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和平镇九年制学校教研联片中考二模语文试题_第1页
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和平镇九年制学校教研联片中考二模语文试题_第2页
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和平镇九年制学校教研联片中考二模语文试题_第3页
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和平镇九年制学校教研联片中考二模语文试题_第4页
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和平镇九年制学校教研联片中考二模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和平九年制学校教研联片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47分)1.(4分)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字帖,从中挑出八个不同的汉字,用楷书将它们写在“田”字格里。2.(7分)9.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书可以到;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书可以到。我们的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当我们读一本好书。含英咀()华。沿着书籍的阶梯拾级而上,从中汲()取力量,就能走出迷wǎng()。收获丰盈的人生。书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从杏花春雨的江南到白雪áiái()的塞北、从波涛翻滚的东海之滨到风沙茫茫的西北大漠,方寸之间便是世界。此刻,在这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在这输墨飘香的校园里,我们共聚一堂,在这里举行读书分享会、交流大家的读书心得。接下来,我宣布“阅读见天地”读书分享会正式开始!(1)(2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①迷wǎng②白雪áiái(2)(2分)(2)给划横线的字注音。①含英咀华②汲取力量(3)(3分)(3)下面是一位同学的阅读分享稿,里面有两处出现了语病,请你帮他指出来。①《活着》这本书,讲述了福贵一生的悲欢离合,贯穿了旧社会的艰苦岁月。②通过福贵的人生遭遇,作者揭示了生活的意义和人性的复杂。③读完这本书,使我深刻体会到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情。④在苦难面前,福贵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他的故事激励我们在困境中坚守希望、勇敢地活下去。⑤不仅这本书是对过去的回忆,更是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⑥它教会我珍惜当下,勇敢面对未来,努力让生命之花绽放。A.①② B.②③ C.③⑤ D.④⑤3.(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悄然(qiǎo)峻峭(jùn)纤细(qiān)司空见贯(guàn)B.顷刻(qǐng)翠绿(lǜ)醇香(chún)竭尽全力(jié)C.抉择(jué)炊烟(cuī)潮讯(xùn)天涯海角(yá)D.混淆(hǔn)衔接(xián)颁奖(bān)和言悦色(yán)4.(3分)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人应该学会担责,你这样李代桃僵,不是帮他,反而是害了他。B.面对那些扑朔迷离的案情,神探福尔摩斯总能抽丝剥茧.揭开真相。C.由于山体滑坡,奔赴抗震救灾一线的武警消防官兵走投无路,但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D.一向很乖巧的黎丽突然变得非常暴躁,她歇斯底里地冲着父母大发脾气。5.(3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包括《诗》、《书》、《礼》、《易》、《春秋》。B.“双减”政策施行以来,雅安市各个学校的社团活动丰富多彩,你是喜欢文学社呢?还是喜欢书法社呢?C.2023年11月15日,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学青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圆满闭幕,四川代表团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充分展现了四川学子的良好精神面貌。D.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作为中学生,我们必须记住反电信诈骗专用电话———96:10。6.(3分)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主题为“公园城市美好人居”,其绿色低碳的理念____。主办方认为,探索山、水、人、城的和谐相融是讲好“成都故事”的不二法门。②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决赛可谓惊心动魄,观众席上呐喊助威声____。③尽管有“少不入川”的说法,但蜀地____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人文积淀对天下文人墨客依然有着很大的魔力。④雅安是世界公认的茶文化发源地,在四川乃至中国茶产业发展史上地位____A.不言而喻络绎不绝巧夺天工举重若轻B.不言而喻此起彼伏鬼斧神工举足轻重C.理至易明络绎不绝巧夺天工举足轻重D.理至易明此起彼伏鬼斧神工举重若轻7.