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23海_第1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23海_第2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23海_第3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23海_第4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23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规范练23海—气相互作用(2023·河南信阳第二次质量检测)海雾是海洋上低层大气中的一种水汽凝结现象。下图示意我国某海域4月27日8时至30日20时气温和海水表层温度变化情况,期间该海域出现长时间的浓雾。据此完成1~2题。1.此次浓雾的成因是()A.暖湿气流移到较冷海域,气温降低B.海面蒸发,水汽遇冷空气发生凝结C.湿润空气沿着地形上升时,膨胀冷却D.晴朗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近海面气温降低2.研究发现,当气海温差(气温-海水表层温度)≥5℃时,几乎没有海雾发生,其原因是()A.海水温度低,蒸发弱,水汽不足B.气温高,不利于水汽凝结C.温差大,气压差大,风力强D.低层空气稳定,水汽凝结局限在贴海面层内(2023·广东高三专题)南方涛动是指太平洋中的塔希提岛与澳大利亚达尔文市两地的海平面气压差值异于多年平均值的大气变动现象,其指数(SOI)等于塔西提岛减去达尔文的海平面气压。下图为某年太平洋局部海域表层水温距平等值线分布,图中鱼群为冷水鱼类,易随水温变化而迁徙。据此完成3~4题。3.图示年份()A.该海域蒸发减弱 B.东南信风势力增强C.南赤道暖流增强 D.南方涛动指数为负4.SOI是正值的年份,该海域()A.冷水鱼类南迁 B.海水盐度降低C.降水异常增多 D.渔获数量增多(2023·河北邯郸二模)研究发现,厄尔尼诺期间,秘鲁鳀的产卵量较低,远东拟沙丁鱼等的产卵量高,智利竹鱼种群的洄游路径受影响,并且异常气候还会对智利竹鱼产生负面影响。茎柔鱼成熟期的体长大小取决于温度和食物的供应量,处于成熟期的茎柔鱼体长与水温呈负相关。下图为1950—2018年东南太平洋4种代表性渔业(年最高产量超过100万吨)产量分布图。据此完成5~6题。5.图中与厄尔尼诺相关性最强的鱼是()A.远东拟沙丁鱼 B.智利竹鱼C.秘鲁鳀 D.茎柔鱼6.东南太平洋茎柔鱼在寒冷的条件下成熟期个体较大的原因是()A.东南信风减弱,浮游生物在沿海聚集B.南赤道暖流较弱,浮游生物多,饵料多C.赤道逆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多D.海底营养盐类上泛,浮游生物多,饵料多(2023·广东广州高三六校联考)下图为过去50年6—8月份厄尔尼诺(a)、拉尼娜(b)事件发生时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位置分布图。据此完成7~8题。(a)(b)7.与厄尔尼诺相比,拉尼娜事件导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A.总体数量偏多 B.北部数量增加C.影响范围变小 D.东部数量增加8.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西北太平洋()A.冷性鱼类大量死亡B.大气输送给海洋的固体杂质增多C.接受的太阳辐射增多D.降水量增多柔鱼生命周期短暂,约为一年,每年在副热带的产卵场和亚北极边界的索饵场之间进行季节性洄游,水温对柔鱼的分布和丰富度影响最为显著,其中海域甲柔鱼资源较丰富。右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9月份最适宜柔鱼生存的海水温度位置分布图。据此完成9~11题。9.与正常年份相比,9月份最适宜柔鱼生存的位置()①厄尔尼诺年偏北②厄尔尼诺年偏南③拉尼娜年偏北④拉尼娜年偏南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图示海域甲地柔鱼资源较丰富,主要因为该地()A.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B.海水温度适宜C.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D.海水盐度适宜11.根据图文材料,推测柔鱼分布比较集中的海区可能在()①暖流流经的海区②海沟深处③河流入海口④寒暖流交汇处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2.(2023·广东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圣克鲁斯岛位于南美洲海岸以西约1000千米的赤道上,是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第二大岛,受洋流和风的相互作用,具有独特的气候特征。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下,岛上的气候分为明显的热季(1—5月)和凉季(6—12月)。圣克鲁斯岛低地气候干燥,拥有该岛约67%的特有物种。中央山峰的东南坡海拔400米以上的高地多茂密的云雾林,在凉季出现云雾,尤其是凉季初期出现成层云雾,不易扩散。云雾林的林冠拦截云水,不仅满足了云雾林生长需求,还对低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观测表明,近年来厄尔尼诺频发,极大地影响了圣克鲁斯岛的气候特征,对高地和低地植被造成了不同的威胁。图1示意圣克鲁斯岛的位置,图2示意低地和高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图1图2(1)分析东南坡高地在凉季初期出现成层云雾的原因。(2)说明厄尔尼诺事件对圣克鲁斯岛气候的影响。(3)分别简述厄尔尼诺频发对圣克鲁斯岛高地和低地原生植被的威胁。

