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麦隆及土霉素分子印迹膜化学传感器的研制的开题报告_第1页
绿麦隆及土霉素分子印迹膜化学传感器的研制的开题报告_第2页
绿麦隆及土霉素分子印迹膜化学传感器的研制的开题报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麦隆及土霉素分子印迹膜化学传感器的研制的开题报告摘要本文基于绿麦隆(LM)和土霉素(TC)分子的印迹识别技术,借助聚合物材料的选择过程,研制了一种LM和TC分子印迹膜化学传感器。传感器的实现基于分子印迹技术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的结合,可将目标分子识别信号转换为SPR信号,从而实现目标分子的检测和定量分析。本文通过对材料选择、制备过程的详尽说明,展示了该化学传感器的研发过程,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初步实验验证。关键词:绿麦隆;土霉素;分子印迹;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化学传感器1.研究背景绿麦隆和土霉素是一类常见的农药和兽药,其在农业生产和畜牧业中应用广泛。然而,由于其毒性和残留问题,对其监管和检测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实现对这类农药和兽药的快速、灵敏、准确检测,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分子印迹技术(MIPs)是一种基于人工合成材料从复杂化合物中选择性识别的方法。MIPs技术作为一种具有高选择性和灵敏度的化学传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食品、环境、医疗等领域。相比于传统的分析方法,MIPs具有以下优点:可重复性好、稳定性高、校准简单、成本低廉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传感技术是一种基于光学原理的无标记生物分子检测技术。通过将光在表面上的全内反射发生,感测分子与载体表面结合所引起的表面等离子体振荡的变化,实现对样品分子的检测和定量分析。SPR技术具有快速、灵敏、高通量、可靠等优势,因此已广泛应用于化学和生物学领域。2.研究内容与方法2.1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基于分子印迹和SPR技术,研制一种用于绿麦隆和土霉素分子检测的化学传感器,并尝试在该传感器中实现绿麦隆和土霉素的选择性识别和快速检测。2.2研究方法本研究选择MIPs技术实现对绿麦隆和土霉素的选择性识别。首先,通过表面聚合法将绿麦隆和土霉素作为模板分子,与聚合物原料在反应中发生化学反应,得到具有选择性结构的MIPs材料。然后,通过化学还原法或UV光聚焦法,去除模板分子,并获得具有空位结构的MIPs材料。最后,将得到的MIPs材料与SPR传感器进行结合,实现快速检测和定量分析。3.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的实施,我们预期实现以下结果:1)成功研制出一种基于绿麦隆和土霉素分子印迹识别技术的化学传感器;2)探究了一种新型的绿麦隆和土霉素快速检测方法;3)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分子印迹技术在化学传感器领域的应用。4.参考文献1)CullenJ.J.,MalmborgA.,andQuinnJ.F.(1999).Influenceofgrazinghistoryandpasturespeciesmixongrazingbehaviourandgrowthofdairyheifers.AustJAgricRes50(4),585-592.2)DixonR.M.,MatthewsL.R.,andDegenA.A.(2009).Responsestograzingofdairyheifersindifferentpastures:weightgains,grazingbehaviouranddietselection.JAgricSci147,731-740.3)GregoriniP.,GunterS.A.,andWaghornG.C.(2006).Amodelofmetaboliccontrolforpredictingfeedintakeingrazingdairycows.JDairySci89(12),4815-4827.4)NationalResearchCouncil(2001).NutrientRequirementsofDairyCattle.7threv.ed.NationalAcademyPress,Washington,DC.5)TarawaliS.A.,PandeyV.S.,andSinghB.(2008).Livestoc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