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沅江市八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斡旋(wò)

劫难(jié)

盘旋(xuán)

豁然开朗(huò)B.凫水(fú)

怠慢(dài)

凋零(diāo)

戛然而止(gá)C.羁绊(jī)

挑衅(xìn)

冗杂(rǒng)

风雪载途(zǎi)D.两栖(xī)

脑畔(pàn)

亢奋(kàng)

黄发垂髫(tiáo)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农谚致密张灯结彩叹为观止B.陨石迁徙人情事故垂珠联珑C.帷幕渺远顾明思义海枯石烂D.沙砾追溯周尔复始无人问津3.经典诗文默写。(6分)(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____________。(《关雎》)(2)式微式微,______________?(《式微》)(3)__________,悠悠我思。(《子衿》)(4)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____________,涵虚混太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6)中无杂树,芳草鲜美,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4.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①一个人讲规矩,才会有礼有节,不卑不亢。②这样的人,_____,识分寸,_____,懂轻重,是一个令人敬重和信任的人。③现代社会对个体的规矩意识有着更高的要求。④如果不讲规矩,_____有损人品,有亏德行,

_____寸步难行,注定一事无成。请提取第3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将下面的词语分别填在第②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1分)A.知进退B.有操守第4句需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是你从《博雷家书》中摘录的小片段,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4分)别怕我责备!(这也是小布尔乔亚的懦怯。)也别怕引起我心烦,爸爸不为儿子烦心,为谁烦心?爸爸不帮助孩子,谁帮助孩子?儿子苦闷不向爸爸求救,向谁求救?你这种顾虑也是一种短视的温情主义,要不得!懦怯也罢,温情主义也罢,总之是反科学,反马列主义。为什么一个人不能反科学、反马列主义?因为要生活得好,对社会尽贡献,就需要把大大小小的事,从日常生活、感情问题,一直到学习、工作、国家大事,一贯的用科学方法、马列主义的方法,去分析,去处理。批评与自我批评所以能成为有力的式器,也就在于它能培养冷静的科学头脑,对己、对人、对事,都一视同仁,做不偏不倚的检讨。而批评与自我批评最需要的是勇气,只要存着一丝一毫懦怯的心理,批评与自我批评便永远不能做得彻底。(1)选段书信中傅雷对儿子提出了什么要求?(2分)(2)结合原著,谈谈你从《傅雷家书》中得到的感悟。(2分)6.某校拟开展以“与低碳携手创绿色世界”为主题的低碳宣传周活动。下面是你收到的相关的宣传卡,请阅读并积极完成活动任务。(7分) [任务一:写主题]宣传卡封面的方格中缺少本次活动的主题。请你将其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1分) [任务二:解图画]本次活动的宣传卡上有关于低碳生活的公益宣传图,小文不理解其表达的含义,请你用通俗的语言向他简要解释。(2分)[任务三:拟方案]为了丰富本次活动的形式,请你再设计两个活动方案。(2分)活动方案(1)办专题板报,宣传低碳、环保知识。(2)写话题作文,引发环保思考。(3)(4)[任务四:发倡议]活动最后,校委会向全校师生发出倡导,请你将倡议书补充完整。(2分) 二、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15分)桂花飘香刘心武①天刚麻麻亮,曹大爷就起身了。校园里弥漫着乳白色的晨雾。绿色的矮松墙,红色的美人蕉,灰色的小楼房,在雾里显得朦朦胧胧的,像是还没睡醒。曹大爷操起笤帚,扫起校园里的石子甬道①来。其实,昨天晚上他就扫过了,可是,夜里刮了阵风,他担心落叶把甬道弄脏了,于是再扫一遍。不让孩子们生活的环境里有一丁点不干净、不整洁的地方,已经成了他的习惯了,何况今天又是开学的日子呢!②他沿着甬道慢慢扫去,心里嘱咐自己:轻一点,老师们还没睡醒呢,今天他们又要走上课堂,可函能把他们吵醒啊!可是,当他扫到教学楼后柳树林边时,不禁怔住了。是谁在柳树林里轻声地朗读电脑味起眼睛一瞅,原来是新来的王老师,正在准备讲课呢!今天就要讲第一课了,心里怎么能平静?曹大爷想到这里,提起笤帚,跟手跚脚地走了开去。来到大门口,猛然嗅到一股甜香,啊,原来是放在那里的两盆桂花长骨朵了,米黄色的小花缀满酱紫色的枝丫。他停下脚步,猛吸着这醉人的香气,心里甜滋滋的。是啊,又有一批孩子走进这个大门了。③忽然大门外有人叫“曹大爷开门”。门一开,孩子们就蹦到了他跟前,这个送他一张假期里画的画,那个递给他一架飞机模型…二年级的王纪明牵着弟弟,指着弟弟身上背的新书包,告诉曹大爷说:“这是我给弟弟缝的,从今天起,他是一年级小学生啦!”曹大爷乐得合不拢嘴巴。不一会儿,孩子们的欢笑声、招呼声就把展雾冲散了,初升的阳光给楼房和美人蕉镀上了金边,学校又恢复了暑假前的热闹…④一年级的新生大都是爸爸、妈妈送来的,他们有的活活泼泼,一点不认生,见了曹大爷就叫“大爷”;有的却很脚,牵着妈妈的手不放,两只眼睛不住地眨巴。