教材第一届高考,四道主观题都是在贯穿古今上做文章,两题贯穿中国古今,两题贯穿世界古今。从全国高考卷高考主观题命题情况来看,一般经历了贯通古今、关联中外、在贯穿古今中关联中外三个阶段。目前,广东省自主命题还处在全国卷主观题的初始阶段,也就是第一阶段。未来,或者是2024年,可能会试水第二个阶段,即关联中外。2023年有两道小论文题,这是2023年广东题最大的创新之处,也是广东题从学着走路走向自己走路和走自己的路的有益探索,未来高考命题,广东题将会逐步摆脱全国卷的影响,走出一条具有粤卷自己特色的命题之路。主观题命题重点关注三种文化: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如党史考查,就是要把教育考试打造成助力党史学习的重要阵地,集中在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如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社会主义革命史、改革开放史,即党史和国史中具有代表性意义的重大史实和重要的历史线索。主观题第17题:(2023)17.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上贡献,大都以为是老大而衰弱。今天我要问一问,究竟他果是长此老大衰弱而不能重振复兴吗?不的!从“五四”运动以后,我们已经感觉到这民族复活的动机了。——李大钊《人种问题》(1924)材料二欲求抗战的最后胜利,欲求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之实现,其在今天和将来,除应加强我们内部的团结,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外,别无方法与途径。这是挽救时局和复兴中华的关键。——《新华日报》发刊词(1938)材料三如果要使革命进行到底,那就是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不动摇地坚持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主义,打倒官僚资本主义,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这样,就可以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1948)材料四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之后,“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摘编自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1)解释材料一中民族复活的“动机”。(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全面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复兴任务不同的原因。(3)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系统阐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根据材料四,简述这一历史逻辑的史实依据。17.【答案】(1)解释:李大钊的民族复兴理念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整个近代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一脉相承李大钊的民族复兴理念,勾勒出了近代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轨迹,展现了近代仁人志士追求民族复兴而努力探索的爱国情怀,彰显了早期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解放、国家独立而迸发出的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原因:全面抗战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必须要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取得抗战的胜利;解放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与国民党的专制独裁统治。(3)史实依据: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对人民的压迫;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年中共八大的召开,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了强大动力。第18题:(2023)1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墨西哥和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单位:1990年国际元)——据[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材料二19世纪20年代墨西哥独立后,社会经济结构与殖民地时期相比没有明显变化。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向国际市场出口农矿产品,消费的工业品则依赖进口。采取的自由贸易政策适应了这种发展方式。所有这些都与内战之前美国南方地区非常相似。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发生后,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价格暴跌,墨西哥外汇收入骤减,无法进口工业品,只能在本土生产。为发展工业,出台了贸易保护政策,大规模工业化在此独特背景下开始了。——摘编自刘新成、刘北成主编《世界史·近代卷》1820年1930年墨西哥7591618美国12576213材料三墨西哥的贸易保护本来是为了应对大萧条而采取的应急措施,后因世界大战造成的世界市场混乱得以延续。二战后贸易保护成为有意追求的长期政策目标,不仅是因为它确实带来了巨大的工业化成就,更因为保护状态下发展起来的工业不愿面对外国产品的竞争。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是墨西哥历史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但到80年代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保护主义带来的弊端充分暴露出来。——摘编自[美]加里·杰里菲等编《制造奇迹》(1)指出材料一中墨西哥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对于美国的变化,并结合材料二解释变化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贸易保护对墨西哥工业化的影响。18.【答案】(1)变化:墨西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但与美国的差距加大。原因:墨西哥独立后社会经济结构依然依赖于进口;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展开。(2)影响:促进了墨西哥工业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推动墨西哥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无法应对经济危机的影响,制约了墨西哥经济良性发展。第19题(2023)19.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演进过程可从以下几个角度予以探究。——摘编自袁行需等主编《中华文明史》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角度,对中华古代文明史进行分期,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写出选取的角度,分期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角度内涵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先秦)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不同地域的文明以及不同民族的文明,在交往中整合为一体的过程。多民族的交融(秦汉)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从一个侧面来看就是多民族不断交融、共同创造的历史。外来文明的吸收(隋唐)中华文明不断与域外异质文明接触,积极吸收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雅与俗的互动(宋元)中华文明就是由雅化俗、由俗化雅,在雅与俗的互相转化中得以发展。以复古为革新(近代儒学复兴)中华文明实现变革的一种常见方式是以复古为革新,即借复古之名行革新之实。19.【答案】选取角度:多民族的交融。阐述: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大地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我国古代先民很早就乘舟车之利,纵贯南北、沟通东西,绘就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壮美文明画卷。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先秦时期,形成了“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推动形成了强盛的秦汉王朝。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战乱频仍,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超乎以往。隋唐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宋元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入新阶段,为明清两代的强盛奠定了基础。历史表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带来了国家强盛,而国家强盛又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各民族相互认同、相互借鉴,逐渐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第20题:(2023)20.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工厂制度在英国形成后,工厂主大多数不是贵族。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算计开办工厂,有的成为万人瞩目的首屈大富。理查德·阿克莱特是工匠出身,前半生穷困漆倒。他发明了水力纺纱机,并很快取得专利权,1771年建立水力纺纱厂。马修·波尔敦是手工业主,他创办了铁厂,并帮助瓦特改进了蒸汽机。——摘编自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等材料二工厂制度进入中国始于19世纪中后期。经过几十年的曲折发展,到1913年工厂数量已经颇具规模。据对1913年以前开办或投资工厂的202个人的统计,地主占55.9%、买办占24.8%、商人占18.3%、华侨占1%。——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某学者认为,政治环境的不同是中英两国早期工厂创办者身份不同的主要原因。概括中英两国早期工厂创办者的不同身份,并评述该学者的观点。(要求:赞成该观点或另提出一个主要原因均可,并阐述理由)第20题:【答案】评述:赞成该观点。

