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协同外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_第1页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协同外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_第2页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协同外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_第3页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协同外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_第4页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协同外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协同外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分)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的国防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如图所示为我国空军

战机空中加油时的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受油机都是静止的

D.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2.(2分)下列工具测量工具及其作用不正确的是()

A.温度计----温度B.电流表----面积

C.秒表----时间D.刻度尺----长度

3.(2分)选择测量仪器测量的原则是()

A.分度值越小越好

B.分度值越大越好

C.根据需要选择分度值的大小

D.根据爱好选择测量工具

4.(2分)下列各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237.2m=237.2X100=23720cm

B.237.2m=237.2mX100=23720cm

C.237.2m=237,2X100cm=23720cm

D.237.2m=237.2mX100cm=23720cm

5.(2分)关于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正常走路2步所用的时间约1s

B.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5s

C.升旗唱国歌用时约3min

D.普通中学生跑100m用时约9s

6.(2分)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

7.(2分)用最小刻度值为1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下列记录结果中正确的是

()

A.238.0毫米B.23.8厘米C.237.90毫米D.2.38分米

8.(2分)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4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

2.35cm、2.36cm、2.36cm>2.3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2.36cmB.2.357cmC.2.35cmD.2.4cm

9.(2分)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的错误叫作误差

B.误差是由于不遵守操作规则造成的

C.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D.选择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10.(2分)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原子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D.质子和中子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

11.(2分)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雪花纷扬B.柳枝摇曳C.丹桂飘香D.尘土飞扬

12.(2分)对于速度公式丫=且理解正确的是()

t

A.路程越长,速度越快

B.时间越长速度越慢

C.匀速运动时,时间越长路程越长

D.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13.(2分)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

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14.(2分)在物理学中我们是以“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

的,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

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A.离弦之箭B.风驰电掣C.一日千里D.姗姗来迟

15.(2分)春运期间,为了赶去乘车,大人搀着孩子一起快走了30m,孩子共走了110步,

则速度快的是()

A.一样快B.大人C.小孩D.无法确定

16.(2分)下列测量中采用了比较合理的方法是()

A.测量地图上铁路线长度时,用一根有弹性的棉线和曲线重合来测量

B.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先测出200页同样纸厚,然后除以200

C.测乒乓球的直径时,直接测量就可以了

D.测数学书中一张纸的厚度时,先测出200页同样纸厚,然后除以100

17.(2分)如图所示是一个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里运动情景的大致物理模型图,下列对这

个小球的运动情景描述正确的可能是()

起点•------►•---►•——►

终点•<-----•<—•<—•<-•<-•<

A.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B.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

C.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D.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18.(2分)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实例,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

A.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一一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燃料燃烧一一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C.电灯发光一一机械能转化为光能

D.电炉通电——内能转化为电能

19.(2分)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

20.(2分)小军同学用下列四种方法测定小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认为最好

的是()

A.先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B.先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C.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D.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21.(4分)长度的基本单位是,实验室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22.(4分)如图所示,总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由甲图:

23.(4分)如图1所示,用甲、乙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其测量结果分别为:甲

24.(4分)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km,爸爸驾车带小明去感受大桥的风采,如果小车以

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h.爸爸问小明:“为什么我看到桥两边的路灯都

往后退呢?”小明说:“这是因为你选择了为参照物。”

25.(4分)在电视电影中,我们常见到主人公“腾云驾雾”的镜头,其拍摄过程是这样的:

演员做出某种姿势或动作,同时用排风扇迎着演员吹风,使演员衣裙向后飘动,在播放

时,便会出现“腾云驾雾”的镜头•以地面为参照物的,以布景为参照物,演

员是的。

26.(2分)出租车司机在机场高速路的入口处,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在不违反交通规则

的前提下,该司机从入口处出发h才能到达机场。

27.(4分)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3,则

它们的速度之比是;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5:3,则速度之

比是。

28.(4分)如图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

物体是;甲在前2s内通过的路程是m«

三.计算(27题4分;28题6分,共1()分)