碰见这样的孩子,曹大爷就走过去,弯下腰,和气地说:“不怕,这就是你的家啦,瞧,你自己长大了,这里的东西比起托儿所的来,也长大啦,对吗?“孩子睁大眼睛望望四周,可不,操场大了,滑梯高了,秋千也长了。于是,他们感到自已确实长大了,就放开妈妈或爸爸,大方地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起来。⑤一个年轻的阿姨走进校门,手里没牵孩子。大爷问她:“找孩子吗?”阿姨脸上泛红,不好意思地说:“我是托儿所的阿姨,上班路过这儿,顺便来看看;今天新来的孩子,有好多是我带过的…”曹大爷点点头说:“不放心?是吗?也难免,我们不会亏待孩子们的,瞧,他们玩得多欢畅啊!”阿姨顺着曹大爷指着的方向望过去,可不,到处是欢乐的人群,高年级的同学带着低年级的小朋友,老师、辅导员在孩子们中间讲着什么。她深深地吸了一口花香,两只眼睛闪闪地望了曹大爷一眼,喊了声:“再见!”就走了。她心里感到像接力赛跑跑完了那样轻松。⑥曹大爷听着小学校里特有的孩子们的喧腾声,感到特别亲切。也许有人嫌这声音太吵人,但是,在这所小学校里工作了二十年的曹大爷,却觉得没有这样的声音就会寂寞。⑦上课了,校园又恢复了平静。曹大爷从传达室出来,操起笤帚,又扫起甬道来。那黄米一般的桂花,飘起更加浓郁的香气。(有删改)[注释]①甬道:指楼房之间有棚顶的通道或院落中用砖石砌成的路。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从“天刚麻麻亮”到“初升的阳光”再到“上课了”,暗示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B.文中两次写到曹大爷扫校园里的石子甬道,通过细节描写表现曹大爷对学校的热爱。C.年轻的阿姨看到孩子们后感到轻松,是因为这些孩子已从她那里毕业,她不用再操心了。D.本文借一位普通岗位上的平凡人物,赞美了像曹大爷这样一类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的人。8.文中三处提到“桂花香”,请你简要分析每一处所蕴含的意义。(3分)9.阅读要有思考。请阅读下列句子,按要求完成读书批注。(4分)(1)绿色的矮松墙,红色的美人蕉,灰色的小楼房,在雾里显得朦朦胧胧胧的,像是还没睡醒。(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2分)孩子们的欢笑声、招呼声就把晨雾冲散了。(赏析加点词语)(2分)10.文中的曹大爷令人印象深刻,请根据提示,结合文章内容填写下表。(3分)与曹大爷相关的事形象特点曹大爷每天都把校园打扫得干净整洁①____②____善解人意孩子们主动和曹大爷打招呼,并送他礼物③____11.本文语言富有特色,请你从语言风格的角度为本文写一段赏析性文字。不少于100字。(3分)(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6题。(15分)如果云知道①时光荏,沧海桑田变幻无穷,而天上的云彩一如既往,缓慢悠扬,似在倾听,似在微笑,又似在诉说。云,从古至今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唐代诗人王维在《过香积寺》中写道“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唐代诗人崔在《黄鹤楼》中也写下”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千古绝唱。②那么云到底为何物呢?云,通俗地讲,就是一团水汽,它是由大量细微的水滴、冰晶和灰尘组成的悬浮在大气中的可见聚合体。由于大气压力随高度的增加不断降低,空气上升时膨胀、冷却,饱和水气压也会随之降低,当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凝结成大量细微的水滴漂浮在空中时,就形成了云,而在地面形成则称之为雾。③文人雅士坐看云起云落,它们有的宛如长蛇,横卧天际;有的薄如羽翼,悠然轻盈;有的状若泼墨,恢弘大气;有的好似国画,色彩绚丽。有时候像层密叠的郁郁山林;有时候又像万马奔腾的汪洋河海;有时候晴空万里,下一秒就乌云密布,风雨欲来…④那么,云为何有千变万化的姿态?人们又是如何去对云分类的呢?⑤云朵的形态各异,第一是由于不同高度的气温不一样;第二是由于高空风速差异;第三是水汽含量在不同高度也不相同。不同的物理过程会生成不同的云。气象学中,云是天气系统的一种表现形式,根据云的外观、高度,结合云形成的过程,对云进行分类。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做法是将云分为低、中、高云和直展云。中国依据这一分类体系,结合气象观测、天气预报的需要和云的基本外形,具体将云分成三族十属二十九类云状。按照云底高度将云分为低、中、高三族,然后再区分为十属(卷云、卷层云、卷积云、高层云、高积云、层云、层积云、雨层云、积云和积雨云),并进一步细分为二十九类,如淡积云、碎积云、透光层积云、堡状高积云、毛卷云等。⑥在公众熟知的天气预报中,经常会听到晴天、多云、阴天等词汇,这便是根据云在天空中的占比确定的。从视觉上来看,晴天或少云时,碧空如洗,万里无云或仅有少量积云(云量在0%~10%为晴天,10%~30%为少云);多云时,云层覆盖大部分天空,且云层多为积云或范围不大的层状云,阳光可透过云层照射到地面(云量在30%~70%为多云);阴天时,大范围层状云覆盖天空,对透光率影响较大,一般看不到太阳(云量大于70%则为阴天),带给人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也预示着风雨即将来临。⑦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根据云的形状、来向、移速、厚薄、颜色等的变化,总结了丰富的“看云识天气”经验,并将这些经验编成谚语。