参考答案课时规范练23海—气相互作用1~2.1.A2.D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气温高于海水表层温度,说明有来自偏南部的暖湿气流到来,提供了充足水汽;多数时间海温低于气温,造成大气降温,水汽凝结。因此这期间该海域出现长时间的浓雾,A正确。B、C、D不符合本题情景,或无法获得信息,故排除。第2题,水汽是由偏南部的暖湿气流提供,A错误;水汽因遇到冷的洋面而降温凝结,B错误;气海温差指的是垂直方向的温差,与风力无关,C错误;气海温差导致大气存在逆温层,大气稳定有利于形成雾,但如果温差过大,低层空气稳定,水汽凝结局限在贴海面层内,海雾几乎无法发生,D正确。3~4.3.D4.D解析第3题,由于南方涛动是指太平洋中的塔希提岛与澳大利亚达尔文市两地的海平面气压差值异于多年平均值的大气变动现象,其指数(SOI)等于塔西提岛减去达尔文的海平面气压。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太平洋东部地区海温距平值为正数,说明此时太平洋东部海区水温升高,所以该海域蒸发增强。说明此时信风势力减弱,南赤道暖流减弱,塔希提岛的气压降低;达尔文的气压升高,由于指数(SOI)等于塔西提岛减去达尔文的海平面气压,所以南方涛动指数为负。第4题,由于指数(SOI)等于塔西提岛减去达尔文的海平面气压,所以SOI是正值的年份,说明此时信风势力增强,太平洋东部海区水温降低,盛行下沉气流,所以降水减少,海水盐度较高。由于海区水温降低,所以该海域冷水鱼向北迁移。信风势力增强,说明该地区离岸风增强,所以上升补偿流增强,能够带来更多的营养物质,有利于鱼类的生长,所以渔获数量增多。5~6.5.C6.D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秘鲁鳀的产量大,而且产量波动最大。根据材料信息“厄尔尼诺期间,秘鲁鳀的产卵量较低”可以推知,秘鲁鳀应为冷水性鱼,厄尔尼诺期间,海水升温,不利于其生长,图中秘鲁鳀产量快速下降对应的可能就是厄尔尼诺年。因此从图中鱼类代表的曲线看,最能体现厄尔尼诺现象变化的鱼是秘鲁鳀。第6题,根据材料信息“茎柔鱼成熟期的体长大小取决于温度和食物的供应量,处于成熟期的茎柔鱼体长与水温呈负相关”可知,东南太平洋茎柔鱼在寒冷的条件下成熟期个体较大,说明该海域的冷海水上泛,将海底的营养盐类带到海水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多,所以茎柔鱼个体较大;东南信风增强,南赤道暖流较强,浮游生物多;赤道逆流水平运动,并不能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7~8.7.B8.C解析第7题,结合图可知,拉尼娜事件发生时气旋数量没有明显增多,A错误;拉尼娜事件发生时北部气旋数量要多于厄尔尼诺时期,B正确;拉尼娜事件发生时气旋影响范围变大,C错误;拉尼娜事件发生时东部气旋数量减少,D错误。故选B。第8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太平洋东侧冷性鱼类大量死亡,A错误;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西北太平洋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大气输送给海洋的固体杂质变少,B错误;晴天变多,太阳辐射增多,C正确;下沉气流,降水减少,D错误。故选C。9~11.9.C10.A11.C解析第9题,读图可知,厄尔尼诺年柔鱼分布位置偏南,拉尼娜年柔鱼分布位置偏北,拉尼娜年和厄尔尼诺年海水温度状况相反,故正常年份应分布在图示两条线之间,因此②③正确,①④错误。第10题,读图海域甲地位于(42°N,150°E),该地点位于日本北海道东部,是北海道渔场,是受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而形成的大渔场。海水温度适宜是柔鱼生存环境条件,图示海域除甲地外,其他与甲地海域大致同纬度的海域温度也适宜。日本渔业发达,该地为渔场,人类活动影响较大。与海水盐度关系不大。第11题,可利用排除法,根据柔鱼的分布特点及洄游情况可以确定柔鱼在较温暖的水域活动及觅食,不可能出现在气温较低的海沟深处,排除②。12.答案(1)凉季初期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圣克鲁斯岛受东南信风控制明显;圣克鲁斯岛东南部海域受秘鲁寒流影响,水温低,东南信风将寒流冷却的空气带到圣克鲁斯岛;气流抬升过程中温度降低,水汽凝结;与上部较暖空气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云雾成层,不易扩散。(2)厄尔尼诺发生时,圣克鲁斯岛附近海域水温升高,地面辐射增强,气温偏高,热季延长;热季(赤道低压带控制时),对流更加旺盛,降水增多,多强对流暴雨,降水的变率加大;凉季,由于东南信风减弱,逆温层结较弱,高地云雾减少,(水汽来源减少,)降水减少。(3)高地湿度降低,喜阴湿的植被退化;低地水分条件改善,(对水分要求较高的)物种入侵,降低典型干旱适应物种的竞争优势。解析第(1)题,凉季出现在6—12月,气压带、风带位置北移,东南信风北移,圣克鲁斯岛受东南信风控制明显;圣克鲁斯岛东南部海域位于秘鲁寒流北上的路径上,受秘鲁寒流影响,水温低;东南信风将寒流冷却的空气带到圣克鲁斯岛,在地形的抬升下,温度降低,水汽凝结,易形成云雾;底部的冷空气与上部较暖空气形成逆温层,使得大气稳定,云雾难以消散,从而出现成层云雾。第(2)题,厄尔尼诺发生时,海水异常升温,使得圣克鲁斯岛附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