29.(4分)一列长为500m的火车以54km/h的速度完全通过一座铁桥,用时lmin20s。求

铁桥长度。

30.(6分)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20m/s的速

度行驶6min,紧接着在模拟山路上以10m/s的速度行驶4min.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6min的路程。

(2)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总路程。

(3)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四、实验探究:(每空2分,共20分)

31.(10分)两位同学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某次实验过程如图:

(1)实验中需要使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实验原理

是。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或“小”);

(3)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i=cm/s,小车通过全程

的平均速度v=cm/so(每格为Is)

32.(10分)一般物质都是“热胀冷缩”的,物体受热时在长度方向上的膨胀叫线膨胀,小

华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

猜想一:物体线膨胀的伸长量,可能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物体线膨胀的伸长量,可能与物体的原长有关;

猜想三:物体线膨胀的伸长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升高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华和同学们进行实验。如表是他们探究影响物体线膨胀

因素的实验记录(铜、铝的横截面积相同)。

实验序号材料原长/m温度升高/℃线膨胀的伸长量/mm

1铜1100.19

2铜2100.38

3——300.57

4铝2100.46

请根据实验记录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实验序号与,可得结论:当原长和温度的升高相同时,物体线

膨胀的伸长量与材料有关。

(2)比较实验序号1与2,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没有填全,为了利用实验序号1与3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

内容

(4)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不变,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法。

(5)同学们的科学探究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①分析论证;②猜想与假设;③进行实

验与收集数据;⑤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合理排列的顺序为:。

五、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者两个

正确答案,少选得1分,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33.(2分)机械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参照物的选择无关,对任何参照物而言结果都是相同的

B.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时,首先要选定参照物

C.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D.物体运动的描述是相对于参照物的

(多选)34.(2分)-一辆摩托车在平直的路上行驶,在1s内经过1m,在2s内经过2m,

在4s内经过4m,则对此摩托车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匀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

(多选)35.(2分)甲、乙两小车在平直轨道上从同一点出发向西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

运动的s-l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s/m

甲车

20

15

10j乙车

5

0246810t/s

A.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

B.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西运动

C.经过6s,两车相距20m

D.通过10m的距离,甲车比乙车少用8s

36.(2分)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若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3:2,甲、乙

两物体的运动路程之比是3:4()

A.8:9B.9:8C.1:2D.2:1

37.(2分)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B地,甲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

路程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I和V2(VI>V2),乙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内的运动速度

分别为VI和V2,则()

A.甲先到达B地B.乙先到达B地

C.两人同时到达B地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六、综合题(共10分)

38.(4分)在观察如图所示小球摆动时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实验中,小涛发现小球每摆一个

来回的时间似乎都相同。于是他产生了猜想,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

①可能跟小球质量m有关;

②可能跟绳子长度1有关;

③可能跟小球移开的距离s有关;

序号瓶质量m/g移开距离S/格悬线长度1/格来回时间t/s

1203122.1

2403122.1

3603122.1

4602122.1

5601122.1

660391.9

760361.5

为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在竖直的木板上画出方格,用瓶子代替小球,则:

(1)除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天平和;

(2)在测出不同条件下,瓶子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后,得到表中的数据•则:为

了研究t与1关系和的数据进行分析;

(3)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t与无关,与

有关(填写字母)。

39.(6分)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司机的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司

机的反应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若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

驶,紧急停车时,制动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为2.3s。汽车在这两个过程中通过的总距离为

30mo

发现情况开始刹车时车辆停止时

+反应过程---------------制动过程------------

(1)当你乘坐在此行驶的汽车上时,紧急停车时,以自己为参照物(填“静

止的”或“运动的”);

(2)司机的反应时间是多少;

(3)紧急停车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4)请画出汽车从司机看到情况到停止这段时间的v-t图。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分)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的国防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如图所示为我国空军

战机空中加油时的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受油机都是静止的

D.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

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AC、加油过程中,加油机,所以说它们是运动的。

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D、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

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2.(2分)下列工具测量工具及其作用不正确的是()

