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首彩陶烧制工艺》课件-第三章 拉坯、修坯_第1页
《界首彩陶烧制工艺》课件-第三章 拉坯、修坯_第2页
《界首彩陶烧制工艺》课件-第三章 拉坯、修坯_第3页
《界首彩陶烧制工艺》课件-第三章 拉坯、修坯_第4页
《界首彩陶烧制工艺》课件-第三章 拉坯、修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界首彩陶第二节拉坯工艺微课程概要辘轳的出现已有几千年了,辘轳在陶瓷制坯中的应用不但提高了古代陶工的工作效率,而且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机会,摸索出适用于可塑性好的粘土的工艺——手拉坯。同时,也使他们能够较好地做出各种随意的形状。尽管一般都是圆形的器皿,但这也是古人类的一个进步。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手拉坯这一传统的成形工艺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野。但一种事物都有着它发展、繁荣、没落、再发展、再繁荣的过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高,“手拉坯”又渐渐地得到人们的关注。值得高兴的是,得到年轻人的青睐,并参与其中。

概要手拉坯包含了一系列的技术手法,但其目的是把一团粘土坯料拉成瓶或罐等这些基本的形状,它是所有作品的基础。手拉坯技术虽然简单,但需要时间和耐心。拉坯手法要不断练习,才能变得自如、得心应手。初学者最好先拉简单的形状,先熟悉机器和泥料在转盘上旋转的感受,就有可能得到较满意的效果。手拉坯体必须完成:定中心、开底、拔筒、成形、阴干、修坯、晾坯这几个步骤。下面我们就以拉梅瓶为例,为大家讲解拉坯的步骤和注意要点。

1、定中心

首先取适量揉压好的陶泥,放到案台上,整形成馒头形的泥坯。

接着将泥坯固定在旋转轮盘面的中心位置,打开旋转轮盘的电源,使拉坯机运转起来。

水湿润泥团和双手,开动辘轳,右手向下推压泥团,左手固定泥团以便右手用力均匀。同时,将泥团向转盘中心推压,泥团压下后变得结实,泥团旋转于转盘中心。(注意:拉制任何作品,定中心都是最基本的操作之一,它是通过一系列手和手指的运动,来将泥团固定在转盘中心,定中心将决定成坯的好坏,因而这是最重要的操作)。2、开底

开底务必开得平整、严实,所以水分的控制相当重要。先湿润双手,再将两手拇指贴在一起,将泥团中心压出一个浅坑。将左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及右手的食指放在凹坑里用力压。这时要注意底部的厚度,所以,孔不能开得太高或太低。接着右手的拇指贴在左手上,使之向下推压、稳定,用左手的小指与右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整形。保持右手的姿势不变,将左手拇指移到孔里边向外拉大并拉出泥环的形状,并用右手手掌用力往下压,然后用大拇指平整底部。3、拔筒

左手食指和拇指捏住泥环壁,右手食指和中指控制外壁中沿和下面部位,双手用力向上提起,要注意力度。双手的搭法,作为整体同时拉起,可防止因作品的晃动而偏离中心。拔筒不能一次到位,要分两到三次完成,使其一次比一次变薄。泥筒的大小和厚薄都要根据所要完成的作品而定,所以在每进行下一步操作时都要有所准备。4、成形

结合梅瓶的特点就是梅瓶的肩膀和底部要一样宽,高度大概30cm左右,这样才好看,所以在拉坯的工程中要把底部留大一些,还有就是在拉坯的过程中底部往上9cm上下要厚一些,这样就不容易拉坏。(在拉坯过程中,需要进行反复调整,使陶坯美观、匀称。为了便于操作,手要随时蘸上少量的清水,使双手和坯体始终保持润滑状态。)

成型就是把直面造型逐渐调整为弧面造型,接着用双手的食指和拇指合拢并轻轻向内用力,从坯体的中部向上逐渐收缩,用左手中指和拇指捏着旋转中的筒壁,右手护住左手慢慢移动,宽时外移,紧时内收,高时上提,低时下压,在移动过程中要注意手指的湿度和力度。最后留出一个直径8~10厘米的圆口。

在拉坯过程中,要尽量保证器壁和底部厚薄均匀,厚度一般掌握在5~7毫米左右,但梅瓶腰部比较细,底到腰的部分要稍厚些。(大概9cm左右的高度)收口时左手在内右手在外,用拇指和中指互相配合,慢慢往里收,最后根据瓶子的高低大小,留相称的瓶口宽度,我们现在的示范的梅瓶高度是30cm左右,瓶口2cm左右就可以了,这样显得美观。

5、阴干

将制好的陶坯放在室内阴凉干燥处,晾上12~15天,晾到坯体不粘修坯刀和瓶壁时,就可以进行界首彩陶的修坯了(注意:如果没有湿度、温度、通风可控的阴干房,就要每隔20分左右转动一下向风的位置,以免坯体开裂)。

6、修坯

修坯的目的是使坯体表面光滑厚薄适度,修坯前在台面上平整的铺上一块毛巾,把坯体倒扣在转盘中心。打开电源,使机器转动来,用修坯刀修坯,先修坯体的外侧下半部,用修坯到均匀用力,匀速移动,挂掉表面泥层,修到合适厚薄后,用刮刀将坯体表面处理光滑,接着在对坯体底部进行修整,从距离边缘1cm处下刀,同样将底部修至合适厚薄,最后用海绵或者棉布蘸水,轻轻将粘附在坯体表面的泥削擦拭干净。由于坯体各部位造型不同,在修坯过程中,要随时更换适宜的刀型,使修坯效果达到最佳,最后修好的坯体要马上进行晾坯。

7、晾坯

为了便于通风,使坯体干得更快,晾坯时,每件坯体之间要留有一定的缝隙。另外,为了防止坯体发生开裂,晾坯时,要将口部用塑料袋套上,使整个坯体干燥程度一致。在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器物的大小和晾坯季节不同,所以,晾坯的时间长短也就不同,应当灵活掌握。当整个坯体颜色变白,或轻拍坯体,声音变得清脆,说明晾坯适度。在晾坯过程中,要及时淘汰掉有裂纹或破损严重的陶坯。

课程小结:这一节讲的是拉坯的制作工艺,大家看着不难其实很不容易,要经过大家不断的、反复的练习才能掌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