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24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_第1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24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_第2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24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_第3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24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_第4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24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规范练24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2023·广东佛山华附校考模拟预测)穴珠是一种石灰岩洞穴内的球状颗粒,一般发育在洞穴积水中。穴珠表面一般较光滑,内部具有一个或多个核心,外层由明暗交替的碳酸钙矿物层构成,暗层含有较多杂质;穴珠表面干湿交替变化有利于加速矿物层形成。下图是穴珠的照片(图a)及其剖面结构(图b)。据此完成1~2题。图a图b1.形成穴珠圈层结构的地质作用是()A.化学沉积 B.流水溶蚀C.流水磨蚀 D.球状风化2.有利于穴珠形成的自然条件有()①以浅表性积水为主②水体呈弱酸性状态③长期积水深度大④有间歇性水流扰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23·广东惠州高三统考阶段练习)夏威夷—皇帝海山链由两部分组成:没入海中的皇帝海山链和出露海面的夏威夷岛链(图1)。这些海底火山的年龄从西北到东南逐渐变“年轻”,“身高”也在增长。20世纪60年代,有学者提出了地球热点理论:随着板块运动,板块漂移过地幔柱时,地幔柱的“羽流”冲破岩石圈造成火山喷发(图2)。据此完成3~5题。图1图23.近年来,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连续喷发,大量熔岩在海中快速冷却形成()A.侵入岩 B.变质岩C.沉积岩 D.喷出岩4.图示区域太平洋板块的运动方向是()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北向西南C.自东南向西北 D.自西南向东北5.皇帝海山链中的海山均没于海面以下,是因为()A.海洋地壳下沉 B.火山喷发规模小C.受外力侵蚀 D.海平面上升(2023·广东模拟预测)卡帕多西亚位于土耳其中部,地质历史时期火山大规模爆发,厚厚的火山灰散落在地表,层层堆积固结形成凝灰岩。凝灰岩内部存在岩性差异,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塔状的“精灵烟囱”地貌景观。下图为“精灵烟囱”地貌演变过程图。据此完成6~7题。6.根据阶段③“精灵烟囱”的形态判断()A.b岩层岩性坚硬,对a岩层起支撑作用B.a岩层岩性松软,外力侵蚀速度快C.a岩层岩性坚硬,对b岩层起保护作用D.b岩层岩性松软,内力断裂成塔状7.阶段④侵蚀速度急剧加快的主导因素是()A.人为破坏 B.河水流速C.重力崩塌 D.岩性差异(2023·山东济宁二模)支撑砾岩是指洪积扇地表之下的松散砾石层,由分选较好的砾石组成,砾石间极少有泥沙等细粒填充物。支撑砾岩是不同丰枯时期、不同含沙量的水流先后作用的结果。下图示意某洪积扇支撑砾岩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8~9题。8.该地支撑砾岩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 B.②①③C.③①② D.②③①9.与①阶段相比,③阶段河流()A.水位高 B.流速慢C.搬运能力强 D.沉积作用强10.(2023·广东广州高三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花岗岩质地坚硬,节理发育。梅岭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受地壳运动和风化、侵蚀、重力崩塌等作用的共同影响,形成了石蛋、沟谷等花岗岩地貌景观。下图示意梅岭花岗岩石蛋地貌及其形成过程。(1)分析该地风化作用强烈的气候原因。(2)从侵蚀作用的角度,分析该地花岗岩沟谷发育的原因。(3)说明花岗岩石蛋地貌的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课时规范练24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2.1.A2.B解析第1题,穴珠是在地下河溶洞滴水坑中形成的具有同心圆结构的球状碳酸钙沉积物,A正确;流水溶蚀、流水磨蚀都是侵蚀作用,B、C错误;风化是对岩石的一种破坏作用,D错误。故选A。第2题,穴珠是一种石灰岩洞穴内的球状颗粒,一般发育在洞穴积水中,穴珠表面干湿交替变化有利于加速矿物层形成,说明是间歇性积水,④正确;间歇性积水说明为浅表性积水,①正确,③错误;弱酸性水可能会加剧碳酸钙矿物层溶蚀,不利于沉积,②错误。故选B。3~5.3.D4.C5.C解析第3题,熔岩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B、C错误。形成侵入岩的岩浆未喷出地表,喷出地表的岩浆受海水冷却形成的是喷出岩,D正确,A错误。故选D。第4题,这些海底火山的年龄从西北到东南逐渐变“年轻”,岩浆喷出形成的岩浆岩越早,年龄越老。“随着板块运动,板块漂移过地幔柱时,地幔柱的‘羽流’冲破岩石圈造成火山喷发”。由以上内容分析可知,图示区域太平洋板块的运动方向是自东南向西北。故选C。第5题,皇帝海山链中的海山均没于海面以下,是因为受外力侵蚀,如海浪侵蚀等,C正确。6~7.6.C7.D解析第6题,由题干信息可知,凝灰岩内部存在岩性差异,且从图中可以看出,上部的a层岩石形态保存较好,说明岩性坚硬;下部的b层岩石形态变化较大,说明岩性松软,外力侵蚀速度快,A、B错误。上层岩石可对下层岩石起保护作用,C正确。b岩层岩性松软,由于外力侵蚀成塔状,D错误。故选C。第7题,读图可知,阶段④顶部的a岩层已经被侵蚀掉,对下层岩石没有了保护作用,故b的侵蚀速度会加快,这是由上下两层的岩性差异造成的,D正确;与人为破坏、河水流速、重力崩塌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8~9.8.D9.B解析第8题,读图分析可知,②应为第一个洪水期阶段,流速快,砾石沉积先在河床底部,较小粒径的沉积物填充其缝隙;③应为枯水期阶段,枯水期水量小,流速慢,只能搬运走缝隙间的小颗粒沉积物,砾石间缝隙变小,结构紧密稳定;①应为第二个洪水期阶段,洪水期流速快,由于砾石间缝隙小,结构紧密稳定,后沉积小颗粒只能分布在砾石层上,形成支撑砾岩。因此该地支撑砾岩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②③①。第9题,由上题可知,③阶段为枯水期,①阶段为洪水期,与①阶段相比,③阶段河流水位低,流速慢,搬运能力弱,河流挟带泥沙较少,沉积作用弱。10.答案(1)气候高温多雨,利于化学风化;山区昼夜温差较大,利于物理风化。(2)该地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大;山区落差大,流水侵蚀作用强;花岗岩节理发育,地表水沿节理侵蚀岩体,逐渐发育成沟谷。(3)地壳上升,花岗岩出露地表;岩石沿节理风化破碎,形成大小不一的石块;在重力崩塌或流水搬运作用下,石块在低处堆积,并持续受风化作用最终形成石蛋。解析第(1)题,梅岭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花岗岩化学风化。夏季正午的气温高,阳光照射花岗岩,使岩石表层迅速升温和膨胀,晚上的温度迅速降低,使岩石迅速冷却和收缩,花岗岩容易出现裂隙,属于物理风化。第(2)题,梅岭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地表径流量大,梅岭海拔较高,落差大,有利于流水侵蚀,致密的花岗岩不利于水分下渗,在强降雨条件下,容易使水流在岩石表面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