A.温度计——温度B.电流表——面积

C.秒表一一时间D.刻度尺一一长度

【分析】根据对各测量工具的作用来判断。

【解答】解:由于温度计测温度的仪器,电流表测电流的仪器,刻度尺测长度的仪器;

故ACD正确,B不正确。

故选:B。

【点评】要对所学各种测量工具的作用认识清晰。

3.(2分)选择测量仪器测量的原则是()

A.分度值越小越好

B.分度值越大越好

C.根据需要选择分度值的大小

D.根据爱好选择测量工具

【分析】根据测量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被测量的物理量值不能超过测量工具的测

量范围,根据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选择分度值的大小。

【解答】解:选择测量仪器时,根据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

故选:C。

【点评】根据测量量来确定测量工具的范围,根据测量需要选择测量工具的分度值。

4.(2分)下列各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237.2m=237.2X100=23720cm

B.237.2m=237.2mX100=23720cm

C.237.2m=237.2X100cm=23720cm

D.237.2m=237.2mX100cm=23720cm

【分析】长度单位换算不是换算单位前面的数字,而是换算单位大小,就是米和厘米,

千米和米等单位之间进行换算,换算成新单位后,原来的单位就不能再重复写上去。

【解答】解:因为lm=100cm,所以237.2m=237.8XI00cm=23720cm,m换算成cm

后。所以ABD选项错误;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单位换算,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是也是很容易出错,考的是基础

知识理解。

5.(2分)关于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正常走路2步所用的时间约1s

B.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5s

C.升旗唱国歌用时约3min

D.普通中学生跑100m用时约9s

【分析】根据生活常识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解:A、人正常走路2步的路程约为1m,故A正确;

B、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6s;

C、升旗唱国歌用时约50s;

D、普通中学生跑100m用时约16so

故选:A«

【点评】本题是常识题,属于基础题。

6.(2分)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

【分析】(1)使用之前的“三看”:看零刻线是否磨损、看清量程的大小、看清尺子的分

度值。

(2)使用时要做到“四会”:会放、会看、会读、会记。

①会放:刻度尺要放正,做到“齐、平、贴”,即刻度尺的零刻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

刻度尺与被测物体长度平行、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体,以减小刻度尺的厚度产生的误差。

②会看: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表面垂直。

③会读:数值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④会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没有单位的任何记录都是没有意义的。

【解答】解:(1)由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可知A、C;

(2)B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测量时如果零刻线磨损,记录结果时从对齐的刻线处量起;

故选:Bo

【点评】正确使用刻度尺是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了解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利于

我们改进实验方法,减小误差。

7.(2分)用最小刻度值为1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下列记录结果中正确的是

()

A.238.0毫米B.23.8厘米C.237.90毫米D.2.38分米

【分析】同一把刻度尺的准确程度一定,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解答】解:

A、238.0mm,所以分度值为1mm;

B、23.7cm,所以分度值为1cm;

C、237.90mm,所以分度值为0.2mm;

D、2.38dm,所以分度值为1cm。

故选:Ao

【点评】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8.(2分)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4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

2.35cm、2.36cm、2.36cm>2.3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2.36cmB.2.357cmC.2.35cmD.2.4cm

【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在测量长度时,通常采用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计算时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除错误读数,取其余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即为测量

结果;

在最后结果的确定时,还要注意小数位数的保留规则与测量值相同。

【解答】解:使用刻度尺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从题中数据可知,应去掉;

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故物体长度是:L=2-35cm+2.36cm+4.36cir,2.36cm。

3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了在长度测量时,减小误差的方法,是一道基础题。

9.(2分)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的错误叫作误差

B.误差是由于不遵守操作规则造成的

C.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D.选择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分析】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产生原因是:①测量工具不精密;②测量

方法不科学;③估读。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

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解答】解:A、错误和误差是不同的,误差不能避免:

B、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操作规则造成的;

C、误差是不能避免的;

D、选择精密仪器,可以减小误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误差的定义,误差产生的原因、误差与错误的区别等知识点

的理解与掌握。

10.(2分)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原子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D.质子和中子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