(3分)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丹江口水库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②据了解,水库里的水90%来源于汉江,10%来源于汉江支流——丹江。③它被称为汉江的天然水位调节器,还有着“亚洲天池”之美誉。④年均可向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四个省市的20多座城市调水95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⑤而在水源地的大坝加高后,总库容达到290.5亿立方米。A.③①②④⑤ B.②①④⑤③ C.①③②⑤④ D.②③①⑤④8.(3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书即书信,古时又称“尺牍”“尺素”或“信札”。它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于记事、陈情或写景。我们学过的《诫子书》《与朱元思书》都是古人的书信。B.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惊艳世界。如二十四节气倒计时,选择了唐代诗人杜甫《月夜忆舍弟》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表现白露时节。C.《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泰戈尔是印度作家、诗人,曾荣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其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自由颂》《园丁集》《飞鸟集》等。D.《梅岭三章》选自《陈毅诗词选集》,写于陈毅同志负伤被围梅岭之际。这组诗是一名革命者在生死关头的告白,表达了不屈的战斗意志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9.(7分)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郴州市某校“亲近文学,走进经典”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你所在的九(一)班为分享读书心得,准备组织开展“《三国演义》读书汇报会”:(1)(2分)班委会向同学们征集宣传语,才思敏捷的你写下了这样一条。(2)(3分)老师要求汇报形式灵活多样,聪慧的你参照“示例”设计了这样三种。示例:“读”三国,朗读《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片段。①②③(3)(2分)主持人在认真准备开场白,热心肠的你替他拟写了这样一段。10.(3分)阅读《水浒传》选段,结合相关情节填空。众泼皮道:“这几日见师父演拳,不曾见师父使器械,怎得师父教我们看一看,也好。”A道:“说得是。”自去房内取出浑铁禅杖,头尾长五尺,重六十二斤。众人看了,尽皆吃惊,都道:“两臂没水牛大小气力,怎使得动!”A接过来,飕飕的使动,浑身上下没半点儿参差。众人看了,一齐喝彩。选段中A是(人名),绰号是“”。数日前A因为(情节名称)令众泼皮一起拜倒在地。11.(8分)在横线上默写古诗文原句。(1)(1分),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2)(1分)海日生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3)(1分),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1分)问君何能尔?。(陶渊明《饮酒·其五》)(5)(2分)面对未来,我们一定要有“,”的进取精神和无畏勇气。(王安石《登飞来峰》)(6)(2分)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既收获过成功,也经历过失败。失败的时候,我们应该要有“,”的坚定信念,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二、文言文阅读(共21分)(一)(6分)诗歌鉴赏。商山早行温庭筠〔唐代〕晨起动征锋,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12.(3分)选出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A.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B.首联点题,一个“晨”字点明“早”,“动征铎”呼应“行”;一个“悲”字为全诗定下凄凉的情感基调。C.五六句写槲叶随地飘洒,枳花明丽可爱,这一句纯然写景,不蕴含任何感情色彩。D.尾联因思入梦,时空转换,情景交融,虚实相映,营造出一种朦胧、悠远的意境。13.(3分)请赏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二)(15分)【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选自《出师表》)【乙】郗超与谢玄①不善②。苻坚③将问晋鼎④,既已狼噬梁、岐⑤,又虎视淮阴矣。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⑥”。吾昔尝与玄共事,见使才皆尽虽履屐⑦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或必能立勋。”大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选自《世说新语·识鉴》),有改动)【注释】①郗超、谢玄:均为东晋大臣。②善:关系友好。③苻坚:前秦君主。④问晋鼎:图谋夺取东晋政权。⑤梁、岐:指梁州、岐山一带地区。⑥济事:办成事情。⑦履展:鞋履和木展,形容不起眼的小事。14.(4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必能神补阙漏,有所广益()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人间颇有异同之论()大功既举()15.