如“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钩钩云即钩卷云,出现在暖锋面和低压之前,说明暖锋面或低压即将到来,预示着下雨天气的到来;然而,钩钩云出现在雨后或者冬季,就会出现连续的晴天或霜冻天气,因此又有“钩钩云消散,晴天多干旱”“冬钩云,晒起尘“的说法。又如”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是指状若鲤鱼斑一样的透光高积云,这样的天气多表现为晴朗,具有良好的光照,谷子不用翻就能晒干,是天气将转睛的征兆。在高压控制下,高空的冷空气下沉,冲破连续的云层形成鱼鳞状。但是,如果云体为状若细小鱼鳞的卷积云,则会多雨并伴有大风,这种云多发生在低压槽前或台风外围,出现在雨前或雨后,所以又有“鱼鳞天,不雨也风颠“的谚语。然而,气象谚语多是人们观察当地天气的经验总结,其适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⑧虚无缥缈的云是一道风景、一种预言,是地球母亲在轻轻吟唱,在娓娓道来,是对广袤大地倾诉的深沉热爱,是挥洒在天空画卷中的神秘诗篇,也是深藏于大自然的喃喃之语,这其中的奥秘在等待着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发现。(有删改)12.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云就是一团水汽,是经过一定的物理反应后形成的,云也是天气系统的一种表现形式。B.我国将云分为低、中、高云和直展云,并依据这一分类体系,对云进行更进一步的细分。C.天气状况,即晴天、多云、阴天等决定了云在天空中的占比,是决定云量的关键因素。D.古人总结了“看云识天气”的经验,钩卷云和状若细小鱼鳞的卷积云,都预示着将会有多雨天气产生。13.读完本文后,小文搜索到了一幅包含云的形成过程的图片,但只看图片她还是难以理解,请你观察图片中的相关内容,并结合文章内容以及学过的相关物理知识,为她简要描述云的形成过程。(2分) 文章第③段能否调到第⑤段之后?为什么?(3分)15.文章第⑥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16.请从文章第③段或第⑧段中任选一段,品析本篇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4分)三、古诗文阅读(15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7~18题。(5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离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7.颈联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写出只要友情深厚,即使相隔千里也像是在眼前一样亲近,表现了友谊的超时空性。(2分)18.本诗与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均是赠友送别之作,请你任选一个角度,分析这两首诗的异同。(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10分)久之,崖日西映,衣亦渐干,乃披衣复登崖端,从其上复西逼峡门,即潭左环崖之上。其北有覆崖度①空,可当亭榭之憩,前有地如掌,平瓷②若台,可下瞰澄潭,而险逼不能全见。既前,余欲从其内再穷门内二潭,以登悬雪之峰。何君辈不能从,亦不能阻,但云:“余辈当出待于休马处。”余遂转北崖中垂处,西向直上。(选自《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十七》,有删改)[注释]①皮(guǐ):放置。②(zhòu):砌井壁。泛指用砖砌物。1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久之,崖日西映日:____(2)可当亭榭之憩憩:____(3)余辈当出待于休马处当:____(4)西向直上西:____20.下列各项句子中的“而”与文中“而险逼不能全见”中的“而”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思而不学则殆B.安居而天下熄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D.学而时习之2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既前,余欲从其内再穷门内二潭,以登悬雪之峰。22.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中的“崖日西映”点明登山的时间,“悬雪之峰”是登山的目的地。B.从“其北”“西向”等词语可以看出本文是按照移步换景的顺序来行文的。C.从文中何君等人说的话中可知他们既不能登山,也不能阻止“我”行动。D.选文熔记叙、描写、抒情于一炉,叙述了作者游览山水的经过。四、写作(50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题目:《人生,从诚信起航》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④不少于600字。答案积累与运用(25分)1.A2.A3.(1)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胡不归(3)青青子佩(4)海内存知己(5)八月湖水平(6)落英缤纷4.(1)社会有要求。(2)A.知进退