【分析】根据物质、分子、原子、原子核、电子的关系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又由原子组成的,且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动,

比质子中子还小的微粒还有夸克。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的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但越是简单的题越要细心,防止粗心

大意而出错。

11.(2分)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雪花纷扬B.柳枝摇曳C.丹桂飘香D.尘土飞扬

【分析】分子的体积很小,肉眼很难直接观察到。从这个方面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用肉眼能直接看到的物体都不属于分子,例如雪花纷扬、尘土飞扬等,这

是分子运动的一种基本形式。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子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同时需要掌握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12.(2分)对于速度公式v="^理解正确的是()

t

A.路程越长,速度越快

B.时间越长速度越慢

C.匀速运动时,时间越长路程越长

D.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分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根据速度公式分析答题。

【解答】解:A、由丫=亘,s=vt,速度快,故A错误;

t

B、由丫=且,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故B错误;

t

C、由v=且,s=vt,速度v是定值,故C正确;

D、由丫=且,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故D错误;

t

故选:C«

【点评】理解速度的定义公式,并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3.(2分)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

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分析】已知总路程和总时间,根据公式vf■可求平均速度的大小。

【解答】解:两人跑的总路程相同,所用时间相同■可知。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关键是比较总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二者相同,平

均速度就相同。

14.(2分)在物理学中我们是以“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

的,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

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A.离弦之箭B.风驰电掣C.一日千里D.姗姗来迟

【分析】要判断哪个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就看哪个成语中既有

时间又有路程。

【解答】解:这四个选项中的成语都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其中“离弦之箭”、“风

驰电掣”这三个成语描述的是物体运动非常得快。但这四个成语中,因为这个成语中既

有时间又有路程,“千里”指的是路程。

故选:C«

【点评】本题很好的将物理知识和语文知识联系起来,类似的像古文中的诗句、生活中

的谚语所包含的物理道理都是试题中常见的题型,这类题能提高学生的做题兴趣,也能

很好的利用学生其它方面的知识,达到学习物理的目的,是一道好题。

15.(2分)春运期间,为了赶去乘车,大人搀着孩子一起快走了30m,孩子共走了110步,

则速度快的是()

A.一样快B.大人C.小孩D.无法确定

【分析】物体的速度等于路程除以运动时间,大人与孩子的路程、运动时间都相同,由

速度公式可判断两者的速度大小。

【解答】解:大人搀着孩子一起走了30m,他们的路程S相同,则速度V=§,大人小

t

孩运动的一样快。

故选:A«

【点评】解题时要注意:运动快慢取决于物体的速度,大人与小孩的路程、运动时间都

相等,则他们的速度相等。他们的运动快慢与他们走了多少步无关。

16.(2分)下列测量中采用了比较合理的方法是()

A.测量地图上铁路线长度时一,用一根有弹性的棉线和曲线重合来测量

B.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先测出200页同样纸厚,然后除以200

C.测乒乓球的直径时,直接测量就可以了

D.测数学书中一张纸的厚度时,先测出200页同样纸厚,然后除以100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的了解:

(1)测多算少法:由于测量工具精确度的限制,某些微小量,无法直接测量,在测量时,

可以把若干个相同的微小量,集中起来,做为一个整体进行测量,将测出的总量除以微

小量的个数,就可以得出被测量的值,如测量纸的厚度。

(2)变曲为直法:长度的测量时,要求刻度尺应紧靠被测物体,在实际测量中,有些长

度并非直线,可以借助于易弯曲但弹性

不大的细棉线等,与被测物体紧密接触,然后量出细棉线的长度即可,如测量地图上铁

路或河流的长度等。

(3)卡测法:对于某些长度端点位置模糊,或不易确定,如圆柱体等,需要借助于三角

板或桌面将待测物体卡住,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转移到刻度尺上。

【解答】解:A、测量铁路线长度时。故A错误。

B、200页同样的纸,因此一张纸的厚度等于200页纸的厚度除以100。

C、由于乒乓球直径的长度端点位置不易确定。故C错误。

D、综上分析可知选项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知道如何将不便于测量的物理量转化成便于直接测量的长度。