英国早期工厂创办者,主要是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工匠、手工业主等。中国早期工厂创办者主要是地主。工业革命之前,英国已经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奖励技术发明。而中国19世纪中后期,仍是典型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代表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没有鼓励扩大再生产,而是疯狂买房购地。

因此政治环境的不同是中英两国早期工厂创办者身份不同的主要原因。第二部分“三新”背景下高考历史复习的应对之策画像00后

00后的出现,不仅干掉了高房价,干掉了民政局,干掉了妇产科,干掉了幼儿园,干掉了KTV,现在又干掉了宇绒服,披上了绿色军大衣。他们说不是服买不起,而是军大衣更有性价比。他们从不内耗,永远把自己作为世界的中心,从来不取悦他人,拒绝领导画饼,没有车贷,没有房贷,也没有下一代,一整个绝代天骄。从不扎堆,不八卦,不攀比,不穿名牌,不走亲戚,更不喜欢窜门,耳机一带谁都不爱,偶尔麻烦你帮忙拿一下快速,自己赚钱自己花,聚会更是AA制。现在还开始整顿职场加班,不加领导微信,不接领导电话,不回群消息,下班之后麻烦别联系我,我要过自己的生活,不接受一切不公平的待遇。悲催的90后表示非常的支持,00后才是最有希望的一代。很多人都觉得00后想法不正常,其实不正常的是我们,00后才是最正常的一代人。00后学情画像(1):

大部分是中产二代,有一个建立在衣食无忧基础上的聪明脑袋,却少了一份勤奋与专注;有一张没有被生活欺负过的精致而白晰的脸,却少了一份拼搏精神;有让人感觉舒服的言谈举止,却独独少了一份父母中产一代的言正行端与吃苦耐劳。善良安逸,人蓄无害,知识面广,侃侃而谈,似乎什么都懂,但基本没有自己独立见解;兴趣广泛,猎奇天下,到处清谈,喜欢游山玩水,却少了一份对读书和勤奋的执着与有恒;不拒绝、不主动、不负责,害怕吃苦,远离困难,回避担当,少了一份舍我其谁的勇气与社会责任感。整个群体,不太受社会关注,如同一个班的中层学生,受到老师特别教育和引导的机会相对少了很多。00后学情画像(2):