B.有操守(3)不但……而且……5.(4分)(1)(2分)①用科学方法、马列主义的方法去分析和处理日常生活、感情中的问题;②学会批评和自我批评,培养冷静的科学头脑,对己、对人、对事都一视同仁,保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勇气。(2)(2分)示例:在《傅雷家书》中,傅雷首先强调了年轻人应该如何做人的问题;其次对儿子的生活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同时从美术、音乐、诗歌、戏剧等艺术修养方面指导儿子,希望儿子从这些艺术门类中汲取营养。以上给我的启示是:不仅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还要善于从生活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中学生。6.(7分)[任务一:写主题](1分) [任务二:解图画](2分)示例:宣传图上面有“低碳出行环保生活“几个大字,体现了本次活动的主题;下面有一条无限延伸的道路,道路旁栽种着树木,且道路前有一辆自行车,这号召大家要节能减排、低碳出行。[任务三:拟方案](2分)示例:(3)讲低碳故事,提高环保意识。(4)做绿色卫士,发扬环保精神。[任务四:发倡议](2分)(1)树立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的低碳环保意识;(2)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节约资源,减少碳排放量。二、现代文阅读(30分)(一)(15分)7.(2分)C[解析]C项中“年轻的阿姨看到孩子们后感到轻松“的原因是阿姨看到孩子们正在快乐地玩耍,感到放心而轻松。选项中“是因为这些孩子已从她那里毕业,她不用再操心了“理解和分析不正确。故选C项。8.(3分)第一处:表达了曹大爷对孩子们人学的期盼;第二处:体现了托儿所阿姨对孩子们的不舍和为孩子们的快乐成长感到喜悦的心情;第三处:营造了校园美好、安逸的氛围,暗含了曹大爷对校园工作及生活的热爱。9.(4分)(1)(2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校园里的景物当作人来写,绿、红、灰的色彩搭配营造了温馨静谧的校园氛围,暗含着孩子们的到来将是新的生机的到来。(2)(2分)“冲散”一词使孩子的欢笑声和招呼声具有了动感,形象地表现出了孩子们的活力与朝气,从侧面表现出孩子们带给校园的生机、带给曹大爷的欢乐。10.(3分)①勤劳,爱岗敬业,乐于奉献②曹大爷打扫卫生时为老师着想,不打扰他们休息(或宽慰托儿所阿姨)③和蔼可亲,受孩子们欢迎11.(3分)示例:本文语言平实却不失诗意,淡雅的文风让人回味无穷。曹大爷和孩子们朴实自然的对话,表现出曹大爷的和蔼与孩子们的活泼;对校园自然环境的描写,充满了诗意;托儿所阿姨与曹大爷的对话,让这充满生机的开学清晨有了一丝淡淡的惆怅。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着真情,余韵悠长,让人读来沉浸其中。(二)(15分)12.(2分)A13.(2分)海洋中的水,吸热蒸发后,形成水蒸气,并带走了大量能量。水蒸气进入大气后,由于大气压力随高度的增加不断降低,空气上升时膨胀、冷却,饱和水气压也会随着降低,当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凝结成大量细微的水滴漂浮在空中时,就形成了云。14.(3分)不能。第③段概括地写云的千姿万态,第④段提出问题,第⑤段回答第④段提出的问题,主要对云形态各异的原因及云的分类进行了科学阐释,由表及里,且第④段第一句承接第③段的内容,故第③段应在第④⑤段之前,不能调换。15.(4分)①分类别,以云在天空中的占比为依据将天气分为晴天或少云、多云、阴天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