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钟与健康_第1页
生物钟与健康_第2页
生物钟与健康_第3页
生物钟与健康_第4页
生物钟与健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生物钟与健康

有趣的生物钟现象

自然界许多生物都存在着有趣的生物钟现象。“鸟钟”:在南美洲的危地马拉有一种第纳鸟,它每过30分钟就会“叽叽喳喳”地叫上一阵子,而且误差只有15秒,因此那里的居民就用它们的叫声来推算时间。第2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候鸟:第3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4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候鸟可在云层的上面连续飞翔几天而不会迷失方向,不是参照大海或借助太阳、风向,而是利用体内的生物钟和太阳的方向,通过计算已经飞行的距离,以动态的方式来确定飞行航向。第5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虫钟”:在非洲的密林里有一种报时虫,它每过一小时就变换一种颜色,在那里生活的家家户户就把这种小虫捉回家,看它变色以推算时间。第6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花钟”Ⅰ:在南美洲的阿根廷,有一种野花能报时,每到初夏晚上8点左右便纷纷开放。第7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花钟”Ⅱ:在我国新疆的草原上,生长着一种奇特有趣的花,其中淡黄色的小圆花在早晨7、8点钟开放,橙红色的蝶形花则开放于中午12时,而白色的小花则要到晚上7、8点准时开放。每次开花的时间都固定不变。第8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活树钟”:在南非有一种大叶树,它的叶子每隔两小时就翻动一次。当地居民称其为“活树钟”。第9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生物钟概述生物钟的概念生物钟也称为生物节律或生物韵律。是指生物体的生理、行为及形态结构随时间而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现象。第10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生物钟”一词的由来早在19世纪末,科学家就注意到了生物体具有“生命节律”的现象。上世纪初,德国内科医生威尔赫姆·弗里斯和一位奥地利心理学家赫尔曼·斯瓦波达,他们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在病人的病症、情感以及行为的起伏中,存在着一个以23天为周期的体力盛衰和以28天为周期的情绪波动。第11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大约过了20年,奥地利因斯布鲁大学的阿尔弗雷特·泰尔其尔教授,在研究了数百名高中和大学学生的考试成绩后,发现人的智力是以33天为波动周期的。科学家们将体力、情绪与智力盛衰起伏的周期性节奏,绘制出了三条波浪形的人体生物节律曲线图,被形象地喻为一曲优美的生命重奏。第12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0世纪中叶,生物学家又根据生物体存在周期性循环节律活动的事实,创造了“生物钟”一词。第13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生物钟的分类昼夜节律,又称为日周节律次昼夜节律,是指在一段时间里的节律。潮汐节律,是按每天潮汐变化的时间而定,周期一般为24.8小时。月节律,以一个月为周期。年节律,以年为周期。第14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生物钟的条件成为生物钟的必要条件:具有独立运行的能力,即不受外界环境或自身的行动等因素影响,能够连续展示一定时间的性质,但在运行过程中又有所偏差具有接受外部调节的能力,即可以对时间进行适时重置第15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生物钟的构成要素昼夜节律性摆动(钟摆系统)环境周期的同步化(人力系统)生物机能的节律传递(出力系统)(2)人力系统(光线、食物)(1)钟摆系统(3)出力系统(行为、生理)生物钟的构成要素第16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生物钟的必要性有了生物钟,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既能知道现在的时间,还能为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做好准备。概括地说生物钟具有以下四方面功能:提示时间:是指你在一定的时间必须做某事,到了这个时间,你就自动会想起这件事来。第17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提示事件:是指当你遇到某事时,生物钟可以自动提示另外一个事件的出现。维持状态:是指人们在作某一事时,能够使人一直做下去的力量。禁止功能:是指机体某个功能或行为可以被生物钟终止。第18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生物钟的位置生物钟的位置到底在何处?传统的观点认为,生物钟应该存在于大脑中,但对于具体位置的说法却又各不相同。

第19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有人认为,生物钟的确切位置在下丘脑前端,视交叉上核(SCN)内,该核通过视网膜感受外界的光与暗,使之和体内的时钟保持同一节奏。也有人认为,生物钟现象与体内的褪黑素有密切的关系,由于褪黑素是由松果体所分泌,因此生物钟也应该位于松果体上。第20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21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钟普遍存在于全身的神经网络和器官组织。如研究发现在人的膝后也有“生物钟”,如光照膝后部,就能影响人的作息规律,调整时差反应。第22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日本神户大学冈村均教授在对老鼠的实验中发现,老鼠的皮肤粘接组织的成纤维细胞里有大量的生物钟基因存在。他把存在于脑丘下部的生物钟叫做“母钟”,把皮肤等组织细胞里的生物钟称为“子钟”。他还发现,子钟和母钟连动,而且作用机制也相同。第23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有关生物钟的学说:外界信息所导致的外源说。

外源说认为,某些复杂的宇宙信息是控制生命节律现象的动因。美国学者弗兰克布朗博士认为,人类对广泛的外界信息,如电场变化、地磁变化、重力场变化、宇宙射线,其他行星运动周期、光的变化、月球引力等极为敏感,这些变化的周期性,引起了人的生命节律的周期性。第24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生物体内在因素决定的内源说

内源说认为,生命节律是由人体自身内在的因素决定的。对夜间活动的仓鼠的试验表明,在外界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如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条件下,仍然有相似的节律。人在恒温和与外界隔绝的地下,也表现出近似于24小时的节律,因此,人的生命节律是由人自身的因素造成的。生物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说第25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人体内部生物钟的周期时间生物钟的英语表示是“circadianclock”,circa是大约的意思,dian表示一天。因此人的生物钟周期就是大约24小时。大量的实验结果显示:无论年龄大小,人体内部生物钟的日周期时间平均约为25小时,个体间差异在30分钟之内。第26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环境因素对生物钟的调节人体内部固有的生物钟并非以24小时为一运转周期,而是略大于24小时。这就产生了内部生物钟和外部日周期不一致的现象。需要环境因素的调节。第27页,共29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光线对生物钟的周期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1)上午时间段内接受光照,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