17.(2分)如图所示是一个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里运动情景的大致物理模型图,下列对这

个小球的运动情景描述正确的可能是()

起点•-----►•-----►•——►•—>6^

终点-----•<—•<—<-><

A.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B.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

C.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D.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先由图得出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路程的大小变化,根据v=且得出小球的速度变

t

化;

再分析各个选项小球的速度变化,从而得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解答】解:

由图得出,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路程先变小,所以小球的速度是先变小;

A、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故A不符合题意;

B、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

C、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能从物体模型图得出小球的速度变化是本题的关

键。

18.(2分)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实例,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

A.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一一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燃料燃烧一一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C.电灯发光一一机械能转化为光能

D.电炉通电——内能转化为电能

【分析】能量转化的过程中,必定有一种能量减少,另一种能量增加。分析能量转化时,

就看什么能量减少了,什么能量增加,总是减少的能量转化为增加的能量。结合实例,

明确转化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情况,可做出判断。

【解答】解:A、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B、燃料燃烧,故B正确:

C、电灯发光,故C错误;

D、电炉通电,故D错误。

故选:Bo

【点评】能量转化的过程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平常的学习中要注意总结归纳。例如燃

料燃烧都是将化学能转化成内能、用电器都是利用电能工作的。

19.(2分)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

如图所示()

【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和时间的图象就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由此可知

A和B都是错误的;由题干中的图可知:甲乙同时同向运动,相同的时间内,乙运动的

路程长,乙的运动速度就大;我们可以在C和D的图象中,由甲先到达终点,找出相同

的时间,看谁运动的路程长,从而得出正确图象。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乙比甲运动的速度大。

AB、两图的图象表示,运动的路程是不变的,故AB错误;

C、在横轴上找一点,做纵轴的平行线,说明了甲运动快;

D、运用上面的方法,乙的运动路程长,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图象的分析能力,尤其是路程与时间图象中物体速度的

判断,这是一个难点,需要突破。

20.(2分)小军同学用下列四种方法测定小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认为最好

的是()

A.先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B.先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C.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D.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分析】本题要考虑到桌子的长度不是很大、时间路程不能太小、时间用秒表容易记录

以及实验时的误差大小等。

【解答】解:平均速度肯定要范围越大越好,桌面的范围不是很大,取较长时间可能会

有误差,再说时间到的时候小球在运动中,又会带来较大的误差,一到点掐秒表,多做

几次,因为掐秒表的动作反应也有误差。

故选:Ao

【点评】为了减小误差,测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不能取太小的路程或时间,一般选定较

长的路程来测时间。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21.(4分)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实验室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

【分析】根据我们对于长度单位,以及测量工具的了解来作答。

【解答】解: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符号是m;

实验室中,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故答案为:米;刻度尺。

【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属于基础知识。

22.(4分)如图所示,总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由甲图:

相同比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快

由乙图:路程相同比时间,时间短的运动快。

【分析】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一是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时间少运动快;二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路程长运动快。

【解答】解:由图甲可知,三人运动的时间相同,所以此图是利用在相同时间内比较通

过的路程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

由图乙可知,三人通过的路程相同,所以此图是利用在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的时间来比

较物体运动快慢的。

故答案为:时间相同比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快;,时间短的运动快。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方法的了解和掌握,这两种比较方法都

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比较。如果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则我们需要通过比较它们单位时

间内通过的路程才能得出它们的运动快慢,这也正是我们后来引入速度这个物理量的原

因。

23.(4分)如图1所示,用甲、乙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其测量结果分别为:甲

【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或叫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

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

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

分度值的下一位;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准确程度越高;

(2)秒表的使用:先按下复位按钮,使分针和秒针都指在零刻线处;按一下开始按钮,

指针开始转动,再按一下就停止;读出分针、秒针的读数,就是两次按按钮的间隔时间。

【解答】解:由图知:

(1)甲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2cm;木块右侧与2.2cm对齐,

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2.0cm-2.6cm=2.8cm;

(2)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8.5min,指针在5min和3min之间;大盘的分度值是0.1s,因