00后和10后的学生,他们是随着社会信息化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土著原居民,对数字化学习方式有着与生俱来的需求,他们崇尚自由和选择权,追求个性,讨厌说教,善于协作,在指尖横跨世界。更喜欢自主式、体验式和参与式的感官刺激学习方式。学者陈向东研究指出,与传统年纪相仿、接受同一类型教育的学生不同,现在学生受不同种族、文化背景、年龄差异等因素影响,要更加强调社会互动,关注个性化学习、自适应学习和精准服务,为学生创造方便交流和增强学习体验的环境。00后学情画像(3):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教育中的应用,极大地拓展了历史学习空间的范围和内涵,其自主、开放、融合、联接等特性使得历史学习空间变得更泛在、更智慧,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与应用使得历史学习空间的物理边界逐渐模糊,使得历史学习可以发生在任意物理场所和网络空间,历史学习者可随时利用无线网络及智能终端获取所需资源,可随时发起讨论、分享和答疑,开展协作式历史学习。智能感知技术有助于识别个体差异,帮助学生在虚拟教师、智能学伴的协助下开展泛在历史学习与个性化历史学习。物联网技术致力于空间中各类软硬件设备的无缝对接与统一管控,实现学生历史学习的高效协同;虚拟仿真技术则推动了虚拟实验室、虚拟情景空间等模拟场景的呈现,可有效解决高危、极端、不可及、不可逆等环境下的学习困难,助力历史学习者开展情境体验、模拟训练和游戏化历史学习。关于高三历史复习全地球人都知道的秘密最美好的追求是大道至简夯实基础最美好的复习是拓展深化历史解释最美好的思维训练是单元之大概念最美好的资料是近十年的高考真题最美好的应对高考之策是学中多习复习中追求“六大”“三点”双向锁定大单元,整体梳理大主题,全程锚准大概念,史料重构大情境,问题驱动大探究,多维落实大素养。厘清历史的通点,立足学生的痛点,关注高考的热点。一、抓基础永远是对的

从学与习谈起,基础永远是最重要的,学习曾国蕃:结硬寨,打呆仗,尤其是对基础相对差的学生来说更重要。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成了赢家!

天才是一万次的反复练习!复习阶段如何抓基础:从树木到森林

二、基于新教材,对高三历史复习的顶层设计根:一轮大主题通史花:二轮小主题通史果:三轮热点主题史一轮:主干一扫光,名题选三强。微观基本史实滋养核心素养立足主干夯基础,小步快走多回头。

三强:高考强省高考强市高考强校

二轮:靶向描准练,真题刷三遍。

宏观长时段大概念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题从何来:

2013年到2022年高考历史题

一二三卷和海南卷和分省卷。策略:按题练、按类练、按年练,练到百分之百正确!三轮:狙击找目标,原创用三点。

精观历史主题,自信应对高考1.题从何而来:基于重点、热点、盲点的原创题。2.策略:自创一些交换一些购买一些新教材背景下高三历史复习“四不”建议立足课标不瞎跑立足教材不裸跑立足课堂不抢跑立足概念不乱跑

三、大概念对高三历史复习的启示

第1,国家已从顶层设计中明确了大概念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核心作用与地位。如何把历史学科大概念落地在课堂教学与高考评价体系中,最终实现立德树人与考试育人,这是中学历史教师和高考命题都必须要思考和实践的社会现实问题。历史学科大概念从历史学研究的视角而言,“是反映本质及其特殊性的、构成学科框架的概念,它是一种高度形式化、兼具认识论与方法意义、普适性极强的概念”。(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64页。)具有稳定性与抽象性。

第2,若从历史教育的视角而言,大概念之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在历史教学中对历史知识的相互比较而存在的,大概念与小概念是相互依存,没有真实的史实与史料,就没有小概念,没有小概念就不会有大概念;小概念是对史事的综合、概括与提练,大概念是对小概念进一步抽象概括与广泛迁移。大概念与小概念是相对存在,不同情境下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一种历史情境中的小概念可以是另一种历史情境中的大概念,同样如此,一种历史情境中的大概念也可能是另一种历史情境中的小概念。正是基于跨时间、跨情境甚至跨文化的迁移能力,探寻历史大概念教学与教学实施路径,是初中历史教学考试量才与育人的有效策略,让每一堂历史课在立足新情境的基础上,处处洋溢着历史学科的大概念,时时在“车辖”中蕴含着“本学科的具有持久价值的概念或原理。”(林恩*埃里克森、洛伊斯*兰宁:《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绝佳实践》,鲁效孔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11页)

