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软开度在舞蹈训练中的重要性3900字】_第1页
【浅论软开度在舞蹈训练中的重要性3900字】_第2页
【浅论软开度在舞蹈训练中的重要性3900字】_第3页
【浅论软开度在舞蹈训练中的重要性3900字】_第4页
【浅论软开度在舞蹈训练中的重要性3900字】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软开度在舞蹈训练中的重要性摘要“软开度”具体地说,是对人的关节及韧带伸拉的反复,从而增加这些部位的韧性,增强周围肌肉的弹性和力量,使身体各个部位都能协调自然地听从大脑的指挥,从僵硬的状态下解放出来,达到自如、游韧的程度。软开度是舞蹈学生学习舞蹈艺术所必备的基本条件,也是在所有艺术种类中最具特点的。软开度对于舞蹈演员来说是一种特有的要求,若一个舞蹈演员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技术技巧,是无法生动形象地诠释自己演绎的每一个角色的。关键词:软开度;舞蹈;技术技巧目录TOC\o"1-3"\h\u18281引言 220133一、软开度的概念理解 23411二、软开度在舞蹈训练中的重要性 36868(一)软开度是舞蹈技巧训练的前提 3420(二)软开度在课堂组合训练中的基础作用 37022(三)软开度在舞蹈组合和剧目中的意义 411980三、舞蹈软开度练习——踢腿的技术技巧 412334(一)起腿要轻 48322(二)踢时要快 415692(三)落腿应稳 531759总结 59490参考文献 7

引言软开度是舞蹈中对人体柔韧性的专业术语的俗称,它是戏曲和舞蹈艺术对表演者的一种特有要求。一个戏曲或舞蹈演员如果没有身体各部位关节韧带拉长的软、开度条件,就难以用身体作为工具去表现各种类型的角色。事实上当我们从接触戏曲和舞蹈练习伊始,就开始同自己身体幅度的局限性作斗争了。而当我们成为十分熟练的戏曲和舞蹈演员的时候,我们还必须每天不间断地巩固和发展已练出的软开度。当我们开始感到身体机能退化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韧带纤维失去弹性,关节逐渐僵化),影响了艺术的表现力,就会使我们在表演时,失去以往身体的灵活性,导致身体语言不够舒展和自由。这样既不能适应戏曲和舞蹈专业的需要,也会危机到自己的艺术生命。因此我们在延长自己表演艺术生命的同时,为要创造和表现出更丰富的戏曲和舞蹈空间和意向,要自觉地、不遗余力地、坚持不懈地练习软开度和开发软开度。一、软开度的概念理解软开度是身体柔韧的基础上集合了力度开合的能力。在舞蹈中,软开度的训练是属于一种基础的训练,软开度是许多动作的基础要求,如果身体没有一定的软开度,就很难在舞蹈中有所成就。在我们经常看的舞蹈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常人难以做到的动作,如大劈腿,要求双腿180度张开,这对许多人都是一个很困难的动作,如果找一个人试验下,就会发现,人腿分开90度就已经比较困难了,当人分开双腿向下压的时候,分到一定程度腿部就会产生疼痛;而当人站立的时候,将腿抬起,大多数人无法形成90度直角,更不要说超过90度了。而在舞蹈中,舞蹈学员可以轻易的做到这些,将双腿劈开180度,单脚站立反转180度,有的舞蹈家甚至可以将腰部折叠,这些高难度的动作的基础就是软开度。而要将舞蹈这些基本动作练好,就要努力提高软开度的练习。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人体的软开度并不是指柔软度,很多人的身体极为柔软,如同没有骨头一般,但却缺少力量,软开度并不是指身体高度柔软,而是指身体各关节活能力极强,当然,软开度好的人柔软度也一定很好,软度好的不一定软开度好。二、软开度在舞蹈训练中的重要性(一)软开度是舞蹈技巧训练的前提舞蹈技术技巧可以增强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增加舞台震撼性。完成这些技术性动作不仅要求舞者解决软开度,还要有超强的肌肉控制能力。技巧动作“跳”中的“拧、倾、翻、展、腾”等使舞蹈形成高与低、起伏跌宕的对比。例如古典舞技术技巧“倒踢紫金冠跳”便要求肩、髋关节、胸腰、大腰的开度,在此,开度解决得越好,空中舞姿便越舒展。技巧动作“转”中的“掖腿转”“四位转”等都是需要肢体各关节的力量跟着身体转动而使旋转的动力增强,并通过肢体协调力来保持重心稳定。再如技巧动作“翻”中的“探海翻身”“串翻身”“踏步翻身”等翻身运动要求动作在空间的弧度、运动中动作之间的连接与圆润。而这些技巧的出色完成都是在软开度得到良好解决的基础上完成的,可以直接反映出技术技巧的准确度和质感。(二)软开度在课堂组合训练中的基础作用在舞蹈课堂训练中,塑造舞姿形态使身体各部位配合灵活协调,使身体线条婉转修长,更具有运动的美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软开度训练在单一的把杆空间之外,加强韧带拉伸与力量、强化肌肉收缩能力,最大限度地解放肢体并提高身体协调性。所以,解决好软开度的训练,在保障舞蹈动作高质量的前提下丰富了不同空间的表现手段,扩大了舞蹈艺术的表演范围。在组合训练中,结合软开度进行“刚”“柔”“伸”“放”的训练,可增强艺术表现力。如“风火轮”组合,其动作缓中有快、快中带缓,既可立身小圆,又可仰胸画大字圆;既可整圆,也可半圆;既可展臂组合,又可拧身拘圆,而这些动作若在解决好软开度的基础上来完成,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软开度在舞蹈组合和剧目中的意义舞蹈作品需要身体各部位来协调动作,并和动作结合融于韵律中,来表达舞者内心情感,丰富剧情内容,从而达到艺术感染力和舞蹈表现力。