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综合检测四_第1页
高考化学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综合检测四_第2页
高考化学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综合检测四_第3页
高考化学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综合检测四_第4页
高考化学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综合检测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综合检测(四)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钱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所有筱盐中,氮元素化合价都是一3价

B.所有镀盐都溶于水

C.钱态氮肥不宜与草木灰混合使用

D.钱盐都是离子化合物

解析:选A。NH4NO3中N元素显一3价和+5价。

2.硫黄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气体甲,甲溶于水得溶液乙,向乙溶液中滴加溪水,漠水褪

色,乙变成丙。在丙里加入Na2s生成气体丁,把丁通入乙得到沉淀戊。甲、乙、丙、丁、

戊均含有硫元素,则它们正确的顺序是()

A.SO3H2SO4H2SO3II2SS

B.SO?H2sO3H2SO4S02SO3

C.SO112so4

3H2SO3SO2Na2s2O3

1).S02H2sO3H2sO4H2SS

解析:选D。硫黄在空气中燃烧生成S02(甲),SO2溶于水得溶液H2s。3(乙),向乙溶液

中滴加滨水生成H2s和HBr,在丙里加入Na2s生成气体H2s(T).把H2s通入H2S03得到沉

淀S(戊)•

3.常温下,满足甲组中的任意一种物质均能与乙组中任意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的是()

选项甲组乙组

AAl(0H)3、稀盐酸NaOH溶液、氨水

B。2、电H2>Mg

CCu、NaOH溶液FeCL溶液、稀硝酸

DSi。2、CI2HF、H2sO3

解析:选C。注意常温条件。A项,氨水不与Al(0H”反应;B项,常温下,。2与%、N2

与用、明和Mg均不反应;D项,Si()2与H2s。3、当2与HF均不反应。

4.(2019•福州高三质检)化学反应中,有时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

完全反应”的特殊情况。下列反应中不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过量的稀硝酸和铁反应

B.常温下过量浓硝酸与铝块

C.过量的二氧化锦与浓盐酸

D.常温下过量的铜与浓硫酸

1

解析:选A。稀硝酸过量,铁全部溶解,A正确;常温下,铝遇浓硝酸发生钝化,铝块

不会溶解,B错误;随着反应进行,浓盐酸变稀,稀盐酸不与二氧化镒反应,C错误;常温

下,铜与浓硫酸反应很缓慢,需要加热来加快反应,并且随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稀,硫酸

不能完全反应,D错误。

5.下列关于硫化氢的说法错误的是()

A.H2s是一种弱电解质

B.可用石灰乳吸收H2s气体

C.根据如图可知FeC“、CuCE均能氧化H2s

I).H2s在空气中燃烧可以生成SO2

解析:选C。H2s溶于水形成氢硫酸,为弱酸,能用石灰乳(碱性)吸收,A、B项正确;

C项,C/+与&S生成CuS沉淀,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不能氧化"S,错误;D项,H2s在空

占燃

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SO2:2H2S+30202so2+2112。(若不充分燃烧可生成S:2H2s+02

点燃

2H20+2SI),正确。

6.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的氨气

B.用图2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

C.用图3所示装置收集SO?

D.同浓度的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可滴加酚酥进行鉴别

解析:选C。浓氨水中的水与CaO反应放出大量热,加3・坨0受热分解产生氨气,A项

正确。C12与NaOH溶液反应使烧瓶内压强降低,形成负压喷泉,B项正确。S02的密度比空

气大,收集时应从长管进短管出,C项错误。由于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的水解程度大,同浓度

时前者碱性强,滴加酚儆,前者呈红色,后者呈浅红色,即前者红色深,D项正确。

7.下列陈述I、H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2

选项陈述I陈述n

AS02有漂白性so2可使酸性高镐酸钾溶液褪色

充满N%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水

BN%极易溶于水

面迅速上升

C浓硫酸有强氧化性浓硫酸可用于干燥灰和CO

常温下,铁与浓硝

D常温下,铁与浓硝酸不反应

酸发生钝化

解析:选B。A项陈述n表现了SO2的还原性,而陈述I表现了S02的漂白性,没有因

果关系;B项陈述I、n都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c项陈述n表现出浓硫酸的吸水性,没有

