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练案62赏析表达技巧(二)_第1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练案62赏析表达技巧(二)_第2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练案62赏析表达技巧(二)_第3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6古代诗歌鉴赏练案62赏析表达技巧(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练案62赏析表达技巧(二)一、(2023·湖南益阳高三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赤壁怀古苏辙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千艘已共长江险①,百胜安知赤壁焚。觜距②方强要一斗,君臣已定势三分。古来伐国须观衅③,意突成功所未闻。注①险:地势险恶。②觜(zuǐ)距:鸟类的嘴和爪甲,是争斗的工具。比喻战斗的武器。③观衅:窥伺敌人的间隙以便行动。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所写之事与苏轼《赤壁赋》“破荆州,下江陵”所依据的历史事实基本相同。B.“安知赤壁焚”强调了曹军在赤壁的意外惨败,并与结句“未闻”形成呼应。C.前两联以描写为主,后两联以议论为主,具体分析了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D.该诗是一首怀古诗,从赤壁之战中引出教训,隐含对统治者贸然出兵的批判。2.请从情感和表达方式两方面简要分析本诗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不同。(6分)二、(2023·江苏徐州高三学情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9分)永遇乐苏轼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国心眼。燕子楼①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②夜景,为余浩叹。注①燕子楼:唐代尚书张建封(一说张建封之子张情)为佳人在宅邸所筑小楼,位于徐州。②黄楼:徐州东门城楼,苏轼守徐州时建造。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写景时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跳鱼和泻露衬托出了环境的静谧。B.“小园行遍”写梦醒后游园,表现了词人游园时的欣喜与执着之情。C.结句遥想未来,词人设想后人看到黄楼后也可能会为自己发出感叹。D.词人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境界清幽,风格婉约又有清旷之感。4.上片和下片在表达方式上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本词简要分析。(6分)三、(2023·海南海口一模)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5~6题。(9分)梅花绝句陆游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武夷山中谢枋得①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转徙武夷山中。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写此诗时将近十年。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陆诗中“幽谷”“层冰”“积雪”等描写了环境之艰苦,表现了梅花生长条件之恶劣。B.陆诗中“自分”表明梅花很在乎开得早还是晚,也表明了诗人对实现理想仍有期待。C.谢诗中“独立青峰野水涯”写武夷奇观,巍然挺立的青峰也是诗人性格、形象的写照。D.谢诗中“天地寂寥山雨歇”借景抒情,写雨后天地寂寥,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情怀。6.这两首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四、(2023·四川遂宁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7~8题。(9分)和子由四首·送春苏轼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句绊余晖。酒阑病客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凭君借取《法界观》①,一洗人间万事非。注①《法界观》,即《法界观门》,佛教华严宗的一部重要著作。7.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题交代写作缘起。“和”的意思是“唱和”,本诗是诗人为应和弟弟苏辙而写的。B.首联呼应题目,表明“青春”虽然已难挽回,但仍能以写诗度过余生的积极心态。C.本诗章法绵密,语意前后勾连:颈联上句关联“梦里青春”,下句上承“酒阑病客”。D.尾联表达愿望,诗人希望借《法界观》洗除世间之烦恼,反映出佛教思想对他的影响。8.本诗第二、三联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这两联是如何借景抒情的?(6分)五、(2023·河北保定统考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9分)清明日与友人游玉粒塘庄来鹄几宿春山逐陆郎①,清明时节好烟光。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风急岭云飘迥野,雨余田水落方塘。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注①陆郎:陆绩,三国时东吴的才子。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在清明日与朋友去田间探春,眼前傍晚时分的景象令诗人陶醉。B.这首诗的颈联通过山、水、云、田等意象描绘出一派辽远旷达的景象。C.诗人在归途当中回首而望,不忍离去,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D.这首诗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10.请从虚实的角度解析“归穿细荇船头滑”的“滑”与《琵琶行并序》中“间关莺语花底滑”的“滑”有何不同。(6分)答案与解析练案62赏析表达技巧(二)1.C解析C项,“前两联以描写为主”错误,前两联写曹操攻下荆州得到诸多水军,于是带领千艘战船到达赤壁准备与孙刘联军大战,结果没想到被一把大火烧了战船。这里记叙了曹操赤壁之战的情景,因此前两联以记叙为主。且苏辙只是得出结论,并未作具体分析。2.①情感不同:苏辙诗从曹操的失败中得出结论,认为自古以来攻伐他国需要等待时机、准备充分,想要突然成功是不可能的;苏轼词借追忆周瑜的功业来抒发自己年华老去、功业未成的感慨。②表达方式不同:苏辙诗以记叙、议论为主,苏轼词以描写、抒情为主。3.B解析B项,“欣喜”理解错误。“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表现了词人梦醒之后徘徊于园中的惆怅与执着之情。4.①上片侧重记叙和描写,叙述了词人的梦境和梦醒后在小园中徘徊寻梦的事情,包含着寻梦不得的忧伤和独自一人的寂寞。②下片侧重抒情和议论,抒发了故园之思,表达了对人生如梦、古今世事变化的思考。5.B解析B项,“陆诗中‘自分’表明梅花很在乎开得早还是晚”错误。应是“并不在乎开得早还是晚”。自分:自己料定。生长环境:长在背阴的山谷,加上枝条伸向北方,阳光终年罕至。因此梅花自己已知每年开花总是比较迟。在这样的地方,它自然花开得晚,但是它并不在乎。6.①陆诗借助梅花独放寒冬、傲雪不群、孤芳自赏的高洁品性,表达了自己身处逆境而坚持崇高节操的思想境界。②谢诗借不畏严寒、抗冰雪的梅花来激励自己,表示要永远坚持民族气节、绝不向敌人屈膝的决心,也体现了诗人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情怀。7.B解析B项,“仍能以写诗度过余生的积极心态”理解错误,应是“用写诗消磨时光”。8.①老病无聊、青春不再的感伤,忘却烦恼、泯除机心的愿望。②颔联下句描写黄蜂在蜜熟之际也不采蜜,以黄蜂之懒,间接写出自己的心灰意懒。颈联上句描写芍药花、樱桃花凋零,表明春色不再,表达伤春、伤己之情。9.D解析D项,“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错误。颔联和颈联描写的是自然风光,没有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