此秒表读数为8min37.5s=337.5s。

故答案为:(1)5.8cm;(2)337.5s.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和秒表的分度值及读数,在日常生活和物理实验中经常使

用刻度尺和秒表,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24.(4分)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km,爸爸驾车带小明去感受大桥的风采,如果小车以

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91爸爸问小明:“为什么我看到桥两边的路灯都往后

退呢?”小明说:“这是因为你选择了汽车为参照物。”

【分析】知道了路程和速度求运动的时间,可以利用公式t=旦来求解;运动和静止是相

v

对的,要确定参照物,关键分析路灯相对于哪个物体向后退。

【解答】解:由丫=且得,需要的运动时间:

t

t=「=_36km-=o.5h;

v72km/h

路灯相对于汽车不断后退,所以看到路灯向后退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

故答案为:7.5;汽车。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正确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是明确路灯向后退

的关键。

25.(4分)在电视电影中,我们常见到主人公“腾云驾雾”的镜头,其拍摄过程是这样的:

演员做出某种姿势或动作,同时用排风扇迎着演员吹风,使演员衣裙向后飘动,在播放

时,便会出现“腾云驾雾”的镜头。以地面为参照物静止的,以布景为参照物,演

员是运动的。

【分析】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

照物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物体是运动的;根据题意分析答题。

【解答】解:在拍摄过程中,演员相对于地面位置保持不变,则演员是静止的、湖泊是

运动的;

以演员背后展现的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为参照物,演员与布景的位置发生改变,是一

种视觉上的错觉。

故答案为:静止;运动。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选择参照物

等问题,知道参照物的选择方法,知道运动具有相对性即可正确解题。

26.(2分)出租车司机在机场高速路的入口处,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在不违反交通规则

的前提下,该司机从入口处出发0.3h才能到达机场。

【分析】从标志牌可以看出距离和最高限速,根据公v=且可求行驶时间。

t

【解答】解:由标志牌知:最大行驶速度为lOOkm/h,距机场距离为30km,

据丫=且得至少需要的时间:

t

t=旦=30km=03h。

vlOOkm/h

故答案为:6.3o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应用,还要懂得交通标志牌

上数值代表的意义。

27.(4分)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3,则

它们的速度之比是2:3;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5:3,则速度之比

是3:5。

【分析】根据两车间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可以求出两车的速

度之比。

【解答】解:(1)设运动时间是t,

s甲

两车速度之比二更=」一=±史=2;

V乙s乙S乙3

t

(2)设路程是s,

Vfflt甲tyo

两车速度之比‘=’==」=为;

V乙st甲5

t乙

故答案为:2:4;3:5。

【点评】本题考查了求速度之比,熟练应用速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28.(4分)如图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

物体是甲;甲在前2s内通过的路程是30mo

【分析】(1)在v-t图象中,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不变;倾斜的直

线表示物体的速度在发生变化;

(2)由图可知甲的速度,根据速度公式求出甲在前2s内通过的路程。

【解答】解:由图可知,随着时间的变化,大小为15m/s;

由丫=且可知。

t

故答案为:甲;30。

【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以及对运动图象的认识与理解,是一道常考题,难度

不大。

三.计算(27题4分;28题6分,共10分)

29.(4分)一列长为500m的火车以54km/h的速度完全通过,一座铁桥,用时lmin20s。求

铁桥长度。

【分析】列车通过铁桥的路程等于铁桥长度与列车长度之和,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

出列车路程,然后可以求出铁桥的长度。

【解答】解:列车速度:v=54km/h=15m/s,

运动时间t=lmin20s=80s,

由v=旦得,列车的路程s=vt=15m/sX80s=1200m,

t

铁桥的长度L铁桥=s-L列车=1200m-500m=700m»

答:这座铁桥的长度为700m。

【点评】本题还考查了求铁桥长度的问题,熟练应用的公式的变形公式、知道列车路程

与铁桥长度的关系即可正确解题。

30.(6分)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20m/s的速

度行驶6min,紧接着在模拟山路上以10m/s的速度行驶4min.求:

(I)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6min的路程。

(2)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总路程。

(3)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分析】(1)根据速度公式v=目的变形公式求出汽车在模拟山路行驶6min的路程;

t

(2)根据速度公式v=目的变形公式求出汽车在模拟山路行驶4min的路程,即可求出模

t

拟山路行驶的总路程;

(3)山路上的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即为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⑴ti=6min=360s,

根据丫=且可得,

t

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s1=V2ti=20m/sX360s=7200m,

(2)ti=4min=240s,

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

S2=V8t2=1Om/sX240s=2400m;

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总路程:

s=s1+S4=7200m+2400m=9600m«

(3)这次整个测试中总时间t—ti+t2-360s+240s—600s,

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v=s.=9600m=]6m/So

t600s

答:(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6min的路程为7200m。

(2)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总路程为9600mo

(3)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6m/s«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计算平均速度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

间,绝不可加起来被2除,这是此类题的易错点。

四、实验探究:(每空2分,共20分)

31.(10分)两位同学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某次实验过程如图: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选填“大”或“小”);

(3)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i=13c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

均速度v=16cm/s。(每格为Is)

【分析】(1)测平均速度的原理是平均速度公式,需要用刻度尺测小车的路程,用秒表

测小车的运动时间;

(2)斜面坡度越小,小车速度变化越慢,小车运动时间越长,越方便时间的测量;

(3)由图示秒表求出小车的运动时间,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1)实验中需要使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与秒表;实验原理是v=巨;

t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

(3)由图示秒表可知,小车的总路程s=80cm=0.8m,

前半程路程s5=Ax5.8m=0.8m,

2

小车前半段的运动时间ti=3s,

上半程的平均速度丫7=8~=&~鱼•七3.13m/s=13cm/s,

113s

由图示秒表可知,小车全程的运动时间t=5s,

全程的平均速度丫=且=。**1n=o.i6m/s=16cm/s;

t5s

故答案为:(1)秒表;v=亘;(3)13。

t

【点评】本题是一道基础题,知道测平均速度的原理、由图示求出小车的运动时间与小

车的路程、熟练应用平均速度公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32.(10分)一般物质都是“热胀冷缩”的,物体受热时在长度方向上的膨胀叫线膨胀,小

华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

猜想一:物体线膨胀的伸长量,可能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物体线膨胀的伸长量,可能与物体的原长有关;

猜想三:物体线膨胀的伸长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升高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华和同学们进行实验。如表是他们探究影响物体线膨胀

因素的实验记录(铜、铝的横截面积相同)。

实验序号材料原长/m温度升高/七线膨胀的伸长量/mm

1铜1100.19

2铜2100.38

3铜]300.57

4铝2100.46

请根据实验记录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实验序号2与4,可得结论:当原长和温度的升高相同时,物体线膨胀

的伸长量与材料有关。

(2)比较实验序号1与2,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当材料和温度升高相同时线膨胀的

伸长量与原长有关(或当材料和温度升高相同时线膨胀的伸长量与原长成正比)。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没有填全,为了利用实验序号1与3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

内容

(4)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不变,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

量法。

(5)同学们的科学探究主要经历了以下儿个过程①分析论证;②猜想与假设;③进行实

验与收集数据;⑤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合理排列的顺序为:④②⑤③①。

【分析】(1)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中记录了物体的长度和升高的温度,需要测量长度和

温度的工具;

(2)实验序号1和2,材料、升高的温度都是相同的,只有原长不同,伸长量不同就说

明了物体的线膨胀和原长有关;

(3)要探究物体的线膨胀和温度升高的关系,应使材料和原长相同,温度升高不同;

(4)根据猜想,物体膨胀情况与多个因素有关,应采用控制变量法;

(5)根据科学探究的步骤进行排序。

【解答】解:(1)要探究伸长量与材料的关系,需使原长和升高温度相同,故应选择2、

4;

(2)实验序号3和2,材料都是铜,第2次原长较大,由此得出:当材料与升高的温度

相同时,伸长量也越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