因果关系;D项陈述II错误,常温下,铁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属于化学反应。

8.将一定体积的稀硝酸分成两等份,一份与足量的铜粉充分反应后收集到匕L(标准状

况下,下同)气体另一份先加入与其等体积的稀硫酸,再投入足量的铜粉收集到v2L气体。

已知5匕=2匕,则稀硝酸与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2:3B.3:2

C.3:4D.4:3

解析:选D。第一份中发生反应:3Cu+8HN03=3Cu(N03)2+2N0f+4H2。,求得HNO3的

4”

物质的量为kmol。第二份由于是硫酸与硝酸的混酸,所以用离子方程式计算3Cu+8H++

22.4

2N0*=3Cu2++2N0t+4H0,求得参加反应的NO3的物质的量为mol,可知NO*过量,

222.4

10。6P

H+不足,此时H+的物质的量为寸mol,硫酸提供的H+的物质的量为寸mol,两者浓度

22.422.4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60分)

9.(13分)下列框图涉及到的物质所含元素中,除一种元素外,其余均为1〜18号元素。

己知:A、F为无色气体单质,B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为黑色氧化物,E为红色

金属单质(部分反应的产物未列出)。请回答下列问题:

(DD的化学式为;F的结构式为。

(2)A与B生成D的反应在工业上是生产的反应原理之一。

3

(3)E与G的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J、K是同种金属的不同氯化物,K为白色沉淀。写出SO?还原J生成K的离子方程

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红色金属单质”可知E为铜,进而推出“黑色氧化物"C为CuO。结合“B

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和框图中F在放电时与A反应,可知B、F、A、D分别为阳3、

N2>O2、NOo进而推出G、H、I、J分别为HNO3、CU(N03)2>CU(0H)2.CuCl2»

(1)岫中含有3个共用电子对,N原子间形成叁键。

(3)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CU2++2NOt+4%0。

(4)由上述分析可知,CuO与NH3反应生成Cu、电和m0,化学方程式为3CUO+2NH3

=3CU+N2+3H2OO

(5)CUC12被$。2还原,铜化合价降低生成的氯化物只能是CuCl,硫化合价升高转化成

S02+,离子方程式为2CU2++2CL+SO2+2H2O小=2CuClI+4H++S03-»

答案:(1)NONN(2)硝酸

2+

(3)3Cu+8H++2N0*=3Cu+2N0t+4H20

(4)3CUO+2NH3=^=3Cu+N2+311,0

2+

(5)2CU+2C1-+S02+2H20=^=2CuClI+4H++S0?+

10.(15分)碳、硫的含量影响钢铁性能。碳、硫含量的一种测定方法是将钢样中碳、

硫转化为气体,再用测碳、测硫装置进行测定。

(1)采用装置A,在高温下将x克钢样中碳、硫转化为CO2、S02»

管式炉

o2一将一』一A—气体a—测定装置

①气体a的成分是o

②若钢样中硫以FeS形式存在,A中反应:3FeS+502盘退1+3

(2)将气体a通入测硫装置中(如图),采用滴定法测定硫的含量。

4

①H2O2氧化S02的化学方程式:

②用NaOH溶液滴定生成的H2s消耗zmLNaOH溶液,若消耗1mLNaOH溶液相当于

硫的质量为y克,则该钢样中硫的质量分数:«

(3)将气体a通入测碳装置中(如图),采用重量法测定碳的含量。

干燥瓶CO]吸收瓶

①气体a通过B和C的目的是

②计算钢样中碳的质量分数,应测量的数据是

解析:(1)①钢样(含有铁、碳、硫)在高温下与。2反应,除生成C02、S02外,还有剩余

的。2,故气体a中含有CO2、S02,O2。②该反应中,S元素由一2价被氧化为+4价,即生

成S02,再结合元素守恒及元素的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配平该反应方程式:3FeS+5O2