第3,史学是一种人为的历史解释,五大核心素养都是以历史解释作为基础的,高考试题同样是一种历史解释,而历史学科的大概念即是历史解释的抽象化。它“所要建构的意义不是指具体的事实性知识,而是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就决定了建构主义学习特别注重知识的内在逻辑,也就是知识结构和学科图谱。”(丁继华、杨竞、刘晓兵:《论大概念教学的实施路径》,《历史教学》2021年第5期第9-14页)

大概念之“大”是相对的,基于整个历史学科而言,最上位的大概念是唯物史观;一本历史教材、一个历史阶段、一个单元、一堂课,或某一类历史知识、历史主题、历史专题、一道试题(特别是高考试题)等,都可以有自己的大概念。大概念是学生学习历史后所获得的思维方式,是帮助学生认识历史的概念性工具。四、新的教材、新的复习方法:运用大概念

整合新教材

抓大不放小骨肉不分离1.如何整合?

《纲要》以时序为轴、简单演进了历史发展的逻辑机理与内在理路,

新教材立足于纲要、逻辑(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一是重新整合教材。

二是挖掘潜伏在旧教材背后的大概念?运用大概念的教学理念,对教材的顺序、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将复习内容进行有跨度、有深度的重新组合。

2.重新整合与建构单元历史知识的三大原则:一是知识建构的通感通性原则。

大单元需要大历史观:长时段、宽领域、高视角、大空间,即通感。通性:即规律性、趋势性、交融性和传承性。二是认知过程的生成体验原则。如一台戏或一场球赛。

师:编剧、导演,教练、指导、啦啦队长、随队医生、后勤部长等。学生:主演、主力三是分解目标的交融渐进原则。

尊重学情、逐步推进、循序渐进,不搞大跃进。

3.整合教材的三个依托

一是依托新教材的单元结构,以一个单元为整合单位。二是依托新教材所呈现的历史必备知识为主要整合内容,在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功夫。三是依托新教材所呈现的单元结构中的显性历史知识,发掘出显性历史知识背后的隐性知识。

整合新教材的四大切入点:

一是从常态化历史教学单位切入。二是从历史学习的微课程中切入。三是从基于学情的特殊性中切入。四是从教学评一体化组合中切入。

单元复习逻辑:

立足单元,磨研出单元大概念,并把这个单元大概念确定为本单元的教学灵魂(或称核心目标、教学主题),它是本单元众多历史知识的最大交汇点或枢纽站,教与学从站点出发,快意畅达各个各个历史知识次枢纽,再由次枢纽点到达终端站点,这种由总站到分站再到终端站点的教学逻辑,既可以是横向的,也可以纵向的。教学过程既可以是总——分,也可以是分——总。

4.如何运用大概念?

“(各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精选了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在历史新情境中,要求学生通过对历史学科知识的结构化、联系化、迁移化处理,并进而对史料进行解读、辨证和阐释,发现历史知识之间的大小、内外、彼此、因果等逻辑关联,得出对应的大概念,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深层理解与认识。

从历史教学视角而言,大概念之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在历史教学中对历史知识的相互比较而存在的,大概念与小概念是相互依存,没有真实的史实与史料,就没有小概念,没有小概念就不会有大概念;小概念是对史事的综合、概括与提练,大概念是对小概念进一步抽象概括与广泛迁移。

大概念与小概念是相对存在,不同情境下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一种历史情境中的小概念可以是另一种历史情境中的大概念,同样如此,一种历史情境中的大概念也可能是另一种历史情境中的小概念。根据高三历史复习的主旨与要求,中学历史学科可分为:

上位大概念、中位大概念、下位大概念

(1)史观展示台:通过迁移历史学科的上位大概念,重点培养学生掌握与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与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高三历史复习中的学科上位大概念,主要是指处于上位的史学原理。如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具有普遍的解释力,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具有鲜明的指导性与权威性。也是一种基于历史研究、历史学习、历史考试的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综合,是考查学生学习历史之大观念、大趋势、大主题、大问题的历史洞见。

(2)能力星工场:通过体察历史学科的中位大概念,重点培养学生在基于“结构”、“联系”、“迁移”中认识与分析历史的学科思维能力。

高三历史复习立足于具体史事,关联历史知识结构,贯通历史思维逻辑,既有从局部到整体的一叶知秋,也有自下而上、以小见大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导考生探明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理路,并能够迁移这些结构化的历史知识解决具体历史问题,达到“贯通”、“实证”、“逻辑”,实现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历史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不是一堆无用的碎片化知识。基于大概念的史学逻辑有四个方面:

一是时间上的纵向关联,重点探究人类历史的延续、发展与变迁。既可以是短时段的,但更多的是长时段大时代。二是空间上的横向关联,重点考察纷繁复杂社会中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三是大时空中的因果关联,重点探究历史事件何以出现的历史底层逻辑,进一步探究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与基本规律。四是跨时空的比较关联,把一些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甚至不同国度或不同民族所发生的历史事件,通过相同相异的比较,帮助学生在历史复习中形成从个别到一般、无章到规律、纷乱到有序的历史认知。

处于中位的史论概念。可以简单地归纳为政治概念、经济概念、思想文化概念。如阶级斗争、改革、革命、民主、专制、社会治理、社会分工、商品经济与交换、生产力、科学技术、文明交融、思想启蒙等,甚至还包括时空、变迁、因果、证据、解释等。

具有历史学科的抽象性、统摄性等特点,属于史学方法论范畴。充分体现了中学历史学科的认知特点与思维方法。

(3)素养孵化器:高三历史复习通过建构下位大概念,在新情境中重点涵育、内化、生成学生的理性与滋养真人,突出学科的价值与意义。处于下位的大概念。即某一类历史主题或反复出现的历史问题,以及对同一历史现象的不同解释,甚至还包括有争论的史学结论与观点等。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主政治的建立与发展是艰难而曲折的、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因素等。属于史论概念,即对具体史料的历史解释。

历史学科是一个实证学科,它不能直接给考生一个历史学科的大概念,不能以论代史,不是抽象的理论追求。它必须论从史出,结论是从具体史事中抽象而来,这是历史学科的基本原则与基本要求。

由于历史是回不去的过去,不可能穿越,也无法出售回程票,考生无法直接感知和直接体验,也不可能象自然科学中的实验一样,可以无数次试验或试错。因此,高三历史复习最佳路线是在新材料中创设历史情境,要求学生在历史复习中所滋养的学科素养,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新版课标提出了学习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学术情境四种类型情境。因此,在运用新材料的基础上,创设新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在运用与落地大概念中,探其源、知其时、察其变、明其理、致其知。即在试题构建的新情境中,导引考生关联历史知识,特别是对那些单个的或细碎的历史信息进行概括、提炼和抽象,激发考生思考,形成自己对历史学科的一般性认知,即历史学科中所应掌握的大概念或大观念,从而达到培养和检测考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养育考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新教材之大概念复习,既有基于学科的具有宏观性、抽象性、统摄性、迁移性、滋养性的学科上位大概念,如史论概念、重要命题、重要原理等。也有基于学科主题性、分类性、专题性、单元性、概括性、综合性的学科中位大概念,如中华民族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还有基于学科具体历史知识点或某一堂课的教学立意、教学灵魂、教学主题的下位大概念,如从历史小细节到历史大主题、从局部到整体等。不但有历史解释的综合性、多元性与价值性,也有历史史料的可靠性与公认性、合理性与充分性;既有从历史规律处设问的优秀与卓越,也有史料论证的逻辑性与科学性;同时还特别注重立德树人的具体落实。

总之,高三历史复习以史学主题为基础:寻找专题、单元、每一课的大概念,可以根据单元或专题的主题,从单元或专题整体的角度对复习内容加以整合,重新设计单元或专题下各课或同类知识点的组合,打通复习内容,突出教学重点,重组内容。进行大单元或专题整体复习的设计。

中国古代史的内容可以运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这一大概念重新整合内容;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可以运用“争取国家和民族解放的斗争”这一大概念重新整合内容;中国现代史的内容可以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这一大概念重新整合内容,以突出大时代特征。

五、大概念复习举例

第1.依托新教材所呈现的历史必备知识为主要整合内容,在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功夫。

例1:

中华古代文明抓住三个大概念(多元一体)政治思想:大

统经济思想:重农抑商文化思想:内圣外王

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中的大概念:大一统思想

本资料主要源于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卜宪群先生发表在《中国史研究》2018年第2期上《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

》一文。

国家治理是中国古代国家的基本职能,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我国经历了不同社会形态下的国家治理体系。其中,战国秦汉至明清长达两千多年、代表地主阶级整体利益的封建制国家治理体系尤为系统完备。其中最主要的大概念是“大一统”思想。大一统是中国历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