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样本不合格率持续改进_第1页
检验科样本不合格率持续改进_第2页
检验科样本不合格率持续改进_第3页
检验科样本不合格率持续改进_第4页
检验科样本不合格率持续改进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检验科样本不合格率持续改进摘要:目的改进检验标本合格率,可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信度以及时效性。方法制定CQI计划,通过明确现行流程,分析资料,分析原因,制定改进计划,实施改进措施,检验改进效果。结果改进后检验科样本不合格率从改进前的0.79%下降到0.43%。结论CQI改进计划降低了样本不合格率,提高了检验质量,全面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关键词:CQI;检验科;不合格率不合格的检验样本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患者重复抽血、检验结果延迟、浪费样本采集管等问题。不合格样本包括采集容器错误、标本凝集、溶血等多个方面,通过检验科和护理部合作进行不合格样本监测、专题教育等可以降低检验样本不合格率。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统计门头沟区医院2019年4月-5月不合格样本记录表,作为改善前的情况。统计2019年9月-10月不合格样本记录表,作为改善后的情况。2019-2020年持续监测样本不合格率。1.2制定改进活动计划由检验科不同部门6人以及护理部1人组成改进小组,通过头脑风暴,汇总需要改进的问题,确定“降低检验样本不合格率”为改进主题。1.2.1把握现状绘制检验标本流程图,通过实验室信息系统统计出2019年4-5月的样本不合格率(0.79%),并总结出现标本溶血、抗凝标本凝集的标本占比最高;而标本量少导致的不合格样本也是重要的改进方向。图1不合格标本柏拉图分析(4-5月)图2各科室不合格标本柏拉图分析(4-5月)1.2.2目标设定样本不合格率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圈能力×改善重点)=0.79%-(0.79%*60%*72.48%)=0.45%(圈能力为小组成员打分所得)1.2.3原因分析根据柏拉图找的主要发生原因,通过小组成员头脑风暴分析导致每一项主要原因的因素(人、机、料、法、环)形成鱼骨图;通过小组成员打分(优先矩阵或者投票法)找到要因;再通过现场收集数据分析,形成柏拉图找出真因(根本原因)或者运用5Why法寻找真因。标本溶血要因总结:穿刺操作不当(止血带、进针、残留消毒液);采集后混匀用力过猛;分离操作不当。抗凝标本要因总结:抽血不顺利;采集后混匀不充分。图3标本溶血原因分析鱼骨图图4抗凝标本凝集原因分析鱼骨图1.2.4拟定对策由检验科对临床科室护理人员定期针对常见问题重点沟通、培训。建立标准操作规程,制作试管识别卡。1.2.5对策实施(1)建立样本采集标准操作规程,将样本采集手册发给临床护理人员,人手一册,方便自学。组织样本采集规范培训。(2)建立试管帽颜色识别说明,以及最高和最低采集刻度说明。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样本不合格率对改进后的样本进行统计,并利用柏拉图等方法对改进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改进后样本不合格率=样本不合格例数/当月样本总量=0.43%(数据参考LIS系统统计的9-10月门诊及住院的血液标本)明显低于改进前2019年4-5月的样本不合格率(0.79%)(P<0.01)改进计划后的持续监测(2019年11月-2020年11月)结果显示,样本不合格率为0.39%,均低于改善后的0.043%。3讨论总体来看检验样本不合格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降低,全院共10个临床科室参与改进计划,从各科室不合格样本的统计对比中可以看到不合格样本数量较大的科室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专用要求》(ISO/IEC15189)中指出:“样本的质量控制对于整个检验科全方位的质量管理至关重要[1]。”检验前样本的质量控制与检验结果息息相关,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疾病诊疗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各大医院不合格样本比例为0.63%-10.06%[2],而发达国家检验前样本不合格率为0.130%-0.699%[3]。检验前样本的质量控制往往不被重视,不合格样本是目前检验科常见的问题,检验结果不准确以及时效性的延迟有可能引起诊疗的不准确以及医患矛盾甚至医疗纠纷[4][5]。2019年4-5月,门头沟区医院检验科样本不合格率为0.79%,改进计划后,样本不合格率降至0.43%,且连续监测结果显示,检验科样本不合格率控制在0.39%。我们总结了以下经验:(1)建立样本采集标准操作规程,将样本采集手册发给临床护理人员,人手一册,方便自学。组织样本采集规范培训。(2)建立试管帽颜色识别说明,以及最高和最低采集刻度说明。以本项目改进成果为基础,形成长期有效的改进机制,与临床科室继续进行培训和沟通,实现检验质量不断提高,工作更加有序化,标准化,减少质量安全隐患的发生。参考文献[1]CarroraP,PlebaniM.Errorsinastatlaboratory:typesandfrequencies10yearslater[J].ClinChem,2007,53(7):1338-1342.[2]RiversPA,DobalianA,GerminarioFA.Areviewandanalysisoftheclinicallaboratoryimprovementamendmentof1988:complianceplansandenforcementpolicy.HealthCareManageRev2005,30(1):93-102.[3]叶圆圆,王薇,赵海建,等.临床检验质量指标面临的挑战[J].临床检验杂质,2016,34(6):454-456.[4]PlebaniM,Sciacovelli,AitaA.Qualityindicatorsforthetotal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