舞蹈演员不仅要表现艺术情感还需要肌肉的力度、速度和对身体的控制能力,更需要舞者自身的软开度。舞者专业基础的软开度、肌肉控制能力和身体的稳定性与流畅又舒展的动作连接相配合,才能够充分展示舞者的柔美身段和优美曲线、高雅的气质、精准的动作与超高的表现力,能够更好地抒发人物内心情感,将观众带入舞蹈所表现的艺术情景中。软开度的充分合理运用,能让舞蹈中高潮部分的动作和技巧连接具有更丰富的语言性和逻辑性,让舞者在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中得心应手的抒发与表现情感。因此,在训练中将软开度与舞蹈剧目合理结合,可让人感受到婉转、曲折、有条不紊、轻重缓急的艺术语言。三、舞蹈软开度练习——踢腿的技术技巧(一)起腿要轻作为一名戏曲和舞蹈的学习者要坚持韧带的拉长及各关节能力的训练,重点解决肩、腰、腿、髋关节等关键部位。在训练过程中,舞蹈者要根据不同阶段,遵循严格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运动幅度由小到大,运动速度由慢到快,训练次数从少到多渐次进行。有时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目的性强的舞蹈训练和综合训练,因为软开度在实际运用中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各部位连接相互配合、互为作用。(二)踢时要快此外,在组合训练中除了“刚”劲外,利用软开度再加上“柔”“长”“伸”“放”的训练,就会在不同的情景中舞出迥异的艺术效果,如“风火轮”组合、“雁南飞”组合。“风火轮”组合吸收了武术中“侠”的概念,根据舞蹈艺术的特点加以变化和发展,使七种不同的动作,既有快慢之分又有快中之缓、缓中之快;既可立身小圆,又可仰胸画大字圆;既可整圆,又可半圆;既可展臂组合,又可拧身拘圆,从而极大地增强了艺术的表现力。“雁南飞”组合则吸收了姊妹艺术的“伸”“放”等特点,运用“反探海转”及“滚地翻身”等新技巧,表现了盼望亲人归来的真挚情感。(三)落腿应稳在训练方法上,软开度训练应注意内力与外力结合。内力主要指自己的力量;外力是指本身以外的力量。现在腿功训练一般采取“压”“耗”“撕”“搬”“踢”等方法训练。这五种方法中,“压”“耗”“搬”“踢”四种不借外力,而“撕”则需要别人帮助才能进行训练。现实中,通常对条件较差的同学,多采用“撕”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不过这种外力解决软度的方法虽然能强化软度,起到一定的效果,但要慎用。因为外力进行撕腿,往往会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在用这种方法时,要掌握用力的尺度,要适度而止,要在“撕”腿后多踢多活动,以防拉伤和出现韧带结节。随着人们对人体解剖学和生理运动学的深入认识,目前的软度训练更强调自觉意识。其方法就是通过“压”“耗”“搬”“踢”等手段使身体关节韧带获得解放。在软开度训练中分别选择了以地面、扶把、墙为依托等多种方式,进行前、旁、后腿的练习。其中高“耗”前腿、后“悬”压等动作练习能较理想地解决前后腿的软开度,并避免伤病。总结总之,由于在人体运动中,身体各部位都会产生相应的连锁反应,利用软开度就会给人以饱满丰富的美感,使舞蹈与戏曲作品中的精彩片段在动作与技巧之间的连接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语言性。除此以外,如果说技术化技巧的运用是为了增强其舞蹈的观赏性。那软开度的观赏性便在于它是动静相结合的人体运动形式。它的静态表现为造型之美,这时的软开度与戏曲和舞蹈塑造的形象融在一起,在舞台造型的存在和变化中去凸显肢体在运动过程中美的形态。软开度还会让人体动作更加舒展、灵活,让舞蹈者在风采各异的剧目中自由抒发与表现。由此可见,只要把软开度合理地与舞台剧目表现内容及塑造形象融为一体,便有利于人体顺应多变的节奏,去体现高难度的技术技巧,展现出民族舞蹈艺术的观赏性,传达出龙飞凤舞、抑扬顿挫、曲折婉转、错落有致的艺术语言。通过上述分析来看,具有软开度的基础,能使舞蹈动作、戏曲动作更富有协调性、稳定性、灵活性,能帮助学生掌握各种独具风格的戏曲和舞蹈作品。特别是对于学习戏曲和舞蹈的学生,无论从力学、美学、风格性与表现力等方面,对它都应该给予应有的重视。因此,我们应不懈努力、继续研究,去发展完整的民族训练体系,采取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加强软开度能力的训练,为学生身体各部分的控制能力及各类技术技巧夯实基础,为学生在课堂组合与舞台剧目中的运用上架起桥梁。

参考文献[1]章丽莉.高职舞蹈专业软开度训练探寻[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3,02:28-31.[2]赵阳.普高起点舞蹈本科生软开度训练探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3.[3]侯晋芳.浅谈艺术类舞蹈高考生软开度的训练[J].黄河之声,2012,11:77-78.[4]葛忠泽.论中国舞的软开度训练[J].艺术百家,2009,S2:269-270.[5]胡雪.论软开度的训练在舞蹈中的重要性[J].青年文学家,2009,18:143.[6]刘洪林.舞蹈教学中软开度的训练[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