==Fe304+3S02o

(2)①H2O2具有强氧化性,SO2具有强还原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2s化学

方程式为②消耗1mLNaOH溶液相当于硫的质量为yg,则消耗zmLNaOH

H202+S02=H2S04O

yzgyz

溶液相当于硫的质量为必g,那么钢样中硫的质量分数为——=一。

xgx

(3)①装置B中活性MnO2的作用是除去气体a中的S02,装置C中LCQO?-浓H2s检

验S02是否除尽,防止SO2进入C02吸收瓶,影响实验结果。②实验中应测定实验前后C02吸

收瓶的质量变化,从而确定C02的质量,继而求出钢样中碳的质量及质量分数。

答案:⑴①CO?、SO2、02②Fe3()4S02

(2)①出。2+SO=HSO

224x

(3)①排除S02对C()2测定的干扰②吸收《)2前、后吸收瓶的质量

11.(16分)二氧化硫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探究其制备方法和性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工业上用黄铁矿(FeS2,其中硫元素为一1价)在高温下和氧气反应制备SO2:4FeS2+

1102™8S02+2Fe203.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当该反应转移

2.75mol电子时,生成的二氧化硫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L。

(2)实验室中用下列装置测定S02催化氧化为S03的转化率。(已知SO3的熔点为16.8℃,

假设气体进入装置时分别被完全吸收,且忽略空气中CO2的影响)

5

②实验过程中,需要通入氧气。试写出一个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③当停止通入S02,熄灭酒精灯后,需要继续通一段时间的氧气,其目的是

④实验结束后,若装置D增加的质量为/咫,装置E中产生白色沉淀质量为〃g,则此条

件下二氧化硫转化率是(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不用化简)。

(3)某学习小组设计用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①能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

②为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充分反应后,取试管b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

实验。

方案I:向第一份溶液加入AgN0: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方案II:向第二份溶液加入

品红溶液,红色褪去;方案IH:向第三份溶液加入BaCk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方案中合理的是_(填“I”“II”或“III”);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反应中铁元素和硫元素的化合价均升高,两种元素均被氧化,反应中氧气全

部作氧化剂,11mol氧气参加反应生成8mol二氧化硫气体时转移电子44mol,故转移

6

275

2.75mol电子时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yX8X22.4L=11.2L。

(2)①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前首先要打开分液漏斗上部的活塞,以利于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顺利

滴下。②根据加热固体制取氧气的装置,可利用加热氯酸钾(二氧化镭作催化剂)或高锯酸钾

来制取氧气。③对于定量测定实验,除了要排除空气、水蒸气等的干扰,还要将产物S03以

及未反应的S02全部驱赶至吸收装置以进行准确测量或称量,故反应停止后还要继续通入一

段时间氧气。④装置D中增加的质量为S03的质量,装置E中沉淀为BaSOp根据硫元素守

inn

恒,被氧化的S02的物质的量为嬴mol,未被氧化的S()2的物质的量为言mol,故二氧化硫

80233

m

on

的转化率为x100%。(3)①能将S2-氧化,生成硫单质。②方案I,氯水中加入

mn

80+233

AgN03溶液也可得到白色沉淀;方案II中二氧化硫和氯水均可使品红溶液褪色;方案III中产

生沉淀可证明SO?与C1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因溶液显酸性,不会产生BaSOs沉淀,而是

BaSQi沉淀)。

答案:(l)Fe、S11.2

MnO2

(2)①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活塞,旋开分液漏斗的旋塞,缓慢滴加②2KC103不2KC1

+302t(或2KM必=K2MnO4+MnO2+O2\)③使残留在装置中的S02和S03被充分吸收

m

④~——X100%

m,n

80+233

24

(3)①试管a中出现淡黄色浑浊②HIS02+C12+2H20=4H++SO-+2C1-

12.(16分)亚硝酸钠(NaNOz)在纤维纺织品的染色和漂白、照相、生产橡胶、制药等领

域有广泛应用,也常用于鱼类、肉类等食品的染色和防腐。但因其有毒,所以在食品行业用

量有严格限制。现用如图所示仪器(夹持装置已省略)及药品,探究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及气

体产物的成分。

已知:①N0+N02+20H-=2N02+H20

②气体液化的温度:NO2为21℃,N0为-152℃

ABCDE

(1)为了检验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产物,仪器的连接顺序(按左一右连接)为A、C、

7

⑵反应前应打开弹簧夹,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排除装置中的空气,目的是

(3)在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70%的硫酸后,A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①确认A中产生的气体含有N0,依据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②装置E的作用是。

(4)如果向D中通入过量。2,则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如果没有装置C,对实验结论造成的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5)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