(3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A.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是必济事B.愚以为营中之事不以爱憎匿善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于时朝议遣玄北讨D.先帝称之曰能人间颇有异同之论16.(2分)用“/”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17.(4分)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②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18.(2分)甲文中诸葛亮北上伐魏之前,向朝廷举荐了一批文臣武将,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乙文中郗超力排众议,坚定相信谢玄的能力,这表明他既有先知先觉的本领,同时也有(用乙文原语句回答)的胸怀。三、现代文阅读(共22分)(一)(12分)爷爷的号声①爷爷已卧床三天。三天里,他只能勉强吃一点我们喂给他的米汤。下午,父母出去给爷爷准备后事用品。我坐在他的床边,说是陪他,其实是怕他突然走了没有家人在身旁。②爷爷很安静地躺着,脸上毫无血色,曾经凸鼓的两腮凹陷成两个深坑,看得人心里很不好受。太阳偏西时,爷爷说要喝水。我立即拿勺子来喂他,他却要坐起来。我小心地将他扶坐在床上,后背垫上枕头,喂他喝下几口水。③爷爷显然耗费了不少体力,喘息声有些粗重。我要扶他躺下。他摇头,从床头摸出一把锃亮的铜钥匙,递给我,指着床头的木箱子叫我打开。我照做,又按照他的指示从箱角处翻出一个沉甸甸的木匣子,捧到他的手边。④爷爷颤巍巍的手在匣子上抚了抚,脸上有了淡淡的血色。⑤在我的协助下,爷爷打开木匣,又揭去裹了几道的红绸布,一把锃亮的黄铜军号露出来。⑥“真有这把军号啊!”我惊叫道。⑦爷爷不作声,脸上的血色浓了不少,定定地看着军号:手指粗的铜管,回形针一般盘绕成两圈,一头是号嘴,一头是喇叭口。午后的阳光从窗子里泄进来,落在爷爷的光头顶上,落在号身上,都反射着金黄的亮光。⑧“那年,领导说要看看它,证明你……”⑨爷爷微微摇一下头,示意我不要说,两只颤抖的手在军号上摩挲着。突然,爷爷用右手一把抓住号把——那干瘦的手竟然不再颤抖,并且看上去似乎充满了力气。顿了顿,他抬起头,左手做出叉腰状,右手抬起铜号,号嘴对上自己的嘴,两边的腮帮同时蠕动着,鼓胀起来。我紧张地看着他——很小的时候,就听说爷爷十八岁就上了战场,是最优秀的司号员,只是这么多年来从没听他吹过一次号,我也曾多次问过他相关的事,他却一次不开口。今天,他要吹上一回?我急切地等待着,不料他的手腕猛然一沉,铜号也落在被子上。我急忙要帮他。他摇头轻叹,看着我,似乎为自己的无力充满歉意。⑩爷爷的这一动作,我在哪里见过?⑪想起来了——⑫我七八岁那年过年,村里唱戏,戏名早已忘记,只记得那天的演员们在戏台上用长枪短棍不停地打,还伴随着密集的鼓声、号声。台下的货郎王奶奶很会营销,鼓号声一起,她就拿着一把不知道是真铜还是镀铜的小喇叭“嘟嘟嘟”地吹。于是孩子们千方百计从大人那里要来钱,买一把,跟台上互动起来,场面很是壮观。⑬我也买了一把,戏散场后回家见爷爷独自倚躺在院子里的椅子上,紧闭双眼,就悄悄溜到他身后,将小喇叭对着他的一只耳朵,用已经胀痛的嘴巴狠狠一吹。爷爷惊得从椅子上突然蹿起,发现是我时,一把夺过小喇叭,厉声道:“谁?谁叫你吹的?”⑭我这才感觉到爷爷今天的异常:爷爷很爱看戏,十里八村但凡有戏,他不惜耽误繁忙的农活也去看。爷爷看戏有个特点,一看到戏里有人落难,他就像那些老太太们一样,直掉眼泪。你可以想见,一个一米八一、身材魁梧、腰板挺直的庄稼老汉,众目睽睽下抹眼泪,抽鼻子,是多么的滑稽。为此,爷爷受到村里除了奶奶之外的所有人的嘲笑,但他依然逢戏必看,逢难必哭,甚至一些平淡的戏词也能让他哭得眼泪鼻涕一大把。今天,戏就在村里,他怎么没有去?⑮爷爷或许觉得刚才的声音太高吓到我了吧,语气柔和起来:“不是这样吹的,是这样。”他左手叉腰,右手夸张地握着小喇叭,小喇叭嘴凑到嘴边,腮帮鼓起……突然,爷爷一声轻叹,右手一耷拉,小喇叭往我手里一塞,低头走出院子。⑯“爷爷,想吹,就吹一回吧。”我双手捧起铜号,将号嘴送到爷爷嘴边。⑰爷的两腮又开始蠕动、鼓胀起来,他似乎已下决心要吹了。我正犹豫着要不要打开手机录下这珍贵的视频,爷爷却轻轻推开我的手,摇摇头,要我放他躺下。⑱“不吹,不能吹。”爷爷平静地躺在床上,将一只手伸给我,“我说过,一生都不……”⑲“爷爷,不吹,咱不吹。”我用两只手紧紧握着爷爷的手。⑳“司号员动动嘴,千军万马……跑断腿。”爷爷的呼吸突然急促,两条浑浊的泪线从两边的眼角流下来,“不,不是……跑断腿,是,是……”㉑爷爷生于1932年,去世后,我多方查阅资料和走访求证,确认爷爷当年参加了一次惨烈的战役,他所在的团,活着回来的是个位数。19.(3分)小说写“我”陪爷爷走完成生命最后历程的经过,请结合内容完成填空。人物情节爷爷让“我”拿出军号②爷爷拒绝吹军号“我”①紧张理解爷爷内心激动竭尽全力③20.(3分)以下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爷爷临终前让“我”拿军号,只是为了弥补多年前没有教“我”吹喇叭的遗憾。B.第⑭段通过写爷爷看戏爱落泪表现他性格温和,使下文对爷爷语气的柔和描写显得自然。C.第⑮段中爷爷并未吹响喇叭,是觉得吹奏货郎摊上的喇叭有损自己作为一个曾经的军号手的尊严。D.小说不止一处运用插叙的手法,丰富了故事的内容,也使爷爷的形象更加丰满。21.(3分)小说中爷爷最终没有吹响号声,因此,小说题目改成“爷爷的军号”是不是更恰当?为什么?22.(3分)这篇小说以一段补叙结尾,独具匠心。请回忆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和历史课本中的相关内容,描摹作者这样写的意图。(二)(10分)人生需要一块聚光镜①最近,朋友圈里流行一个小游戏:七分钟内,连续写出数字1到300,不能停顿,也不能涂改。这道源于一所大学自主招生的考题,看似简单无奇,却难倒了不少参与者。“手写着写着就酸了,一酸注意力也分散了”、“数字写多了,就觉得烦躁,一烦躁就写错了”……游戏虽小,却折射出了大多数人面临的现实症结——专注力的丧失。②“日光不经透镜屈折,聚于焦点,绝不能使物体燃烧。”这说的是聚光镜的作用。其实,人生做事同样需要心无旁骛,全神贯注。③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读书经历,花时间把一页读通读透,比囫囵吞枣地读好几本书,更有收获。的确,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对层出不穷的诱惑,三心二意、浅尝辄止、眉毛胡子一起抓,纵然能力再出众,也难免跌进“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陷阱。相反,心无旁骛、全神贯注,方能百炼成钢。④孟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有一位名为弈秋的下棋高手,他曾有两位徒弟,一位徒弟专心致志,聚精会神,认真听弈秋所讲的弈棋之道;另一位徒弟虽然人在听讲,心思却在“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最终,学成之后,水平远不如前者。师出同门,却有高下之分,与其说是智力不同,毋宁说是专注有别。正如哲人所言,“达到敏捷的方法在乎专心治事而不在一次包揽许多事务”。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要想事有所成,必须力有所精。⑤很多时候,人们很难专注于一件事,从表面上看,是外物纷扰、诱惑太多,其实不然,根由还在于心不静。明代大儒王阳明曾与友人同游,友人指着岩石中的花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这样一番对答,也启示我们:心有所主,哪怕纷扰再多,也不会乱花迷人眼、浮云遮望眼;但假如心散志衰,都无需外界干扰,自己首先便难沉住气,更别说专注一事上下求索了.“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说的正是这个道理。⑥当然,专注绝非是要让人固守一隅、甘做井底之蛙,恰恰相反,心有全局才有价值排序,胸有丘壑方能分清主次。可以说,专注在本质上,乃是撇去不必要的泡沫、剔除不恰当的欲望。兵法有云:“守少则固,力专则强。”对于每个人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曾有人提出“两万小时理论”,也就是“经过两万小时锻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卓越”。两万小时,看起来很长,分解到每一天,也就只是一两个小时而已。但倘若守不住心中的宁静、抵抗不住外界的波澜,东瞧瞧、西望望,别说一两个小时,一两分钟都会成为奢侈。多几分老僧入定般的淡定,多几分古井不波般的从容,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在岁月的画布中,书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⑦有人说:“一辈子,总是还得让一些善意执念推着往前,我们因此能愿意去听从内心的安排,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世界嘈杂,我们无法避免;但内心的专注,却可由我们自己把握,不是吗?23.(2分)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4.(2分)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25.(3分)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6.(3分)简析第⑤段的论证思路。四、写作题(共60分)27.(10分)我们学过许多古贤人关心民生的名篇。请你结合古贤人的思想或言论,就下面的链接材料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理由充分,150字左右。链接材料:“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希望你们再努力一下”“真的很艰难,刚才我觉得我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近日,一段医保药品谈判视频在网上刷屏,一次次报价,一次次压价,企业代表8次离席商谈,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拉锯战”,最终每瓶药的成交价比最初的报价少了2万多元,被网友赞为“灵魂砍价”名场面,也让一些罕见病患儿家长喜极而泣。这场“灵魂砍价”连上了三个热搜,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28.(50分)面对人生困境,李白高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展现一往无前的执着,永不言败的豪情;刘禹锡强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寄寓接受现实的坦然,展望未来的豪迈;苏轼低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表达对人事难全的释怀和与自己和解的超然。面对困境,你会作何选择?请以“面对困境”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1.菊花之隐逸者也牡(按要求随意写八个不同的汉字即可)2.(1)惘;皑皑(2)jǔ;jí(3)C3-8BCDBCC9.(1)品读百家经典,品悟百味人生。(2)演水浒,体验《水浒》中的英雄情结;讲西游,诉说《西游记》中的奇幻经历;阅红楼,吟诵《红楼梦》中的绚丽诗歌(3)璀璨的文学星河,孕育了无数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让空虚冰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